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爱君 金培生 肖光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临床应用的技巧。方法 对 48例拟行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采用常规扩张法注液 ,获得额外的皮肤行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结果  48例中 ,有 2例扩张器外露 ,1例扩张囊漏液 ,无感染、血...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临床应用的技巧。方法 对 48例拟行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采用常规扩张法注液 ,获得额外的皮肤行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结果  48例中 ,有 2例扩张器外露 ,1例扩张囊漏液 ,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 ,全部病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熟练、规范的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手术技巧
下载PDF
整形术患者人格特征和术前情绪状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发成 李雪飞 许东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患者人格特征和术前情绪状态。方法 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MMPI)、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整形受术者进行术前测验。结果 MMPI各临床分的总异常率为 5 4.5 % ,整形术患者在术前存在着较明显的焦虑和抑...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患者人格特征和术前情绪状态。方法 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MMPI)、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整形受术者进行术前测验。结果 MMPI各临床分的总异常率为 5 4.5 % ,整形术患者在术前存在着较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反应。结论 术前应对每一位受术者进行人格测定 ,对测定结果异常者应进行心理疏导 ,避免由于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术后纠纷 ;术前应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 ,对具有明显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应及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术 人格特征 手术前 情绪状态
下载PDF
人新型脱细胞真皮制备及性状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涛 张爱君 +3 位作者 李雪阳 马志兵 沈才齐 金培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6-1012,共7页
背景:早期快速血管化是创面修复的关键。高孔隙率、大孔径的真皮支架可以促进种子细胞更快更好的黏附、生长、迁移并促进创面修复中血管化的快速形成。目的:通过改良人脱细胞真皮基质制备方法,以期得到孔隙率高、细胞渗透性更好、组织... 背景:早期快速血管化是创面修复的关键。高孔隙率、大孔径的真皮支架可以促进种子细胞更快更好的黏附、生长、迁移并促进创面修复中血管化的快速形成。目的:通过改良人脱细胞真皮基质制备方法,以期得到孔隙率高、细胞渗透性更好、组织相容性良好的同种异体皮。方法:健康成人皮肤,分别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脱去细胞成分。改良方法采用无菌条件下剪除皮下脂肪组织,1 mol/L NaC l溶液37℃24 h,去表皮,2%NaO H 45℃摇床处理4 h,PBS冲洗至溶液成中性,冷冻干燥,4℃保存备用。对两种方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孔隙率、体外降解时间的差异及材料浸润液对脂肪干细胞毒性进行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检测其脱细胞效率、胶原完整性、脂肪干细胞细胞相容性及支架孔隙等。结果与结论:两种处理方法均可完整脱去细胞成分,并较好保持胶原支架的完整性;改良型脱细胞真皮基质孔隙率达(93.22±0.99)%明显高于传统(74.28±2.06)%(P<0.001);体外降解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方法制备脱细胞真皮材料浸润液对干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改良脱细胞真皮基质基底面接种细胞3-7 d后细胞可突破基底层并迁移、游走至真皮深面,传统脱细胞真皮基质中细胞在基底面单-复层生长,无明显真皮浸润。结果提示新型脱细胞真皮基质拥有较传统脱细胞真皮基质更大的孔径、孔隙率,更适合细胞的浸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 干细胞 脂肪组织 皮肤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脱细胞真皮 种子细胞 脂肪干细胞 生物支架 组织相容性 创面修复 组织工程皮肤
下载PDF
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成骨诱导 被引量:7
4
作者 郭艳萍 陶常波 +4 位作者 张爱君 李雪阳 沈才齐 李政道 金培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9期2987-2992,共6页
背景:脂肪分离可获得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并成功向骨、软骨、脂肪、心肌等多个方向诱导分化。目的:建立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成骨分化方法,并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前景。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法... 背景:脂肪分离可获得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并成功向骨、软骨、脂肪、心肌等多个方向诱导分化。目的:建立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成骨分化方法,并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前景。