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兵霞 葛慕莲 +3 位作者 葛东明 胡娟 陈杰 徐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19例。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8例),将未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101例... 目的分析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19例。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8例),将未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垂体瘤组织相关因子水平,并对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9例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18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占15.13%(18119)。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术中出血量≥120 ml、合并脑脊液漏、合并糖尿病、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脑脊液漏、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脑脊液漏、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奚惠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改变,以...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改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4.5%)均高于对照组(38.4%,7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传导速度有显著提高(P<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 依帕司他 甲钴胺
下载PDF
阿加曲班辅助治疗在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庶 张雯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辅助治疗在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80例。...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辅助治疗在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80例。B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A组患者加用阿加曲班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纤维蛋白原(FIB)、神经肽(NPY)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IES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A组患者治疗后的MIESS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B、NP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A组患者治疗后的FIB、NPY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阿加曲班辅助治疗,对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降低作用,可调节FIB、NP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纤维蛋白原 神经肽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应用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奚惠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5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肌电图(EMG)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意义和诊断机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3例确诊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进行EMG和NCV检查,通过分析比较运动电位、波幅、运动相的异常诊断病变,对患者分组进行SFEMG... 目的:研究神经肌电图(EMG)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意义和诊断机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3例确诊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进行EMG和NCV检查,通过分析比较运动电位、波幅、运动相的异常诊断病变,对患者分组进行SFEMG检查,通过颤抖值、阻滞和纤维密度的差异来评判病变阶段、部位和预后。结果:EMG结果显示广泛性的神经源性改变,430块肌肉中异常376块,NCV检查12例潜伏期延长,13例传导速度减慢。结论:EMG检查可以有效发现病变,但是神经源性改变广泛,EMG检查不够敏感和精确。而SFEMG能更有效反映病情发展程度,为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 运动神经元病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文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9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01—2011-12收治的6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常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分析各神经传导功能以及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潜伏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01—2011-12收治的6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常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分析各神经传导功能以及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波宽、波形等。结果有四肢远端麻木、刺痛等症状者周围神经病变的阳性率较高,糖尿病病程5a以上者阳性率也较高。胫后神经病变在四肢神经病变中最常见,其次为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波幅下降最为灵敏,波形和波宽的变化也较为明显。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可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对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康复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疗效的观察
6
作者 吴秋义 陈科春 +1 位作者 陆玲 徐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1年第2期21-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运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120例早期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 目的:观察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运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120例早期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吞咽功能采用吞咽功能分级法测评。结果:应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康复治疗的治疗组,其FMA指数及吞咽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活动及吞咽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电促通仪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徐庶 张雯君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3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治疗对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目的探讨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治疗对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AIS患者,根据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治疗后,两组NIHSS、改良Rankin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应用在伴有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AIS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神经功能 恶化 急性缺血卒中 临床疗效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郭刚 吴秋义 徐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通常认为TIA有1/3自行消失,1/3频繁发作,1/3发展为脑梗死。TIA虽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但预后堪忧,因此积极防治TIA尤为重要。近年来氯吡格雷和阿司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通常认为TIA有1/3自行消失,1/3频繁发作,1/3发展为脑梗死。TIA虽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但预后堪忧,因此积极防治TIA尤为重要。近年来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TIA的疗效,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但其具体应用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TIA 临床研究 负荷剂量 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联合应用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调脂效果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庶 吴秋义 +1 位作者 郭刚 丁新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904-908,共5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调脂效果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9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组和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调脂效果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9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组和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斑块厚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软化甚至缩小颈动脉斑块作用,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脂药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52
10
作者 孙胜楠 徐耀 +4 位作者 马灿灿 朱婷珂 董珍 胡月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非PSCI)组32例。PSCI患者又分为BPS组50例和非BPS组23例。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后循环梗死型和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PS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SD组和PSCI-ND组NIHSS评分、NPI总分、BP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SCI组,教育年限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PSD组年龄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BPS组ADL总分、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明显低于非BPS组[(86.90±10.50)分vs(92.61±10.10)分,P=0.032;(24.39±2.13)分vs(20.36±4.27)分,P=0.000;(17.04±4.23)分vs(22.00±2.65)分,P=0.000]。与非BPS组比较,BPS组PACI发生率明显升高(52.0%vs 4.3%,P=0.000),LACI发生率明显降低(20.0%vs 56.5%,P=0.002)。PSD组和PSCI-ND组幻觉、激越、抑郁、淡漠、异常运动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PSD组激越、抑郁、淡漠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结论PSCI患者较易出现BPS,其认知水平不同BPS发生率及表现不同,揭示了PSCI的临床异质性特点,为PSCI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痴呆 认知障碍 精神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9
11
