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2-0175,共4页
探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慢病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治未病”... 探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慢病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病区整体护治疗及护理人员的综合中医水平。结果 实施后采用消化内科的整体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掌握度及中医技术的操作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健康管理顺应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更高水平需求,从单纯追求疾病治愈发展至保持身心具健的现代医学模式,根据消化内科疾病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时期,分别落实“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护理健康管理,有效促进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也促进科室护理人员对中医传统医学再次加深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理念 中医护理健康管理 消化内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8-30,共3页
通过队列对照观察和探讨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主诉为呕血、黑便及血性胃内容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 通过队列对照观察和探讨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主诉为呕血、黑便及血性胃内容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路径组38例,经过文献循证、咨询专家,形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模板,并其实施在路径组38例患者住院护理期间;对照组38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及传统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上消化道知识问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测试和比较。结果:路径组38例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根据医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实施预见性护理,在保证患者享受到同质化优质护理同时,督促医护人员及时完成诊疗护理计划,促进护患的沟通交流,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循证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风险评估联合临床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伟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4-16,共3页
探讨风险评估联合临床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诊的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号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探讨风险评估联合临床分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诊的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号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风险评估联合临床分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基于Blatchford入院危险积分,实验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Blatchford入院危险积分的风险评估联合临床分级护理能够降低ANVUGIB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临床分级护理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4
作者 蒋小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29-0032,共4页
探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EGC)效果、安全性比较。方法 将74例EGC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分成ESD组(n=37)、EMR组(n=37),前者予ESD治疗,后者予EMR治疗,比较二者肿瘤切除质量、一般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后1a... 探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EGC)效果、安全性比较。方法 将74例EGC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分成ESD组(n=37)、EMR组(n=37),前者予ESD治疗,后者予EMR治疗,比较二者肿瘤切除质量、一般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后1a复发率。结果 2组在整块切除(2=1.014,P=0.314)与RO、RI(2=1.057,P=0.304)方面比较没有差异;较EMR组,ESD组手术时间较长(t=11.590,P=0.000),术中出血量较少(t=8.297,P=0.000),住院时间较短(t=8.816,P=0.000);ES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7)5.41%,EM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7)21.62%,比较有差异(2=4.163,P=0.041);术后定期随访1a,ESD组复发率(2/37)5.41%,EMR组复发率(3/37)8.11%,比较没有差异(2=0.214,P=0.643)。结论 在疗效方面,ESD与EMR治疗EGC效果相当,但前者创伤更小,有利于术后尽快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黏膜剥离术 黏膜切除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Q-Tc间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华美 蔡菁 袁志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9期57-61,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肝硬化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肝硬化组和30例慢性乙肝患者(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分析Child-Pugh评分、...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肝硬化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肝硬化组和30例慢性乙肝患者(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分析Child-Pugh评分、分级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钠、血清钙、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低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心率高于对照组,Q-Tc间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间期与Child-Pugh评分(r=0.38,P<0.01)呈正相关,而与血清白蛋白(r=-0.31,P=0.006)、血红蛋白(r=-0.29,P=0.010)呈负相关;Child-Pugh评分是影响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Q-Tc延长,且和Child-Pugh评分相关。检测Q-Tc间期变化,对了解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硬化 心电图 Q-TC间期 CHILD-PUGH评分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57-59,共3页
观察和总结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设计采用回顾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各项急救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74例,将是否实施多学科协... 观察和总结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设计采用回顾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各项急救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74例,将是否实施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为时间截点。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接受传统常规会诊模式37例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列为对照组,选择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的37例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列为观察组,两组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诊疗模式。对两组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诊疗方法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住院总时间、病情趋于稳定时间均低于对照组37例患者,而住院满意度评分(99.62±6.18)高于对照组(88.61±7.20),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89.2%)明显优于对照组(73.0%),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的原因众多,患者病情危重,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选择正确的诊疗方案是关键,传统的会诊模式将医疗资源分散,存在单一科室的思维局限,抢救措施无序低效等,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汇聚多科室的精华,打破专科思维局限,借助现代化媒体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并在最短时间内确保诊疗方案落实到位,让患者切身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上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休克 急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路径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许丽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AUGIB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消化内科常规... 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AUGIB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和路径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记录和比较两组AUGIB患者住院时间、止血时间、AUGIB患者的自护能力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04±1.25、2.11±0.35)显著短于常规组(9.16±1.58、3.72±0.63),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化健康教育将繁琐的上消化道出血知识按照路径表单进行层次分明化,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同时按照路径表单进行疾病的共同护理,既增加AUGIB患者知识储备、疾病护理主动参与感,在营造护患和谐氛围的同时,促进疾病的持久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化健康教育 舒适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浅谈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汪婷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94-96,共3页
