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燕 李侠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2例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非冠心病组(32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并测定...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2例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非冠心病组(32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并测定血脂,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颈动脉IMT增加越加明显。结论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心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超声探查颈动脉TMT结合血脂检测对冠心病诊断有极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燕 李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82-1883,共2页
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都与免疫反应有关。已经证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移植免疫等相关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也是目前探讨的热点。本文拟探讨老年冠心... 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都与免疫反应有关。已经证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移植免疫等相关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也是目前探讨的热点。本文拟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老年慢性左心衰严重程度与循环EMP62E和Toll样受体水平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颖 李侠 +5 位作者 郭燕 胡有东 周华兰 杨海晨 李霞 韩雪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EMP62E)和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左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健康对照者和老年慢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Ⅰ、Ⅱ、Ⅲ和Ⅳ级... 目的研究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EMP62E)和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左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健康对照者和老年慢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Ⅰ、Ⅱ、Ⅲ和Ⅳ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对照者和老年慢性左心衰患者EMP62E、TLR2和TLR4的表达。结果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和LVEF的下降,EMP62E、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TLR2、TLR4和EMP62E水平变化趋势为: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对照组。结论 EMP62E、TLR2和TLR4的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老年慢性左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左心衰 内皮细胞微颗粒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脉搏波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特点
4
作者 周华兰 徐培敬 +1 位作者 胡得飞 李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32-232,236,共2页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valvular disease,SDHVD)是老年人特有的心脏瓣膜病,其病理变化为瓣膜结缔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增厚及钙化,从而引起瓣膜及其支架的功能异常。目前SDHVD钙化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valvular disease,SDHVD)是老年人特有的心脏瓣膜病,其病理变化为瓣膜结缔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增厚及钙化,从而引起瓣膜及其支架的功能异常。目前SDHVD钙化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最近国外许多报道证实了心脏瓣膜钙化是一个异位钙化的主动调节过程。本文旨在研究SDHVD患者脉搏波(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CD31^+水平变化的关系
5
作者 赵庆娜 李侠 +5 位作者 郭燕 周华兰 杨海晨 李霞 胡有东 韩雪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CD31^+水平变化与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老年慢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分成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组,并纳入同期健康老年人30名作...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CD31^+水平变化与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老年慢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分成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组,并纳入同期健康老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对照者和老年慢性左心力衰竭患者CD31^+的表达。结果随着NYHA的升高和LVEF的下降,CD31^+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348±42)个/μl;Ⅰ级组(478±40)个/μl;Ⅱ级组(659±42)个/μl;Ⅲ级组(846±43)个/μl;Ⅳ级组(1596±46)个/μl,均为P<0.01]。结论 CD31^+表达显著上调可能参与了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血清核因子-κB和P53在外周动脉疾病及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有东 李侠 +1 位作者 徐培敬 陈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将120例PAD患者分为、PAD组和PAD合并2型糖尿病组,并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NF-κB和P53。结果与对照...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将120例PAD患者分为、PAD组和PAD合并2型糖尿病组,并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NF-κB和P53。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观察组NF-κB和P53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和P53在PAD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AD组(P<0.05),NF-κB和P53随着PAD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rNF-κB=0.76、rP53=0.68,P<0.05)。结论 NF-κB和P53可能与PAD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P53 外周动脉疾病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红外线扫温枪在老年科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丽 冯颖洁 +1 位作者 范素梅 杨素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7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扫温枪在老年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的老年患者200例,分别采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对照组)和红外线扫温枪测腋部、额部、颈部、内关体温(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5种方法测温效果... 目的:探讨红外线扫温枪在老年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的老年患者200例,分别采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对照组)和红外线扫温枪测腋部、额部、颈部、内关体温(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5种方法测温效果,患者与护士对红外线测温仪测额部、颈部及内关部位测量使用的认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分别为(0.1±0.0)与(0.5±0.0)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1,49.71;P〈0.01)。红外线扫温枪测额温与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外线腋温、颈温和内关温测量与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护士对红外线测温仪测颈部及内关部位较认可。结论红外线扫温枪测颈温和内关体温与水银体温计具有同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 体温 老年人 红外线扫温枪