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法从成人脂肪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CK8检测细胞活性,成骨诱导液诱导干细胞向骨细胞分化,BCIP/NBT比色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利用脂肪抽吸液成功培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且能稳定传代,增殖能力旺盛;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有特定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成骨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呈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茜素红染色后可见钙结节形成,成骨诱导培养0,3,7,14,21,28 d,RT-PCR定量检测结果证实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阳性表达。说明用酶消化法可以从人脂肪中分离得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骨细胞诱导分化,阳性表达骨桥蛋白,碱性磷酸酶,是一种优良的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培养 诱导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组织工程骨 颅骨缺损 碱性磷酸酶 骨桥蛋白
下载PDF
瘢痕疙瘩组织中Livin、Smac、Caspase-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远贵 段冬 +4 位作者 李攀登 陈润芳 李之华 高新宇 吴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8-1563,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较差、常易复发。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而关于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为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瘢痕疙瘩组织中Livin、Smac、Caspase-3的表达的相关性,初步探讨3种因子在瘢痕疙瘩组织发病...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较差、常易复发。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而关于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为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瘢痕疙瘩组织中Livin、Smac、Caspase-3的表达的相关性,初步探讨3种因子在瘢痕疙瘩组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Livin、Smac、Caspase-3的mR NA和蛋白在20例瘢痕疙瘩组织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组织中Livin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瘢痕疙瘩组织中Smac和Caspase-3的mR NA表达水平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瘢痕疙瘩组织中Livin和Smac、Caspase-3蛋白的表达呈负关联。结果提示Livin基因高表达可能抑制了Smac、Caspase-3基因表达从而导致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最终导致了瘢痕疙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LIVIN SMAC CASPASE-3 相关性
下载PDF
生物敷料A联合二期自体中厚皮移植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攀登 张远贵 +3 位作者 李之华 段冬 高新宇 吴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483-1484,共2页
目的:观察生物敷料A联合二期自体中厚皮移植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肢慢性溃疡一期清创后创面不适宜植皮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并定期更换,观察组予以生物敷料A覆盖创... 目的:观察生物敷料A联合二期自体中厚皮移植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肢慢性溃疡一期清创后创面不适宜植皮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并定期更换,观察组予以生物敷料A覆盖创面,2组均待肉芽生长满意后二期行自体皮移植修复。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敷料A联合二期自体皮移植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可以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同时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操作简单、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 下肢 创面修复 中厚皮片 移植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陶常波 金培生 +1 位作者 张爱君 李雪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10例瘢痕疙瘩(瘢痕疙瘩组)和10例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组)中的CTGF mRNA的表达,并以8例正常皮肤(正常皮肤组)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10例瘢痕疙瘩(瘢痕疙瘩组)和10例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组)中的CTGF mRNA的表达,并以8例正常皮肤(正常皮肤组)作为对照。结果病理性瘢痕中CTGF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而瘢痕疙瘩组又高于增生瘢痕组(P<0.05)。结论CTGF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臂内侧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发成 关文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0-351,共2页
目的 探讨上臂内侧由肱动脉肌间隔皮支供血的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1994年以来 ,应用由肱动脉内侧肌间隔皮支供血的上臂内侧筋膜皮瓣修复腋窝、肘关节屈侧瘢痕挛缩和胸前放射性溃疡 18例。其中顺行皮瓣 3例 ,逆行皮瓣 15例 ;皮... 目的 探讨上臂内侧由肱动脉肌间隔皮支供血的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1994年以来 ,应用由肱动脉内侧肌间隔皮支供血的上臂内侧筋膜皮瓣修复腋窝、肘关节屈侧瘢痕挛缩和胸前放射性溃疡 18例。其中顺行皮瓣 3例 ,逆行皮瓣 15例 ;皮瓣最大范围为 2 3 cm× 11cm ,最小为 10 cm× 6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肘部及腋窝功能、外形良好。结论 上臂内侧筋膜皮瓣薄 ,质地柔软 ,无毛 ,适合修复腋窝及肘关节部位软组织缺损 ,且手术操作简便 ,血供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内侧筋膜皮瓣 临床应用 肌间隔皮支血管
