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压泵治疗在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晓娟 张韶琴 +1 位作者 缪重骥 毛永强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气压泵治疗(IPC)在神经外科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65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观... 目的探讨气压泵治疗(IPC)在神经外科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65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观察组加用气压泵治疗仪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监测D二聚体、AT-Ⅲ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比较2组患者D二聚体、抗凝血酶原Ⅲ(AT-Ⅲ)、静脉栓子检出率、肢体肿胀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未发生DVT,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经临床干预后对D二聚体、AT-Ⅲ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肢体肿胀等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压泵治疗对预防神经外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泵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基层医院诊断与治疗中老年颅脑创伤性凝血病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竹风 徐晓峰 +3 位作者 毛永强 倪少飞 邹颖 曹龙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1-986,共6页
目的总结中老年典型颅脑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与结果报告的3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治疗的典型颅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年龄50~85岁,经凝血功能测定和头部CT明确诊断,并于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的同时纠正创... 目的总结中老年典型颅脑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与结果报告的3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治疗的典型颅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年龄50~85岁,经凝血功能测定和头部CT明确诊断,并于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的同时纠正创伤性凝血病,2例(例1,例2)治疗成功、1例(例3)失败并死于凝血功能障碍和不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阻止颅脑创伤性凝血病恶性进展,即使高龄患者也能救治成功,但是对于严重颅脑创伤所致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尚待新的救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液凝固障碍 中年人 老年人
下载PDF
罕见颞浅动脉额支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3
作者 戴一平 王晨 +4 位作者 徐铅 顾栋桦 徐晓峰 黄强 朱文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57-760,768,共5页
血管平滑肌瘤是由血管和平滑肌组成的皮下或真皮深部良性实体瘤,以下肢多见,发生在颞浅动脉额支的血管平滑肌瘤尚未见报道。此类血管平滑肌瘤与该部位同样少见的颞浅动脉真性动脉瘤有些相似,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挑战性。该研究报道1例经... 血管平滑肌瘤是由血管和平滑肌组成的皮下或真皮深部良性实体瘤,以下肢多见,发生在颞浅动脉额支的血管平滑肌瘤尚未见报道。此类血管平滑肌瘤与该部位同样少见的颞浅动脉真性动脉瘤有些相似,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挑战性。该研究报道1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筛查、CT血管成像和术中治疗确定为颞浅动脉额支真性动脉瘤,经病理检查纠正诊断为颞浅动脉额支血管平滑肌瘤的病例,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瘤 颞浅额支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与纤溶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晓峰 毛永强 戴一平 《当代医学》 2014年第7期110-11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凝血、纤溶的临床特点。方法择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治疗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设为研究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凝血、纤溶的临床特点。方法择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治疗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设为研究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性期发病的第1、3 d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浆D-二聚体数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发病第7 d得以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在发病的第3、7 d血浆纤维蛋白原数量升高,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发病后,外周血小板体积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凝血功能降低、纤溶活性增强,治疗时应结合各项指标变化,及时对症处理,保证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凝血 纤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偏瘫功能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韶琴 毛永强 +2 位作者 沈海军 于红娣 卞红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偏瘫功能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生命征平稳48 h后即给予偏瘫功能治疗仪进行... 目的观察偏瘫功能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生命征平稳48 h后即给予偏瘫功能治疗仪进行被动运动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对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2周、4周时计算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周时,FM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治疗2周时比较,各项评分仍在继续上升;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4周时,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功能训练及良肢位的摆放对于促进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有着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训练 良肢位 脑出血 偏瘫
下载PDF
硅胶和钛网用于颅骨成形失败的原因
6
作者 赵海峰 戴一平 +7 位作者 朱文昱 闫可 王羽 吴杰 顾栋桦 徐晓峰 曹龙兴 黄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522-2525,共4页
背景:颅骨成形术历史久远,但植入材料的选择一直无定论,虽不断更新,但始终不尽人意。目的:分析硅胶和钛网用于颅骨成形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5例有长期完整随访资料的颅骨成形患者,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3岁,共经历8次手术;取出硅胶... 背景:颅骨成形术历史久远,但植入材料的选择一直无定论,虽不断更新,但始终不尽人意。目的:分析硅胶和钛网用于颅骨成形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5例有长期完整随访资料的颅骨成形患者,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3岁,共经历8次手术;取出硅胶3次,取出钛网3次,重新缝合切口而保留钛网2次;时间跨度最短2个月,最长20年;首发症状都是植入物外露或感染,植入材料以硅胶为主,另一种以切口哆开为特征,以钛网居多。所有病例手术前后均经CT扫描,结合临床症状对认为不取出植入材料不可能治愈的患者手术取出植入材料,并对清创取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与结论:(1)取出植入材料硅胶和钛网各3例,除了排异反应,偶发毛囊炎和外力撞击也是颅骨成形失败的促发因素;发病潜伏期为2个月-20年,主要表现为手术区域的感染和植入材料的暴露;(2)CT影像表现为炎症的病例,在病理上除了常见的白细胞浸润,还有整合素-X亚基(CD11c)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在炎性组织中表达;(3)结果表明,长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持续排异反应是硅胶和钛网植入失败的根本原因,偶发头皮毛囊炎和外力撞击是促发因素,病理切片上新发现的成骨反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植入材料 颅骨成形 并发症 炎性组织病理 CT显像