原文传递
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脂联素、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华兰 胡有东 +2 位作者 郭殿选 李侠 徐培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瓣膜病(DHVD)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时,脂联素(APN)、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NYHA心功能分级将132例DHVD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组(A组)、心功能Ⅱ级组(B组)、心功能Ⅲ级组(C组)...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瓣膜病(DHVD)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时,脂联素(APN)、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NYHA心功能分级将132例DHVD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组(A组)、心功能Ⅱ级组(B组)、心功能Ⅲ级组(C组)、心功能Ⅳ级组(D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PN、BNP、hs-CR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DHVD患者血清APN、BNP、hs-CRP水平随着心功能恶化而逐渐升高,每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N、BNP、hs-CR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6,P<0.01;r=-0.42,P<0.01;r=-0.39,P<0.01)。结论 APN、BNP、hs-CRP有助于DHVD患者心功能危险分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心瓣膜病 脂联素 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在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华兰 徐培敬 +2 位作者 胡得飞 张枫林 陈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脂联素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分析其与瓣膜病变程度、瓣膜病变数量之间的...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脂联素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分析其与瓣膜病变程度、瓣膜病变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瓣膜病变数量增多及返流程度加重,脂联素水平进行性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低脂联素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脂联素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NF-κB和P53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10
作者 陈颖 胡有东 +1 位作者 李侠 徐培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395-5396,共2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按照Fontaine临床分级将所有入选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分成四组,采用ELISA检测NF-κB和P53。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F-κB和P53均升高(P<0.05);NF-κB和P5...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按照Fontaine临床分级将所有入选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分成四组,采用ELISA检测NF-κB和P53。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F-κB和P53均升高(P<0.05);NF-κB和P53随着外周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NF-κB和P53可能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P53 外周动脉疾病
下载PDF
血清NF-κB和p5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表达的研究
11
作者 胡有东 李侠 +1 位作者 徐培敬 陈颖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643-3644,共2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ACS患者72例和健康对照组65例血清中NF-κB和p5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F-κB和p53均升高,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ACS患者72例和健康对照组65例血清中NF-κB和p5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F-κB和p53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和p53可能参与AC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抑癌基因P53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自杀健卫队在老年科的干预效果分析
12
作者 范素梅 张丽 +1 位作者 杨素花 刘锦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17期2340-234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杀健卫队在老年科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自躯体疾病自杀意念筛查表,对200名老年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自杀健卫队采取分级干预。结果抑郁得分:实验组(47.84±9.07)VS对照组(47.64±8... 目的:探讨自杀健卫队在老年科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自躯体疾病自杀意念筛查表,对200名老年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自杀健卫队采取分级干预。结果抑郁得分:实验组(47.84±9.07)VS对照组(47.64±8.49)分,自杀意念占14%,自杀健卫队的及早干预,患者的抑郁明显改善。结论自杀健卫队对老年患者的有效地干预对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健卫队 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
原文传递
慢性间歇性低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霞 刘幼硕 《中国医药》 2008年第10期649-651,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mme,OSAHS)和2型糖尿病都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有学者提出OSAHS是氧化应激性疾病,认为在OSAHS引发全身多组织器官损害的机制中,氧化应激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syndmme,OSAHS)和2型糖尿病都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有学者提出OSAHS是氧化应激性疾病,认为在OSAHS引发全身多组织器官损害的机制中,氧化应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氧化应激损伤是指破坏了强氧化剂和抗氧化剂的平衡导致的潜在伤害,氧化剂、抗氧化剂平衡的破坏足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间歇性低氧 胰岛B细胞功能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侠 胡有东 +5 位作者 张枫林 陈颖 郭殿选 周华兰 李霞 赵庆娜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204-211,共8页
