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各期增强特点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刘萍 吴仁梅 彭粤如 《肝脏》 202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57例,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41例,肝细胞癌患者50例,肝血管瘤患者66例,比较各组CEUS图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差异。结果 肝内...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57例,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41例,肝细胞癌患者50例,肝血管瘤患者66例,比较各组CEUS图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差异。结果 肝内胆管细胞癌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界模糊、动脉期非均匀增强和门静脉期低增强比例分别为65.85%、53.66%、90.24%和100.00%,明显高于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P<0.05);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延迟期低增强比例分别为100.00%和94.00%,明显高于肝血管瘤(P<0.05);肝细胞癌病灶边界模糊、门静脉低增强比例分别为12.00%和68.00%,明显高于肝血管瘤(P<0.05);肝内肝管细胞癌始增时间和达峰时间分别为(8.89±1.95)s和(18.65±7.11)s,明显快于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P<0.05);肝细胞癌始增时间和达峰时间分别为(10.82±2.21)s和(22.15±8.36)s,明显快于肝血管瘤(P<0.05);始增时间、达峰时间鉴别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血管瘤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800,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CEUS图像特征有所差异,同时CEUS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定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细胞癌 肝血管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诊断膀胱癌及术前T分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轸 彭开兵 李晓霞 《西部医学》 2015年第2期285-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TRUS-CDFI)在膀胱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采用TRUS检查85例疑是膀胱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术前超声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及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5例膀胱癌患者中,...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TRUS-CDFI)在膀胱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采用TRUS检查85例疑是膀胱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术前超声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及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5例膀胱癌患者中,TRUS正确诊断82例,准确率96.47%,1例误诊为膀胱结石,误诊率1.18%,漏诊2例,漏诊率为2.35%。CDFI对膀胱癌动脉血流显示率为89.02%(73例);TRUS术前正确T分期78例,错误T分期4例,其中2例T1期误诊为T2期,1例T2期误诊为T3期,1例T3期误诊为T2期。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5.12%(78例),其T1、T2、T3及T4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49%(55/57例)、80%(12/15例)、87.50%(7/8例)及100%(4/4例)。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及术前T分期准确率较高,临床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彩色多普勒 膀胱癌 分期 评价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15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轸 彭开兵 李晓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总结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的彩超诊断体会,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2例(80.0%)合并慢性胆囊炎,11例(73.3%)为单发胆囊结石,4例(26.7%)为多发胆囊结... 目的总结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的彩超诊断体会,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2例(80.0%)合并慢性胆囊炎,11例(73.3%)为单发胆囊结石,4例(26.7%)为多发胆囊结石,11例(73.3%)结石不活动。12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结论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多为活动性差的单发较大结石,彩超在其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胆囊癌 胆囊结石 诊断体会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20例的超声诊断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开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178-179,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声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发现腹腔包块,其中具有"肠壁分层征"的患者13例,经临床灌肠治疗全部好转恢复,包块血流信号稀疏甚至... 目的总结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声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小儿肠套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发现腹腔包块,其中具有"肠壁分层征"的患者13例,经临床灌肠治疗全部好转恢复,包块血流信号稀疏甚至消失的5例,其中4例行手术治疗。结论超声不仅能对小儿肠套叠的部位做出准确的判断,还能对肠套叠的严重程度做出有效的提示,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小儿 诊断体会
下载PDF
睾丸扭转的彩超声像图特点分析
5
作者 彭开兵 陈轸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243-1244,共2页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彩超声像图特点,提高彩超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彩超声像图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彩超表现有睾丸肿大的23例,CDFI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的22例,实质回声改变的15例,...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彩超声像图特点,提高彩超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彩超声像图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彩超表现有睾丸肿大的23例,CDFI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的22例,实质回声改变的15例,具精索结节征象的20例,具"镶嵌征"的15例。结论彩超诊断睾丸扭转的声像图特点较多,诊断准确率高,应为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扭转 彩超声像图 分析
下载PDF
