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辛丽娟 宁建峰 +3 位作者 王新婷 吴嘉鸣 彭一 鲍喜静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按照随机表将2019年3月-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3组,即对照组(注射胰岛素)、治疗1组(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贝那鲁肽)和治...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按照随机表将2019年3月-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3组,即对照组(注射胰岛素)、治疗1组(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贝那鲁肽)和治疗2组(注射胰岛素和贝那鲁肽)。治疗1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BG)、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因子水平: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和2组的HbAlc、FPG、2h PBG、BMI、TC、TG和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贝那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胰岛素,具有临床用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鲁肽 2型糖尿病 血糖 控制
下载PDF
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T2DM胰岛素信号传导、促泌素、白脂素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冬 辛丽娟 +4 位作者 唐宏霞 左源渊 彭一 吴嘉鸣 鲍喜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信号传导、促泌素、白脂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52例T2DM,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利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信号传导、促泌素、白脂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52例T2DM,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利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那鲁肽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促泌素、白脂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A1c、LDL-C、TC、TG、FINs、HOMA-IR、SOCS-3、白脂素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IRS-1、IRS-2、GLUT-4、促泌素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鲁肽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可改善T2DM患者糖脂代谢,促进胰岛素信号传导,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贝那鲁肽 利格列汀 胰岛素受体底物-1 葡萄糖转运体-4 促泌素 白脂素
下载PDF
贝那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辛丽娟 宁建峰 +5 位作者 唐宏霞 左源渊 王新婷 彭一 尚宏博 鲍喜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03-106,113,共5页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INS-1胰岛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贝那鲁肽处理组、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对照组给予5.5mmol/L葡萄糖处理,高糖组给予30 mmol/L葡萄... 目的探讨贝那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INS-1胰岛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贝那鲁肽处理组、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对照组给予5.5mmol/L葡萄糖处理,高糖组给予30 mmol/L葡萄糖处理,贝那鲁肽处理组在高糖组的基础上给予1 nmol/L贝那鲁肽处理,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分别在高糖的基础上给予20μmol/L MG-132和50μmol/L ISO-1预处理。培养24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估细胞的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NS-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 3)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p-IκB,IκB和NF-κBp65)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胰岛β细胞的存活率(t=4.949,P<0.01)、胰岛素的分泌(t=3.168,4.273,均P<0.05)和IκB的表达(t=3.062,P<0.05)明显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t=2.923,3.141,均P<0.05)、p-IκB和NF-κB p65表达(t=3.544,4.658,均P<0.01)以及MIF分泌(t=3.024,P<0.05)明显增加.与高糖组相比,贝那鲁肽处理组可逆转高糖组上述指标的变化(t=2.415~4.290,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给予NF-κB抑制剂MG-132和MIF抑制剂ISO-1预处理后,与高糖组相比,MG-132预处理组和ISO-1预处理组均可改善高糖诱导的INS-1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t=2.515~6.867,均P<0.05),还可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t=4.022,2.554,均P<0.05)和cleaved caspase 3(t=4.022,2.760,均P<0.0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那鲁肽可通过抑制NF-κB/MIF依赖的炎症途径减轻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鲁肽 INS-1胰岛β细胞 NF-ΚB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凋亡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君 吴燕林 +4 位作者 杜延芬 吴嘉鸣 张翠静 彭一 李丹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3例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发生糖尿病足将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设为A组(n=43),将未发...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3例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发生糖尿病足将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设为A组(n=43),将未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设为B组(n=50);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5例正常人设为C组。比较3组足底不同区域[第一跖骨(M1)、第二跖骨(M2)、第三跖骨(M3)、第四跖骨(M4)、第五跖骨(M5)、足跟内侧(HM)、足跟外侧(HL)、足中部(MF)、第一脚趾(T1)、第二至第五脚趾(T2~T5)]峰值压力检测结果、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B组左足及右足M1、M2、M3、M4、M5、HM、HL、T1~T5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高于C组,其中A组各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高于B组(P<0.05);A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低于B组,B组神经传导速率均低于C组(P<0.05);A组、B组FBG、2 hPBG、HbA1c、TG水平均高于C组,其中A组FBG、2 hPBG、HbA1c、TG、LDL-C水平高于B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左足、右足足底M1、M2、M3、M4、M5、HM、HL、T1~T5区域峰值压力均与神经传导速率呈负相关(P<0.05),糖尿病足患者左足、右足足底M1、M2、M3、M4、M5、HM、HL、T1~T5区域峰值压力均与FBG、2hPBG、HbA1c、TG、L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足底除足中部区域,大部分区域压力峰值均高于正常人,且与神经传导速率呈负相关,与血糖及TG、LDL-C等血脂代谢指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神经传导 代谢指标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岳春艳 彭一 +3 位作者 高春斌 张贵山 张芳 董陆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75-80,共6页
背景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热点,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是否应常规筛查并根除H.pylori尚不... 背景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热点,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是否应常规筛查并根除H.pylori尚不清楚.目的探讨H.pylori感染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并前瞻性研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根除H.pylori是否获益.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早期是否应积极筛查并根除H.pylori提供参考.方法随机纳入2018-01/2018-12我院甲状腺工程技术诊疗中心首次就诊的甲功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300例,另选取体检中心300例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对两组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1)比较H.pylori感染和未感染者桥本甲状腺炎的患病率;(2)桥本甲状腺炎组,比较H.pylori阳性和阴性者TPOAb和TGAb的滴度;(3)将H.pylori阳性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抗H.pylori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治疗结束1 mo后复查碳13尿素呼气试验评估根除治疗是否成功.在完成治疗后6 mo、12 mo,再测定两组TPOAb和TGAb滴度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H.pylori阳性组桥本甲状腺炎患病率64.67%(194/300),H.pylori阴性组桥本甲状腺炎患病率35.33%(10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H.pylori感染者TPOAb和TGAb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者.治疗组根除H.pylori后,其TPOAb和TGAb的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大.结论H.pylori感染者桥本甲状腺炎患病率升高.H.pylori感染可使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POAb和TGAb滴度升高.根除H.pylori可显著降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POAb和TGAb滴度.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建议早期常规筛查H.pylori感染并积极根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下载PDF
