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婷婷 王明洋 +1 位作者 王建霞 向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9期1414-1417,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熬夜、吸烟、长期缺乏锻炼、不健康饮食等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正在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我国人群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从原来的传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为主,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熬夜、吸烟、长期缺乏锻炼、不健康饮食等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正在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我国人群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从原来的传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1],慢性病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疾病负担和高危险因素等特征,正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包括诸如骨关节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内的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临床尚未有可根治的方法,多采用物理康复治疗、手术、药物治疗等手段,起到缓解病程发展、减轻症状,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缺乏性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病程发展 疾病负担 高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脏TNF-α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光荣 雷明盛 高绪照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研究TNF-α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肺脏的变化和意义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SO组)、地塞米松处理组(DXM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脏TNF-α蛋... 目的研究TNF-α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肺脏的变化和意义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SO组)、地塞米松处理组(DXM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脏TNF-α蛋白的表达,并测定PaO2、肺湿/干重(W/D)、血清淀粉酶(AMS)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ANP组PaO2下降,W/D、AMS及血清TNF-α、IL-6明显升高,肺脏TNF-α蛋白表达上调,光镜下胰腺和肺脏明显损伤,地塞米松组TNF-α蛋白在肺脏的表达和IL-6的产生以及组织的损伤程度均低于其他组,而PaO2高于其他组。结论TNF-α参与了大鼠ANP时肺组织的损伤,地塞米松对ANP时肺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下调的TNF-α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地塞米松
下载PDF
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松林 李茜 +2 位作者 龚元 龙卫东 肖章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7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0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评价乙状窦憩室回纳术对搏动性耳鸣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0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评价乙状窦憩室回纳术对搏动性耳鸣的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中女性29例,年龄30~62岁,男性3例,年龄32~47岁;左侧4例,右侧28例。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32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乙状窦憩室。术前综合检查排除患耳中耳炎及肿瘤,患耳无手术、外伤史,无高血压病、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等基础病病史。全部患者均行乙状窦憩室回纳术,术后均无眩晕、恶心呕吐、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例患者因鼓室积血引起短期的低调耳鸣,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7例耳鸣明显减轻,24例患者耳鸣消失。随访6~36个月,32例患者搏动性耳鸣均完全消失,无反复。结论乙状窦憩室致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治疗风险较小,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憩室 外科手术 乙状窦
下载PDF
等离子射频与高频电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光荣 高绪照 +3 位作者 赵蓓 刘新平 吴献华 李健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高频组。射频组50例,胃息肉22例,结肠息肉28例;直肠下段低位息肉13例19颗,胃底近贲门息肉4例5颗;采用康普XVL-Ⅱ等离子...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高频组。射频组50例,胃息肉22例,结肠息肉28例;直肠下段低位息肉13例19颗,胃底近贲门息肉4例5颗;采用康普XVL-Ⅱ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实施切除。高频组50例,胃息肉23例,结肠息肉27例,采用高频电治疗仪。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切除成功,全部临床治愈,单颗息肉切除治疗组费时3~12(5±1.25)秒,对照组电凝电切费时3~8(4.5±1.15)秒,两组所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射频组完全愈合时间为18~38(21±2.45)天;高频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1~46(28±2.66)天,两组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等离子射频技术应用于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其疗效与高频电切相当,且能够在内镜反转状态针对胃底、直肠下段等特殊部位息肉实施有效切除,在术后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可尝试作为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具有消化内镜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高频 消化道息肉 内镜 切除
下载PDF
PPAR-γ、surviv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陈功波 夏杰 +1 位作者 曹杰 高绪照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存活素(survivin)在正常直肠组织、腺瘤和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关系,并评价其在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组织芯片...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存活素(survivin)在正常直肠组织、腺瘤和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关系,并评价其在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直肠癌80例中PPAR-γ、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并回顾性分析PPAR-γ、survivin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间关系。结果80例直肠癌标本中PPAR-γ、survivin表达阳性明显高于腺瘤及正常直肠组织(P<0.05)。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的PPAR-γ、survivin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3年生存率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中survivin与PPAR-γ基因表达间关系密切。结论PPAR-γ、survivin基因表达异常与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PPAR-γ及survivin蛋白对诊断直肠腺癌、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SURVIVIN 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下载PDF
PPAR-γ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与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杰 吴庭文 +2 位作者 庹小红 曹杰 王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直肠癌80例中PPAR-γ、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并运用TUNEL法...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直肠癌80例中PPAR-γ、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并运用TUNEL法检测直肠癌细胞凋亡.结果 80例直肠癌标本中PPAR-γ表达阳性57例(71.3%),16例良性腺瘤4例(25.0%)、16例正常直肠标本中1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6,P<0.05).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三年生存率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和bcl-2在直肠癌中表达分别为:72.50%(58/80)、51.25%(41/80),PPAR-γ基因异常表达与二者表达关系密切;直肠癌凋亡指数(AI)与PPAR-γ表达呈负相关(r=-0.51,P<0.05).结论 PPAR-γ基因表达异常与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检测PPAR-γ蛋白对诊断直肠腺癌、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胃炎患者不同部位取材幽门螺杆菌检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文玉平 赵光荣 伍庆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39-139,181,共2页
目的研究胃炎不同取材部位和方法,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的影响。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对500例患者分别在隆起糜烂病灶和胃窦幽门附近非隆起病灶活检钳取黏膜标本,分别行快速尿素酶实验(HPUT)和隆起糜烂病灶黏膜... 目的研究胃炎不同取材部位和方法,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的影响。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对500例患者分别在隆起糜烂病灶和胃窦幽门附近非隆起病灶活检钳取黏膜标本,分别行快速尿素酶实验(HPUT)和隆起糜烂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HP。结果经HPUT实验检测,隆起病灶粘膜的HP阳性385例(77.0%),非隆起病灶黏膜的HP检出296例阳性(59.2%),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621,P<0.001);在500病例中,完成隆起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者325例,发现HP感染238例(73.23%),病理检测法与HPUT检测法所得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隆起糜烂病灶的患者进行HP检测时,应尽可能取隆起病灶标本检测HP,以提高阳性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 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H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