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冲 程慧敏 高灿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存在学术训练不足、导师主体责任发挥不到位、培养过程管理有待优化等问题。本研究从问题导向视域角度,以文献查阅...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存在学术训练不足、导师主体责任发挥不到位、培养过程管理有待优化等问题。本研究从问题导向视域角度,以文献查阅、访谈等方式剖析学位论文质量问题,提出建立导师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强化重点研究群体督导,学位论文质量关口前移,增设学位论文学术规范审查等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关键环节的政策建议,加大专业协会等社会评价主体的介入力度,以期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并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 质量保障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岳彩玲 张小宁 +1 位作者 颜超 郑葵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3-868,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适合新医科培养要求的、评价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方法:首先,利用文献资料法初步构建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集;其次,利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24位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确定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适合新医科培养要求的、评价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方法:首先,利用文献资料法初步构建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集;其次,利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24位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确定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元决策软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构建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的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初步构建首例评价医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旨在为医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提供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核心课程 评价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背景下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探索
3
作者 臧梦云 程慧敏 +1 位作者 李冲 张青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2期174-178,共5页
文章以某医科大学2021—2023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首次评审结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背景下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结果显示,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不同学位类型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存在差异、多... 文章以某医科大学2021—2023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首次评审结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背景下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结果显示,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待提高、不同学位类型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存在差异、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 医学研究生
下载PDF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困境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岳彩玲 颜超 郑葵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年第9期145-147,共3页
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实现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标志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走上同质化的培养道路.但随... 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实现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标志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走上同质化的培养道路.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培养目标偏离、教育资源不足、培养过程不规范等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本文就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困境,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规范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目标 教育资源 质量保障 培养困境
下载PDF
不同学位类型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慧敏 李家圆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12期28-30,共3页
以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和强化过程管理为思路,分析现有学术型、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差异性,探寻党建工作现存问题,提出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助力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党建工作 学位类型 实效性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CENPA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许浩 潘登 +5 位作者 马雨阳 徐鹏 王靖凯 王海跞 庞昆 韩从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87-497,共11页
目的:探索葛根素抑制膀胱癌(bladder cancer,BLCA)T24及56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法证实葛根素抑制BLCA T24及5637细胞的能力。通过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技术获得差异表达蛋白列表... 目的:探索葛根素抑制膀胱癌(bladder cancer,BLCA)T24及56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法证实葛根素抑制BLCA T24及5637细胞的能力。通过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技术获得差异表达蛋白列表,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关键蛋白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生存分析和上游转录因子预测。分子对接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用于上游转录因子的验证。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葛根素对T24和5637细胞系的IC 50分别为218μmol·L^(-1)和198μmol·L^(-1)。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和DNA复制通路。筛选出的关键蛋白为CDK1、CCNB1和PLK1。CHEA3网站预测关键蛋白上游转录因子为着丝粒蛋A(centromere protein A,CENPA。分子对接显示葛根素与CENPA的结合能为-6.3 kcal·mol^(-1)(1 cal=4.1840 J),Western blotting显示葛根素可显著降低CENPA的表达。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CENPA的表达来影响蛋白CCNB1和PLK1,从而调控BLCA细胞的细胞周期或DNA复制以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膀胱癌 串联质谱标签 细胞周期 DNA复制
下载PDF
