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胚教研室如何防止千年虫危害
1
作者 张耕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19-119,共1页
“千年虫”是指计算机由于只使用了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年份,因此,当日期从1999年12月31日进入2000年1月1日后,系统将无法正常识别由“00”表示的2000年这一具体年份,从而带来进行跨世纪的年份、日期处理时的计算错误。
关键词 组织胚胎教研室 防止 Y2K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靖芳 周济远 +2 位作者 郑慧娥 任君旭 张国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高 ,与正常或盐水组相比P <0 0 5。D细胞面数密度于 4d增加 ,P <0 0 5。 结论 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呈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 ;胰岛G细胞和D细胞可能以内分泌或旁分泌调节的途径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胃溃疡 自愈期间 胰岛 胃泌素 生长抑素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β-EP、5-HT、5-HTR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靖芳 周济远 +2 位作者 王建伟 任君旭 张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0-192,T02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 β-内啡肽 (β- EP)、5 -羟色胺 (5 - HT)、5 -羟色胺受体蛋白(5 - HTR)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溃疡术后 4d、10 d胰岛 β- EP、5 - HT、5 - HTR细胞面数密...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 β-内啡肽 (β- EP)、5 -羟色胺 (5 - HT)、5 -羟色胺受体蛋白(5 - HTR)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溃疡术后 4d、10 d胰岛 β- EP、5 - HT、5 - HTR细胞面数密度增高。β- EP、5 - HT细胞于 4d达高峰 ;5 - HTR细胞于 10 d达高峰。邻片示 :部分 β- EP、5 - HT及 5 - HTR阳性物质分别位于 A或 B细胞。 结论 胰岛 β- EP、5 - HT、5 - HTR细胞可能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5-羟色胺 5-羟色胺受体 胰岛 实验性胃溃疡 大鼠
下载PDF
β-EP和胃泌素在大鼠舌下腺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靖芳 薛刚 +1 位作者 任君旭 周济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4-536,共3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β-EP and gastrin immunoreactive cells in the sublingual gland, we used the Advidin Biptin-Peroxidase Complex(ABC)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β-EP ...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β-EP and gastrin immunoreactive cells in the sublingual gland, we used the Advidin Biptin-Peroxidase Complex(ABC)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β-EP and gastrin in rat sublingual gla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striated ducts and interlobular ducts appeared β-EP and gastrin positive in immunoreaction and the mucosus and serous acinar cells were immunoreactive negative.The positive substance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cytoplasm with negative nuclei.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β-EP and gastrin are expressed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ducts in the rat sublingual gland, 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cretion and func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sublingual g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EP 胃泌素 大鼠 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定位 舌下腺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幽门粘膜上皮及腺细胞的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
5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68-68,共1页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和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21 d幽门粘膜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及粘液的组织化学、PAS反应、醛复红染色和Alcian蓝(pH 2.5)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性胃溃疡术后第6、10、21d溃疡组...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和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21 d幽门粘膜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及粘液的组织化学、PAS反应、醛复红染色和Alcian蓝(pH 2.5)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性胃溃疡术后第6、10、21d溃疡组与对照组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相比,第21 d新生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49.05±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腺细胞 粘膜上皮 大鼠 幽门 组织化学 组织学 自愈
下载PDF
介绍一种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与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研究方法
6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70-70,41,共2页
