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韩正祥 张敬川 +2 位作者 王琳 张大红 李庆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yclooxygenase -2 ,COX -2 )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 ,检测 3 2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腺体中COX -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3 2例乳腺癌组织中COX -2表达阳性...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yclooxygenase -2 ,COX -2 )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 ,检测 3 2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腺体中COX -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3 2例乳腺癌组织中COX -2表达阳性率为 71.9% (2 3 /3 2 ) ,相应癌旁组织阳性率为 12 .5% (4/3 2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不同年龄、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时乳腺癌组织COX -2表达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COX -2高表达于乳腺癌组织中 ,其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环氧化酶-2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发生
下载PDF
肺癌转移监测——影像学与细胞角蛋白19-mRNA对照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晓东 朱广迎 王绪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影像学和细胞角蛋白 19-mRNA(CK19-mRNA)全面评估肺癌患者癌细胞转移状况的方法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影像学手段检测肺癌患者临床肿瘤转移灶 ,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肺癌区域性淋...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影像学和细胞角蛋白 19-mRNA(CK19-mRNA)全面评估肺癌患者癌细胞转移状况的方法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影像学手段检测肺癌患者临床肿瘤转移灶 ,同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肺癌区域性淋巴结和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表达 ,来评估肺癌患者亚临床转移(微转移 )情况。结果  (1)在临床癌转移灶检测方面 ,影像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能够发现 1cm以上的转移灶。(2 )在亚临床转移检测方面 :①将CK19RT -PCR和传统的病理学检测方法进行对比 ,9枚病理学检测阳性淋巴结CK19RT -PCR均为阳性 ,31枚病理学检测为阴性的淋巴结中有 10枚CK19RT -PCR阳性。②将CK19RT -PCR和影像学进行对比 ,有 5枚淋巴结经CT或MRI确诊为转移 (标准为短径大于 1cm) ,CK19RT -PCR均为阳性 ;而经CT或MRI诊断为可疑或无临床意义的 35枚淋巴结中 ,CK19RT -PCR有 14枚阳性。③ 3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有 12例CK19RT -PCR阳性 (4 0 % ) ,15例肺良性病变及 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只有 1例阳性。结论  (1)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癌临床转移可靠和主要的手段 ,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2 )在微转移检测方面 ,CK19RT -PCR可作为一个标志物来检测肺癌微转移 ,并且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3)CK19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转移 影像学诊断 细胞角蛋白19
下载PDF
生长抑素类似物与消化系肿瘤的进展
3
作者 王晓友 张南征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生长抑素作为人体垂体激素和消化系激素的负性调节因子,不仅存在于人体正常组织,在多种肿瘤及其转移灶,特别是消化系肿瘤,均发现有其受体的表达,说明生长抑素及其受体在消化系肿瘤病程发展及诊断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 消化系肿瘤 生长抑素类似物 受体 人体 正常组织 转移灶 负性调节因子 发现 表达
下载PDF
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
4
作者 韩正祥 张敬川 +1 位作者 王琳 张大红 《世界肿瘤杂志》 2003年第4期302-303,F0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32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3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32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3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为68.8%(22/32)。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学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VEGF高表达于乳腺癌组织中,与乳腺癌组织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乳腺癌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维甲酸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晓燕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关键词 维甲酸 肿瘤 药物实验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6
作者 张蓓 王绪 +2 位作者 古涛 王秀英 高之睦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端粒酶活化作为卵巢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 -PCR)技术检测 36例卵巢组织 ,包括 17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其盆腔相关组织、淋巴结 ,4例交界性肿瘤 ,10...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端粒酶活化作为卵巢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 -PCR)技术检测 36例卵巢组织 ,包括 17例卵巢恶性肿瘤及其盆腔相关组织、淋巴结 ,4例交界性肿瘤 ,10例良性肿瘤 ,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恶性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 88.2 % (15 / 17) ,弱阳性 (+)者 3例 ,中等阳性 (++) 4例 ,强阳性 (+++)者 8例 ;4例交界性肿瘤阳性率 75 .0 % (3/ 4 ) ,均为弱阳性 (+) ;10例卵巢良性组织中阳性率为 10 .0 % (1/ 10 ) ,为弱阳性 (+) ;5例正常卵巢组织全部为阴性。统计学分析表明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分期均无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 ,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可能成为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端粒酶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下载PDF