作者 沙薇 徐莉 王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0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早期良肢位康复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早期良肢位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高于康复前,有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良肢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奚惠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64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常规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64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常规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 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随访6个月,记录脑血管病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随访期间脑血管病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37.5%)(χ2=7.108,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血管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青年人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秋义 李娜 李震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张家港地区青年人(18~45岁)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与中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张家港市一院近5年收集的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例18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183例同时期老年(>65岁)缺血性... 目的观察张家港地区青年人(18~45岁)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与中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张家港市一院近5年收集的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例18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183例同时期老年(>65岁)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等特点上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饮酒、肥胖、颈动脉斑块、糖尿病、房颤及缺乏运动及一些少见因素(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在脑梗类型(c2=0.722,P=0.697)、临床症状严重程度(NIHSS分值)(Z=-1.409,P=0.1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Z=-8.334,P=0.000)、康复执行(c2=14.964,P=0.000)明显优于老年患者,青年患者MRS评分高于老年患者(Z=-8.627,P=0.000),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青年组(c2=11.621,P=0.001)。两组病例在多种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年人缺血性病卒中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肥胖、缺乏运动、大量吸烟饮酒等为主,青年人卒中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颈血管超声无明显异常、腔隙性梗塞者较多,青年人缺血性卒中功能康复等预后情况及二级预防执行情况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卒中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斌 赵合庆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观察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与维生素B12治疗作比较。方法 20例弥可保治疗患者与18 例维生素B12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21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同时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改良Portmann评分和面神经电图(EnoG)... 目的观察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与维生素B12治疗作比较。方法 20例弥可保治疗患者与18 例维生素B12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21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同时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改良Portmann评分和面神经电图(EnoG)检测潜伏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弥可保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维生素B12治疗组(P<0. 05),治疗前后弥可保治疗组Portmann评分为4.21±2.11和17.11±3.10,维生素B12为3.88±2.02和11.32±4.12。治疗前后弥可保治疗组面神经电图潜伏期为3.12±0.41ms和1.12±0.20ms。维生素B12组为2.95±0.32ms和2.23±0.22ms。治疗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并且优于维生素B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弥可保 面神经电图
下载PDF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燕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0-481,共2页
对64例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缺血性脑卒中再次复发的好发时间以及危险因素。提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房颤、TIA等是常见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
关键词 复发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许燕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0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2014年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组24例,对照组16例,比较2组溶栓前、溶栓后1d、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的mRS评分,并观察...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2014年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组24例,对照组16例,比较2组溶栓前、溶栓后1d、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的mRS评分,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溶栓前与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与对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RS评分,治疗后3个月,溶栓组预后良好13例(54.2%),对照组为7例(43.7%)。溶栓组1例出现症状性脑出血,治疗后恢复。结论在治疗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郭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1%,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合并脑心综合征...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2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1%,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46.8%,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7.4%)(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类型有关;机制可能与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等有关;脑心综合征预后不良的因素:①年龄大;②脑部病变重;③有无重视心脏异常。脑心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应及早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心电图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120例临床与CT、MRI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评价腔隙性脑梗死(LI)的临床特征,病因及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CT、MRI证实的120例LI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及CT、MRI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不具有典型的腔隙综合征;CT能确诊绝大多数的LI,但MRI比CT更优越;高血压是首要... 目的评价腔隙性脑梗死(LI)的临床特征,病因及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CT、MRI证实的120例LI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及CT、MRI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不具有典型的腔隙综合征;CT能确诊绝大多数的LI,但MRI比CT更优越;高血压是首要发病因素(71.7%),栓子脱落致栓塞的作用值得重视。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与痴呆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结论LI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高血压是LI主要病因,CT、MRI是LI的确诊手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高血压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硬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奚惠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5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5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类型;另取我院同期就诊并经颈部B超证实合并颈动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5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类型;另取我院同期就诊并经颈部B超证实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42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发病后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差异及治疗后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轻型、中型和重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相对于较低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较高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与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密切相关(r=0.756,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发生、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降纤和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斌 刘春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对比降纤和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42例,14例予常规治疗,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0.4mL。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巴曲酶。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临床评分,据其差值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前... 目的对比降纤和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42例,14例予常规治疗,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0.4mL。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巴曲酶。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临床评分,据其差值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差值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降纤和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安全有效,降纤治疗效果优于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 抗凝 急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