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旅行(1925-1937)——以日本、中国大陆与台湾“文艺大众化”的论述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秀慧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2期34-46,共13页
1930年代前后台湾与中国大陆透过日本所接收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其共同的源头都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本论文目的在研究接受苏联无产阶级文学思潮而发展到高峰的日本的"纳普"、中国大陆的"左联"与台湾的"... 1930年代前后台湾与中国大陆透过日本所接收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其共同的源头都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本论文目的在研究接受苏联无产阶级文学思潮而发展到高峰的日本的"纳普"、中国大陆的"左联"与台湾的"台湾文艺联盟"的左翼文学理论旅行的文化现象。聚焦在日本、中国大陆、台湾三地都进行了论争的"文艺大众化"(在日本称为"艺术大众化")的论述,作为观察左翼文艺观念在日本、中国大陆、台湾旅行的切入点。探讨"文艺大众化"论述与各地的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文学论述在理论旅行过程中为了适应各地的文化运动,又经过了怎样的转译、改写与变异。本文的目的并非研究各地文学大众化论争的来龙去脉,而在于探讨无产阶级文学观念的旅行与各地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关系,并借此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遗产与东方社会运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理论旅行 左翼文艺思潮 国际主义
下载PDF
台湾豆腐文化探索——以桃园大溪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明德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台湾提起豆干,相信大家立刻会联想到“桃园大溪”。长期以来,地方产业“豆干”(黑豆干)俨然是大溪的另一个代名词。基本上,豆干是豆腐文化的环节之一,何以能远近闻名,成为地方产业文化,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我的田野调查工作,缘此... 在台湾提起豆干,相信大家立刻会联想到“桃园大溪”。长期以来,地方产业“豆干”(黑豆干)俨然是大溪的另一个代名词。基本上,豆干是豆腐文化的环节之一,何以能远近闻名,成为地方产业文化,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我的田野调查工作,缘此而起。经过一年多的参与观察,我们有了大发现:大溪豆腐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元,与豆腐的相关产品,琳琅满目,应用尽有,可谓全台独步。在解读大溪豆腐文化奥秘时,首先就外缘,即大溪的人文环境,加以探索;其次就内在,包括豆腐家族、业者谱系、豆腐文学进行归纳分析,藉以建设大溪豆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豆腐文化 桃园大溪
下载PDF
左翼文本的文化翻译与现代性——鲁迅与瞿秋白的左翼文学理论翻译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秀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一、前言:研究背景与目的左翼思想肇始于19世纪中叶欧洲的工人运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提供了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土壤,使苏联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发源地和中心,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莫不以苏联为... 一、前言:研究背景与目的左翼思想肇始于19世纪中叶欧洲的工人运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提供了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土壤,使苏联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发源地和中心,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莫不以苏联为榜样,形成一股国际主义的风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思想 文化翻译 文学理论 瞿秋白 现代性 无产阶级文学 鲁迅 文本
下载PDF
大陆文化语境中的台湾戏剧实践:霹雳布袋戏的普通话配音分析
4
作者 佘明星 《艺苑》 2020年第4期71-75,共5页