人工助孕孕晚期流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宫颈机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井琳 闫洪超 陈忆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助孕孕晚期流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宫颈机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采取自身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实施人工助孕且成功妊娠的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出现孕晚期流产(流产组),另外89例未出现孕晚期流产(非流产... 目的:探讨人工助孕孕晚期流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宫颈机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采取自身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实施人工助孕且成功妊娠的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出现孕晚期流产(流产组),另外89例未出现孕晚期流产(非流产组),对比两组的PCOS合并率、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生殖激素水平,并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引起人工助孕孕晚期流产的危险因素。结果:流产组孕妇的PCOS发病率、宫颈机能不全率均高于非流产组,流产组的子宫平均径线小于非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产组孕妇的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锥切术史占比、宫腔镜下电切术史占比均高于非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产组孕妇的血清睾酮(T)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非流产组,流产组孕妇的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非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产组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高于非流产组,流产组孕妇孕期服用叶酸率低于非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合并PCOS、宫颈机能不全、具有LEEP或锥切术史是人工助孕孕妇发生晚期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PCOS、宫颈机能不全、具有LEEP或锥切术史会增大人工助孕孕晚期流产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助孕 妊娠 孕晚期 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机能不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基化CD59在妊娠期糖尿病精准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婉莹 陆小凡 +3 位作者 徐冲 张瑛 邹会玲 孙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率显著升高,引发产妇及其子代多种不良结局,而早期诊断和良好控制血糖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目前,GDM诊断主要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临床应用时存在诸多不足。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糖基化CD59是一种...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率显著升高,引发产妇及其子代多种不良结局,而早期诊断和良好控制血糖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目前,GDM诊断主要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临床应用时存在诸多不足。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糖基化CD59是一种补体调节蛋白的糖基化产物,可在体液中稳定存在,与血糖水平呈线性相关,具有测试简便、可重复性佳等优点,且已开发出可稳定使用的试剂盒,在GDM的早期诊断、标准诊断和妊娠结局预测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基化CD59 精准诊断 妊娠结局 生物标志物 血糖
下载PDF
F-NLR评分评估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肖耀东 张啸虎 +4 位作者 吴俊逸 夏浩 谢满意 范月超 梁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评分(F-NLR)对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54例,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将患...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评分(F-NLR)对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54例,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n=50)和预后不良组(n=104)。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风险因素,并利用ROC曲线评估F-NLR在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血肿体积、是否破入脑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ANC)计数、淋巴细胞(ALC)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F-NL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血肿体积、GCS评分、高WBC、低ALC、高F-NLR评分是其短期预后不良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F-NLR评分预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不良的AUC值为0.799(95%CI:0.723~0.874),敏感度为66.3%,特异度为86.0%。结论 F-NLR评分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基底节 脑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胎球蛋白A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张永丽 王晴 +4 位作者 张晶波 李妍雨 王蒙 孙娜 张蓓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38-2442,共5页
目的探讨胎球蛋白A(AHSG)对卵巢癌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冻存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及卵巢癌组织标本。通过UALCAN数据库检索AHSG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临床卵... 目的探讨胎球蛋白A(AHSG)对卵巢癌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冻存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及卵巢癌组织标本。通过UALCAN数据库检索AHSG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临床卵巢癌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AHSG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卵巢癌及正常卵巢组织石蜡切片中AHSG蛋白表达水平;以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HO891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毒转染技术构建上调AHSG表达的SKOV3细胞、HO8910细胞,通过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对照组及AHSG过表达组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HSG过表达后对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质激酶(MAPK)通路关键蛋白c-Jun氨基端激酶(JNK)、磷酸化(p-)JNK、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p-p38 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的影响。结果UALCAN数据库显示AHSG在卵巢癌中低表达;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AHS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显示AHSG蛋白表达水平在卵巢癌组织中显著下降(2.11±0.63比12.41±1.04,P<0.05)。伤口愈合实验显示过表达AHSG可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14.92±5.72)%比(45.07±7.07)%]、HO8910细胞[(56.31±2.37)%比(64.30±1.76)%]的迁移能力(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AHSG可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110.00±4.36)个比(201.33±23.18)个]、HO8910细胞[(119.00±16.64)个比(167.00±6.08)个]的迁移能力(P<0.05)。上调AHSG可显著抑制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在SKOV3细胞中,p-p38 MAPK/p38 MAPK(1.03±0.22比1.67±0.15)、p-JNK/JNK(0.75±0.27比1.25±0.15)、p-ERK/ERK(0.55±0.11比1.01±0.22)(P<0.05)。同样在HO8910细胞中,p-p38 MAPK/p38 MAPK(0.42±0.02比1.11±0.28)、p-JNK/JNK(0.73±0.12比0.99±0.11)、p-ERK/ERK(0.94±0.20比1.69±0.13)(P<0.05)。结论AHSG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HSG抑制MAPK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胎球蛋白类 生物信息学分析 迁移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腹侧纹状体功能连接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梁光利 赵超齐 +3 位作者 刘婷婷 张柳怡 胡雨璇 乔娟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腹侧纹状体(VS)与全脑功能连接(FC)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9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伴忧郁特征抑郁症组(A组,24例)和不伴忧郁特征抑郁症组(B组,35例),同时招募与之相匹配的31名健康对照作为... 