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影像医学专业开设断层解剖教学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德广 陈幽婷 +1 位作者 刘志安 滕大才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8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断层解剖学 影像医学专业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教学体会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现代影像技术 医学科学技术
下载PDF
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 被引量:3
2
作者 曹贞国 周星娟 +1 位作者 魏东 岳喜军 《骨科》 CAS 2015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anatom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plate,APHP)治疗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8例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1例为螺钉内固定失败患者行二次固定),采用小腿...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接骨板(anatomy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plate,APHP)治疗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8例骨质疏松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1例为螺钉内固定失败患者行二次固定),采用小腿后内侧入路,应用肱骨近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固定4周,早期分阶段行功能康复锻炼。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于术后6.0~16.0个月愈合,平均9.2个月;根据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12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4.4%。结论肱骨近端接骨板符合胫骨远端后外侧的解剖形态,接骨板与后踝贴合良好,覆盖面积大,通过加压,使得接骨板的作用力较均匀地分散在后踝骨折块上,避免了拉力螺钉内陷、松动等并发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目标考核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志安 朱元业 +2 位作者 赵世鸿 王德广 高殿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局部解剖学是以尸体解剖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实践性极强的一门科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为了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局部解剖学是以尸体解剖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实践性极强的一门科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为了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局部解剖学的教学中逐步引入目标考核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目标考核法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志安 朱元业 +1 位作者 赵世鸿 候劲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影像解剖学尤其是断层解剖学对医学生来讲是一门十分棘手的课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加强学生对影像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和提... 影像解剖学尤其是断层解剖学对医学生来讲是一门十分棘手的课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加强学生对影像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和提高影像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影像解剖学 教学质量 医学影像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护理局部应用解剖学教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洪梅 张瑞丽 +2 位作者 袁源 王立宏 高殿帅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8期2738-2739,共2页
目的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护理学专业在临床专业课教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需要,完善护理解剖学教学。方法采用解剖学教师、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座谈讨论的方法,确定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以往为护理专业开... 目的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护理学专业在临床专业课教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需要,完善护理解剖学教学。方法采用解剖学教师、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座谈讨论的方法,确定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以往为护理专业开设108学时人体系统解剖学,确实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护理专业的需要,在护理解剖教学中,应该以突出护理临床教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解剖内容为特色。结论将108学时开设88学时人体系统解剖学和20学时护理特色的护理局部应用解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护理 解剖学
下载PDF
局部解剖学和断层影像解剖学二合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志安 朱元业 +1 位作者 赵世鸿 侯劲屹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64-164,共1页
为了适应当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影像医学人才。我们从1995年开始,逐步将断层影像解剖学的教学纳入影像专业的局部解剖学教学之中,并逐步形成局部解剖学和断层影像解剖学二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是肯定的... 为了适应当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影像医学人才。我们从1995年开始,逐步将断层影像解剖学的教学纳入影像专业的局部解剖学教学之中,并逐步形成局部解剖学和断层影像解剖学二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是肯定的、显著的。随着超声成像、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断层影像解剖学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适应时代所需的临床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认为仍值得反思和探讨:1.如何使二者更加有机地融合和统一,使之成为一个整体。2.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建设和使用。3.断层挂图的制作和使用。4.如何使断层标本和影像图片有机统一。5.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人体。6.非影像学专业的学生也应开设断层影像解剖学课程。