下载PDF
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观察:培养、鉴定及生长状况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攀登 陈润芳 +1 位作者 张莉 张远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1期8276-8280,共5页
背景:目前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进行发病机制的研究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血管瘤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第Ⅷ因子相... 背景:目前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体外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进行发病机制的研究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血管瘤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血管瘤内皮细胞,第Ⅷ因子相关抗原、CD31、CD34免疫组织化学SP法鉴定内皮细胞并测出内皮细胞纯度;观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与结论:成功培养出血管瘤内皮细胞,第Ⅷ因子相关抗原、CD31、CD34均为阳性。检测纯度:CD34(+)数为(68.35±3.58)%。细胞形态为较规则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呈现特有"铺路石"特征,而且还具有血管瘤内皮细胞特有的"管腔形成"现象。结果表明,组织块贴壁法能成功培养较纯的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传代后第3,4代最适于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块法
下载PDF
SDF-1-CXCR4/CXCR7信号对脂肪干细胞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强 张林霞 +4 位作者 张爱君 陶常波 李雪阳 马志兵 金培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SDF-1对ADSCs体外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CXCR4、CXCR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DSCs,检测其CXCR4、CXCR7的表达;SDF-1刺激ADSCs,并分别加入CXCR4、CXCR7封闭抗体,检测ADSCs-CM中VEGF、HGF、β-FGF含量,及其对h UVECs... 目的研究SDF-1对ADSCs体外促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并探讨CXCR4、CXCR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DSCs,检测其CXCR4、CXCR7的表达;SDF-1刺激ADSCs,并分别加入CXCR4、CXCR7封闭抗体,检测ADSCs-CM中VEGF、HGF、β-FGF含量,及其对h UVECs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ADSCs;ADSCs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CXCR4、CXCR7表达持续下降;SDF-1刺激上调CXCR4、CXCR7表达,并提高ADSCs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分泌,及促进h UVEC微血管的形成;封闭CXCR4、CXCR7均可显著抑制SDF-1的促进作用。结论体外环境下,SDF-1可上调ADSCs中CXCR4、CXCR7表达,并通过SDF-1-CXCR4/CXCR7两条通路提高ADSCs的促血管新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血管新生
下载PDF
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慢性溃疡形成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远贵 段冬 +1 位作者 李之华 许铁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36-536,538,共2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合并慢性溃疡形成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7月-2007年7月,选择皮瓣修复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慢性溃疡形成创面56例。结果:应用皮瓣修复36例,对侧小腿交叉瓣修复11例,足弓和小腿中下段截肢9例。有7例皮瓣部分坏死...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合并慢性溃疡形成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7月-2007年7月,选择皮瓣修复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慢性溃疡形成创面56例。结果:应用皮瓣修复36例,对侧小腿交叉瓣修复11例,足弓和小腿中下段截肢9例。有7例皮瓣部分坏死,3例截肢断端部分皮瓣坏死,需再手术治疗后修复,3例皮瓣下有坏死组织流出,经换药1月后愈合,其余皮瓣及皮片移植成活。经随访2月-3年,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选择恰当的皮瓣修复,可以尽可能保留肢体功能和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人脱细胞真皮的制备及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爱君 李强 +5 位作者 崔莹莹 金培生 陶常波 李雪阳 马志兵 沈才齐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755-758,共4页
目的 制备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脱细胞真皮(ADM),并进行体外生物学性状分析,探讨年龄差异对ADM孔隙率、细胞毒性、体外降解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氢氧化钠消蚀+冻融法制备ADM,对比青年人与老年人皮肤制备的ADM孔隙率、细胞毒性、体外降解性... 目的 制备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脱细胞真皮(ADM),并进行体外生物学性状分析,探讨年龄差异对ADM孔隙率、细胞毒性、体外降解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氢氧化钠消蚀+冻融法制备ADM,对比青年人与老年人皮肤制备的ADM孔隙率、细胞毒性、体外降解性等的差异.结果 成功获得ADM,2组ADM细胞毒性低、体外降解性能良好,老年组ADM孔隙率较青年组更理想.结论 氢氧化钠消蚀+冻融法制备的ADM性状优良,老年ADM较青年人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 孔隙率 细胞毒性 降解性 组织工程皮肤
