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高危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1
作者
王珊珊
缪世琛
+4 位作者
单佳俐
张丹
王庆庆
倪启超
房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3416-3421,共6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PTC)发生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手术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156例,年龄[M(Q...
目的探讨中高危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PTC)发生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手术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156例,年龄[M(Q_(1),Q_(3))]49.0(33.8,57.0)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估。采用R语言随机筛选出70%的患者设立验证组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ont-CLNs转移分为转移组(n=56)和未转移组(n=150),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9.0(28.0,56.8)岁和51.0(38.8,57.0)岁。两组在性别、肿瘤最大径(>1 cm)、同侧中央区淋巴结(Ipsi-CLNs)转移、Ipsi-CLNs转移数目(≥4)及患侧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与Cont-CLNs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926,95%CI:1.063~8.051)、肿瘤最大径>1 cm(OR=4.471,95%CI:1.344~14.877)、Ipsi-CLNs转移数目≥4(OR=5.011,95%CI:1.815~13.834)是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建模组中预测模型预测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ROC曲线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1(95%CI:0.744~0.898)、82.5%、63.4%;内部验证组中预测模型预测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ROC曲线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0(95%CI:0.717~0.902)、63.3%、83.7%。建模组与验证组校正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建模组与验证组DCA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中高危uPTC患者为男性、肿瘤最大径>1 cm、Ipsi-CLNs转移数目≥4时应警惕Cont-CLNs转移,可考虑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对侧中央区淋巴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题名
中高危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1
作者
王珊珊
缪世琛
单佳俐
张丹
王庆庆
倪启超
房俊
机构
南通
大学
附属
医院
普
外科
徐州
医科
大学
附属
宿迁
医院
(
南京鼓楼医院
集团
宿迁
医院
)
普
外科
南通
大学
医学院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3416-3421,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卫健委项目(x202356)
文摘
目的探讨中高危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uPTC)发生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手术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156例,年龄[M(Q_(1),Q_(3))]49.0(33.8,57.0)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估。采用R语言随机筛选出70%的患者设立验证组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ont-CLNs转移分为转移组(n=56)和未转移组(n=150),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9.0(28.0,56.8)岁和51.0(38.8,57.0)岁。两组在性别、肿瘤最大径(>1 cm)、同侧中央区淋巴结(Ipsi-CLNs)转移、Ipsi-CLNs转移数目(≥4)及患侧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与Cont-CLNs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926,95%CI:1.063~8.051)、肿瘤最大径>1 cm(OR=4.471,95%CI:1.344~14.877)、Ipsi-CLNs转移数目≥4(OR=5.011,95%CI:1.815~13.834)是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建模组中预测模型预测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ROC曲线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1(95%CI:0.744~0.898)、82.5%、63.4%;内部验证组中预测模型预测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的ROC曲线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0(95%CI:0.717~0.902)、63.3%、83.7%。建模组与验证组校正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建模组与验证组DCA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中高危uPTC发生Cont-CLNs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中高危uPTC患者为男性、肿瘤最大径>1 cm、Ipsi-CLNs转移数目≥4时应警惕Cont-CLNs转移,可考虑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对侧中央区淋巴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Keywords
Thyroid tumor
Cerv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Contra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
Risk factors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高危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王珊珊
缪世琛
单佳俐
张丹
王庆庆
倪启超
房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