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解读外感热病六经及卫气营血辨证方药
1
作者 陈吉全 陈瑞祺 《国医论坛》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现代中西医学指导下,对《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进行解读总结,认为卫气病病机为卫气失常,其治疗原则为通补卫气、调和阴阳,虚者以补益卫气为主,实者以通畅卫气气机为主。笔者基于创新的中医卫气理论解读《伤寒论》六经方证与温病学卫气... 在现代中西医学指导下,对《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进行解读总结,认为卫气病病机为卫气失常,其治疗原则为通补卫气、调和阴阳,虚者以补益卫气为主,实者以通畅卫气气机为主。笔者基于创新的中医卫气理论解读《伤寒论》六经方证与温病学卫气营血方证。认为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二者本质是卫气邪气之争的表里寒热虚实辨证,二者可以统一为卫气表里虚实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卫气 卫气周流 外感热病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运用调补大气治则治疗慢性病心法
2
作者 陈吉全 陈瑞祺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现代医家传承、创新历代中医特别是张锡纯胸中大气(宗气)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病机研究及临床治疗以中医宗气理论作为指导的医学流派——中医宗气学派。中医宗气学派临证善于使用调补大气治则:“调”即调节大气的气机,若大气郁滞者,通... 现代医家传承、创新历代中医特别是张锡纯胸中大气(宗气)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病机研究及临床治疗以中医宗气理论作为指导的医学流派——中医宗气学派。中医宗气学派临证善于使用调补大气治则:“调”即调节大气的气机,若大气郁滞者,通行之,通行即是要排除大气运行之障碍,如内舍于脏腑经络的瘀血、痰饮、滞气及其他内外邪气;“补”即补益大气,依其生成来源与布散动力,主要有补益肺、脾、肾精气及补益心、肝、肾阳气两端。大气虚损者以补益为主,若伴微邪,辅之以调;大气上逆者以调节为主,若伴气虚,辅之以补;大气下陷、涣散、郁滞者,调补结合。百病皆生于气也,笔者作为中医宗气学派传承人,运用调补大气治疗大法治疗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膀胱,以及全身肢体经络、气血津液的虚实夹杂性慢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锡纯 调补大气 宗气 治则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黄帝内经》卫气理论现代解读及临床应用探讨
3
作者 陈吉全 陈瑞祺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中医卫气理论创立于《黄帝内经》,书中除论及卫气的物质基础、功能性质、周流路线等基本问题外,还指出了卫气失常的病机与治疗原则。文中从现代中、西医学视角,对《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进行解读和总结,认为卫气病之病机为卫气失常,其治... 中医卫气理论创立于《黄帝内经》,书中除论及卫气的物质基础、功能性质、周流路线等基本问题外,还指出了卫气失常的病机与治疗原则。文中从现代中、西医学视角,对《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进行解读和总结,认为卫气病之病机为卫气失常,其治疗原则为通补卫气,即虚者以补益卫气为主,实者以通畅卫气气机为主。卫气病为百病母,卫气理论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文中以外感热病为例,认为其病机属卫气虚滞、感受邪毒,其治当以通补卫气、祛邪解毒为法;卫气理论不但可以指导外感热病治疗,对疮疖痈疽类外科疾病、部分炎症性内伤杂病的治疗亦有重要指导意义,其病机分析、治则治法可以借鉴外感热病的分析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卫气理论 现代解读 临床应用 方药
下载PDF
关于举办全国首届“仲景杯”传统医药传承与创新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
4
作者 《国医论坛》编辑部 《国医论坛》 2024年第1期32-32,共1页
一、征文主题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张仲景文化研究;张仲景学术理论研究;张仲景经方应用研究;中医药职业教育研究。二、投稿要求围绕以上主题,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学科撰写,题目自定;已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在征文范围... 一、征文主题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研究;张仲景文化研究;张仲景学术理论研究;张仲景经方应用研究;中医药职业教育研究。二、投稿要求围绕以上主题,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学科撰写,题目自定;已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在征文范围;文章主题突出,论点正确,论述充分,论证严谨,具有一定借鉴或推广价值;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参评论文必须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字数以5000~9000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主题 学术理论研究 传统医药 征文主题 中医药职业教育 传承与创新 张仲景 投稿要求
下载PDF
基于温通法的石墨烯中药艾灸治疗寒湿瘀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庞景三 张明丽 +2 位作者 廖俊旭 李夏颖 朱秀杰 《国医论坛》 2021年第5期68-69,共2页
寒湿瘀阻滞不通可以导致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最常见的是痛证。基于温通法理论创制的石墨烯中药艾灸产品,用于内科、妇科疾病中因寒湿瘀而引起的关节痛、肌肉酸楚等症,不仅具有传统中药贴敷、艾灸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还具有无烟无灰... 寒湿瘀阻滞不通可以导致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最常见的是痛证。基于温通法理论创制的石墨烯中药艾灸产品,用于内科、妇科疾病中因寒湿瘀而引起的关节痛、肌肉酸楚等症,不仅具有传统中药贴敷、艾灸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还具有无烟无灰无烫伤、清洁环保、柔韧性好、携带使用方便、发热快(3 s)、温度稳定持久可控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法 石墨烯 中药 艾灸 寒湿瘀证
下载PDF
《周易》两仪四象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德扬 罗胜才 王玉英 《国医论坛》 1997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两仪四象 三阴三阳 伤寒论
下载PDF
从蛊卦变随卦谈肝硬化腹水的证治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德扬 罗胜才 《国医论坛》 1997年第2期8-9,共2页
以《易经》蛊卦解释蛊胀(肝硬化腹水)病理,上卦艮为止而刚硬,下卦巽风为陨落柔顺,为阴阳刚柔否满闭塞,蛊毒败坏之象。治疗上当以拨乱反治,矫正艮止巽卑为原则,即变蛊卦为随卦来指导治疗。随卦上兑使脾奋发运动,下卦震使肝鼓动... 以《易经》蛊卦解释蛊胀(肝硬化腹水)病理,上卦艮为止而刚硬,下卦巽风为陨落柔顺,为阴阳刚柔否满闭塞,蛊毒败坏之象。治疗上当以拨乱反治,矫正艮止巽卑为原则,即变蛊卦为随卦来指导治疗。随卦上兑使脾奋发运动,下卦震使肝鼓动升腾,由气结、血瘀、水聚变为气血和畅。具体以升清降浊、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破积为法,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肝硬变 腹水 治法
下载PDF
常用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蔡永敏 王洪久 孙大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分析500种常用中药的收录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数据库检索、频次定量统计法。首先以《中华本草》所收录的8980种中药为检索对象进行全文初检,并选出检中篇数在10篇以上的4033种中药;然后对初检选出的中药进行题录复检,计算出每种中... 目的分析500种常用中药的收录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数据库检索、频次定量统计法。首先以《中华本草》所收录的8980种中药为检索对象进行全文初检,并选出检中篇数在10篇以上的4033种中药;然后对初检选出的中药进行题录复检,计算出每种中药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篇数,选出检中频次前500种的中药,统计这些中药的自然属性及其被《中药学》教材(教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收录情况。结果检中频次前500种中药按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425种,矿物药24种,动物药51种;与《神农本草经》载药比较,植物药增加了173种,而矿物和动物药则分别减少了22和16种;与教材比较,教材收录者450种,未收录者50种;与《药典》)比较,《药典》收录者439种,未收录者61种。结论具有循环生长特点的植物药以及功效广泛、药性和缓、无毒或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药应用日益广泛;古代常用的矿物药以及国家限制使用的动物药应用渐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华本草 中药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现代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