研究细胞动力学,对于基础和临床医学均有重要意义,国外已将胃肠道细胞动力学作为胃肠疾病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之一。在胃肠内分泌细胞动力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已有报道,应用体内注射放射自显影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胃泌素细... 研究细胞动力学,对于基础和临床医学均有重要意义,国外已将胃肠道细胞动力学作为胃肠疾病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之一。在胃肠内分泌细胞动力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已有报道,应用体内注射放射自显影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胃泌素细胞,但应用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术,对G细胞的观察,还甚少见。本实验是将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相结合,来显示标记G细胞。方法步骤如下:1.体外单次脉冲标记:(1)在基本无菌操作下,取胃幽门窦粘膜组织块,长2-3mm、宽约1mm,放入5ml链霉素灭菌瓶内,瓶中含有2mlEagle液(PH7.2-7.4),液中加有H-TdR 4μCi和10%小牛血清;培养液中还加入两只搅拌棒。橡皮塞封盖,用铁丝环夹加固。通过橡皮盖向瓶内注入空气3ml,以便促进H—TdR参入DNA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 放射自显影术 多肽 放射自显影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离体培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窦粘膜胃泌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68-73,124,共7页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手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离体H-TdR掺入,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G细胞标记指数为1.59&#...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手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离体H-TdR掺入,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G细胞标记指数为1.59±0.78,细胞百分率为4.27±0.27。溃疡组G细胞标记指数在手术后4天比对照组降低,10天的比对照组增高;G细胞百分率在手术后4、6、和10天低于对照组,21天的则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其中21天的G细胞百分率与4或6天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溃疡组手术后6天的新生粘膜内出现G细胞,其数目随时间增加。6、10和21天的新生粘膜内可见少量H-TdR标记的G细胞。G细胞形状有多种,有的G细胞伸出突起,与幽门腺其他腺细胞接触。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期间,G细胞可能与其他内分泌细胞共同参与了机体自然抗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3H-TdR掺入 免疫组织化学 放射自显影 胃泌素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窦粘膜上皮及幽门腺的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201-205,239,共6页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体外培养,^(3)H-TdR摻入,在放射自显影前后,分别进行PAS反应与醛复红、Alcian蓝(pH2.5)及HE染色,观察胃窦粘膜...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体外培养,^(3)H-TdR摻入,在放射自显影前后,分别进行PAS反应与醛复红、Alcian蓝(pH2.5)及HE染色,观察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标记指数、细胞百分率及组织化学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标记指数为10.03±0.40、细胞百分率为95.73±0.26。溃疡组术后6、10和21天粘膜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21天时新生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增高,与空白组相比,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溃疡组细胞百分率在6天增加,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中21天与4天和6天相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新生粘膜上皮和腺细胞的PAS反应、醛复红和Alcian蓝染色呈强阳性或阳性。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窦粘膜和新生粘膜上皮及腺细胞增殖活跃,分泌粘液的功能旺盛。上述变化对溃疡局部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3H-TDR 放射自显影 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实验性胃溃疡大鼠前脑生长抑素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伟 周济远 +1 位作者 郑慧娥 杨天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969-973,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前脑生长抑素免疫反应(somatostatin,SS)和 SSmRNA 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用成年♂Wistar 大鼠38只,分为实验性胃溃疡组(EUG)、盐水对照组(SCG)和正常对照组(NCG).于术后1,4,10 d 和23 d 分批取脑,石蜡切片,用 ...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前脑生长抑素免疫反应(somatostatin,SS)和 SSmRNA 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用成年♂Wistar 大鼠38只,分为实验性胃溃疡组(EUG)、盐水对照组(SCG)和正常对照组(NCG).于术后1,4,10 d 和23 d 分批取脑,石蜡切片,用 Stemberger 免疫组化 PAP法显示弓状核后段水平前脑 SS 神经元;用地高辛标记反义SScRNA 探针和碱性磷酸酶标记抗地高辛抗体检测系统,显示SSmRNA 神经元.结果正常大鼠 SS 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前脑各核区,溃疡组术后1 d,大脑皮质纹状皮质区 SS 神经元减少,但可见大量 SS 强阳性纤维,SS 神经元数与盐水组相比无差异;在杏仁复合体和下丘脑各核区,溃疡组 SS 神经元数增多,与盐水组、正常组相比有差异[杏仁中央核(ce):EUG 57.1±3.0 vs SCG 41.7±1.2,杏仁外侧核(1a):EUG 56.3±1.2 vs SCG 49.3±2.7,杏仁皮质后核(pco):EUG 66.7±6.7 vs SCG 44.9±3.8,杏仁基外侧核(blp):EUG 65.0±8.3 vs SCG 34.2±3.0,下丘脑弓状核(ar):EUG 92.7±8.0 vs SCG 60.9±1.5,下丘脑腹内侧核(vmh):EUG 78.7±7.3 vs SCG 47.5±1.5,P<0.01;杏仁内侧核(me):EUG 77.3±6.0 vs NCG 41.7±2.2 andEUG vsSCG 49.8±2.1,下丘脑背外侧核(dmh):EUG 93.7±4.3 vsNCG 44.7±2.0 and EUG vs SCG 61.3±0.9,ce:EUG vsNCG 35.7±4.3,1a:EUG vs NCG 11.7±4.3,pco:EUG vsNCG 35.7±1.7,blp:EUG vs NCG 29.7±0.5,ar:EUG vsNCG 30.3±1.0,vmh:EUG vs NCG 30.7±4.3,P<0.001].