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大隧道风仓式施工通风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1
作者 杨帅 任锐 +1 位作者 王庭川 王亚琼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6-954,共9页
为了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独头掘进距离受风管长度限制的问题,本文以伏牛山特长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仓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以风仓内轴流风机的通风效率作为评价标准,得到了风仓结构的优化参数,并对其整体的通风... 为了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独头掘进距离受风管长度限制的问题,本文以伏牛山特长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风仓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以风仓内轴流风机的通风效率作为评价标准,得到了风仓结构的优化参数,并对其整体的通风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风仓的合理长宽比为1∶2,风仓同侧2台轴流风机的间距应为2~4 m;当风仓左右两端的需风量差异较大时,风仓中隔板的长度与风仓宽度比为1∶1.5可以有效地减小风仓内的抢风现象;采用30°的“人”字形中隔板可以有效地减小59.40%的局部损失。通过对整体数值模拟可得,风仓式施工通风可以有效地减小风管的长度,去除隧洞内的污染物,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风仓式施工通风 数值模拟 风仓结构参数优化 通风效果评价
下载PDF
基于数据深度增强的路面病害智能检测方法研究及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侯越 张慧婷 +5 位作者 高智伟 王大为 刘鹏飞 Markus OESER Linbing WANG 陈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2-634,共13页
针对路面病害人工检测方法的耗时问题和路面病害自动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问题(由于样本数据集不均衡导致),采用一种数据深度增强方法,对车载智能手机拍摄的高清路面图片数据集进行增强处理,并测试评估该数据增强方法对2种不同类型目标检... 针对路面病害人工检测方法的耗时问题和路面病害自动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问题(由于样本数据集不均衡导致),采用一种数据深度增强方法,对车载智能手机拍摄的高清路面图片数据集进行增强处理,并测试评估该数据增强方法对2种不同类型目标检测算法的提升效果.首先,鉴于实验条件及采集环境的限制,作者采用一种WGAN-GP与泊松迁移算法相融合的数据深度增强方法,通过生成不同遮挡物、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道路坑槽图片,补充并均衡训练样本数据;然后,引入Faster R-CNN和基于Yolo算法的多种目标检测算法变体(Yolov5s、Yolov5m、Yolov5l、Yolov5x),通过实验比对应用数据深度增强方法后各种目标检测算法的识别精度和效率.在日本公开道路检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数据深度增强方法后,5种检测算法的P指标、R指标及F1指标平均提升度分别为2.8%、4.0%及3.6%;5种检测算法中,Yolov5l取得最高的F1数值,达到60.9%,若条件适宜,如在背景光线适中的测试集上,Yolov5l算法的F1数值可以达到68.7%,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病害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增强 目标检测
下载PDF
1959—2019年影响公路的中国气候条件变化状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苗英豪 刘卜宁 +1 位作者 WANG Linbing 武佳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9-19,共11页
影响公路的气候条件变化状况是制定公路工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文章收集了中国699个气象站点1959年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以年≥20℃相对积温(T_(RA20))、年冰冻指数(I_(F))、年非冰冻期降水量(P_(NF))和年冰冻期降水量... 影响公路的气候条件变化状况是制定公路工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文章收集了中国699个气象站点1959年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以年≥20℃相对积温(T_(RA20))、年冰冻指数(I_(F))、年非冰冻期降水量(P_(NF))和年冰冻期降水量(P_(F))4个指标,考察了影响公路的中国气候条件客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从各指标全国平均值随年份的变化来看,水分条件相对稳定,温度条件呈单调变化,40年间T_(RA20)的20年滑动平均值增长了19.32%(1979—2019年),I_(F)的20年滑动平均值下降了16.64%(1978—2018年);气候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大部分区域气候条件的变化幅度足以对公路工程产生显著影响,应当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气候变化 温度条件 水分条件
下载PDF
三角形坐标系下沥青组分与粘度、粘附性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傅珍 延西利 +2 位作者 蔡婷 马峰 汪林兵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为研究沥青的组分和组分构成关系对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选用13种道路石油沥青和2种集料,采用四组分、表观粘度与粘附性试验研究了沥青组分与粘度、粘附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角形坐标系下的沥青四组分试验结果表征方法,采用沥青四组分... 为研究沥青的组分和组分构成关系对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选用13种道路石油沥青和2种集料,采用四组分、表观粘度与粘附性试验研究了沥青组分与粘度、粘附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角形坐标系下的沥青四组分试验结果表征方法,采用沥青四组分数据绘制沥青特征三角形,利用惯性矩反映沥青的组分构成特征,分析了沥青四组分数据构成的三棱锥几何特性与粘度、粘附性的联系。试验结果表明:除沥青的组成成分之外,沥青组成成分的结构差异也会影响其粘度及集料粘附性;对于不同品牌而相同标号的沥青,在三角形坐标系下,沥青组分特征三角形的惯性矩越大,与集料粘附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沥青 粘附性 粘度 三角形坐标系
原文传递
特长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模式 被引量:21
5
作者 夏丰勇 谢永利 +1 位作者 王亚琼 胡彦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4,共8页