总之,我们认为局部解剖学和断层影像解剖学二合一教学是必要的,已是可行的,二者有机地衔接和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它毕竟还是新生事物,在诸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 二合一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区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广辉 郭开今 +1 位作者 周冰 陈幽婷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1期20-22,2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腰椎棘突间区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GE light 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患者46人,扫描条件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图像工作站中ADW4.2软件采用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T12至S1段脊柱三维图像,...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腰椎棘突间区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GE light 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患者46人,扫描条件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图像工作站中ADW4.2软件采用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T12至S1段脊柱三维图像,对图像进行整倍数放大,并使用图像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软件中的测量工具,对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可以对腰椎三维图像任意角度旋转,选择最佳测量图像,对测量的图像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t检验。结果:腰椎棘突间距从上到下(L1~5)逐渐减小,L1~2为8.26mm,L4~5,为5.66mm。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中段大于上段和下段,T12~L1的棘突顶距为54.91mm,至L2~3,增大为59.35mm,L4~5减小为47.13mm。L3的棘突高度最大,为21.56mm,上一棘突下缘大于相邻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女性棘突较男性棘突短薄矮(P〈0.05~P〈0.01)。结论:本研究可模拟生理状态下腰椎棘突间区解剖,所测指标呈正态分布,能够反映国人腰椎棘突间区解剖,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的设计和临床的应用及计算机导航手术系统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腰椎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探索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艺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6期568-570,共3页
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是医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师资培养、教材选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多媒体数字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睾丸静脉主干结扎治疗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解剖
9
作者 陈幽婷 王玉兰 +4 位作者 刘志安 许承斌 鲁可权 陈玉石 胡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为经腰背部直切口结扎睾丸静脉主干治疗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以左肾下极为0点平面,测量59具正常成年男尸左输尿管(U)、左睾丸静脉(V)和左睾丸动脉(A)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相交高度,统计分析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①... 目的:为经腰背部直切口结扎睾丸静脉主干治疗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以左肾下极为0点平面,测量59具正常成年男尸左输尿管(U)、左睾丸静脉(V)和左睾丸动脉(A)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相交高度,统计分析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①U-V在0点平面的水平距离为0~38 mm,有94.9%在20 mm内;②U-V相交点距0点平面的垂直距离为-37~65 mm,有74.6%在0点平面上、下20 mm内相交;③在0点平面,69.5%的A-V已相伴行,未伴行者的83.3%相距在20 mm内.结论:根据数据分析提示:手术中先找到左肾下极和左输尿管;在肾下极平面,绝大多数的睾丸静脉可在输尿管两侧20 mm的范围内找到;虽大多数的动静脉在此高度已经伴行,但仍要注意区别未与静脉相伴而独立下行的睾丸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睾丸静脉 左输尿管 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结扎
下载PDF
麻醉学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励才 李峰 +2 位作者 严超凡 石中梁 曹俊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7年第1期95-96,共2页
麻醉学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张励才李峰严超凡石中梁曹俊平(徐州医学院麻醉解剖教研室徐州221002)自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在徐州医学院首创麻醉学专业以来,全国已有18所高等医学院开办了麻醉学专业。去年5月,... 麻醉学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张励才李峰严超凡石中梁曹俊平(徐州医学院麻醉解剖教研室徐州221002)自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在徐州医学院首创麻醉学专业以来,全国已有18所高等医学院开办了麻醉学专业。去年5月,徐州医学院召开了麻醉专业教学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 解剖学 教学方法 教学内窖
全文增补中
脉络丛前动脉放射诊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祁建 王绪 邹雄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第2期62-65,T010,共5页
脉络丛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虽然比较细小,但在颈内动脉造影片上它的显影率可高达95%左右(1,2),脉络丛前动脉居于脑的中央部,走行和邻接关系相对恒定,在进行颈内动脉造影时,观察其形态和位置的改变常常是诊断颅内某些疾患的... 脉络丛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虽然比较细小,但在颈内动脉造影片上它的显影率可高达95%左右(1,2),脉络丛前动脉居于脑的中央部,走行和邻接关系相对恒定,在进行颈内动脉造影时,观察其形态和位置的改变常常是诊断颅内某些疾患的仅有证据。随着国内颈内动脉造影技术的推广,脉络丛前动脉对诊断颅内疾患垢意义越来越为放射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所重视,但是有关这个血管的正常解剖学资料还跟不上放射诊断技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缺乏国人的资料,为此,我们在脑标本上对脉络丛前动脉的起点,外径,走行和分支等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测量,并对照观察了100例正常颈内动脉造影片,另外,为了探讨脉络丛前动脉管径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管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我们在脑标本上还测量了脉络丛前动脉起点处颈内动脉的外径和后交通动脉起始端(前端)的外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前动脉 放射诊断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即将出版
12
作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92-92,共1页