lunx mRNA RT-PCR检测肺癌的微转移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广迎 刘德林 +3 位作者 王绪 彭猛青 陈杰 贾晓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的表达,研究2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情况;以因肺良性疾病切除的11枚淋巴结为对照,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表达研究肺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44枚微转移情况并与常规病理对比。结果:2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外周血lunxmRNA阳性率为60.0%,6例SCLC中4例(67.0%)外周血lunxmRNA阳性。在44枚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中16枚(36.4%)表达lunxmRNA,高于常规病理的13.6%(P<0.05);而30例肺良性疾病和10例健康者外周血以及11枚正常淋巴结中均不表达lunxmRNA。结论:lunxmRNA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unx基因 RT-PCR检测 淋巴结微转移 外周血微转移 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 可行性
下载PDF
检测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古涛 王绪 +11 位作者 王秀英 王伟 刘永 张蓓 史艳侠 张中明 孙全胜 薛涛 张孝轩 刘志发 朱述阳 毛筱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标本及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标本及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两组中小细胞肺癌端粒酶阳性率均为 10 0 % ,非小细胞肺癌分别为 84.8%、95 .7%。 40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7.5 % ( 3 5 /40 ) ,癌旁肺组织为7.5 % ( 3 /40 ) ,正常肺组织无表达 ( 0 /40 ) ,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标本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2 .5 % ,肺癌检出的敏感度为 96.4% ,特异度为 71.4% ,准确性为 91.4% ;尤登指数 (Youden’sIndex)J =0 .678,SE(J) =0 .174。结论 端粒酶是灵敏的肺癌肿瘤标记物 ,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端粒酶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肺癌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德林 朱广迎 王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关键词 肺癌 转移 检测 IHC PCR
下载PDF
hMAM mRNA和CEA mRNA RT-PCR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正祥 张敬川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 应用RT 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umanmammaglobin(hMAM )mRNA和CEAmRNA表达情况。 方法 用RT PCR法 ,检测 5 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 ,另抽取 2 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 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 目的 应用RT 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umanmammaglobin(hMAM )mRNA和CEAmRNA表达情况。 方法 用RT PCR法 ,检测 5 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 ,另抽取 2 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 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5 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和CEA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 30 .8%、34.6 %。 2 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 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hMAMmRNA、CEA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者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腋淋巴结状况、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MAMmRNA、CEAmRNA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联合检测可增加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血 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转移 RT-PCR HMAM MRNA CEA MRNA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CT、DNA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爱红 王绪 黄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4-187,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DNA contents and S phase fraction (SPF) to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CT signs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 and to mak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DNA contents and S phase fraction (SPF) to the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CT signs in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 and to mak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 behavior of lung carcinoma.Materials and Methods DNA contents and SPF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A correlative study of CT signs and FCM in 39 cases with NSCLC was made. Results (1) DNA index (DI) and SPF of NSCL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ra tumorous tissues and normal lung tissues. In normal lung tissues only diploidy could be found. Aneuploid tumors showed higher SPF than diploid tumors did. (2) The TNM staging and pathologic grading carri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ith DI and SPF of NSCLC. (3) DI and SPF of tumors with a diameter over 3cm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umors with a diameter under 3cm. Higher DI and SPF were also found in the tumors with the signs of short spicules, deep lobulations and spinous processes, and with hilar or mediastin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Conclusion DNA ploidy and SPF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NSCLC. As