通过队列设计和SPSS数据统计分析观察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1-12-01日至2023-01-01期间由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出血UGH患者68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反之双... 通过队列设计和SPSS数据统计分析观察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1-12-01日至2023-01-01期间由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出血UGH患者68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反之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34例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在住院期间按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临床路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4例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在住院期间除了接受以护理临床路径为指导的常规护理措施,在全程康复过程中还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UGH患者住院期间的止血效果,比较指标包括:住院期间持续出血量、出血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等;同时采用AH-SMSRS量表(成年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工具)比较两组UGH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基于数据统计分析可知,观察组34例UGH患者住院期间持续出血量、出血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34例UGH患者的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认知、自我管理环境认知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急重症,具有反复发作特点,临床以液体复苏、出血量预估、再出血预防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常规护理将患者置于被动护理位置,而阶段性健康教育针从病情发展角度出发,将护理措施细节化,可明显改善UGH患者止血效果,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 UGH 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风险预测联合量化评估护理策略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探讨风险预测联合量化评估护理策略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检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探讨风险预测联合量化评估护理策略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检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风险预测联合量化评估护理策略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及危险性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风险预测联合量化评估护理策略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出血风险程度,提升临床指标和护理满衣服,降低出血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 量化评估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10
作者 潘红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09-111,共3页
探讨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分级阶段性护理... 探讨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阶段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以加快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阶段性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路径式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42-0145,共4页
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行ESD治疗的患者中抽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 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行ESD治疗的患者中抽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路径式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低于对照组(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应用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式健康教育 饮食干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以循证为指导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胡伟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8-0131,共4页
探讨以循证为指导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分别给予内科常规护理、以循证为指导的集束化护理... 探讨以循证为指导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分别给予内科常规护理、以循证为指导的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症状缓解指标、并发症的汇总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P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优于对照组、住院后腹痛缓解需要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感染、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等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危重,康复过程漫长,合并多种并发症,以循证为指导的集束化护理策略突破传统护理模式,将心理模块、营养模块、并发症处理模块等措施优化集中起来,加速SAP患者康复,减少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指导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全身炎性反应指数联合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敏 王彦舟 张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558-1562,1566,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IRI)联合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118例为结肠癌组,选择体检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IRI、CONUT评分。分析SIRI、CONUT评分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IRI)联合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118例为结肠癌组,选择体检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IRI、CONUT评分。分析SIRI、CONUT评分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SIRI、CONUT评分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RI和CONUT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结肠癌组SIRI、CONUT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分化、TNMⅢ-Ⅳ期、有神经侵犯的结肠癌患者SIRI、CONUT评分高于中高分化、TNMⅠ-Ⅱ期、无神经侵犯的结肠癌患者(均P<0.05)。高SIRI、高CONUT评分结肠癌患者无复发生存(RFS)、总生存(OS)率低于低SIRI、低CONUT评分结直癌患者(均P<0.05)。TNMⅢ-Ⅳ期、高SIRI、高CONUT评分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IRI联合CONUT评分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两者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SIRI、CONUT评分升高,而高SIRI和CONUT评分与结肠癌高TNM分期、分化程度、神经侵犯以及低RFS、OS生存率有关,因此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无复发生存 总生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焦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62-64,共3页