下载PDF
L-精氨酸对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培生 陶常波 +2 位作者 张爱君 岑瑛 孙彩虹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 34只 ,随机分组 :对照组 12只 ,实验组 2 2只。在鼠背部设计制备单蒂型随意皮瓣 (含肉膜层 ) ,长宽为 70mm× 15mm ,原位回植。实验组术后立...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 34只 ,随机分组 :对照组 12只 ,实验组 2 2只。在鼠背部设计制备单蒂型随意皮瓣 (含肉膜层 ) ,长宽为 70mm× 15mm ,原位回植。实验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L -arg(1g/kg)加 2ml/kg生理盐水 ,对照组术后立即腹腔内注射 2ml/kg生理盐水 ;术后 2 4h取皮瓣组织检测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 ,术后 7天测量两组皮瓣存活长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 2 4hNO及SO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实验组皮瓣存活长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L -arg对随意皮瓣存活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外源性L -arg的量 ,促进了机体组织中NO的生成 ,进而使组织中SOD增多 ,并降低了机体组织中的MDA ,改善皮瓣血供 ,减轻组织缺血 ,促进了创面愈合 ,增加了皮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皮瓣存活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38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常波 金培生 +1 位作者 李雪阳 王静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BTXA)治疗面部皱纹的疗效。方法对38例额纹、眉间纹、鱼尾纹患者利用BTXA根据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不同剂量,定点均匀注射。结果38例患者经治疗后37例效果显著(97.37%),1例有效(2.6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BTXA在面...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BTXA)治疗面部皱纹的疗效。方法对38例额纹、眉间纹、鱼尾纹患者利用BTXA根据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不同剂量,定点均匀注射。结果38例患者经治疗后37例效果显著(97.37%),1例有效(2.6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BTXA在面部除皱中有确切的疗效,且痛苦小、见效快、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面部除皱
下载PDF
菱形皮瓣在扩张软组织修复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培生 余萍 +1 位作者 陶常波 李雪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的设计在扩张皮瓣中间松弛部分充分利用的意义。方法扩张后的软组织在设计旋转皮瓣修复缺损时如果中间松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来充分利用扩张后的软组织。结果本组9例,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的设计在扩张皮瓣中间松弛部分充分利用的意义。方法扩张后的软组织在设计旋转皮瓣修复缺损时如果中间松弛部分不能充分利用,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来充分利用扩张后的软组织。结果本组9例,在旋转皮瓣上再次设计菱形皮瓣,皮瓣全部存活,个别病例菱形皮瓣尖部早先轻度淤血。结论该设计较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扩张后的软组织,最大可能地修复了缺损,只要设计合理,是安全和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皮瓣 扩张皮瓣 再次设计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静 李强 +3 位作者 陶常波 沈才齐 郭艳萍 金培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以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hADSCs 膜片,分析细胞膜片的生物学特点,为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hADSCs,观察其增殖、生长特性和... 目的:以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hADSCs 膜片,分析细胞膜片的生物学特点,为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hADSCs,观察其增殖、生长特性和组织学形态;体外构建 hADSCs 膜片,膜片成熟后倒置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hADSCs 为长梭形,形态均一,增殖活跃。体外培养28天后获得半透明膜状细胞膜片,有弹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复层生长,细胞间紧密连接。苏木精-伊红染色证实脂肪干细胞膜片是一种由多层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聚集体。结论hADSCs 可体外成功构建细胞膜片,细胞数量及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细胞膜片 组织工程
下载PDF