术后4 d,溃疡组大脑皮质纹状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和下丘脑各核区 SS 神经元密集,并在下丘脑弓状核及其周围可见较多"点样"阳性结构和串珠状 SS 阳性纤维;SS 神经元数明显增多,与盐水组、正常组相比均有差异(纹状皮质Ⅱ~Ⅲ:EUG 88.0±5.9 vs SCG 79.3±2.3.me:EUG 106.4±14.7 vs SCG 77.3±8.0 P<0.05;纹状皮质Ⅳ:EUG 83.5±3.8 vs SCG 50.7±2.0,纹状皮质Ⅴ~Ⅵ:EUG 79.5±4.4 vs SCG 70.0±1.3,ce:EUG 106.9±14.7 vs SCG 62.0±11.0,1a:EUG 83.5±6.6 vs SCG 60.0±5.3.pco:EUG 112.8±11.4 vs SCG 85.7±4.5,blp:EUG 90.1±8.4 vs SCG 60.0±3.3,ar:EUG152.5±16.1 vs SCG 95.3±5.7,wnh:EUG 130.1±10.8 vsSCG 84.7±18.0,P<0.01;dmh:EUG 145.3±8.0 vs SCG114.0±4.7,纹状皮质Ⅱ~Ⅲ:EUG 88.0±5.9 vs NCG 40.7±1.3,,纹状皮质Ⅳ:EUG vs NCG20.4±1.3,纹状皮质Ⅴ~Ⅵ:EUG vs NCG 32.3±1.7,me:EUG vs NCG,ce:EUG vsNCG,la:EUG vs NCG,pco:EUG vs NCG,blp:EUG vsNOD,ar:EUG vs NCG,vmh:EUG vs NCG,dmh:EUG vsNCG,P<0.001).术后10 d 和23 d,各核区 SS 神经元数仍多于盐水组和正常组,术后4 d,SSmRNA 神经元数量于溃疡组大脑皮质(EUG 239±7,SCG 122±6)、杏仁复合体(EUG 637±53,SCG 256±16)和下丘脑弓状核(EUG 96±18,SCG 51±5)明显多于盐水组(P<0.001).结论实验性胃溃疡大鼠前脑 SS-ir 和 SSmRNA 神经元可能参与了胃溃疡自愈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生长抑素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前脑β-内啡肽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伟 周济远 +3 位作者 吴靖芳 任君旭 郑慧娥 杨天祝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8-499,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胃溃疡 前脑 Β-内啡肽 神经元
下载PDF
小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窦粘膜G细胞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济远 郑慧娥 +2 位作者 白雪梅 潘秀芳 罗得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0-325,T018,共7页
用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实验溃疡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溃疡组的第3、6、9和20d,腹腔注射秋水仙碱后取胃窦粘膜。用Sternberger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G细胞,苏木精复染细胞核。正常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为5.93... 用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实验溃疡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溃疡组的第3、6、9和20d,腹腔注射秋水仙碱后取胃窦粘膜。用Sternberger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G细胞,苏木精复染细胞核。正常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为5.93±1.23(x±s,下同);G细胞百分数为2.76±0.45;G细胞分裂指数Ⅰ为0.85±0.18;G细胞分裂指数Ⅱ为0.02±0.01。溃汤组6、9和20d的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G细胞百分数及G细胞分裂指数Ⅱ,分别比正常组及盐水对照组多,呈高度显著性差异;G细胞分裂指数Ⅰ在溃疡组9d与正常组相比、前者20d与盐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溃疡组6d G细胞百分数最高,9dG细胞分裂象数较多。溃疡组3d和6d,G细胞在腺中的分布比正常组明显上移。本研究提示,在胃溃疡修复过程中,随时间推移,幽门腺中G细胞的数量、来源、分布与形状有动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 G细胞 胃溃疡 免疫学
下载PDF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图象分析
12
作者 任君旭 高增贺 周济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胃粘膜 Β-内啡肽
下载PDF
β-内啡肽与溃疡病关系研究
13
作者 任君旭 周济远 +2 位作者 高增贺 薄爱华 王仲涛 《神经药理学报》 1999年第4期29-31,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组 n=15)及3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Con组n=36)血浆及胃窦粘膜β-内啡肽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图象分析和免疫金标电镜观察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灰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发现...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组 n=15)及3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Con组n=36)血浆及胃窦粘膜β-内啡肽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图象分析和免疫金标电镜观察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灰度变化以及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发现,Du患者胃窦粘膜β-EP含量为62.80±19.81ng/g,高于Con组,37.42±12.64ng/g,有显著性差异(P<0.01);β-EP阳性细胞灰度密度增大为0.22±0.04μm-2,与Con组0.14±0.04μm-2相比,差异显著,(P<0.01);细胞内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基质密度增高,5nm胶体金标记的颗粒散在于细胞基部。结果提示,β-EP阳性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十二指肠溃疡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β-EP阳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