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北涿鹿谭庄辽(戊臣)知进墓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
出处
《文物春秋》
1990年第3期29-35,共7页
-
文摘
1988年10月28日,涿鹿县西二堡乡谭庄村农民在村南1500米处挖树坑时,发现一处辽代墓葬群。农民李英、李爱二人当时就把其中的一座(编号为MI)墓室顶部揭开,并将底部翻乱,石棺被推倒,棺盖被砸碎,砖雕门、窗被毁坏,多数随葬品被取出。我所得知情况后,速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因时近冬季,无法进行抢救性清理,只采取了保护措施。1989年9月19日至30日,我们会同涿鹿县文管所进行清理,现简报于后。 一、墓葬概况 该墓地位于涿鹿县西二堡乡谭庄村南1500米处的台地上,地势北高南低,略呈斜坡状。地理形势为北依黄阳山,南傍桑干河,东距县城4公里,宣蔚公路从墓地东南侧穿过(图一)。
-
关键词
谭庄
墓葬群
涿鹿
文管所
抢救性
石棺
村南
地理形势
黄阳山
底径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康保县白脑包发现辽代石棺墓
被引量:6
- 2
-
-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康保县文管所
-
出处
《文物春秋》
1989年第4期81-84,88,共5页
-
文摘
1989年5月,在康保县芦家营乡白脑包村东北阿淖山脚下水沟西侧,发现辽石棺墓一座,此墓遭当地农民严重毁坏,因墓室挖开,随葬遗物已被取出,故器物位置不清。 我们在调查时,于白脑包村南300米处,还发现一处非常丰富的辽代遗址。(图一)面积共约20000平方米。从遗址断崖上观察,文化层厚约0.3—1.05米左右,地表面上散布着大量的辽代砖瓦和陶瓷残片。可辨器形有蓖点纹陶壶、陶罐、陶盆、黄、黑釉瓷瓶(俗称鸡腿瓶)、白釉瓷碗、细绳纹砖等。该遗址应是辽代居民的生活区,而白脑包村东北阿淖山脚下应为辽代居民的墓葬区。
-
关键词
石棺墓
脑包
鸡腿瓶
白釉瓷
黑釉瓷
陶壶
蓖点纹
康保县
辽代
芦家营乡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怀来县桑园发现辽金时代墓葬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
出处
《文物春秋》
1993年第2期89-90,共2页
-
文摘
1983年4月下旬,河北省怀来县桑园乡桑园村民在村北1500米处的自留地里栽植葡萄秧挖坑时,发现了一座被石块复盖着的砖砌墓(编号为M1)。随葬品(均瓷胎未施釉)巳被取出,墓室却遭到了严重毁坏,其形状和结构已不清,县博物馆闻后,即派人征集了这批瓷胎随葬品,现介绍如下: 瓷案1件(M1:1)。长方形,案中央微凹,四边出沿,案下有支架,支架呈椎状。应为明器。长12.8、宽6.6、高3—3.2厘米(图一,1)。 瓷椅2件(M1:2)。形制相同。椅由靠背、座面和椅腿组成,为明器。长3.6、宽3.5、通高3.7厘米(图一,2)。 高颈凤首瓶1件(M1:4)。做工细腻,颈上部有一凤头,作仰首状。另在头的两侧各附有小圆饼1个。高颈、斜肩,肩部有一周凸纹,小鼓腹,矮圈足外侈。通高26.4、口径3.2、底径8厘米(图一,5)。
-
关键词
瓷胎
辽金
凤首瓶
底径
圈足
鼓腹
凸纹
壁画墓
严重毁坏
座面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崇礼石嘴子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
出处
《文物春秋》
1989年第Z1期138-142,共5页
-
文摘
1978年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崇礼县石嘴子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4年5月地、县文物工作人员对该遗址又进行了复查。遗址位于石嘴子村南200米的梯田上,破坏较为严重,中部被一条东西向水沟隔成南北两块,面积共约60000平方米。从梯田剖面上观察,文化层厚约0.7—1.95米左右,在遗址的地表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圆形灰坑和大量的陶器残片,以及磨制精细的石器。两次考古调查,采集到许多石器和陶片。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石嘴子
文物工作
灰坑
文物普查
陶片
考古调查
村南
篮纹
夹砂陶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阳原金家庄唐墓
被引量:6
