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肺炎患者病原学特点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方堃 卓越 +3 位作者 徐荣良 李丽 许铁 叶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当天抗生素应用前利用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当天抗生素应用前利用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IL-2、IL-4、IL-6、IL-10、IL-17A,分析其预测感染和病原学种类的诊断价值,同时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同期健康体检者81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入组检出病原菌的患者剔除混合菌属感染106例,根据病原学结果分为三组:革兰阴性菌(G-)组38例,革兰阳性菌(G+)组36例,非细菌感染组32例(病毒17例,真菌15例);细菌培养分离出合格菌株146株,革兰阴性菌60株,占41.09%,革兰阳性菌52株,占36.9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占29.44%.与对照组比较,G+菌组和G-菌组、非细菌感染组细胞因子IL-2、IL-4、IL-6、IL-17A、IL-10、IFN-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菌组、G+菌组的IL-6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且G-菌组IL-6和IL-2水平均高于G+菌组(P<0.05);非细菌组的IL-2水平高于G+菌组(P<0.05);G+菌组的IL-10水平高于G-菌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结论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对重症肺炎患者感染和病原学诊断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但在临床工作中,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重症肺炎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9.44%,需在治疗中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Th17 重症肺炎 病原菌
下载PDF
Th 1/Th2细胞因子检测在鉴别脓毒症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尚昆 卓越 +2 位作者 薛婷 许铁 叶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对于脓毒症患者早期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原学结果进行分组:革兰氏阴性(G-)菌感染组(n=35)和革兰氏阳性(G+)菌感染组(n=6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白细胞计...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对于脓毒症患者早期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原学结果进行分组:革兰氏阴性(G-)菌感染组(n=35)和革兰氏阳性(G+)菌感染组(n=6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WBC)、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早期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8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使用IL-6、IL-10或联合二者预测G-菌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33、0.891,P值均小于0.05。用于预测G-菌阳性的IL-6阈值为53.08 pg/mL,灵敏度为82.0%,特异度85.7%;IL-10相应阈值为10.08 pg/mL,灵敏度为80.3%,特异度80.0%;联合IL-6与IL-10预测G-菌阳性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77.1%,小于阈值提示G+菌感染。结论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6、IL-10可以用于鉴别脓毒症患者早期G-或者G+菌感染,联合IL-6和IL-10判断灵敏度更好,有助于临床抗细菌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TH1/TH2细胞因子 G-感染 G+感染
下载PDF
不同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液对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臧玉柱 杨小雪 +2 位作者 李丽 卓越 叶英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乳剂(TPF-D)和肠内营养混悬液(TPF)]用于早期肠内营养对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入2020年6至10月徐州医科... 目的观察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乳剂(TPF-D)和肠内营养混悬液(TPF)]用于早期肠内营养对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入2020年6至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排标准,最终71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鼻饲TPF-D)和对照组(36例,鼻饲TPF)。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第1、3、7天每4小时一次血糖数据,并计算平均血糖值(GLU_(AV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GLU_(MAGE));计算治疗后3、7 d胰岛素应用总量;监测患者第1、7天相关营养指标变化,如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记录胃肠道并发症(如反流、呕吐、腹泻、腹胀等)、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1)2组性别比例、年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第1、3、7天GLU_(AVE)及第1、3天GLU_(MAG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7天GLU_(MAG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08)mmol/L vs(1.56±0.10)mmol/L,t=6.22,P=0.02]。(3)观察组治疗3、7 d胰岛素应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40±39.80)U vs(102.70±49.60)U,t=0.17,P=0.02;(110.50±43.30)U vs(202.80±56.40)U,t=2.52,P=0.01]。(4)2组第1、7天TP、PA、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组胃肠道并发症、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早期营养中,TPF-D较TPF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变异性,控制血糖波动幅度,并减少临床中胰岛素用量,但不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肠内营养乳剂 血糖变异性 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