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三项联合检测对急诊胸痛危险分层的价值
1
作者 朱晓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7期88-90,共3页
目的:在诊断胸痛危险分层中实施超敏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同工酶(CK-MB)联合植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胸痛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使... 目的:在诊断胸痛危险分层中实施超敏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同工酶(CK-MB)联合植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胸痛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使用cTnI、Myo及CK-MB联合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cTnI、Myo及CK-MB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危患者的cTnI、Myo及CK-MB指数低于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的cTnI及CK-MB的指数呈现高峰,3 d的指数趋于降低,半衰期比较长,Myo在12 h水平显著提升,24h开始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TnI、Myo及CK-MB心肌三项检测应用到胸痛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为后期的治疗预防提供有效参考数据,可帮助胸痛危险度的分层以及处理,同时和正常的受检者具有明显的区分,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心肌肌钙蛋白 危险分层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下载PDF
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联合激励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玉萍 朱晓云 林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7期3156-3159,共4页
目的观察三角形(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联合激励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入的9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目的观察三角形(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联合激励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入的9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联合激励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正性负性情绪自评量表(PANAS)〕、疾病感知能力〔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疾病控制能力(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癌症患者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观察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量表(FLIC)〕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PANAS量表正性情绪维度评分、BIPQ量表评分、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FLIC量表躯体能力、心理状态、生活状态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ANAS量表负性情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癌症患者护理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为(84.52±9.13)分、ESCA量表评分(125.61±21.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9±8.52)分、(116.24±20.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联合激励心理干预能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疾病感知能力、疾病控制能力和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 激励心理 肝癌 介入治疗 负性心理 疾病感知控制
原文传递
重症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院前救治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刚 张希洲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院前救治重症创伤性凝血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重症创伤性凝血病患者320例,根据复苏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院前救治重症创伤性凝血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重症创伤性凝血病患者320例,根据复苏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复苏方案进行院前救治,观察组患者给予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救治。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相应救治方案干预后的低体温时间、凝血功能障碍时间、酸中毒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应复苏方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低体温时间、凝血功能障碍时间、酸中毒时间分别为(9.3±1.2)、(13.5±5.6)、(15.4±4.7)h,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1.9)、(31.3±12.2)、(30.1±5.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依次为61.354、16.773、24.901,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疾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22、χ^2=6.850,均P〈0.05)。结论重症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给予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院前救治,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复苏 重症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