HSP47 si RNA重组质粒对裸鼠瘢痕疙瘩模型的体内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培生 张爱君 +1 位作者 陶常波 李雪扬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644-647,共4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HSP47)siRNA重组质粒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裸鼠瘢痕疙瘩模型的体内干预,分析HSP47基因在瘢痕疙瘩生成中的意义。方法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第16天实验组(n=8)在瘢痕疙瘩内注射HSP47 siRNA...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通过热休克蛋白47(HSP47)siRNA重组质粒和脂质体的混合液对裸鼠瘢痕疙瘩模型的体内干预,分析HSP47基因在瘢痕疙瘩生成中的意义。方法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第16天实验组(n=8)在瘢痕疙瘩内注射HSP47 siRNA重组质粒、脂质体混合液0.25 ml,对照组(n=8)裸鼠瘢痕疙瘩内注射PBS液0.25 ml。所有动物原笼饲养,7天回收标本,分别作mRNA水平、胶原蛋白水平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体内干预后,HSP47的基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胶原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SP47基因能促进瘢痕疙瘩生成,其可能成为抑制瘢痕疙瘩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RNA干扰 热休克蛋白47(HSP47) 体内干预 动物模型 裸鼠
下载PDF
小切口切除和超声吸脂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培生 张爱君 肖光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介绍 2种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新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 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 11例 (15侧 ) ,对乳腺管增生为主者经乳晕下缘小切口分叶切除增生乳腺管 ,对脂肪堆积者行超声脂肪抽吸术治疗。结果术后效果良好。较乳房下皱襞切口手... 目的 介绍 2种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新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 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 11例 (15侧 ) ,对乳腺管增生为主者经乳晕下缘小切口分叶切除增生乳腺管 ,对脂肪堆积者行超声脂肪抽吸术治疗。结果术后效果良好。较乳房下皱襞切口手术具有明显优越性 :切口小 ,瘢痕不显 ,超声抽吸者损伤更小 ,不导致患者术后心理障碍 ,患者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房肥大 乳晕下切口 超声脂肪抽吸
下载PDF
人体脂肪干细胞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艳萍 张爱君 +2 位作者 马志兵 沈才齐 金培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通过成人脂肪体外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研究其生理特性及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向成骨分化,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前景.方法 从成人脂肪中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体外... 目的 通过成人脂肪体外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研究其生理特性及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向成骨分化,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前景.方法 从成人脂肪中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体外培养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CK8检测细胞活性,P3代脂肪干细胞通过成骨诱导液诱导向骨细胞分化,BCIP/NBT比色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AKP),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表达变化.结果 成人脂肪间质来源的ADSCs,能稳定传代,增殖能力旺盛;流式细胞检测证实其特异表达相关干细胞表面标记物;成骨诱导后表现出呈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ALP染色阳性,茜素红染色阳性,诱导培养0、3、7、14、21、28天后RT-PCR定量检测证实细胞中ALP、OP阳性表达.结论 成人脂肪中可分离得到ADSCs,其稳定表达特异性的表面抗原,并且经过相应诱导培养后可向骨细胞分化,阳性表达OP、ALP,可作为优良的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骨 成骨分化 碱性磷酸酶 骨桥蛋白
下载PDF
RNAi技术阻抑CTGF对瘢痕疙瘩形成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雪阳 金培生 +2 位作者 沈才齐 张爱君 陶常波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511-514,共4页
目的 用RNA干扰(RNAi)技术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瘢痕疙瘩中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i技术,将针对人CTGF基因设计合成的3对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CTGF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通过逆转录-多... 目的 用RNA干扰(RNAi)技术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瘢痕疙瘩中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i技术,将针对人CTGF基因设计合成的3对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CTGF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瘢痕疙瘩组织中CTGF表达量的变化及胶原含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第3对(C3)siRNA-CTGF转染人KFB后CTGF的基因表达及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受抑,其抑制率分别为86.8%及65.6%.结论 质粒siRNA-CTGF转染人KFB后有效沉默CTGF的表达进而使胶原合成降低,CTGF对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胶原蛋白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RNA干扰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