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之孔见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彤 张荣丽 +1 位作者 刘永民 朱松磊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3期44-45,共2页
针对医学院校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正确客观地认识有机化学课程、整合教学内容以及完善教学方法作阐述。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有机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加强与改进医学院校卫生法学教学之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涛 蔡红星 《医学与法学》 2011年第2期21-22,27,共3页
医学院校的卫生法学教育存在着目的和手段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法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达到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是一个应当正视的问题。本文认为可通过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调整卫生法学课程性质、合并《法律基础》与《卫生法... 医学院校的卫生法学教育存在着目的和手段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法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达到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是一个应当正视的问题。本文认为可通过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调整卫生法学课程性质、合并《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教学、优化师资队伍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法学 教学目标 改进
下载PDF
医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时统君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1期156-159,共4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为实践证明了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内在灵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对医学生进行中...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为实践证明了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内在灵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既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有助于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实现其身心、德才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中华传统美德 教育
下载PDF
医学生信息能力培养与医学专业教育整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婷婷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3期447-449,共3页
信息处理能力已经成为医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要求,本文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重构医学实验课堂将医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专业教学中去,从而实现医学专业水平与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的双赢。
关键词 医学生 信息能力 医学专业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特性与实践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红海 李雯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8-103,共6页
感恩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美德,是显现人的本质属性的道德情感行为。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把感恩化育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规范和基本品德需要通过感恩教育来实践和实现。对大学生来说,感恩教育是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责任意... 感恩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美德,是显现人的本质属性的道德情感行为。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把感恩化育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规范和基本品德需要通过感恩教育来实践和实现。对大学生来说,感恩教育是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具有自身的价值特性。要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坚持以崇德修身为第一目标,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对大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在教育理念、内容、途径和机制等方面,努力探索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对策与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教育 价值特性 崇德修身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下载PDF
道德教育中恐惧唤起的社会心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毅然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6,45,共4页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恐惧唤起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程度的恐惧唤起引起的态度改变最大。在道德态度改变过程中,恐惧唤起即道德惩戒是常用方式,其运用的"过"与"不及"都有悖道德教育的初衷。在教...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恐惧唤起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程度的恐惧唤起引起的态度改变最大。在道德态度改变过程中,恐惧唤起即道德惩戒是常用方式,其运用的"过"与"不及"都有悖道德教育的初衷。在教育中适度运用道德惩戒,要求在尊重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唤起 态度改变 道德惩戒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多样化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时统君 《社科纵横》 2011年第4期7-9,1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渗透、传播到我国,良莠不齐的西方社会思潮以及国内形成的本土社会思潮并存于特定时空内的现实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的强大冲击是不容忽...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渗透、传播到我国,良莠不齐的西方社会思潮以及国内形成的本土社会思潮并存于特定时空内的现实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的强大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因之,全面审视当代社会思潮的表现及其基本特征,探讨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及应对之策,对于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教育者权威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毅然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200,共5页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传达者权威性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具有"权威效应"和"睡眠者效应"。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权威趋于失落,主要表现在:传统权威的颠覆、法定权威的衰微、知识权威的消解、感召权威的缺失。"...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传达者权威性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具有"权威效应"和"睡眠者效应"。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权威趋于失落,主要表现在:传统权威的颠覆、法定权威的衰微、知识权威的消解、感召权威的缺失。"睡眠者效应"并没有否定"权威效应"的积极功能,因此要促进教育对象正确道德态度的形成、或是错误道德态度的改变,道德教育者必须重构其感召权威和知识权威,其路径在于:提升道德人格,使教育对象产生敬佩感;融注积极情感,使教育对象产生亲切感;注重专业发展,使教育对象产生信赖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性 道德教育 “权威效应” “睡眠者效应”
下载PDF
太极拳对医学生职业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芳 李子房 +1 位作者 王芳婷 陆文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对我校学生进行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干预实验,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6PF人格测验,分析太极拳运动对我院医学生的职业人格的影响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学习和锻炼可以促进医学生的智力发展,增强自律性,降低忧虑性... 对我校学生进行杨氏太极拳竞赛套路干预实验,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6PF人格测验,分析太极拳运动对我院医学生的职业人格的影响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学习和锻炼可以促进医学生的智力发展,增强自律性,降低忧虑性,使兴奋性和怀疑性得到更积极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意识,提高其环境适应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太极拳运动对我院医学生的职业人格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医学生 职业人格 影响
下载PDF