通过研究实践观察和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消化科确诊消耗系统疾病,并且由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指征的患者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通过研究实践观察和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消化科确诊消耗系统疾病,并且由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指征的患者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30例在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期间给予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照组30例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采用VAS数字疼痛表在患者术后、术后6小时及术后24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术后穿孔、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将术前、术中、术后所有较为零散的护理措施集中起来,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体现医护的无缝隙协助,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和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增加患者术后舒适感,降低疼痛感等不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策略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术后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闵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集束...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可以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策略 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浅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梅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39-141,共3页
观察和探索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同期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肢体偏瘫患者78例,研究时间截点: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研究地点:我院神经内科与康复科携手成立... 观察和探索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同期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肢体偏瘫患者78例,研究时间截点: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研究地点:我院神经内科与康复科携手成立的康复治疗中心,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得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1:1分组。对照组:采取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内科常规病情稳定期的康复锻炼;综合组: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内科常规病情稳定期的康复锻炼基础上,还给予基于循证的早期综合康复模式。采用简式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活动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主要集中在上肢活动功能及下肢活动功能测量。同时利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价表)对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进行比较,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6,最高分为42分。结果 干预后,基于SPSS数据统计可知,而在干预前,两组四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综合征患者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及时给予干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引进患者继发性废用综合征,给患者乃至整个社会增加负担,早期综合康复理念强调将现代康复技术与神经内科护理结合在一起,通过MDT(多学科协助),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运动 神经功能 影响效果
下载PDF
经口摄食管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潘蒙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分析经口摄食管理与吞咽训练对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进行前瞻性的分析方式,总计纳入科室内的卒中吞咽障碍病人86例,并将其作为对象。整理病人的资料,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入组。2组病人的诊疗均一致,... 分析经口摄食管理与吞咽训练对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进行前瞻性的分析方式,总计纳入科室内的卒中吞咽障碍病人86例,并将其作为对象。整理病人的资料,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入组。2组病人的诊疗均一致,对照组(43人)进行吞咽优化护理;在吞咽优化护理上,干预组(43人)进行经口摄食管理与吞咽训练。干预前统一培训2名专业人员,负责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干预前后分别对比2组病人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并随访记录进食风险事件。结果:进行干预前,2组病人的SSA评分相互对比,并不存在意义(P>0.05);进行联合干预后,2组病人的SSA评分均呈增多,并且干预组病人的SSA评分多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意义(P<0.05)。进行联合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的进食风险事件率6.98%(3/43)少于对照组18.60%(8/43),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本次将经口摄食管理与吞咽训练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基础病情及生理状态充分评估,从而设计一系列的饮食方案,同时依据个人饮食情况,选取合适的饮食习惯及饮食方式,同时配合科学的吞咽能力指导,不仅改善了病人的吞咽能力,也能减少进食风险事件,保障了正常进食,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摄食管理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进食风险事件
下载PDF
冷热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18
作者 姚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27-229,共3页
通过研究实践观察和分析冷热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选取于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在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冷热刺激联合吞... 通过研究实践观察和分析冷热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选取于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在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冷热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饮食护理。采用体重指数BMI、白蛋白、上臂围等指标比较两组脑卒中合并III级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四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4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围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短期内营养干预(P0.05),两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冷热刺激通过对吞咽肌敏感性进行刺激,增加局部神经肌肉活性,并配合吞咽、舌部及颈部等肌肉训练等综合训练,在脑卒中高消耗、低摄入的情况下,不仅保证患者进食安全,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入、吞咽功能进一步恢复,安全有效、经济效益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刺激 吞咽训练 脑卒中患者 吞咽功能 营养状况 影响效果
下载PDF
浅谈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思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33-235,共3页
探讨在营养风险筛查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截点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入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探讨在营养风险筛查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营养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截点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入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先采用微型营养风险筛查量表MNA-SF进行营养筛查,并在上述筛查结果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对照组3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根据吞咽功能进行提供合理的营养供给方式,采用微型营养风险筛查量表MNA-SF比较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选择BMI、白蛋白、上臂围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3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参与观察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短期内营养干预,两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多合并吞咽障碍,容易出现进食不足等现象,通过微型营养风险筛查量表MNA-SF早期进行筛查,并作为患者营养干预的依据,针对性地根据患者吞咽功能分级标准,采用个性化营养干预,对促进患者预后,增加患者免疫抵抗力,保证饮食安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个体化营养支持 老年脑卒中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