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郑伟 郭开今 +4 位作者 赵凤朝 陈向阳 赵德勇 张子阳 周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6期3924-3926,共3页
目的评价一期关节镜同时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患者共24例,其中20例获得随访,全麻下先行盂肱关节探查,肩峰下滑囊清理,肩峰减压,再行手法松解后镜下进行关节囊松解... 目的评价一期关节镜同时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患者共24例,其中20例获得随访,全麻下先行盂肱关节探查,肩峰下滑囊清理,肩峰减压,再行手法松解后镜下进行关节囊松解,最后行肩袖缝合修复,术后行患肩功能练习,随访时间均在12个月以上,分别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VAS疼痛评分、肌力、活动度、Constant评分、加州大学肩袖评分(UCLA)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肩关节VAS评分、肌力、活动度,Constant评分、UCL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期关节镜同时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手法松解配合肩关节镜下有针对性地松解关节囊,然后再行肩袖缝合术,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冻结肩 关节镜 肩袖修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行止点重建治疗肩袖撕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伟 赵凤朝 +5 位作者 张子阳 庞勇 王琛 李超 陈向阳 郭开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4期5197-5199,共3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带线锚钉行止点重建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对36例肩袖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止点重建术,其中30例获得随访。分别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带线锚钉行止点重建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对36例肩袖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止点重建术,其中30例获得随访。分别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UCLA评分从术前的(12.4±3.7)分增至术后(30.7±2.6)分(t=61.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肩关节镜能发现较隐匿的肩袖部分损伤,重建手术具有损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肩袖撕裂 锚钉
下载PDF
专科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8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专科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科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专科康复护理。干... 目的:探讨专科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科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专科康复护理。干预20 d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康复护理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及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康复护理 膝关节置换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亚油酸乙酯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国栋 辛兵 +3 位作者 黄栋 郑柏 孙柏寒 郭开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2期7836-7843,共8页
背景:有研究证实,亚油酸乙酯可减轻细菌脂多糖诱导的炎性因子释放,但其能否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性骨溶解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亚油酸乙酯对钛颗粒诱导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背景:有研究证实,亚油酸乙酯可减轻细菌脂多糖诱导的炎性因子释放,但其能否抑制钛颗粒诱导的炎性骨溶解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亚油酸乙酯对钛颗粒诱导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钛颗粒组、DMSO组及实验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建立小鼠钛颗粒背部气囊炎症模型,12 h后,DMSO组向气囊中注入溶媒0.5%二甲基亚砜200μL;实验组向气囊中注入5%亚油酸乙酯200μL。14 d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抑制性卡巴蛋白、核转录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化酶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以及MAPK通路中ERK、p-erk、JNK、p-JNK、p38与p-p38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皮肤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钛颗粒组真皮层毛囊陷窝处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空泡坏死组织;DMSO组与钛颗粒组基本相似;与钛颗粒组比较,实验组真皮层毛囊陷窝处及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空泡坏死组织也有所减少;(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钛颗粒组、DMSO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化酶2、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p38、JNK及ERK表达升高(P<0.05),抑制性卡巴蛋白降低(P<0.05);与钛颗粒组及DMSO组比较,实验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化酶2、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p38、JNK及ERK表达降低(P<0.05),抑制性卡巴蛋白表达升高(P<0.05);(3)结果表明:亚油酸乙酯可能通过抑制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显著抑制钛颗粒诱导下炎性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NF-ΚB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亚油酸乙酯 钛颗粒 炎症反应 核转录因子ΚB MAPK
下载PDF
初次承重引发骨水泥-柄界面脱粘损伤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岚峰 葛世荣 +1 位作者 刘洪涛 郭开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81-1088,共8页
背景:骨水泥型人工假体术后松动的主要原因是界面脱粘和骨水泥内部损伤,多数研究认为二者发生于疲劳损伤过程中,却很少研究初次承重会引发骨水泥-柄界面和骨水泥内部的初始损伤。目的:研究骨水泥-柄界面的力学特性和骨水泥内裂纹形成对... 背景:骨水泥型人工假体术后松动的主要原因是界面脱粘和骨水泥内部损伤,多数研究认为二者发生于疲劳损伤过程中,却很少研究初次承重会引发骨水泥-柄界面和骨水泥内部的初始损伤。目的:研究骨水泥-柄界面的力学特性和骨水泥内裂纹形成对该界面松动的影响。方法:制作骨水泥-钛合金柄植入体构件,采用压入实验测量骨水泥-柄界面的最大黏结力,通过声发射仪在线监测骨水泥-柄界面脱粘过程中的骨水泥损伤和裂纹,利用三维表面轮廓仪、超声显微镜、X射线检测仪对金属表面与骨水泥圆筒内层进行无损检测。结果与结论:通过脱粘实验和声发射仪在线监测证实,骨水泥的初始损伤萌生于患者术后初次承重,而非疲劳损伤阶段;骨水泥椁主要因受径向和轴向应力共同形成压力的作用引起裂纹萌生,骨水泥-柄界面剪滞效应无法阻止界面和椁内裂纹自上而下逐渐扩展;骨水泥固化过程中形成缺陷易影响材料力学性能,最终促使晶面断裂和高分子链断裂,形成银纹状裂纹,导致构件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髋假体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水泥 钛合金 断裂 损伤 脱粘 无损检测 缺陷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祝艳红 崔玉洁 +1 位作者 张筝 李敏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24期3349-3352,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骨关节科行择期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骨关节科行择期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FTS护理。在入院第一天及术后第2周以HS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术后第2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高,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也明显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FTS可在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更好地改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是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加速康复外科 护理
