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35
1
作者 周林 李芳芳 冯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NVG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NVG患者进行抽样,选取患者57例(57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玻璃体腔注...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NVG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NVG患者进行抽样,选取患者57例(57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75.86%),且视力、滤过泡及术后1周、1、3、6个月眼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全视网膜光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PDF
不同方法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林 李芳芳 冯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954-95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降眼压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复合式小梁切除+全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眼纳入研究,经降眼...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降眼压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复合式小梁切除+全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眼纳入研究,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7眼正常眼压,17眼高眼压。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0mg/0.05mL,7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予以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6~18mo,观察联合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眼压、视力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虹膜新生血管1wk内完全消退。治疗前平均眼压41.38±3.16mmH g,治疗后6mo平均眼压12.69±1.52mmH g,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5.592,P<0.05)。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1者3眼,视力0.01~0.1者10眼,无光感~指数者11眼,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5眼,视力0.01~0.1者16眼,无光感~指数者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1,P<0.05)。结论:不同方法联合治疗NVG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全视网膜光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林 冯军 +1 位作者 邹玉平 黄素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和后路晶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例(73只眼),分2组,术式1组40只眼,为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标准闭合式三通道玻...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和后路晶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例(73只眼),分2组,术式1组40只眼,为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标准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及眼内光凝、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式2组33只眼,为经扁平部玻璃体术中先切除晶状体及后囊膜,保留前囊并吸刮上皮层、后段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光凝后,再从角巩膜缘切口,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囊上、睫状体沟内,环型切除前囊中央直径4.5~5 mm左右的前囊组织。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术式1组视力改善32只眼,占80.00%,术式2组视力改善23只眼,占69.70%,两组术后视力改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5)。术式1组术后发生虹膜新生血管(INV)1只眼,占2.50%;术式2组术后发生INV 7只眼,占21.21%,两组术后INV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7,P<0.05)。结论在治疗白内障合并PDR患者中,术式1组优于术式2组,其术后并发症和INV的发生率也明显低,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的视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切除术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林 周岚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眼科病区住院并确诊为NVG的22例(22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0 mg/0.05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眼科病区住院并确诊为NVG的22例(22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0 mg/0.05 ml),8~1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的时间,眼压的变化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术后随访3~15个月。结果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17只眼虹膜新生血管1周内完全消退,5只眼2周内完全消退。注药前平均眼压(41.53±3.37)mm Hg,注药后1周平均眼压(40.12±2.13)mm Hg,与注药前比较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11.43±1.68)mm Hg,术后1个月眼压(12.15±1.46)mm Hg,术后3个月眼压(12.81±1.56)mm Hg,最后一次随访眼压(12.03±2.31)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4眼,视力0.01~0.1者15眼,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复合小梁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林 李芳芳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458-246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76例85眼,依据术前...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76例85眼,依据术前是否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将患者分为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单纯手术治疗组。联合药物治疗组41眼在玻璃体切除术前5~7 d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0.5 mg/0.05 mL;单纯手术治疗组44眼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术中出血、电凝止血、填充物类型、术后玻璃体再出血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等情况。结果联合药物治疗组的平均手术用时、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术中出血、应用电凝止血频率、术中硅油填充率、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70.55±23.08)min、12.20%、19.51%、17.07%、34.15%、4.88%、(0.374±0.211),单纯手术治疗组分别为(99.57±28.86)min、50.0%、65.91%、43.18%、65.91%、18.18%、(0.263±0.1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电凝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降低硅油填充率以及手术后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最终提高患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G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严晓腾 冯军 康欣乐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 E)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连续性非对照的临床病例分析。