CT signs of NSCLC are in association with DNA contents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tumorous biologic behavior, CT manifestations can be used to infer indirectly the tumor’s malignancy and patient’s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T 诊断 DNA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累及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元虎 章龙珍 +5 位作者 吴阳 辛勇 唐天友 王建设 张鑫君 覃朝晖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比较累及野照射(IFI)和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 49例LA-NSCLC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IFI组和ENI组,同步化疗两周期,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结果 IFI组... 目的比较累及野照射(IFI)和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 49例LA-NSCLC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IFI组和ENI组,同步化疗两周期,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结果 IFI组和ENI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8.0%和37.5%(P=0.01);GTV平均剂量分别是(66.2±6.5)Gy和(61.3±6.3)Gy,(P=0.01);总有效率为92.0%和66.7%(P=0.03);预防照射区内淋巴结复发率为4.2%和4.0%,(P=0.49);1年局部失败率分别为8.0%和16.7%(P=0.62);1年生存率为72.0%和62.5%(P=0.48)。结论 IFI同步放化疗治疗LA-NSCLC可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概率,提高靶区照射剂量和肿瘤控制率,预防照射区内淋巴结复发率无增加,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射治疗 照射野
下载PDF
子宫颈癌端粒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蓓 王绪 +3 位作者 王秀英 高之睦 刘凌 古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 (TRAP)对 2 8份子宫颈癌组织、8份相关淋巴结组织、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6份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的端粒酶进行检测。结果  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 (TRAP)对 2 8份子宫颈癌组织、8份相关淋巴结组织、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6份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的端粒酶进行检测。结果  10份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 ,6份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4份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2 8份子宫颈癌组织中 2 6份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宫颈癌起源过程中可能是较早的事件 ,并且和其发生发展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子宫颈癌 重复序列扩增方法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CT与p53、p16、DNA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爱红 王绪 +3 位作者 汪瑞民 刘亮 黄健 陈淑敏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CT征象与p5 3、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及癌细胞核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 5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石蜡包埋标本 ,检测p5 3、p16基因蛋白表达 ;在此基础上 ,应用流式细胞术 (F...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CT征象与p5 3、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及癌细胞核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 5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石蜡包埋标本 ,检测p5 3、p16基因蛋白表达 ;在此基础上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其中 39例细胞核DNA含量并与相应的CT征象对照 ,分析p5 3、p16基因蛋白表达及DNA含量 (DNA指数 ,DI)与CT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①正常肺组织、癌旁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 ,p5 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 ,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 ,p5 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 ,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 (P <0 .0 5 )。TNM分期中 ,Ⅰ、Ⅱ期NSCLCp5 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Ⅲ期和Ⅳ期 ;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 (P <0 .0 5 )。②NSCLC的DI值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 ;NSCLC的细胞分化程度越差 ,TNM分期越高 ,异倍体率 (AT % )越高 ,SPF值也越大。③CT显示NSCLC最大直径 >3cm及有淋巴结肿大组p5 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p16基因蛋白阴性表达及DI值、SPF值均高于直径≤ 3cm组及无淋巴结肿大组 ;肿块轮廓出现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 ,边缘出现短毛刺征组p5 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高 ,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低 ,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53基因 P16基因 DNA 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紫杉醇顺铂对HCC1937人乳腺癌细胞MAPK信号通路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查全斌 张华 +2 位作者 唐金海 吴建中 季明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顺铂对BRCA1基因缺陷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杉醇、顺铂分别对HCC1937细胞、MCF-7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 目的:研究紫杉醇、顺铂对BRCA1基因缺陷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杉醇、顺铂分别对HCC1937细胞、MCF-7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药作用HCC1937细胞48 h后的细胞周期和MAPK通路蛋白表达状况。