目的探讨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腹侧纹状体(VS)与全脑功能连接(FC)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9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伴忧郁特征抑郁症组(A组,24例)和不伴忧郁特征抑郁症组(B组,35例),同时招募与之相匹配的31名健康对照作为对照组。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HAPS)、愉快情绪体验量表(TEPS)评估患者的快感缺失严重程度,3.0T磁共振采集所有被试的静息态磁共振数据。以腹侧纹状体作为种子点,做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比较伴与不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腹侧纹状体功能连接的差异,提取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值与临床特征做相关分析。结果三组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DRS、HAMD-24、SHAPS评分均高于B组(P<0.001),TEPS总分及消费性评分低于B组(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左侧腹侧纹状体(VS)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背外侧额上回之间团块水平上提取的F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VS与右颞中回区域之间的提取的团块水平上F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左VS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背外侧额上回FC值增强(P<0.05)。A组SHAPS评分与左侧VS和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的FC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VS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之间功能协调性的异常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的神经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忧郁特征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腹侧纹状体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究
12
作者 臧梦云 李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105-107,共3页
研究生导师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责任,导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对导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新医科引领医学教育创新的背景下,加强医学院校导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通过提高导师准入门槛、完善导师培训... 研究生导师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责任,导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对导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新医科引领医学教育创新的背景下,加强医学院校导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通过提高导师准入门槛、完善导师培训体系、优化导师考评机制以及构建导学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医学人才培养与新时代社会需求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院校 研究生导师 队伍建设 职责定位 新形势 新问题
原文传递
椎间盘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在椎间盘退变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宰爽嘉 张亮 +6 位作者 李争光 吴火峰 孙华 张永博 陈浏阳 戴睿 张志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21-626,共6页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由中央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外周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及软骨终板(cartilage endplate,CEP)三部分组成[1]。椎间盘细胞主要通过CEP以扩散的方式来吸收营养物质及排出代谢产物,因此椎间...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由中央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外周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及软骨终板(cartilage endplate,CEP)三部分组成[1]。椎间盘细胞主要通过CEP以扩散的方式来吸收营养物质及排出代谢产物,因此椎间盘细胞分裂不活跃、修复能力差是造成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的潜在原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氧化应激损伤 椎间盘细胞 血管组织 软骨终板 潜在原因 纤维环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IL-38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闫利莎 黄小雨 +3 位作者 徐铭铭 王莹莹 肖成华 张勇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38)在重症肌无力(MG)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MG病人78例及同时期的健康对照者(HC)51例,该研究为基础研究,通过酶联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38)在重症肌无力(MG)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MG病人78例及同时期的健康对照者(HC)51例,该研究为基础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外周血清中IL-38的表达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IL-38与疾病严重程度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重症肌无力综合量表(MGC)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L-38对MG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中IL-38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病人血清中IL-38的表达水平(103.07±39.63)ng/L高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病人(87.39±46.8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8与MG病人的QMG评分、MGC评分呈正相关(rs=0.60,P<0.001)、(rs=0.50,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L-38、QMG评分是影响M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38(AUC=0.89)、QMG评分(AUC=0.86)对MG复发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IL-38在MG病人中表达上调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影响M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监测IL-38对临床评估MG病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测MG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白细胞介素-38 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 重症肌无力综合量表评分 危险因素 复发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合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优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畅 姜道利 +5 位作者 刘小芳 徐佳 王瓅珏 王茜 许羚 方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18-525,共8页