由王平宇教授(主编)、朱治远副教授(副主编)、张凤真、祁建等同志编著的《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一书将于1986年6、7月份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总计约26万字左右,分为脊髓、脑的概观、菱脑、中脑、间脑和端脑等六章... 由王平宇教授(主编)、朱治远副教授(副主编)、张凤真、祁建等同志编著的《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一书将于1986年6、7月份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总计约26万字左右,分为脊髓、脑的概观、菱脑、中脑、间脑和端脑等六章撰述、对大白鼠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作了系统的介绍。书中并有形象真实的插图与图谱199幅,包括各章中的外形图、切片轮廓图、纤维联系示意图、核团重塑图以及书末的鼠脑、脊髓系列切片图谱。这些插图和图谱与正文密切配合,互相对应,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并可作为观察实际切片标本的参照。本书对医学和生物学有关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是一本很实用的参考书,可作为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药理、神经病理、神经生物等各专业研究生的基础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研究工作者一般查阅参考之用。本书预计每册3元左右,需要者可向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部预约订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出版 大白鼠 家鼠属 脊髓 人民卫生出版社 插图 纤维联系 神经病理
下载PDF
修复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21
13
作者 韩冰 冯晖 +2 位作者 陈烁 王德广 张传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8-572,共5页
背景:肩锁关节脱位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锁骨钩内固定、带线锚钉内固定等,但各有其优缺点。无论是克氏针还是锁骨钩钢板,都存在着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问题,并且都不是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内固定。目的:使用... 背景:肩锁关节脱位常见的修复方法包括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锁骨钩内固定、带线锚钉内固定等,但各有其优缺点。无论是克氏针还是锁骨钩钢板,都存在着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问题,并且都不是按照生物力学原理设计的内固定。目的:使用带线锚钉按照锁骨上喙锁韧带的足印解剖重建喙锁韧带,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使用10个肩部防腐标本,并给予编号,每个标本分别做3次试验。1拉伸喙锁韧带试验:将标本固定在生物力学机器上给予拉伸,直至韧带断裂,记录其最大破坏载荷。21枚锚钉重建喙锁韧带试验:使用1枚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并在生物力学机器上拉伸,直至锚钉失效,记录其最大破坏载荷。32枚锚钉重建喙锁韧带试验:使用2枚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并在生物力学机器上拉伸,直至锚钉失效,记录其最大破坏载荷。结果与结论:试验结果显示,喙锁韧带断裂载荷(413.0±123.48)N,1枚锚钉组失效载荷(345.1±111.23)N,2枚锚钉组失效载荷(465.3±100.64)N。提示1枚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在外力的作用下应力过于集中,容易出现锚钉从骨质中拔出而导致手术失败,从生物力学数据上较喙锁韧带的断裂载荷小,修复效果不可靠。使用2枚锚钉按喙锁韧带的印迹重建喙锁韧带,应力得到了分散,符合生物学特点,生物力学数据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肩锁关节 脱位 韧带 生物力学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韧带 重建 带线锚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多平面CT重建下个体化改良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的测量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涛 朱裕成 +2 位作者 马军 王德广 王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通过对寰椎椎弓根轴位、矢状位多平面CT重建,测量个体化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数据,以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方法:20具成人颈椎标本,男11具,女9具,年龄不详。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在寰椎椎弓根轴位像上建立... 目的:通过对寰椎椎弓根轴位、矢状位多平面CT重建,测量个体化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数据,以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方法:20具成人颈椎标本,男11具,女9具,年龄不详。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在寰椎椎弓根轴位像上建立改良的椎弓根进钉路径,即经椎管外缘和齿突孔外缘划切线L1线,经椎动脉孔内缘画L2线平行于L1线,经L1、L2线之间中点画A线平行于L1、L2线,A线即为改良的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根据A线确定并测量椎弓根进钉点、进钉方向等个体化置钉参数,根据测量的置钉参数在标本的寰椎椎弓根置人直径3.5mm皮质骨螺钉。置钉后行螺旋CT扫描,按Ludwing椎弓根置钉安全标准统计椎弓根螺钉误置率。结果:多平面CT重建后影像学测量表明,改良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的进钉点距寰椎后结节:右侧25.8±1.9mm,左侧25.7±1.8mm,比传统的进钉点(距寰椎后结节18-20mm)更偏外;进钉内倾角度:右侧21.1°±4.6°,左侧20.0°±4.9°,比传统的内倾角(0-10°)更大。20具颈椎标本共置钉40枚,按照Ludwing椎弓根置钉安全标准:0级36枚(90%),1级4枚(10%)。结论:寰椎椎弓根多平面CT重建下建立的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能够获取进钉点、进钉角度的个体化置钉参数。该路径比传统的方法进钉点更偏外,内倾角更大,能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螺钉 改良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前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1
15
作者 徐铁军 樊红彬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T024,共8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区的表达于再灌早期表现为小幅度下降 ( P<0 .0 5 ) ,此趋势在 CA3 区可以逆转 ;但在 CA1 区逐渐加剧 ,第 7d时降至 2 1% ,NR2 A在齿状回的表达几无改变 ;( 2 )与 NR2 A不同 ,再灌后 2 h,NR2 B在 CA1 区的表达即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并持续到再灌后 2 4h,之后转而急剧下降 ,至第 7d仅余 11% ;在 CA3 区及齿状回 ,再灌后 6~ 48h,NR2 B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在再灌后 72 h则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损伤后 NR2 A和 NR2 B表达变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 CA1 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再灌流 大鼠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蛋白质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VIP免疫反应性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允闽 张凤真 +1 位作者 张彭三 王梅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效应不同。在白天光照条件下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而于无光照夜间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效应不同。在白天光照条件下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而于无光照夜间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呈现下降趋势。这种不同时辰针刺对交叉上核VIP影响的效应不同与交叉上核内VIP含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时辰针刺“足三里”对机体神经内分泌活动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核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内分泌 足三里 电针