台湾霹雳布袋戏为适应大陆文化语境,在演出语言上打破闽南语“一人口白”的传统,与大陆配音团队合作推出普通话配音布袋戏,实现了多人分角色配音的模式创新,更通过配音文本的再创作深度契合大陆语言习惯。这种戏剧实践一方面延续了台湾... 台湾霹雳布袋戏为适应大陆文化语境,在演出语言上打破闽南语“一人口白”的传统,与大陆配音团队合作推出普通话配音布袋戏,实现了多人分角色配音的模式创新,更通过配音文本的再创作深度契合大陆语言习惯。这种戏剧实践一方面延续了台湾布袋戏灵活多变的艺术风格,强化了霹雳布袋戏在大陆的“偶动漫”新定位;同时也造成其作为台湾布袋戏的部分艺术内涵缺失,难以呈现台湾布袋戏的奇幻美学及语言艺术。霹雳布袋戏在大陆文化语境中的独特实践,也可为台湾戏剧进入大陆市场提供借镜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布袋戏 霹雳 中国大陆 文化语境 普通话配音
下载PDF
试论鲁迅与瞿秋白左翼文学观之异同
5
作者 徐秀慧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1-50,40,共11页
一、前言:如何重新展开鲁迅与瞿秋白的研究? 在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关系与历史因素,对于中国的左翼文学思想的关注,除了1920年至1930年因为国际共产主义与普罗文学思潮的连带性,曾经在《台湾民报》与同时代的左翼期刊上持续地关... 一、前言:如何重新展开鲁迅与瞿秋白的研究? 在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关系与历史因素,对于中国的左翼文学思想的关注,除了1920年至1930年因为国际共产主义与普罗文学思潮的连带性,曾经在《台湾民报》与同时代的左翼期刊上持续地关注中国左翼文学的动向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左翼文学 瞿秋白 鲁迅 文学观 《台湾民报》 异同 国际共产主义 日本侵华战争
下载PDF
论辞赋文学中的梦赋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慧霜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6-22,30,共8页
文学纪梦的历史记载很早,《诗经》、《左传》、《庄子》、《列子》等古籍作品中皆有梦象可寻,但以"梦"名篇,则开始于"赋"。《历代赋汇》收录一系列梦赋作品,从标题形式来看,这些作品可以区别为"梦题赋"与... 文学纪梦的历史记载很早,《诗经》、《左传》、《庄子》、《列子》等古籍作品中皆有梦象可寻,但以"梦"名篇,则开始于"赋"。《历代赋汇》收录一系列梦赋作品,从标题形式来看,这些作品可以区别为"梦题赋"与"题外梦赋"两种。从内容看,或透过仙境游幻以"仙释",或藉题抒发"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赋 庄子 屈原
下载PDF
清代以降台湾道教宗派之韵文发展探析
7
作者 李建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7-80,共4页
道教是汉民族固有之民族宗教。从明末开始,福建、广东两省,特别以福州、泉州、漳州、潮州等地为主之先民,陆续将原乡道教信仰传入台湾。历经近400年发展,在台湾产生各种宗派。这些道教宗派举行斋醮科仪为民众祈福禳灾或超拔亡灵时,皆会... 道教是汉民族固有之民族宗教。从明末开始,福建、广东两省,特别以福州、泉州、漳州、潮州等地为主之先民,陆续将原乡道教信仰传入台湾。历经近400年发展,在台湾产生各种宗派。这些道教宗派举行斋醮科仪为民众祈福禳灾或超拔亡灵时,皆会使用韵文、散文与应用文抒发情悃,其神职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亦有从事撰作之可能,从而形成台湾之道教文学。透过斋醮科书文献,分析清代以来台湾道教各宗派在步虚词、道情、斋醮赞偈等韵文之发展,以期对现当代之台湾道教文学研究略作补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道教文学 斋醮科仪 步虚词 道情 赞偈
下载PDF
中国文论元关键词示例两题
8
作者 游志诚 《长江学术》 2014年第2期73-82,共10页
作为中国文论关键词的"隐"之意义渊源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对"隐"、"显"与"潜"的阐发中,后经继起阐扬、衍生义理,最终构成"隐显"范畴,并旁通互生为文章之隐显作法而成文论之重要范畴... 作为中国文论关键词的"隐"之意义渊源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对"隐"、"显"与"潜"的阐发中,后经继起阐扬、衍生义理,最终构成"隐显"范畴,并旁通互生为文章之隐显作法而成文论之重要范畴。中国文论"心"之关键词创作于刘勰《文心雕龙》一书,概综合先秦以来之子论之心与诗赋之心而成,其内涵则与神、志、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考釋四則
9
作者 蘇建洲 《简帛》 2012年第1期65-78,436,共15页
关键词 李家浩 吉金 整理者 古文字研究 朱德熙 字考 西周晚期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古音研究
下载PDF
敦煌写卷《渔父歌沧浪赋》探析
10
