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0年后再次复发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丽芳 刘华 +1 位作者 王晓彤 李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646-647,666,共3页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是一种非肿瘤性、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的自限性疾病,临床罕见,极少复发。青年女性多见,病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发热、白细胞减少,明确诊断主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是一种非肿瘤性、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的自限性疾病,临床罕见,极少复发。青年女性多见,病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发热、白细胞减少,明确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多数患者可自愈,少数需药物治疗,以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类药物为主;极少患者出现复发,复发间隔时间多为2~5年。本文报道1例年轻女性,2008年首次确诊HNL,2011年复发1次,现10年后再次复发,复发间隔长达10年,且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家族史,临床极罕见,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发热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复发
下载PDF
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13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刘丽芳 王晓彤 +2 位作者 李卓 杨儒 刘华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5-2022年收治的13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13例均出现腰背部不适,其中间断发热8例。13例红细胞沉降率、白介素-6均升高,虎红平板凝...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5-2022年收治的13例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13例均出现腰背部不适,其中间断发热8例。13例红细胞沉降率、白介素-6均升高,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均阳性,其中血培养阳性2例,磁共振成像均有不同程度受累。结论布氏杆菌病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疾病临床表现类似,极易误诊。对于发热、腰腿痛、肢体麻木患者,应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完善血清学相关检查、脊柱磁共振成像,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治疗
下载PDF
解剖性切除与非解剖性切除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雷彩宁 李子汉 +9 位作者 李小飞 韩彩文 董保龙 宋绍明 龚世怡 杨雯雯 田宏伟 杨克虎 杨晓军 郭天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10,共1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但采用解剖性切除(AR)还是非解剖性切除(NAR)争议很大。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AR与NAR在治疗HCC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获得循证学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多... 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但采用解剖性切除(AR)还是非解剖性切除(NAR)争议很大。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AR与NAR在治疗HCC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获得循证学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比较关于AR与NAR治疗HCC临床疗效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3篇研究,包括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和32个队列研究,共6132例患者,其中AR组3029例,NAR组31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NAR组比较,AR组术后早期复发率(OR=0.67,95%CI=0.49~0.92,P=0.01)和肝内局部复发率(OR=0.35,95%CI=0.20~0.59,P=0.0001)均降低,1、2、3、5年无瘤生存率(DFS)(OR=1.26,95%CI=1.12~1.42,P=0.0001;OR=1.31,95%CI=1.17~1.46,P<0.00001;OR=1.32,95%CI=1.19~1.48,P<0.00001;OR=1.40,95%CI=1.23~1.58,P<0.00001)和5年总生存率(OS)(OR=1.16,95%CI=1.03~1.31,P=0.02)均提高,但两组术后肝内远处复发率(OR=1.11,95%CI=0.80~1.54,P=0.54),肝外转移发生率(OR=0.97,95%CI=0.78~1.22,P=0.83),1、2、3年O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0.85~1.22,P=0.88;OR=1.15,95%CI=0.99~1.33,P=0.06;OR=1.13,95%CI=1.00~1.28,P=0.06;OR=0.98,95%CI=0.81~1.17,P=0.79)。亚组分析显示,对于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HCC,AR组术后1、2、3、5年DFS(OR=1.36,95%CI=1.07~1.73,P=0.01;OR=1.55,95%CI=1.23~1.95,P=0.0002;OR=1.78,95%CI=1.38~2.30,P<0.00001;OR=2.07,95%CI=1.46~2.94,P<0.0001)和2、3、5年OS(OR=1.54,95%CI=1.07~2.21,P=0.02;OR=1.46,95%CI=1.11~1.92,P=0.007;OR=1.52,95%CI=1.13~2.03,P=0.005)均高于NAR组。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NAR比较,AR能减少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和肝内局部复发,提高术后DFS和远期OS。尤其对合并MVI的患者,AR在近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NAR,推荐在临床中应用。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解剖性切除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