建立了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计算模型,编制了模型计算程序,研究了大别山特长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运营模式,提出全射流纵向通风模式、单 U 型通风模式与双 U 型通风模式,分析了3种通风模式转换的控制条件与2条互补式换气横通道的功能。... 建立了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计算模型,编制了模型计算程序,研究了大别山特长公路隧道互补式通风运营模式,提出全射流纵向通风模式、单 U 型通风模式与双 U 型通风模式,分析了3种通风模式转换的控制条件与2条互补式换气横通道的功能。现场测试了运营状态下大别山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对比了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隧道互补式通风运营模式灵活、实用,当上坡隧道交通量不超过11500 pcu·d^-1时,可采用全射流纵向通风模式;当上坡隧道交通量为11500~14100 pcu·d^-1时,可采用单 U 型通风模式;当上坡隧道交通量为14100~18255 pcu·d^-1时,可采用双 U 型通风模式。离上坡隧道入口较近的换气横通道的主要作用是减小上坡隧道内的通风量,降低通风速度,离上坡隧道入口较远的换气横通道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上坡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采用双 U 型通风模式降低了离上坡隧道入口较近横通道的换气量,减小了通风系统能耗与运营费用。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因此,通风计算模型精度较高,可应用于互补式通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特长公路隧道 互补式通风 运营模式 计算模型 换气量
原文传递
大纵坡双洞隧道互补式通风运营测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亚琼 胡彦杰 +2 位作者 邓敏 夏丰勇 谢永利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5,共7页
为解决大纵坡双洞隧道风量不平衡时,上坡隧道是否需要设置通风井的技术问题,以大别山公路隧道为实体工程,现场检测了互补式网络通风隧道内CO浓度、烟雾浓度和风速,分析了大纵坡隧道采用的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方式中换气通道的作用和存在... 为解决大纵坡双洞隧道风量不平衡时,上坡隧道是否需要设置通风井的技术问题,以大别山公路隧道为实体工程,现场检测了互补式网络通风隧道内CO浓度、烟雾浓度和风速,分析了大纵坡隧道采用的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方式中换气通道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互补式网络通风能够满足隧道内污染物浓度控制要求;2个换气通道能起到气流双向交换的作用,交换风量满足设计要求,互补式通风方案可行;上下行隧道通风负荷不平衡,对于纵坡较大的特长隧道,可以采用互补式通风,取消其上坡隧道的通风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互补式通风 污染物浓度 隧道风速 现场检测
原文传递
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峰 郝景贤 +2 位作者 傅珍 汪立龙 汪林兵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天然沥青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采用座滴法测定了3种液体在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基于表面物理化学理论,确定了室温条件下沥青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的测定方法,计算了基质沥青和不同掺量天然沥青... 为了准确评价天然沥青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采用座滴法测定了3种液体在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基于表面物理化学理论,确定了室温条件下沥青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的测定方法,计算了基质沥青和不同掺量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结合水煮法试验结果,分析了沥青结合料表面自由能与沥青-集料粘附性等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70#A级基质沥青的表面自由能为10.60mJ·m-2,而8%掺量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表面自由能增加到18.60mJ·m-2,天然沥青的掺加明显提高了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采用接触角方法得到的沥青结合料表面自由能和沥青-集料的粘附性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天然沥青含有氧、硫、氮等多种极性较强的官能团,较高的沥青质含量及网状结构能够吸附基质沥青中的饱和分和芳香分等轻质成分,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天然沥青改性沥青 表面自由能 沥青-集料粘附性 接触角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突变理论的隧道衬砌裂缝诊断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素磊 陈淮 王亚琼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了利用有限的监测数据评判隧道衬砌裂缝稳定性,应用小波变换对衬砌裂缝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去除因环境变化与测试误差而产生的高频部分,保留因围岩压力变化而产生的低频部分,实现了裂缝时效变形的分解。应用灰色理论建立了衬砌裂缝时效... 为了利用有限的监测数据评判隧道衬砌裂缝稳定性,应用小波变换对衬砌裂缝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去除因环境变化与测试误差而产生的高频部分,保留因围岩压力变化而产生的低频部分,实现了裂缝时效变形的分解。应用灰色理论建立了衬砌裂缝时效变形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实现了利用前期监测数据预测衬砌裂缝后期发展。应用尖点突变模型的平衡条件建立了衬砌裂缝稳定性判据。构建了基于灰色突变理论的隧道衬砌裂缝诊断模型,并对2条典型衬砌裂缝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条裂缝稳定性判据大于0,均未达到失稳条件;其实测宽度变化量小于0.2mm,宽度变化速率小于0.002mm·d-1,处于稳定状态,因此,该诊断模型可准确预测衬砌裂缝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衬砌裂缝 小波变换 灰色理论 突变理论 诊断模型
原文传递
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孔隙水压力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盛燕萍 陈拴发 +1 位作者 王栋 汪林兵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2,共7页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外部荷载和路面结构条件下的基层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饱水状态下,基层孔隙水压力随面层厚度、面层模...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外部荷载和路面结构条件下的基层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饱水状态下,基层孔隙水压力随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基层厚度与基层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基层模量的增大而增大,但面层和基层模量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不显著;孔隙水压力随交通荷载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在荷载相同时,荷载分布越密集,对基层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越显著,加载模式只影响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孔隙水压力随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消散过程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半刚性基层 多孔介质弹性理论 孔隙水压力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