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地方志看河西走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国华 《河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甘肃河西走廊,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最重要一部分,是我国远古文明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在我国古代文明的诞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像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这样光艳夺目、名扬中外、令世... 甘肃河西走廊,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最重要一部分,是我国远古文明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在我国古代文明的诞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像敦煌学、简牍学、西夏学这样光艳夺目、名扬中外、令世人惊叹的文化瑰宝,也赋予了大漠风光神秘的魅力。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河西走廊 开发 丝绸之路 文化 旅游资源
下载PDF
红西路军指战员战斗精神浅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安永香 《河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
70多年前,红西路军将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气壮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民团浴血奋战,把忠诚理想、坚定信念,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到底,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 70多年前,红西路军将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气壮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民团浴血奋战,把忠诚理想、坚定信念,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到底,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辱负重为主要内容的红西路军精神留在了千里河西走廊。面对各种艰难险恶的环境,红西路军广大干部战士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靠着英勇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孤军征战,奋力拼杀,敢于挑战生命极限,敢于创造战争奇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红西路军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永放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西路军 精神 浅析
下载PDF
从文献看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华 《河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5-19,共5页
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代河西的居民仍为多民族地区,以汉族为主体,有18种少数民族成员散居其间。多民族构成的河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受特殊地理环境的磨练,受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推动,受多民族交融的影响... 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代河西的居民仍为多民族地区,以汉族为主体,有18种少数民族成员散居其间。多民族构成的河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受特殊地理环境的磨练,受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推动,受多民族交融的影响,形成并传承着独特的民间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非物质文化 形成 传承 历史演变
下载PDF
对西路军史料照片中三位烈士头颅照片的考证
4
作者 王国华 《河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10,共3页
近年来,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历史的书籍层出不穷,各地也纷纷建立纪念馆来缅怀、追忆这段历史。在高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有一幅对三个烈士头颅的史料照片有不同的说明,文章从三位烈士牺牲的时间地点、敌人对烈士头颅的... 近年来,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历史的书籍层出不穷,各地也纷纷建立纪念馆来缅怀、追忆这段历史。在高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有一幅对三个烈士头颅的史料照片有不同的说明,文章从三位烈士牺牲的时间地点、敌人对烈士头颅的处理过程等方面对史料照片进行了考证分析,得出了结论,以匡正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士 头颅 照片 考证
下载PDF
上海知青教师在张掖
5
《党的建设》 2015年第1期59-60,共2页
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改变我国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同时出于国防需要的考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作为重点,积极进行新的工业基地建设.为破解新兴城市发展面临... 1953年,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改变我国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同时出于国防需要的考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作为重点,积极进行新的工业基地建设.为破解新兴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匮乏的难题,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一盘棋”战略出发,要求上海等国家最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树立全国全面发展的全局观念,支援内陆城市的国家重点项目,支援中小城市发展地方工业,帮助工业不发达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国家重点项目 第一个五年计划 小城市发展 张掖 教师 知青 工业地区
原文传递
从文献看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国华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7年第6期32-36,共5页
甘肃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本文分汉以前、汉晋、唐宋元、明清及以后4个时期对河西走廊的民间文化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民族 民间文化
原文传递
从地方志看河西走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7
作者 王国华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5年第11期58-62,共5页
文章从地方志的记载中指出河西走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一、自然风光,二、文化内涵。若将这些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将会带动和延伸河西地区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地方志 河西走廊 旅游资源
原文传递
嘉庆的漫漫反腐路
8
作者 汪志 《清风》 2020年第23期57-58,共2页
在传统社会,腐败——这个国家的"毒瘤",参与者大有人在,真可谓"前腐后继"。相应地,古代中华民族的反腐史,也是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清朝皇帝嘉庆,其在位25年,也是他漫漫反腐路的25年,这期间,一大批贪官污吏被其揪出... 在传统社会,腐败——这个国家的"毒瘤",参与者大有人在,真可谓"前腐后继"。相应地,古代中华民族的反腐史,也是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清朝皇帝嘉庆,其在位25年,也是他漫漫反腐路的25年,这期间,一大批贪官污吏被其揪出拔除。自乾隆中后期,清朝的腐败已经呈现集团化的趋势,仅乾隆46年到49年,朝廷一连查出了五起贪污大案,都是"办一案,牵一串;查一个,带一窝"。一人败露,则与他有关的关系网上的数十名乃至百十名官员就全部被揭发,因而在当时,常常是一人犯案,一省官僚体系随之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 清朝皇帝 贪官污吏 官僚体系 贪污 集团化 腐败 嘉庆
原文传递
清朝甘肃第一冒赈大案始末
9
作者 汪志 《清风》 2021年第3期56-56,共1页
甘肃地处西北边陲,古时其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可谁曾想,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就在这里,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第一冒赈大案。当时,甘肃全省官员串通一气,用赈灾的名义私分巨款,连乾隆皇帝也惊呼,“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此事在乾隆三... 甘肃地处西北边陲,古时其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可谁曾想,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就在这里,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第一冒赈大案。当时,甘肃全省官员串通一气,用赈灾的名义私分巨款,连乾隆皇帝也惊呼,“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此事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已开始,但直到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反清起义爆发,这桩隐匿了七年的贪污大案才算彻底败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边陲 甘肃全省 撒拉族 循化厅 乾隆皇帝 贪污 大案
原文传递
魏征谏李世民解婚约
10
作者 汪志 《清风》 2021年第5期59-59,共1页
笔者近期看到一个故事,作为拥当时最高权力者的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新娘子已许配给他人之后,即便将入洞房,仍当即做出了退婚决定,把到手的美人还给了她的未婚夫,其知错就改的果断与诚意,不得不让人钦佩。那是贞观八年(635),因长孙皇后长期... 笔者近期看到一个故事,作为拥当时最高权力者的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新娘子已许配给他人之后,即便将入洞房,仍当即做出了退婚决定,把到手的美人还给了她的未婚夫,其知错就改的果断与诚意,不得不让人钦佩。那是贞观八年(635),因长孙皇后长期身体有病,且皇帝的后宫还有一个妃子空位,李世民看中并准备迎娶大臣郑仁基的女儿郑氏为新妃子。这郑氏姑娘当时十六七岁,正是青春年少之季,且端庄秀丽,容貌出众,无人能比。李世民自然非常喜欢,而长孙皇后也同意并积极支持他的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民 知错就改 长孙皇后 权力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