下载PDF
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大鼠脑室旁核及孤束核c-fos表达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咏梅 张建福 +2 位作者 陈幽婷 阎长栋 周秀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3,T001,共5页
目的 :观察电和化学刺激下丘脑室旁核 (PVN)对大鼠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 (GI/RI)的影响及孤束核 (NTS)在其中的作用和GI RI后PVN、NTS内c fos表达的情况。方法 :夹闭大鼠腹腔动脉 30min ,松开动脉夹血流复灌 1h制备GI/RI模型 ,应用Fos免... 目的 :观察电和化学刺激下丘脑室旁核 (PVN)对大鼠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 (GI/RI)的影响及孤束核 (NTS)在其中的作用和GI RI后PVN、NTS内c fos表达的情况。方法 :夹闭大鼠腹腔动脉 30min ,松开动脉夹血流复灌 1h制备GI/RI模型 ,应用Fos免疫组织化学法 (ABC法 )观察GI RI后中枢神经系统内c fos表达的情况。结果 :①电和化学刺激PVN后 ,GI/RI减轻。②损毁双侧NTS后 ,能取消电刺激PVN对GI RI的影响。③GI RI能引起PVN、NTS等核团内c fos表达增加。结论 :GI RI的伤害性刺激影响了PVN、NTS的功能。PVN、NTS参与了对GI RI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缺血/再灌注损伤 室旁核 孤束核 下丘脑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刚 柳红 +1 位作者 刘艺萍 王阿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在大肠癌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随访收集到53例数据,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训练集训...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在大肠癌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随访收集到53例数据,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训练集训练网络,用测试集检验网络。结果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的预测。结论神经网络在生存分析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模型中可以容纳非线性效应,不需要对数据的随机特征如分布等作出假设,不要求满足H0假定,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大肠癌 5年生存期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_α/CXCR4/CXCR7轴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玉兰 何晓梅 +5 位作者 唐薇 顾怡萍 张世春 汤曼 徐铁军 高殿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9-645,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受体CXCR4、CXCR7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SDF-1α/CXCR4/CXCR7轴对BMSCs迁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34。应用...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受体CXCR4、CXCR7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SDF-1α/CXCR4/CXCR7轴对BMSCs迁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34。应用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及CXCR7中和抗体分别阻断CXCR4及CXCR7,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分别检测BMSCs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本次实验分为单纯BMSCs组(A)、AMD3100预处理BMSCs组(B)、CXCR7中和抗体预处理BMSCs组(C)及AMD3100+CXCR7中和抗体预处理BMSCs组(D)。结果经鉴定第3代大鼠BMSCs中CD29和CD44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表达阴性。BMSCs中CXCR4、CXCR7蛋白和mRNA均有表达。与A组相比,B组及D组CXCR4及CXCR7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C组只有CXCR7蛋白表达降低(P<0.05);各组CXCR4 mRNA和CXCR7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SDF-1α可以诱导BMSCs迁移,与0μg/L组相比,10μg/L组和100μg/L组穿膜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1),与10μg/L组相比,100μg/L组穿膜细胞数亦明显增多(P<0.01);AMD3100和CXCR7中和抗体均能抑制BMSCs的迁移作用(P<0.05),当两者同时作用时,抑制效应更为显著(P<0.05)。结论 BMSCs共表达CXCR4、CXCR7蛋白及mRNA;BMSCs的迁移具有SDF-1α浓度依赖性;SDF-1α/CXCR4/CXCR7轴介导BMSCs的迁移作用,CXCR4受体和CXCR7受体对BMSCs的迁移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CXCR4 CXCR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NT-3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曲德伟 欧阳长杰 +1 位作者 胡涛 陈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探讨转染NT-3基因的MSCs体内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稳定表达NT-3蛋白的MSCs,通过MTT法检测NT-3...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探讨转染NT-3基因的MSCs体内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稳定表达NT-3蛋白的MSCs,通过MTT法检测NT-3对MSCs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转染NT-3的MSCs表达神经元标志物NeuN蛋白的情况。结果转染NT-3基因的MSCs生长曲线上移,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转染NT-3后细胞生长加快。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转染NT-3的MSCs的Neu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转染NT-3的MSCs内Neu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NT-3促进M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结论 NT-3基因转染可促进MSCs的增殖,并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营养素-3 细胞分化 细胞转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