目的探讨循环人血管紧张素1~7(Ang1~7)、内皮细胞微颗粒CD31^+、单核细胞CD14^+CD1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目的探讨循环人血管紧张素1~7(Ang1~7)、内皮细胞微颗粒CD31^+、单核细胞CD14^+CD1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40例,健康对照组50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75%~84%组,85%~94%组和95%~100%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4组:单支、双支、三支和四支病变组;再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4组:NYHAⅠ、Ⅱ、Ⅲ、Ⅳ级组;又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一步将患者分为3组:48%~58%组、36%~47%组和25%~35%组;根据6 min步行试验的步行距离又将患者分为3组:>450 m组、150~450 m组和<150 m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CD31^+和CD14^+CD16^+水平的变化,使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Ang1~7水平,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的水平。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冠状动脉狭窄75%~84%组Ang1~7(34.8±6.9)pg/m L、CD31^+(471±29)个/μL、CD14^+CD16^+(1.4±0.3)%、hs-CRP(1.7±0.8)mg/L分别与冠状动脉狭窄95%~100%组Ang1~7(9.1±0.4)pg/m L、CD31^+(1554±40)个/μL、CD14^+CD16^+(5.9±0.8)%、hs-CRP(17.1±1.5)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Ang1~7(38.7±7.9)pg/m L、CD31^+(496±30)个/μL、CD14^+CD16^+(2.1±0.7)%、hs-CRP(1.9±0.9)mg/L与分别冠状动脉四支病变组Ang1~7(11.2±2.0)pg/m L、CD31^+(1583±52)个/μL、CD14^+CD16^+(10.6±1.4)%、hs-CRP(14.9±1.9)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NYHAⅠ级组Ang1~7(38.5±2.7)pg/m L、CD31^+(511±32)个/μL、CD14^+CD16^+(1.7±0.5)%、hs-CRP(1.9±0.2)mg/L与分别NYHAⅣ级组Ang1~7(10.0±1.2)pg/m L、CD31^+(1598±49)个/μL、CD14^+CD16^+(12.1±1.4)%、hs-CRP(15.0±1.9)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LVEF 48%~58%组Ang1~7(32.9±6.8)pg/m L、CD31^+(385±28)个/μL、CD14^+CD16^+(2.9±0.8)%、hs-CRP(2.1±0.8)mg/L与分别LVEF 25%~35%组Ang1~7(9.5±2.0)pg/m L、CD31^+(1644±54)个/μL、CD14^+CD16^+(13.0±1.6)%、hs-CRP(14.1±2.0)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6 min步行试验>450 m组Ang1~7(36.4±7.1)pg/m L、CD31^+(561±30)个/μL、CD14^+CD16^+(1.9±0.5)%、hs-CRP(2.1±0.9)mg/L与分别6 min步行试验<150 m组Ang1~7(10.1±0.9)pg/m L、CD31^+(1338±41)个/μL、CD14^+CD16^+(7.2±0.9)%、hs-CRP(18.7±1.5)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Ang1~7水平下降,CD31^+、CD14^+CD16^+和hs-CRP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影响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老年人 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Toll样受体和可溶性ST2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侠 胡有东 +5 位作者 张枫林 陈颖 郭殿选 周华兰 李霞 赵庆娜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2(TLR2)、TLR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ST2蛋白(sST2)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140例,对照组50例。采... 目的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2(TLR2)、TLR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ST2蛋白(sST2)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140例,对照组5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TLR2和TLR4水平的变化,并与hs—CRP进行对照分析。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的水平。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sST2。结果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随着心肌梗死程度的加重,hs—CRP、TLR2、TLR4和sST2水平升高。冠状动脉单支与4支病变患者hs—CRP(1.9±0.9)mg/L比(14.9±1.9)mg/L、TLR2:(7.5±0.9)MFI比(15.1±1.8)MFI、TLR4:(5.5±0.8)MFI比(11.8±7.1)MFI、sST2:(22.6±0.4)ng/ml比(28.7±0.9)ng/ml(均P〈0.01);NYHAI级组与NYHAⅣ级组hs—CRP(1.9±0.2)mg/L比(15.0±1.9)mg/L、TLR2:(7.3±0.2)MFI比(16.7±2.9)MFI、TLR4:(5.8±0.9)MFI比(17.9±6.9)MFI、sST2:(22.4±0.6)μg/L比(30.3±1.0)μg/L(均P〈0.01);随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升高,hs—CRP、TLR2、TLR4和sST2水平增高;随着美国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增高,hs—CRP、TLR2、TLR4和sST2水平上升,各NYHA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s—CRP、TLR2、TLR4和sST2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TOLL样受体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对血小板糖蛋白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侠 郭燕 +5 位作者 胡有东 陈颖 郭殿选 周华兰 杨海晨 李霞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对血小板糖蛋白CD61(cD61)、CD62P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CD54)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对照组,15例)和冠状动脉介...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对血小板糖蛋白CD61(cD61)、CD62P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CD54)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对照组,15例)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术+hUCM—SCs移植术(实验组,15例)患者的外周血CD61、CD62P和CD54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术后8周梗死面积(26.6±3.4)%、LVEF(38.4±2.8)%;实验组移植后8周(24.2±3.9)%、LVEF(47.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8周CD61为(23.6±0.6)%、CD62P为(14.2±2.8)%、CD54为(15.3±1.3)%;实验组移植后8周CD61为(28.3±0.9)%、CD62P为(10.5±1.2)%、CD54为(11.2±0.8)%,两组CD6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后8周CD62P和CD54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D61、CD62P和CD54表达水平变化与hUCM—SCs移植患者梗死面积的缩小和LVEF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和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及膜联蛋白A5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枫林 胡有东 +4 位作者 陈颖 郭殿选 周华兰 赵庆娜 李侠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4-947,共4页