血清miR-146a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化疗伴糖代谢异常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跃臻 吴燕林 +2 位作者 李丹 杜延芬 马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146a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化疗伴糖代谢异常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乳腺癌化疗的60例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各肢体PN进行检查。根据通用不良事件术... 目的探讨血清miR-146a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化疗伴糖代谢异常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乳腺癌化疗的60例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各肢体PN进行检查。根据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adverse events,CTCAE)4.0版进行评估分级,0级或1级患者为非PN组,≥2级患者为PN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miR-146a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分析miR-146a表达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与非PN组患者比较,PN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升高,血清miR-146a水平降低,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edian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M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Common peroneal nerv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PM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edian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SCV)、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Common peroneal nerve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PSCV)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miR-146a可作为PN的诱发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显示对于预测PN,miR-146a的敏感性(AUC=0.854,P<0.001)高于空腹血糖(AUC=0.650,P=0.049)与餐后2 h血糖(AUC=0.805,P<0.001)。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miR-146a表达水平与MMCV(r=0.509,P=0.002)、PMCV(r=0.383,P=0.023)、MSCV(r=0.416,P=0.013)、PSCV(r=0.440,P=0.008)均呈正相关。提示,miR-146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PN相关。结论血清miR-146a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术后化疗糖代谢异常患者诱发PN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糖代谢异常 周围神经病变 MIR-146A
下载PDF
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改变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君 吴燕林 +3 位作者 王跃臻 杨燕飞 马翠柳 段建颖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5-44,50,共11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DPN)患者足底压力改变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09-2021-06本院门诊就诊并建档的16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临床感觉检查(踝/膝反射、针刺痛觉检查、尼龙丝检查、音叉检查、... 目的:探讨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DPN)患者足底压力改变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09-2021-06本院门诊就诊并建档的16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临床感觉检查(踝/膝反射、针刺痛觉检查、尼龙丝检查、音叉检查、温度觉检查)将患者分为ADPN组(81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480例)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335例),比较三组患者NCV和临床感觉异常率。将ADPN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611例)和验证组(204例),通过NCV检测将建模组患者分为NCV异常组(490例)和NCV正常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代谢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建模组患者NCV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足底压力参数与NCV之间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足底压力(压力-时间积分、应力-时间积分)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R软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模型推理预测;通过建模组数据集作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并用验证组数据集进行检验。结果:DPN组患者NCV均明显低于ADPN组和NDPN组患者,而临床感觉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病程时间长、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高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是建模组患者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CV异常组足底接触时间、最大应力、压力-时间积分、应力-时间积分和足弓、第5跖骨、第3-5趾区域的峰值压力均明显高于NCV正常组患者,而足跟、第2跖骨、第3跖骨区域的峰值压力明显低于NCV正常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足底压力与代谢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显示贝叶斯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论:高龄、病程时间长、低水平HDL-C、高水平HbAlc和高水平UACR是建模组患者NCV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NCV异常患者足底压力分布异常,足底压力增高,可通过干预相关代谢指标进行糖尿病足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神经传导速度 贝叶斯网络模型
下载PDF
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辅助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金岭 郭鹏程 +3 位作者 宋伟 王帝元 赵海金 张贵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2422-2426,2432,共6页
目的探究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DF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 目的探究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DF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治疗组采用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辅助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创面面积、患足皮温、外周神经恢复情况[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MNSI)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踝肱指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血管再通指标(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管腔内径和血流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48%(43/46)高于对照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创面面积较治疗前降低,患足皮温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创面面积低于对照组,患足皮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NSI各项评分及总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MNSI各项评分及总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C、血清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管腔内径和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辅助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DF,能有效提高疗效,促进创面修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痛 改良中药硬膏 热贴敷 A型肉毒毒素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