目的: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缺血治疗新药的机制研究,探索T2DM合并脑缺血再灌注(T2DM-MCAO/R)损伤大鼠模型建立的优化方法。方法:以4至5周高脂高糖(HFG)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形成T2DM模型,按STZ注射剂量分为A、B、C... 目的: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脑缺血治疗新药的机制研究,探索T2DM合并脑缺血再灌注(T2DM-MCAO/R)损伤大鼠模型建立的优化方法。方法:以4至5周高脂高糖(HFG)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形成T2DM模型,按STZ注射剂量分为A、B、C、D、E五种方法。再建立T2DM-MCAO/R损伤大鼠模型:A、B、C法采用颈总动脉(CCA)进线法,D、E法用颈外动脉(ECA)进线法;A法为单次给药,B、C法连续给药3 d,D、E法在手术前连续给药2周。通过观测大鼠的症状,测量各阶段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手术后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等来评价成模率和模型质量。结果:T2DM-MCAO/R成模率为80.0%、77.8%、84.6%、100.0%、100.0%,其中,E法T2DM成模率最高,为93.3%,死亡率最小。胰岛素和尼莫地平都可以使模型大鼠血糖和神经功能行为学明显改善,并使脑梗死面积减小。结论:以两次低剂量注射STZ,结合ECA进线法手术,建立T2DM-MCAO/R损伤大鼠模型,成模率高,死亡率低,稳定性好,是成功的优化模型,值得推广应用于T2DM合并脑缺血治疗新药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MS组分对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逸夫 肖成华 +1 位作者 陆军 王炎强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不同代谢综合征(MS)组分对其血小板聚集功能(PA)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ACI患者152例。根据MS诊断标准,将88例合并M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MS组),未患有MS的患者64例为对照组(非MS...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不同代谢综合征(MS)组分对其血小板聚集功能(PA)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ACI患者152例。根据MS诊断标准,将88例合并M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MS组),未患有MS的患者64例为对照组(非MS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小板聚集功能。进一步根据MS定义中代谢异常组分的累加评分(0~4分)将ACI患者分为5组,比较各组间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以及不同MS组分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相关性。结果MS组与非MS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ADP%)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MS组比较,MS组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GB)、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腰围和体重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的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着MS组分聚集的增加,ADP%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GB、TG、腰围与ADP%呈显著正相关,HDL-C与ADP%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CI合并MS患者较不合并MS患者具有更高的ADP%。FGB、TG、腰围及HDL-C是ACI患者ADP%升高的重要预测因子。随着MS组分聚集的增加,其对ACI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产生累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功能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滑脱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成 马超 陈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腰椎融合术治疗的32例DLS患者(DLS组)和同期门诊4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2组脊柱全长X线片上的...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腰椎融合术治疗的32例DLS患者(DLS组)和同期门诊4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2组脊柱全长X线片上的矢状位躯干偏移(SVA)、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前凸角(LL)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分析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椎滑脱的相关性。结果DLS组和对照组SVA、TK、PT、PI、SS、L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S组腰椎滑脱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中PT、LL呈正相关,PT、LL是影响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明显改变,PT、LL是影响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椎滑脱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退变性腰椎滑脱 滑脱率 腰椎病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及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慧 张晶波 +2 位作者 刘建维 李妍雨 张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及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治疗、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30例作为子宫内膜癌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作...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及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治疗、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30例作为子宫内膜癌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及病理标本中雌二醇的水平,比较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发生率。选取2009年1月—2018年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合并Ⅱ型糖尿病的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磺酰脲类药物治疗,将上述患者分为3组:二甲双胍治疗组、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其他治疗组。分析二甲双胍治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增殖情况的影响。此外,BrdU标记法检测胰岛素及二甲双胍对Ishikawa细胞和HEC-1-A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PCR检测胰岛素及二甲双胍对上述细胞中c-fos和c-myc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癌组织中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组织,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低分化腺癌比例、远处转移率、肿瘤增殖率明显低于其他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处理可促进Ishikawa细胞和HEC-1-A细胞增殖,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处理后这种促增殖作用被明显抑制(P<0.05)。胰岛素处理后Ishikawa细胞和HEC-1-A细胞中c-myc和c-fos mRNA表达显著增加;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处理后细胞中c-myc和c-f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可能在某些信号通路上与雌激素具有协同作用,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 胰岛素抵抗 C-FOS C-MYC
下载PDF
早产孕妇蜕膜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苗苗 张曙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孕妇蜕膜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标准分为早产组(孕周<37周)、足月顺产组(孕周>37周)和足月剖宫产组(孕周>37周),收集... 目的探讨早产孕妇蜕膜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标准分为早产组(孕周<37周)、足月顺产组(孕周>37周)和足月剖宫产组(孕周>37周),收集3组孕妇的蜕膜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3组蜕膜细胞凋亡及周期情况。结果早产组孕妇蜕膜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足月顺产组和足月剖宫产组(P均<0.05);早产组孕妇蜕膜细胞G0/G1比例显著高于足月顺产组和足月剖宫产组(P均<0.05)。结论早产孕妇蜕膜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增殖活性显著降低,阻滞细胞于G0/G1期,可能在早产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蜕膜细胞 凋亡 周期变化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连芹 石梦竹 +2 位作者 顾天楚 许晶晶 刘金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1-923,共3页
对于临床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患者,早期可选用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然而,溶栓或PCI恢复再灌注往往会使心肌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 对于临床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患者,早期可选用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然而,溶栓或PCI恢复再灌注往往会使心肌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同样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停跳与复跳也会导致心肌发生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临床研究 RIC IPC 信号转导通路 作用机制 再灌注 手术患者 临床应用 心脏手术 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