作者 苏慧霜 《鹿城学刊》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敦煌遗书主要是唐五代时期的写本和刻书,其中伯二四八八、伯二六二一、伯二七一二收录《渔父歌沧浪赋》(三卷)。同时,敦煌旧钞亦见存《楚辞音》残卷,敦煌遗书与残卷的发现,见证隋唐《楚辞》的流传。本文就敦煌遗书中的《渔父歌沧浪赋》... 敦煌遗书主要是唐五代时期的写本和刻书,其中伯二四八八、伯二六二一、伯二七一二收录《渔父歌沧浪赋》(三卷)。同时,敦煌旧钞亦见存《楚辞音》残卷,敦煌遗书与残卷的发现,见证隋唐《楚辞》的流传。本文就敦煌遗书中的《渔父歌沧浪赋》写卷分析,从楚辞到唐赋,观察辞赋同源流变的轨迹,思考敦煌《楚辞》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渔父 渔父歌 沧浪赋 楚辞音 敦煌写卷 唐赋
下载PDF
论屈原作品和骚体纪行赋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慧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1-98,共8页
昔文士羁旅,多作行旅赋,经途草泽之际,或欣于山水之美,或怵慑羁役行难,途中之所见、所闻、所感,往往映射内心情志与理想。屈原一生三度遭遇放逐,足迹经湘江,越洞庭,渡沅水,彷徨山泽,无所告诉,因而写下《离骚》《涉江》《哀郢》《抽思》... 昔文士羁旅,多作行旅赋,经途草泽之际,或欣于山水之美,或怵慑羁役行难,途中之所见、所闻、所感,往往映射内心情志与理想。屈原一生三度遭遇放逐,足迹经湘江,越洞庭,渡沅水,彷徨山泽,无所告诉,因而写下《离骚》《涉江》《哀郢》《抽思》《远游》等诸多纪行之作,文采斐丽,寓意愤然,自汉代刘向继作《远游赋》之后,启示骚体纪行赋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纪行赋 骚体 《远游》
下载PDF
宗经与慕骚——骚雅词的抒情精神内涵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慧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9-76,共8页
"宗经"与"慕骚"是骚雅词的精神内涵,自晚唐五代以来,词在发展过程中兼容会通,深受诗教雅正传统观念的影响,并吸收楚骚怨慕精神,不断开创拓新,延续了传统诗学比兴递嬗,托兴深微的通变与创新,成就"乐而不淫,哀... "宗经"与"慕骚"是骚雅词的精神内涵,自晚唐五代以来,词在发展过程中兼容会通,深受诗教雅正传统观念的影响,并吸收楚骚怨慕精神,不断开创拓新,延续了传统诗学比兴递嬗,托兴深微的通变与创新,成就"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抒情精神,展现骚雅词博通之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楚辞 骚雅词
下载PDF
宋玉赋对诗词赋中纪梦意象的启发与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慧霜 《艺海》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一、讽谏与抒情:启示汉唐赋中的梦游仙赋辞赋文学中的游仙梦赋,见于屈原《九章·惜颂》:"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屈原梦魂登天,踽踽独行,独白的叙述,完全第一人称的叙述笔法,叙情怨而志意深;宋玉则进一步以对话方式和昼... 一、讽谏与抒情:启示汉唐赋中的梦游仙赋辞赋文学中的游仙梦赋,见于屈原《九章·惜颂》:"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屈原梦魂登天,踽踽独行,独白的叙述,完全第一人称的叙述笔法,叙情怨而志意深;宋玉则进一步以对话方式和昼寝梦境铺叙的手法,发扬屈原"讽谏"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赋 梦意象 词赋 第一人称 对话方式 屈原 游仙
下载PDF
园林雅集与闺阁社群──论清代随园女弟子之诗画空间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仪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8,共11页
传统的女性教育资料显示,古典女性教育侧重女德教育,可是,明清文学作品却展示这一时期的女性活动实际上突破了这一藩篱。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即公开广收女弟子,师生流连唱和,特立独行,引人注目。保存至今的《随园女弟子诗选》及袁枚的一... 传统的女性教育资料显示,古典女性教育侧重女德教育,可是,明清文学作品却展示这一时期的女性活动实际上突破了这一藩篱。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即公开广收女弟子,师生流连唱和,特立独行,引人注目。保存至今的《随园女弟子诗选》及袁枚的一些作品,生动地呈现了女性书写与特定"空间疆域"的复杂关系及其丰富意涵,这批闺阁社群、闺媛才女拓展了女性活动的文化空间,显示了传统女性活动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随园女弟子诗选》 闺阁社群 文化空间
下载PDF
論《北大漢簡(叁)·周馴》的抄本年代、底本來源以及成篇過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蘇建洲 《出土文献》 CSSCI 2017年第2期266-294,共29页