下载PDF
机械排痰在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韶琴 缪重骥 +1 位作者 陈月清 毛永强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4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法在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50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和B组各25例。A组采用机械震动排痰,B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排痰。比较2组患者排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法在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50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和B组各25例。A组采用机械震动排痰,B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排痰。比较2组患者排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的情况;对比2组患者体温、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及影像学检查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结果 A组患者SaO2、PaO2、R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体温、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及影像学检查肺部炎症吸收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排痰 叩击排痰 肺部感染 疗效
下载PDF
常规静脉应用抑酸药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徐晓峰 惠东伟 曹龙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应用抑酸药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3-06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抑酸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重度颅脑损伤基础治疗,抑酸组加... 目的观察常规应用抑酸药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3-06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抑酸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重度颅脑损伤基础治疗,抑酸组加用抑酸药物静脉注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和红细胞数量、肠鸣音活跃或亢进和大便潜血阳性以及治疗前后血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抑酸组胃液平均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胃液红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抑酸组肠鸣音活跃或亢进及大便潜血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3.3%,对照组分别为50.0%、36.7%,抑酸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4d后抑酸组患者血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常规静脉应用抑酸药物可明显降低胃黏膜损害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抑酸药物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7
9
作者 毛永强 曹龙兴 +1 位作者 董军 黄强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内镜(内镜组)和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内镜组患者术前、术后GC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内镜(内镜组)和显微镜下开颅手术(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内镜组患者术前、术后GC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结果两组血肿清除率相仿[(83.75±11.34)%vs.(82.65±14.21)%](P>0.05)。内镜组在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162.50±42.53)ml vs.(500.00±91.76)ml](P<0.05),无再出血病例。内镜组术后GCS和NFD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神经内镜结合改良辅助手术器械,在气环境下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微创、高效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原文传递
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龙兴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05-01月/2012-12月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7例进展至ARDS的患者作...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05-01月/2012-12月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7例进展至ARDS的患者作为ARDS组,53例未进展至ARD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资料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筛选出后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ARDS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2%vs.3.8%,χ2=4.871,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07,OR=1.113)、损伤严重度记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β=1.352,OR=3.865)、APACHEⅡ评分(β=1.254,OR=3.504)、胃食管反流(β=1.145,OR=3.142)、脓毒症(β=1.017,OR=2.765)、DIC(β=3.505,OR=33.281)是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进展至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创伤程度严重的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患者应尽早进行积极的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要预防胃食管反流、脓毒症、DIC的发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肺挫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颅内压监测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永强 惠东伟 +1 位作者 徐晓峰 曹龙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5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4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按是否接受ICP监测分为监测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预后,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率进行对比。结果监测组和对照组病死...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4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按是否接受ICP监测分为监测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预后,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率进行对比。结果监测组和对照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25)比12.5%(3/24)](P〉0.05);术后6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监测组重型2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监测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41.7%(10/24)比14.3%(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穿刺隧道无一例出血,术后再出血2例(8.0%,2/25),肺部感染6例(24.O%,6/25),对照组再出血8例(33.3%,8/24),肺部感染13例(54.2%,13/24),两组再出血率及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肾功能不全1例(4.0%,1/25),对照组6例(25.0%,6/24),两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监测组与对照组出现颅内感染分别为1例(4.0%,1/25)和2例(8.3%,2/24),两组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能有效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脑出血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