原文传递
抑制PI3K/Akt通路对钛颗粒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
7
作者 刘恒 李洪伟 +2 位作者 刘洪涛 郭开今 赵益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观察PI3K抑制剂(LY294002)对钛颗粒诱导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钛颗粒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建立磨损颗粒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的炎症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钛颗粒组:给予浓度为0.1 g/... 目的:观察PI3K抑制剂(LY294002)对钛颗粒诱导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钛颗粒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建立磨损颗粒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的炎症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钛颗粒组:给予浓度为0.1 g/L钛颗粒处理小鼠巨噬细胞;实验组:分别用1.25、2.5、5.0μmol/L LY294002处理小鼠巨噬细胞,然后用0.1 g/L钛颗粒处理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白细胞介素( IL)-1β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Akt、Akt的表达情况。结果LY294002能抑制钛颗粒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释放炎性因子,抑制p-Akt的表达。结论 LY294002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来抑制钛颗粒诱导小鼠RAW264.7释放TNF-α和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294002 钛颗粒 巨噬细胞 PI3K/AKT
下载PDF
髋臼外上方结构性植骨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查国春 孙俊英 +3 位作者 冯硕 杨志 陈向阳 郭开今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449-1457,共9页
目的评估采用髋臼外上方结构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髋臼外上方结构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33例(33髋),男5例,女28例;年龄21~76岁,平均(54... 目的评估采用髋臼外上方结构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髋臼外上方结构性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33例(33髋),男5例,女28例;年龄21~76岁,平均(54.0±14.5)岁。Crowe分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13例。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双下肢长度差、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和水平距离、臼杯覆盖率、移植骨覆盖率及假体周围骨溶解、骨长人及臼杯松动等影像学征象。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15年,平均(9.3±3.3)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0.9±13.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3.6±7.8)分(t=21.483,P=0.000);双下肢长度差由术前(24.2±17.1)mm下降至术后3个月的(3.7±3.5)mm(t=6.747,P=0.000);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由术前(45.9±16.0)mm下降至术后第3天的(23.8±5.8)mm(t=7.460,P=0.000),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距离由术前(42.9±8.7)mm下降至术后第3天的(23.6±2.9)mm(t=12.090,P=0.000);臼杯覆盖率100%,植骨块覆盖率27.1%±6.9%。髋臼外上方移植骨块均与髂骨融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6±2.8)个月;植骨块覆盖率小于25%的病例骨融合时间为(6.3±2.4)个月,较植骨块覆盖率大于25%的病例的(9.4±2.3)个月短(t=5.357,P=0.000)。至末次随访,所有髋臼假体和股骨柄假体均获骨长人性固定。5例发生骨溶解,髋臼Ⅱ区2例、股骨Ⅰ区3例和Ⅶ区5例。术中发生股骨骨折20例(61%,20/33),无神经损伤、骨不连、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髋臼外上方结构性植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满意的中远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稳定性。植骨块能够重建髋臼骨缺损,移植骨块覆盖率小于25%时有利于植骨块与髂骨融合。术中股骨骨折为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发育性 骨移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髋臼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9
9
作者 查国春 孙俊英 +4 位作者 陈向阳 吴居泰 杨志 冯硕 郭开今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175-1184,共10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损伤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37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髋臼骨折(≥60岁)133例和年轻髋臼骨折(〈6... 目的探讨老年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损伤机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37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髋臼骨折(≥60岁)133例和年轻髋臼骨折(〈60岁)504例。分析髋臼骨折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年比例、影像学特征、合并其他损伤等。结果自1990年至2013年,老年髋臼骨折的比例由1990年的6.7%增加至2013年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患者年龄由1990年的(40.9±9.2)岁增加到2013年的(49.8±15.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和年轻髋臼骨折均以男性占主导,但老年髋臼骨折中,女性比例显著低于年轻髋臼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和年轻髋臼骨折中男女之间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髋臼骨折合并其他损伤的比例为27.1%,明显低于年轻者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髋臼骨折常见损伤机制为跌伤(36.1%),而年轻者仅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前壁骨折、前柱骨折、前柱+后半横形骨折比例显著高于年轻者。老年髋臼骨折除髋关节后脱位比例显著低于年轻患者外,其他诸如方形区骨折、海鸥征、髋关节前脱位、股骨头损伤、粉碎性后壁骨折、后壁边缘压缩性骨折等影像学特征的比例均高于年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臼骨折发生率呈增高趋势;老年髋臼骨折合并其他损伤、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影像学特征均与年轻患者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老年人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