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I1,OP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聪颖 周军 +1 位作者 闫蓉 陈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探讨KAI1,OP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它们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66例IDC,2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30例乳腺良性肿瘤,30例距癌灶5cm的正常乳腺组织中KAI1,OPN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KAI1,OP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它们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66例IDC,2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30例乳腺良性肿瘤,30例距癌灶5cm的正常乳腺组织中KAI1,OP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乳腺、良性肿瘤、DCIS、IDC中,KA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70.0%,76.0%和45.5%;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40.0%,52.0%和74.2%。两种蛋白表达与IDC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及5年生存率相关;KAI1和OPN蛋白在ID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KAI1、OPN在乳腺癌的早期形成中无明显作用,而与其浸润转移有关;KAI1阴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OPN表达阴性比阳性患者具有生存优势,但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KAI1和OPN在IDC中可能具有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癌 KAI1 骨桥蛋白 作用
下载PDF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肝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致富 顾德智 +2 位作者 葛旭明 李锴 许卫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措施。方法3年来1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39·5岁。肝破裂5例,脾破裂9例。结果14例患者中,4例肝破裂、8例脾破裂经非手术...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措施。方法3年来1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39·5岁。肝破裂5例,脾破裂9例。结果14例患者中,4例肝破裂、8例脾破裂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肝破裂、1例脾破裂转手术治疗。结论对伤情轻,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伤员非手术治疗是安全、经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最重要的适应证,腹腔积血量、症状和体征可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破裂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BMP-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振红 巨卫平 李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7(BMP-7)在人类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0例胃癌组织中BMP-7的表达情况,分析BMP-7阳性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210例胃癌中116例BMP-7表达阳性(55%),BMP-7的...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7(BMP-7)在人类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0例胃癌组织中BMP-7的表达情况,分析BMP-7阳性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210例胃癌中116例BMP-7表达阳性(55%),BMP-7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受累、淋巴管侵犯、静脉侵犯和组织分型有有关(P〈0.0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BMP-7的表达是-个独立的影响预后的因素,重要性仅次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受累(P〈0.01)。结论BMP-7的自分泌或旁分泌可能调节了胃癌的进展过程,BMP-7的表达可以作为胃癌复发风险的-个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骨形成蛋白-7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扩增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周军 吴雨岗 +1 位作者 王昭昕 汪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7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rmGM-CSF、IL-4和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其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 目的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rmGM-CSF、IL-4和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其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功能。结果MNCs经过rm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12天后,具典型的DCs形态,细胞表型为MHCⅡ类分子(Ia)78.70±11.35%、CD11c81.60±10.02%、CD8065.30±5.73%、CD8679.65±8.66%、和CD1416.42±1.82%,具有极强的激发MLR的能力,显示成熟DCs的特征。结论本方法是一种可靠的诱导、扩增DCs的方法,为DCs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骨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1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永鑫 厉晶晶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2117-2118,共2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例H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单发结节或肿块,1例表现为甲状腺... 【目的】总结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T)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例H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单发结节或肿块,1例表现为甲状腺多发结节。术前甲状腺功能均正常,B超、CT无法确诊,术中冰冻切片有2例明确诊断,其余均依赖术后石蜡切片确诊。良性者行同侧甲状腺全切除,恶性者加作对侧甲状腺切除术。随访3~10年,无复发转移。【结论】应充分认识甲状腺HCT,手术是治疗HCT的有效手段,术中若疑似HCT,应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如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诊断 甲状腺肿瘤/治疗
下载PDF
32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6
作者 江贯中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外科治疗的32例G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术式为胃癌根治术11例,胃大部切除15例,胃局部切除6例。病理诊...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外科治疗的32例G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术式为胃癌根治术11例,胃大部切除15例,胃局部切除6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潜在恶性14例,恶性11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9例(59.3%),CD34阳性22例(68.7%),SMA阳性14例(43.7%),S-100阳性3例(9.3%)。结论:GST的诊断比较困难,术前确诊率低;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手术完全切除对于GST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瘤 免疫组化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