目的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循环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i)和膜联蛋白A5(annexinA5,AnxA5)水平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循环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i)和膜联蛋白A5(annexinA5,AnxA5)水平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人选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8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STPi和AnxA5水平的变化,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的水平。结果随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GSTPi水平下降,AnxA5和hs-CRP水平升高。冠状动脉狭窄〉95%组GSTPi(190.0±37.0)μg/L、AnxA5(33.9±4.0)μg/L、hs-CRP(15.3±1.3)mg/L,与冠状动脉狭窄55%-65%组GSTPi(289.0±86.0)μg/L AnxA5(8.1±2.9)μg/L、hs-CRP(5.9±0.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54%组GSTPi(219.0±61.0)μg/L、AnxA5(12.9±3.9)μg/L、hs-CRP(10.1±1.0)mg/L,与I。VEF%30%组GSTPi(198.0±39.0)μg/L、AnxA(538.9±5.10)μg/L、hs-CRP(17.9±1.9)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YHAⅠ级组GSTPi、AnxA5、hs-CRP与NYHA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声〈0.01)。结论GSTPi、AnxA5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和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 膜联蛋白A5 C反应蛋白质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CD34^(+)细胞、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培敬 胡有东 +1 位作者 张枫林 李侠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CD34+细胞(CD34+)、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水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目的探讨循环CD34+细胞(CD34+)、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水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植入术患者(对照组)和PCI+支架植入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实验组)循环CD34+、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评估CD34+、TLR2和TLR4对细胞心肌成形术早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行PCI+支架植入治疗后8周梗死面积为(26.6±3.4)%、LVEF为(38.4±2.8)%;实验组行PCI+支架植入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8周梗死面积为(24.2±3.9)%、LVEF为(46.1±1.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8周CD34+为(0.9±0.2)×109/L,实验组治疗后8周CD34+为(1.4±0.1)×109/L;对照组治疗后8周TLR2为(5.9±2.2)平均荧光强度(MFI)和TLR4为(3.7±1.8)MFI,PCI+支架植入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8周TLR2为(3.6±0.3)MFI和TLR4为(2.2±1.3)MFI。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CD34+、TLR2和TLR4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D34+、TLR2和TLR4表达水平变化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心肌梗死面积的缩小和LVEF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 TLR2 TLR4 老年人 陈旧性心肌梗死 细胞心肌成形术
原文传递
TNF-α、sTNFR-1和sTNFR-2水平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枫林 胡有东 +3 位作者 郭燕 郭殿选 赵庆娜 李侠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水平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老年病科老年陈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水平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老年病科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并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低进行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TNF-α、sTNFR-1和sTNFR-2水平变化。结果随着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加重,TNF-α、sTNFR-1和sTNFR-2水平显著升高。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TNF-α(30.3±11.3)ng/L、sTNFR-1(590.2±50.9)ng/L、sTNFR-2(706.4±91.7)ng/L与冠状动脉四支病变组TNF-α(69.8±10.7)ng/L、sTNFR-1(3929.6±1001.3)ng/L、sTNFR-2(4016.8±1007.4)n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Ⅰ级组 TNF-α(28.7±10.1)ng/L、sTNFR-1(600.3±49.8)ng/L、sTNFR-2(711.7±82.6)ng/L 与 NYHA Ⅳ级组 TNF-α(78.5±14.6)ng/L、sTNFR-1(3825.4±991.8)ng/L%、sTNFR-2(4214.6±1073.9)n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 48%~58%组 TNF-α(20.0±8.6)ng/L、sTNFR-1(300.1±25.4)ng/L、sTNFR-2(299.3±49.9)ng/L)与 LVEF 25%~35%组 TNF-α(59.9±11.2)ng/L、sTNFR-1(3778.6±1001.9)ng/L、sTNFR-2(3624.6±1103.9)n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sTNFR-1和sTNFR-2水平的变化可能预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CD34+KDR+细胞和Toll样受体水平与老年人慢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侠 郭燕 +4 位作者 周华兰 杨海晨 李霞 胡有东 韩雪花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2-754,共3页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为多种病因共存,因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并存多种疾病而使其的诊断更加困难。目前,大多数心衰与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关系的研究是在非老年人群中进行的。由于年龄是影响BNP和N...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为多种病因共存,因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并存多种疾病而使其的诊断更加困难。目前,大多数心衰与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关系的研究是在非老年人群中进行的。由于年龄是影响BNP和NT—proBNP水平的重要混杂因素,因此不能根据BNP和NT—proBNP水平确诊或排除老年人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左心衰竭 老年人群 受体水平 Toll 相关性 氨基末端脑钠肽 血浆脑钠肽 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