冠心病SYNTAX评分与超声指导的脑梗死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红 李吉祥 +3 位作者 王欢 张磊 蒋建平 李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SYNTAX评分与超声指导的脑梗死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神经内科就诊并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32例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或MRI影像结果,将患者分为新发脑梗死... 目的:探索冠心病SYNTAX评分与超声指导的脑梗死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神经内科就诊并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32例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或MRI影像结果,将患者分为新发脑梗死组(n=338)和非脑梗死组(n=194)。将冠状动脉SYNTAX评分按国际通用标准分为低危评分(≤22分)、中危评分(23~32分)和高危评分(≥33分)。脑梗死按超声指导的TOAST分型分为1、2、3、4、5型。分析SYNTAX评分与各型脑梗死的关系。结果:新发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相比,SYNTAX评分较高[(21.14±14.40)分vs.(4.03±0.45)分,P<0.001],且中危评分(15.3%vs.3.1%)和高危评分(27.2%vs.1.6%)患者比例也较高(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YNTAX评分(OR=1.159,95%CI:1.123~1.196,P<0.001)与脑梗死独立相关。338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中,SYNTAX低危评分患者191例,发生3型脑梗死(89.5%)比例较高,而高危评分患者92例,发生1型脑梗死(66.3%)的比例较高;不同SYNTAX评分分层的各型脑梗死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SYNTAX评分与脑梗死独立相关。不同SYNTAX评分分层与脑梗死TOAST分型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评分 冠心病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 TOAST分型
下载PDF
生殖系统超声检查在女童真性性早熟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余佳 曾雪莲 +2 位作者 张宗华 刘薇颖 刘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生殖系统超声检查在女童真性性早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性早熟女童,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分为真性组(中枢性性早熟)52例和假性组(外周性性早熟)34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女童... 目的探讨生殖系统超声检查在女童真性性早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性早熟女童,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分为真性组(中枢性性早熟)52例和假性组(外周性性早熟)34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子宫及卵巢超声检查结果。真性组采用GnRH类似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个月后子宫及卵巢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真性组卵巢长径、横径、前后径及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假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假性组与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真性组子宫长径、横径及前后径均大于假性组和对照组,且假性组上述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真性组治疗后卵巢各径线及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各径线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性早熟女童子宫和卵巢均明显增大,真性性早熟女童更为明显;超声在女童性早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均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生殖系统 性早熟 女童 疗效评估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五聚素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2
8
作者 梁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PTX3、Lp-PLA2的水平。比较2组血清PTX3、Lp-PLA2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中重度狭窄检出率。分析颈动脉超声、PTX3、Lp-PLA2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TX3、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颈动脉IMT增厚、斑块、中重度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颈动脉超声联合PTX3、Lp-PLA2检测的灵敏度、准确率为89. 29%、77. 36%,明显高于PTX3(73. 21%、71. 69%)、Lp-PLA2(69. 64%、67. 92%)及颈动脉超声(80. 36%、76. 42%)的单独检测结果(均P<0.05)。ROC曲线显示,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789,PTX3检测的AUC为0. 764,Lp-PLA2检测的AUC为0. 776,而联合检测的AUC为0. 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PTX3、LpPLA2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五聚素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蒽环类药物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郑 张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探讨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24小时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二维、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结...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探讨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24小时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二维、脉冲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结果化疗后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右室心肌做功指数增加,E/e’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化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纳肽前体、肌钙蛋白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蒽环类药物可引起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超声心动图参数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室心肌做功指数、E/e’能评估右心室早期的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右心室 心肌做功指数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刘邦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腹和经阴道彩超的结果,比较附件区包块的二维图像,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为93%,未破裂妊...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腹和经阴道彩超的结果,比较附件区包块的二维图像,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为93%,未破裂妊囊型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为100%,非典型性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为90%。结论经阴道彩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异位妊娠
下载PDF
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长萍 卞文明 彭开兵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212例入选高血压病例监测24h动态血压,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根据IMT增厚与否分为IMT正常组(84例)和IMT增厚组(128例),计算血压晨...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212例入选高血压病例监测24h动态血压,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根据IMT增厚与否分为IMT正常组(84例)和IMT增厚组(128例),计算血压晨峰值及AASI;根据是否存在血压晨峰现象,分为血压晨峰组(120例)和无血压晨峰组(92例),观察血压晨峰、AASI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中AASI[(0.42±0.13)比(0.68±0.14)]及血压晨峰值[(25.94±4.57)mmHg比(36.57±8.41)mmHg]明显升高(P<0.05);与无血压晨峰组比较,血压晨峰组中AASI[(0.43±0.13)比(0.71±0.14)]、IMT[(1.01±0.20)mm比(1.25±0.17)mm]显著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晨峰、AASI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1.22,0.51,P均<0.05)。结论:血压晨峰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动脉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