态度差异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毅然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在信源即传达者可信性较高的前提下,态度差异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差异引起的态度变化量大。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劝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道德态度...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在信源即传达者可信性较高的前提下,态度差异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差异引起的态度变化量大。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劝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道德态度或是改变错误的道德态度,并建立相应行为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效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道德教育者要在把握不同教育对象原有道德态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态度差异,力避其产生同化失误和对比失误,同时注意提高自身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差异 态度改变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当代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构建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小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第1期69-70,共2页
从体育的起源、概念和意义出发,深刻挖掘和追问体育的本质内涵,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得出:在现代社会构建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当代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大学体育教育 目标
下载PDF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金凤 《大众科技》 2010年第3期153-153,128,共2页
罗杰斯的自我实现人格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观是其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旨在实现由教书转向教人,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复归,重视人的整体协调发展,促进人的潜能发挥。
关键词 罗杰斯 教育观 学习观 教学观
下载PDF
关于医师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统君 《卫生软科学》 2010年第1期84-86,共3页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现代社会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当代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技,更应具有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为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现代社会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当代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技,更应具有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为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医师的医学人文精神。只有这样,医学的人文本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医学人文精神 培育 依据 路径
下载PDF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公共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12,共4页
社会中介组织的基本属性是由组织设立目的、职能及权力属性所决定的。社会中介组织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行为表明,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社会中介组织的公共性属性昭示:社会中介组织的核心价值理念应包括责任、人... 社会中介组织的基本属性是由组织设立目的、职能及权力属性所决定的。社会中介组织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行为表明,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社会中介组织的公共性属性昭示:社会中介组织的核心价值理念应包括责任、人道、效率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中介组织 公共性 实践表征
下载PDF
浅谈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冬梅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5-17,共3页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又有道德行为习惯反过来强化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品质逐步巩固、提高和完善。这...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又有道德行为习惯反过来强化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品质逐步巩固、提高和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既要注意知、情、意、信、行五种道德品质要素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性功能,又要发挥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养成教育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下载PDF
教育者喜爱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16
作者 郭毅然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喜欢能引起态度改变,传达者是否受欢迎,影响因素主要有熟悉和邻近、尊重、相似、互补和个人特征。要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喜爱性。相应于人际吸引的五大影响因素,教育者喜爱性提高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喜欢能引起态度改变,传达者是否受欢迎,影响因素主要有熟悉和邻近、尊重、相似、互补和个人特征。要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喜爱性。相应于人际吸引的五大影响因素,教育者喜爱性提高的路径在于:一是要深入教育对象;二是要尊重教育对象;三是要善于发现共同点;四是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五是要提高个性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爱性 教育者 道德教育 态度改变
下载PDF
教育者可靠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
17
作者 郭毅然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提高传达者可靠性可以促进目标靶态度改变。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可靠性趋于失落,其根源在于:一是教育立场偏重社会价值,二是教育意图过于明显,三是教育信息规避负面道德现象。为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教...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提高传达者可靠性可以促进目标靶态度改变。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可靠性趋于失落,其根源在于:一是教育立场偏重社会价值,二是教育意图过于明显,三是教育信息规避负面道德现象。为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教育者要重构可靠性,其路径在于:一是要立于社会与个人双重立场,二是要善于隐蔽教育意图,三是要敢于进行双面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道德教育 态度改变
下载PDF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公共性及其实践表征
18
作者 朱虹 《创新》 2010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社会中介组织的基本属性是由组织设立目的、职能及权力属性所决定的。社会中介组织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行为表明,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社会中介组织的公共性属性昭示:社会中介组织的核心价值理念应包括责任、人... 社会中介组织的基本属性是由组织设立目的、职能及权力属性所决定的。社会中介组织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履行公共职能的行为表明,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社会中介组织的公共性属性昭示:社会中介组织的核心价值理念应包括责任、人道、效率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中介组织 公共性 实践表征
下载PDF
道德教育对象与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
19
作者 郭毅然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1,共3页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承诺(或信奉)、预防注射和人格因素是影响其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要有效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并建立相应的行为模式,道德教育者一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教育对象的道德承诺(或信奉);二要对教育对象道德...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承诺(或信奉)、预防注射和人格因素是影响其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要有效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并建立相应的行为模式,道德教育者一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教育对象的道德承诺(或信奉);二要对教育对象道德态度进行有效的预防注射;三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自尊、智力等人格因素采用不同的说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对象 有效性 社会心理
下载PDF
论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
20
作者 朱冬梅 《理论观察》 2010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过程,又有道德行为习惯反过来强化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品质逐步巩固、提高和完善...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过程,又有道德行为习惯反过来强化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品质逐步巩固、提高和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既要注意知、情、意、信、行五种道德品质要素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性功能,又要发挥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养成教育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