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制剂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强力霉素治疗急性期布氏杆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范荣 唐天弼 高永革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815-1816,共2页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单纯抗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且容易产生耐药以至于对本病无法治愈。我们于2008年5月至2009月10日运用甘草酸制剂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强力霉素对54例急性期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单纯抗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且容易产生耐药以至于对本病无法治愈。我们于2008年5月至2009月10日运用甘草酸制剂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强力霉素对54例急性期布氏杆菌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制剂 左氧氟沙星 强力霉素 布氏杆菌病 急性期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范荣 唐天弼 高永革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以及维生素等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以及维生素等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ALT(100.00%)、AST(97.50%)较对照组ALT(77.50%)、AST(74.36%)均明显增加(P<0.05或0.01);治疗组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福平及强力霉素治疗布鲁杆菌病临床探讨
3
作者 范荣 唐天弼 高永革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福平及强力霉素治疗布鲁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220例布鲁杆菌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0例服用利福平加强力霉素,治疗组110例在服用利福平加强力霉素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福平及强力霉素治疗布鲁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220例布鲁杆菌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0例服用利福平加强力霉素,治疗组110例在服用利福平加强力霉素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0.00%,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8.18%,两组比较(χ2=12.4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36%,对照组为2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福平及强力霉素治疗布鲁杆菌病的临床治愈率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利福平 强力霉素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宣肺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平 陈方舟 +1 位作者 李小婷 贾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宣肺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宣肺汤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宣肺汤,联合组给予玉屏风颗粒(疗程1周)联合宣肺汤,宣肺汤两组均连续服用2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IL)-4、IL-13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INF-γ、IL-4、IL-13、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晨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am)和晚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p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4、IL-13均低于治疗前,INF-γ、FEV1、PEFam、FEV1/FVC、PEFpm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IL-4、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INF-γ、FEV1、PEFam、FEV1/FVC、PEFpm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宣肺汤,可以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宣肺汤 支气管哮喘 儿童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慢性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范荣 唐天弼 +5 位作者 刘琪琛 王海波 刘海春 杨宏伟 张利军 高永革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慢性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布氏杆菌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只用左氧氟沙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慢性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布氏杆菌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只用左氧氟沙星和多西环素治疗。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00%;对照组治愈率为7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对照组为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治疗慢性布氏杆菌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左氧氟沙星 多西环素 慢性布氏杆菌病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贾秀贤 范荣 +1 位作者 刘颖翰 高永革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038-3039,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64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甘...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64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qd。2组疗程均为6~8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直接胆红素(SDB)、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氨基转肽酶(γ-GT)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TB、SD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甘草酸二胺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