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燕 崔建华 +1 位作者 王兴田 钟青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MVD),通过乳腺癌原发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各征象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LMVD的相关性研究,探讨乳腺癌病灶超声征象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浸润性乳腺癌患者95例...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MVD),通过乳腺癌原发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各征象与病理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LMVD的相关性研究,探讨乳腺癌病灶超声征象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浸润性乳腺癌患者95例,年龄(50.2±12.4)岁.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或放疗,均于术前1周内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病灶大小、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AP/W)、边缘毛刺征、病灶周围高回声晕、边界、肿瘤内及肿瘤周边血流信号分布情况以及动脉血流峰速值(PSV)、阻力指数(RJ).随机选取30例术后肿瘤石蜡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VEGFR-3染色,计数LMVD.对病灶超声征象及血流参数与病理腋淋巴结状况及LMVD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腋淋巴结转移占35.8%(34/95),未转移占64.2%(61/95).病灶测值最大径〉2 cm、AP/W〉1、边缘毛刺及边界模糊是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5.6(2.1~14.7)、5.2(2.0~13.1)、5.5(2.0~15.2)和6.0(1.9~19.0);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征象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单因素分析中,病灶血流信号分级、血流分布类型及PSV〉25 cm/s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超声声像图显示病灶边界模糊组肿瘤LMVD高于边界清晰组(P〈0.05). 结论浸润性乳腺癌病灶病灶超声征象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超声边界模糊与肿瘤LMV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淋巴结 超声 肿瘤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