结果:HCC1937细胞(IC_(50) 6~9μg/mL)对顺铂敏感性显著高于MCF-7细胞(IC_(50) 18~20μg/mL)(P<0.01);而HCC1937细胞(IC_(50) 3~4.6μg/mL)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则明显低于MCF-7细胞(IC_(50) 0.12~0.3μg/mL)(P<0.01)。紫杉醇使HCC1937细胞阻断在G_2~M期,呈剂量-效应趋势,顺铂使其阻断在G_0/G_1期;紫杉醇、顺铂作用HCC1937细胞48 h后,P-JNK和P-P38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顺铂组P-ER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优于紫杉醇;2)紫杉醇、顺铂皆可激活HCC1937细胞JNK/SAPK、P38通路,同时不同浓度的顺铂可以抑制ERK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HCC1937细胞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AV与PI双参数法检测胃癌早期凋亡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宏平 王绪 +1 位作者 张南征 黄健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AV/PI法研究胃癌组织的早期凋亡情况。方法 :手术标本分离单细胞悬液 ,经AV -FITC与PI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结果 :分离的单细胞经标记检测后可明确区分凋亡细胞、坏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比例 ;其比例关系在肿...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AV/PI法研究胃癌组织的早期凋亡情况。方法 :手术标本分离单细胞悬液 ,经AV -FITC与PI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结果 :分离的单细胞经标记检测后可明确区分凋亡细胞、坏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比例 ;其比例关系在肿瘤组织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V/PI双参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可用于胃癌组织的早期凋亡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EXINV PI 胃癌 细胞早期凋亡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端粒酶活性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蓓 王绪 +2 位作者 古涛 王秀英 高之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91-991,共1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端粒酶 HPV16 18
下载PDF
肺癌端粒酶活性、p53突变蛋白及细胞增殖DNA合成期比例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古涛 刘永 +4 位作者 王伟 王秀英 冯霞 张蓓 王绪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p5 3突变蛋白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以及二者与细胞增殖DNA合成期比例(SPF值 )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 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端粒酶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5 3突变... 目的 探讨端粒酶、p5 3突变蛋白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以及二者与细胞增殖DNA合成期比例(SPF值 )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 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端粒酶活性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5 3突变蛋白 ,流式细胞术检测其SPF值。结果  87.5 % (35 /40 )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 ,92 .5 % (37/40 )p5 3突变蛋白阳性 ;SPF值在端粒酶活性阴性组、阳性组之间 ,p5 3突变蛋白阴性组、阳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端粒酶、p5 3突变蛋白可能是灵敏、特异的肺癌肿瘤标记物。端粒酶的异常活化、表达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端粒酶 P53 DNA合成期比例
下载PDF
奥曲肽对中分化胃腺癌细胞的生长调控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晓燕 张南征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奥曲肽与5-FU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奥曲肽和5-FU对细胞生长的调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OCT 10^-6mol/L对SGC7901细胞...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奥曲肽与5-FU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奥曲肽和5-FU对细胞生长的调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OCT 10^-6mol/L对SGC790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OCT 10^-5mol/L、10^-6mol/L和5-FU及两药联合对SGC7901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OCT 10^-5mol/L的抑制率为32.36%;OCT 10^-6 mol/L与5-FU联合的抑制率(37.56%)高于两药单独使用(5-FU31.01%;10^-6 mol/L OCT 13.50%)。OCT 10^-6 mol/L可诱导SGC7901细胞G0/G1阻滞,于加药后12h开始,24h最显著(71.29%±1.25%,P<0.01 vs相应对照组),36h消失;而24h换液、换药组36h时GD幅阻滞依然存在,48h也消失。G0/G1阻滞的同时伴S期细胞比例减少;亚二倍体细胞比例未见显著改变。结论OCT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其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OCT和5-FU协同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类似物 胃肿瘤 癌细胞 奥曲肽 5-FU
下载PDF
奥曲肽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南征 马晓燕 《东南国防医药》 2005年第3期166-168,180,共4页
目的 研究奥曲肽(OCT)对人胃中分化腺癌细胞株SGC790 1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OCT对SGC790 1细胞生长的调控;流式细胞术分析OCT对SGC790 1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放射... 目的 研究奥曲肽(OCT)对人胃中分化腺癌细胞株SGC790 1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OCT对SGC790 1细胞生长的调控;流式细胞术分析OCT对SGC790 1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胃泌素的含量。结果 OCT对SGC790 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OCT可诱导SGC790 1细胞G0 / G1期阻滞,加药后2 4小时最显著,同时伴S期细胞比例减少;OCT作用后2 4、36小时,SGC790 1细胞EGF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加入OCT2 4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GF和胃泌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OCT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体外培养的SGC790 1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生长抑素 胃肿瘤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