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RVO继发ME 30例30眼,其中视网膜...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 E)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连续性非对照的临床病例分析。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RVO继发ME 30例30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继发的ME 9例9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的ME 21例21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3次,随访6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 T)。结果 BRVO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CVA分别为(0.77±0.24)log M AR、(0.27±0.19)log M AR,CM T分别为(596.8±139.6)μm、(272.6±29.2)μm,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483,P<0.05;t=7.189,P<0.05);CRVO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CVA分别为(0.87±0.55)log M AR、(0.43±0.2)log M AR,CM T分别为(647.3±163.6)μm、(393.1±121.5)μm,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288,P<0.05;t=7.189,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是一种治疗RVO继发M E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原文传递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囊样黄斑水肿 被引量:2
7
作者 严晓腾 冯军 康欣乐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囊样黄斑水肿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试验比较,对确诊为囊样黄斑水肿的患者14例14眼,经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 mg并行格栅样光凝治疗。对照组为资料齐全并随访时间&g...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囊样黄斑水肿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试验比较,对确诊为囊样黄斑水肿的患者14例14眼,经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 mg并行格栅样光凝治疗。对照组为资料齐全并随访时间>6个月的既往病例16例(16眼)。治疗后3、6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与治疗前视力相比,两组在治疗后3、6个月视力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对照组=11.4,F试验组=16.3,P<0.01),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与对照组相应时间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治疗前=0.122,t治疗3月=1.11,t治疗6月=0.79,P≥0.05)。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相比,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所下降(F对照组=5.77,F试验组=7.29,P<0.01),试验组治疗前CM T与对照组相应时间CM 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治疗前=0.288,P>0.05),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CM T与对照组相应时间CM 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3月=1.702,t治疗6月=1.92,P<0.05)。试验组术后4眼(28%)眼压升高。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能有效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但必须警惕高眼压及青光眼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格栅样光凝 囊样黄斑水肿 视力
原文传递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林 李芳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974-979,共6页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及后Tenon囊下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眼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增生性糖尿病患者46例48只眼,行标准三切口...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及后Tenon囊下应用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眼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增生性糖尿病患者46例48只眼,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术中球内注入曲安奈德8 mg行玻璃体染色并切割吸出,术毕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30 mg,观察术后矫正视力及眼压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术后3个月有36只眼(75%)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6个月有28只眼(58.33%)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术后第7 d、1、3、6个月时眼压分别为(23.48±5.19),(19.02±5.63),(18.58±5.35),(17.42±4.81)mmHg,与术前眼压(16.31±4.63)mmHg比较,术后第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d、1、3、6个月时黄斑中央凹厚度分别是(296.05±51.71),(277.15±41.24),(254.83±33.62),(226.47±28.56)μm,与术前黄斑中央凹厚度(433.52±101.03)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有5只眼(10.42%)发生医源性裂孔,11只眼(22.92%)发生视网膜出血。术后有8只眼(16.67%)前房积血,有7只眼(14.58%)发生眼底出血。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术中玻璃体染色及术毕后Tenon囊下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安全,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曲安奈德 玻璃体染色 后Tenon囊下 注射
原文传递
早期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1
9
作者 严晓腾 康建芳 冯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75-76,8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经FFA、OCT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42例(42眼),经球旁注射曲安奈德及倍频YAG532激光机进行早期视网膜激光光凝,光凝术后1... 目的探讨早期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经FFA、OCT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42例(42眼),经球旁注射曲安奈德及倍频YAG532激光机进行早期视网膜激光光凝,光凝术后1、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FF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治疗后6个月视力增加37例,不变4例,减退1例。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3者11例,治疗后23例。治疗前CMT为(561±104)μm,治疗后6个月为(349±9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周注射曲安奈德后1、3、6个月分别有2、6、1眼眼压增高,滴用降眼压药水后均能控制。结论早期激光联合球周注射曲安奈德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原文传递