一、問題的提出《周馴》是《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中的一篇古書。[1]既然是古書,必然涉及抄寫時間與底本來源兩個問題。以筆者的認知,判斷@兩個問題的方法大抵有四:一是文字,含字形與用字習慣;二是虚詞用法;三是某時代的慣用詞語;四是... 一、問題的提出《周馴》是《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中的一篇古書。[1]既然是古書,必然涉及抄寫時間與底本來源兩個問題。以筆者的認知,判斷@兩個問題的方法大抵有四:一是文字,含字形與用字習慣;二是虚詞用法;三是某時代的慣用詞語;四是文本内容。比如《馬王堆·陰陽五行甲篇》是以楚系選擇術爲主體的文獻,[2]所以底本肯定是楚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者 睡虎地
下载PDF
《聊斋志异·王六郎》之本事考辨
16
作者 许丽芳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2期52-59,共8页
既有研究以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有其本事,本文则另考辨其他故事渊源,以书写年代先后为原则,据目前检索所得,明末颜茂猷(?-1637)《迪吉录·松陵溪鬼忍淹泉下而不忍索代帝敕为神》之故事当更接近《王六郎》本事,本文... 既有研究以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有其本事,本文则另考辨其他故事渊源,以书写年代先后为原则,据目前检索所得,明末颜茂猷(?-1637)《迪吉录·松陵溪鬼忍淹泉下而不忍索代帝敕为神》之故事当更接近《王六郎》本事,本文同时分析王六郎故事与相关本事间之叙事异同与意义。《王六郎》描写许姓渔夫与王六郎之间的人鬼情谊,其间蒲松龄对于人与自然、人我之间的对待与感悟,展现相当的诗意与想象,使王六郎故事不限于劝善格局,而另有清逸空灵与世俗温暖之融通,透过本文对于相关本事渊源的探讨,或可提供更为具体阐释蒲松龄之书写意识与价值怀抱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王六郎 迪吉录 感应类钞 诗性劝善
下载PDF
解读道教“宝诰”的奥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德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一、宝诰的起源与形成 道教的宝诰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系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前者为短篇的浅近骈文,后者则为神真的名号。闵智亭道长主编的《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指出:
关键词 道教 解读 闵智亭 经注 功课
原文传递
承变之间:唐乐府《妾薄命》创作意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柔卿 《乐府学》 CSSCI 2018年第2期223-241,共19页
乐府《妾薄命》为乐府佳丽47曲之一,收录于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历代同题拟作,目前能见的文本数量约为汉2首、梁3首、唐17首、宋29首、金13首、元13首、明40首、清131首,共235首,近人仅对曹植与陈师道《妾薄命》进行... 乐府《妾薄命》为乐府佳丽47曲之一,收录于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历代同题拟作,目前能见的文本数量约为汉2首、梁3首、唐17首、宋29首、金13首、元13首、明40首、清131首,共235首,近人仅对曹植与陈师道《妾薄命》进行过专门研究,实为可惜。其中,唐乐府《妾薄命》不乏李百药、杜审言、武平一、李白、卢纶、孟郊与张籍等名家之作,其题材含涉齐梁、公宴、艳、女性、宫体、怨与战争等,句式兼备齐言与杂言,体裁涵容古体与近体,女性境遇也较唐前多元,可视为唐乐府《长门怨》《阿娇怨》《倢伃怨》《长信怨》《娥眉怨》《怨诗》《怨歌行》《宫怨》《杂怨》《弃妇》《征妇怨》与《秦女卷衣》等集合体。本文拟由细读文本为径路,以'韵脚'、'语典'与'境遇'为视角,寻绎唐乐府《妾薄命》的创作意识,将考察结果归纳为'变与不变:声律观念的复古'、'拟作与用典:讽谏意识的回归'与'双性对应:薄命语境的同情共感',以见唐人《妾薄命》在接受与重新诠释下,乃是有所承变的再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李白 女性 声律 唐诗
原文传递
台湾刊本《孚佑帝君大洞真经》探析
19
作者 李建德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3,共7页
一、前言 高道吕祖(吕嵓,字洞宾)是我国道教史中极为重要的一位仙真。吕祖住世时虽罕有著述,但成道之后,自宋代开始,屡次显圣、“飞鸾”,先后有《前八品仙坌圣》、《后八品仙经》、
关键词 刊本 台湾地区 道教史
原文传递
试论元明杂剧“水浒”故事的叙事嬗变
20
作者 卢世达 《中国美学研究》 2017年第1期105-120,共16页
本文拟由元、明戏曲中的'水浒戏',与明代刊刻《水浒传》作为考察文本。从杂剧对水浒故事的演绎,至《水浒传》文本的成立,以及小说对于传奇改编的影响,试观小说与戏曲文本的演述方式,以及对于水浒故事的历史诠解。一方面涉及《... 本文拟由元、明戏曲中的'水浒戏',与明代刊刻《水浒传》作为考察文本。从杂剧对水浒故事的演绎,至《水浒传》文本的成立,以及小说对于传奇改编的影响,试观小说与戏曲文本的演述方式,以及对于水浒故事的历史诠解。一方面涉及《水浒传》叙事艺术与审美品味的尝试与建立,另一方面则可窥见士庶之于侠、盗的文化想象,乃至于批判意识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杂剧 水浒传 水浒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