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症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洁 纵书芳 王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85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将合并MP感染患儿为观察组(90例),诊断为单纯IM患儿为对照组(95例)。从患儿临床特征、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症指标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咳嗽、肺部啰音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受累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清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指标如ALT、AST及EB病毒拷贝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4+、CD4+/CD8+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M合并MP感染患儿呼吸系统受累、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细胞免疫失衡,炎症反应强度大,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肺炎支原体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乐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6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脑脊液S蛋白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排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氧合指数、氧分压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及心肺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干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毒性脑膜炎 结局回溯性特别关注护理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异物致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佩佩 吴亚楠 +1 位作者 王莹 王然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致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就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患儿共108例,根据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将入组患儿分为感染组(51例)和未感染组(57例)...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致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就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患儿共108例,根据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将入组患儿分为感染组(51例)和未感染组(57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儿年龄<2岁(χ^(2)=18.091、P<0.001)、异物类型(χ^(2)=8.731、P<0.001)、异物形状(χ^(2)=12.350、P<0.001)、异物停留时间≥7 d(χ^(2)=7.34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分布(χ^(2)=0.578、P=0.155)、异物位置(χ^(2)=0.249、P=0.642)、三凹征(χ^(2)=0.636、P=0.127)和肺气肿发生率(χ^(2)=0.076、P=1.2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岁)(OR=4.456,95%CI:2.030~6.883、P<0.001),植物异物(OR=2.685、95%CI:1.576~3.451、P<0.001),非光滑异物(OR=1.648、95%CI:1.436~3.662、P=0.007)和异物停留时间(≥7 d)(OR=1.750、95%CI:1.328~3.553、P=0.003)均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儿的住院时间[(3.9±0.7)d]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1±0.3)d]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23、P<0.001,t=163.79、P<0.001)。结论年龄<2岁、植物异物、非光滑异物和停留时间≥7 d均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情,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异物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