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林 邹玉平 +1 位作者 黄素英 冯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或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手术)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轻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40眼)联合手术与28例(33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或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手术)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轻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40眼)联合手术与28例(33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的眼部状况、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联合手术组占77.50%,单纯玻切组占66.6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4,P〈0.05)。联合手术组术前5眼虹膜新生血管在术后1-2个月内5眼均完全消退,单纯玻璃体切除组7眼中仅有1眼完全消退。联合手术组有9眼术后前房内纤维素渗出膜形成,单纯玻璃体切除组只有I眼。联合手术组有7眼术后形成虹膜后粘连,单纯玻璃体切除组只有1眼。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较早恢复视力,避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但联合手术后前房炎性反应、虹膜后粘连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原文传递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林 黄素英 李芳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超广泛视网膜光凝(E-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PDR伴白内障67例(70眼),行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 目的 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超广泛视网膜光凝(E-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PDR伴白内障67例(70眼),行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均行硅油充填.术后随访12~ 25个月,观察眼压、视力、眼前段及眼后段情况.结果 术后58眼(82.86%)视力提高,12眼(17.14%)视力未提高.术后2眼(2.86%)虹膜新生血管(INV)进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INV逐渐消退.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者15眼(21.43%),虹膜后粘连4眼(5.71%),前囊3级浑浊6眼(8.57%).视网膜复位率为100%.硅油取出后发生视网膜脱离5眼,视网膜前增生膜形成8眼,重度黄斑水肿2眼,视神经萎缩2眼.最终59眼(84.29%)接受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治疗PDR是安全有效的,能维持前后房的正常生理屏障,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视力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切除术 前囊 超广泛视网膜光凝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增生性
原文传递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林 邹玉平 +1 位作者 黄素英 康建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746-750,共5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方法 50例(79眼)年龄2月~8岁先天性白内障施行摘出手术(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21例(31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9例(48眼)联合后囊连续环...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方法 50例(79眼)年龄2月~8岁先天性白内障施行摘出手术(超过2岁者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中21例(31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Ⅰ组),29例(48眼)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6~3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及后囊浑浊的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Ⅰ组11眼(35.48%),Ⅱ组31眼(64.58%);视力0.3~0.4者,Ⅰ组14眼(45.16%),Ⅱ组14眼(29.17%);视力≤0.2者,Ⅰ组6眼(19.35%),Ⅱ组3眼(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后发性白内障(后囊浑浊≥3级者),Ⅰ组9眼(29.03%),Ⅱ组2眼(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5)。均未出现眼底并发症。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能明显降低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先天性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玻璃体切除 前段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
13
作者 周林 徐岬 康建芳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0例RB眼球石蜡标本纳入研究.按照RB细胞中有无菊形团排列以及RB肿瘤细...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0例RB眼球石蜡标本纳入研究.按照RB细胞中有无菊形团排列以及RB肿瘤细胞是否浸润视神经分为分化型、未分化型以及视神经浸润、视神经无浸润组.其中,分化型15例,未分化型25例;视神经浸润13例,视神经无浸润2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其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对比分析MMP-2、MMP-9和VEGF表达与肿瘤病理组织分型和视神经是否侵润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RB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57.5%和72.5%.未分化型RB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分化型RB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7,9.253,8.095;P<0.05);有视神经浸润的RB中MMP-2、MM P-9和VEGF的阳性水平均高于无视神经浸润RB中MMP-2、MMP-9和VEGF的阳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5,10.243,8.956;P<0.05).RB中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126,0.314;P<0.05).结论 RB细胞内有MMP-2、MMP-9和VEGF的表达.MMP-2、MMP-9表达与VEGF表达存在相关性.MMP-2、MMP-9和VEGF的表达水平与视神经浸润存在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病理生理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原文传递
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严晓腾 冯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85-86,8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方法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42例(43眼),分次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激光光凝2~4次,间隔7~14 d,激光后予以口服泼尼松每日30 mg,连续1~4周。结果 37眼有效,... 目的探讨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方法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42例(43眼),分次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激光光凝2~4次,间隔7~14 d,激光后予以口服泼尼松每日30 mg,连续1~4周。结果 37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6%。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范围〉3PD的视网膜裂孔9眼,治疗有效5眼,有效率为55.6%;脱离范围≤3PD视网膜裂孔34眼,治疗有效32眼,有效率为94.1%。结论分次激光联合泼尼松治疗孔源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浅脱离 泼尼松 激光光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