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情绪识别能力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孙东鹏 王成东 梁洪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情绪识别能力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将患者分为暴力组(n=100)、非暴力组(n=100),比较2组的...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部情绪识别能力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将患者分为暴力组(n=100)、非暴力组(n=100),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事件相关电位、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巴瑞特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评分与面部情绪识别功能,分析冲动暴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暴力组P300潜伏期、N200潜伏期均长于非暴力组,P300波幅低于非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组BPRS、BIS-11评分均高于非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组悲伤、恐惧、厌恶、愤怒正确数及总正确数均低于非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300潜伏期、P300波幅、N200潜伏期、BPRS、BIS-11、面部情绪(悲伤、恐惧、厌恶、愤怒)识别正确数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有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与患者识别面部情绪中悲伤、恐惧、厌恶、愤怒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冲动暴力行为 面部情绪
下载PDF
fMRI在抑郁症患者MECT前后脑功能变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邱志强 李皖陇 +2 位作者 王其智 乔娟 李绍东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对首发重度抑郁症(MDD)患者改良型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进行分析,探讨MECT治疗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就诊、需要行MECT的...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对首发重度抑郁症(MDD)患者改良型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进行分析,探讨MECT治疗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就诊、需要行MECT的MDD患者28例。MECT治疗前后行rs-fMRI扫描,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评估。采用基于Matlab R2019b平台的DPABI V6.0软件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差异脑区的标准化低频振幅(mALFF)值和功能连接(FC)值,并与临床治疗减分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MDD患者经MECT治疗后HAMD-24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治疗前相比,MDD患者MECT治疗后两侧中央后回的mALFF降低(P<0.05),与患者临床减分率呈负相关(r=-0.558,P=0.002);以左侧中央后回为感兴趣区(ROI),MDD患者MECT治疗后左侧中央后回与右侧距状回、舌回的FC减低(P<0.05),与患者临床减分率呈负相关(r=-0.425,P=0.024)。结论MECT可能通过调节MDD患者两侧中央后回的mAFLL和左侧中央后回与右侧距状回、舌回的FC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fMRI在抑郁症患者MECT治疗前后脑功能变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电休克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