- 5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阳原县文管所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745-750,共6页
-
文摘
1987年9月,河北省阳原县金家庄村民张振武在村中动土建房时发现唐代墓葬一座(编号为 MI)。地、县文管所得知后,随即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这座墓葬为砖结构圆形穹窿顶单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图一、二)。墓门用单砖横铺砌成,顶作拱形,高1.25、宽0.90、进深0.84米。
-
关键词
金家庄
墓葬形制
唐代
河北省阳原县
陶器
发掘
筒形器
底径
砖结构
砌筑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怀来县寺湾唐墓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660-661,共2页
-
文摘
1979年3月,怀来县李官营乡寺湾村社员在村西北山坡上平整土地时,发现唐墓一座。因墓室挖开,随葬遗物已被取出,故器物位置不清。一、墓葬概况。该墓位于寺湾村西北500米的山坡上,西、北二面环山,南依果园水库,东距李官营乡3.5公里。墓地表面无封土堆积的标志,
-
关键词
怀来县
唐墓
平整土地
墓葬
官营
长方形
地表面
遗物
西北
山坡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崇礼石嘴子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2
- 7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4-186,192,共4页
-
文摘
这处遗址是1978年地区文物普查队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为了弄清遗址文化内函,1984年5月地县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遗址位于崇礼县石嘴子乡石嘴子村南200米的梯田上。因当地农民常年在此修整梯田和进行耕种,致使遗址破坏较为严重。遗址中部被一条东西向水沟隔成南北两块,面积共约60000平方米。从梯田剖面观察,文化层厚约0.7—1.9米左右,在遗址的地表可看到明显的圆形灰坑和大量的陶片以及磨制精细的石器。两次考古调查,采集到许多石器和陶片。现简述如下。
-
关键词
文化遗址
河北
石嘴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物工作者
梯田
崇礼
考古调查
普查
陶片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怀安下王屯壁画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1-233,254+295,共5页
-
文摘
1987年8月27日,怀安县王虎屯乡砖厂在下王屯村东北坡地烧砖取土时,发现古墓一座。当时墓室顶部已掘开一个小口,并翻动了墓室,个别随葬品被移动了位置。张家口地区文管所闻讯后即派人前往作了调查,确认这是一座壁画古墓。1987年9月4日至8日对该墓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于下。一、墓葬形制该墓地表未发现封土。墓为砖砌拱形券顶单室墓,平面为弧角长方形,有台阶式墓道。墓顶距地表2.6米,方向正南北(图一)。墓壁自墓底向上至1.
-
关键词
壁画墓
张家口地区
随葬品
怀安
乳白釉
河北
长方形
台阶式
墓葬形制
古墓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怀安县张家屯辽墓
- 9
-
-
作者
贺勇
-
机构
张家口地区文管所
怀安县文管所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8-42,104,共6页
-
文摘
1987年4月下旬,河北省怀安县水利局工程队,在该县张家屯乡张家屯村西南1000米处,修筑梯田和排水渠时,从距地表0.3米深的土层里挖出一些砖块和部分经过磨制的斗拱、椽头、滴水等砖、瓦。地、县文管所闻讯后,即派考古专业干部赶到现场进行调查,经现场勘察和了解,确认是一座辽代砖室墓(编号为M1)。该墓位于张家屯乡张家屯村西南1000米较高的梯田上,梯田地势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地面上种植农作物。西距右所堡乡约6公里,东北距曹家庄乡约4.5公里。
-
关键词
辽墓
怀安
辽代
河北省
斗拱
图版
专业干部
砖雕
农作物
现场勘察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