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与矫正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雯 冯现明 +5 位作者 陈鸿雁 廖娅 王威 李甦雁 李影 王小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6~18岁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与矫正情况。方法: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研究,于2020-09/12以学校为单位抽取徐州市70所中小学校进行近视筛查。参与抽样63488人,剔除不合格记录后,最终纳入6~18岁中小学生58149人,并分析其不...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6~18岁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与矫正情况。方法: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研究,于2020-09/12以学校为单位抽取徐州市70所中小学校进行近视筛查。参与抽样63488人,剔除不合格记录后,最终纳入6~18岁中小学生58149人,并分析其不同年龄、性别、地区、近视程度下的近视及矫正情况。结果:徐州市6~18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为49.26%,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的趋势(P<0.01),近视程度随年龄增加逐渐加深,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53.70%vs 45.67%,P<0.01),城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于乡镇(55.40%vs 45.10%,P<0.01)。框架眼镜矫正率为31.11%,足矫率为60.23%,同时矫正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P<0.01),女生矫正率高于男生(32.45%vs 29.84%,P<0.01),但女生足矫率却低于男生(56.60%vs 63.98%,P<0.01)。城市中小学生矫正率和足矫率均高于乡镇(46.50%vs 18.33%,62.20%vs 56.07%,P<0.01)。结论:徐州市2020年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不容乐观,中小学生近视矫正率及矫正合格率较低,推测是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筛查 近视 患病率 屈光矫正
下载PDF
徐州市和平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甦雁 刘海洋 +8 位作者 刘亚鲁 徐青 乔磊 宫朝举 李婕 管莉娜 范巍 沈洁 冯瑞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42-248,共7页
目的研究徐州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各分期的患病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招募在徐州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中登记... 目的研究徐州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各分期的患病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招募在徐州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中登记并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体格,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拍摄眼底照相、Angio-OCT、裂隙灯等眼科检查,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基本信息、糖尿病史及治疗方式等信息。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方差分析方法分析组间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29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统计分析中,其中DR共125例,占13.5%。在DR患者中,轻度非增生型DR、中度非增生型DR、重度非增生型DR、增生型DR的患者分别为79例(63.2%)、14例(11.2%)、6例(4.8%)、26例(20.8%)。DR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50±8.15)岁,糖尿病的确诊年龄为(49.10±9.66)岁,均小于无DR患者[(66.62±9.80)岁和(56.79± 10.5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6.06±8.95)年,高于无DR患者[(10.49±8.18)年];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为95.2%,高于无DR患者(83.8%);使用降糖药比例为96.8%,高于无DR患者(88.4%),注射胰岛素的比例为51.0%,高于无DR患者(18.7%);糖化血红蛋白为9.03%±2.10%,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为(191.47±322.83)mg/g,均高于无DR患者[7.44%±1.34%和(87.24±151.70)mg/g];认为血糖控制一般及好的比例为52.8%,低于无DR患者(71.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糖尿病确诊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使用胰岛素是患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DR在糖尿病居民中的患病率为13.5%,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糖尿病确诊年龄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高、注射胰岛素是患D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术与内界膜翻转遮盖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力及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余 管莉娜 +2 位作者 陈嘉玉 韩爽 张正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评估内界膜(ILM)翻转遮盖术与ILM剥除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中的效果,观察2种手术方法对黄斑裂孔闭合方式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MH患者54例(54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 目的评估内界膜(ILM)翻转遮盖术与ILM剥除术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中的效果,观察2种手术方法对黄斑裂孔闭合方式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MH患者54例(54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ILM剥除术28例(28眼),采用ILM翻转遮盖术26例(26眼),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孔闭合形态及视网膜外层结构。结果术后6个月时,剥除组和翻转组平均视力(LogMAR)分别为0.85±0.25和0.71±0.19,2组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1)=12.67,P1<0.001;t_(2)=11.47,P_(2)<0.001)。术后视力翻转组较剥除组更好(t=2.20,P=0.033)。术后6个月时,剥除组黄斑裂孔(MH)成功闭合24例(85.7%),其中U型闭合11例(45.8%),EZ完整10例(41.7%),外界膜(ELM)完整17例(70.8%);翻转组MH成功闭合24例(92.3%),U型闭合18例(75.05%),EZ完整16例(66.7%),EIM完整20例(83.3%),翻转遮盖组术后U型闭合及EZ、ELM恢复均高于剥除组。结论2种手术方式在提高MH闭合率方面均有有效性,ILM翻转遮盖术更有利于裂孔沿着原有解剖形态愈合,有效恢复术后视网膜外层结构,提高患者预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内界膜 闭合形态 视网膜外层结构
下载PDF
双眼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1例
4
作者 杨潇 樊芳芳 李甦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28-32,37,共6页
32岁女性,因“右眼视力下降伴黑影飘动10天”就诊。患者平素贫血病史,血红蛋白71.0 g/L,否认全身其他疾病史。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05,左眼1.0,右眼结膜轻度充血,前房Tyn(+++),前房积脓约1mm,玻璃体中度混浊,眼底模糊见视网膜平伏。右眼... 32岁女性,因“右眼视力下降伴黑影飘动10天”就诊。患者平素贫血病史,血红蛋白71.0 g/L,否认全身其他疾病史。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05,左眼1.0,右眼结膜轻度充血,前房Tyn(+++),前房积脓约1mm,玻璃体中度混浊,眼底模糊见视网膜平伏。右眼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见黄斑颞侧视网膜前局部增殖膜,下方信号遮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右眼视网膜血管后期荧光稍渗漏。初步诊断为右眼葡萄膜炎,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1个月余后患者因双眼视力下降并持续加重复诊,右眼视力降至FC/BE,左眼降至FC/50 cm,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清,左眼Tyn(+),前房积脓约0.5 mm,玻璃体中度混浊,眼底模糊见视盘及黄斑间疑似黄白色病灶。为明确病因对患者进行了右眼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前膜剥除治疗,留取的玻璃体原液进行细菌、真菌涂片及培养,同时进行宏基因检测。宏基因检测结果为白色念珠菌(+),并经进一步G试验得到证实,涂片及培养结果为阴性。修正诊断为双眼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EFE),检查发现患者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对患者进行了双眼玻璃体腔注射伏立康唑联合全身伏立康唑治疗,后因左眼病情无明显好转予以左眼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前膜剥除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双眼症状好转,视力改善,随访至今无复发。讨论体会:EFE早期易被误诊为葡萄膜炎,尤其是无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提高对该病的认知,仔细询问病史,尽早抗真菌治疗,必要时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 伏立康唑
下载PDF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引导下光动力疗法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疗效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越 李甦雁 +2 位作者 刘亚鲁 孙永承 吴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观察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引导的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C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8年5月在徐州市立医院确诊并行PDT治疗的CCH患者17例1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眼均行光... 目的观察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引导的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C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8年5月在徐州市立医院确诊并行PDT治疗的CCH患者17例1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眼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同步ICGA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I)检查,根据ICGA图像确定病灶范围后进行PDT治疗。随访6~36个月,平均(23.3±11.8)个月,比较患眼PDT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OCT评估患眼治疗前后视网膜下积液(SRF)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变化,采用ICGA观察瘤体直径,采用CDI测量瘤体厚度。结果16例患者行单次PDT治疗,1例有PDT治疗史,1例有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史。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患眼BCVA(LogMAR视力)分别为0.99±0.52、1.09±0.50、0.97±0.53、0.81±0.66和0.79±0.69,CRT分别为(440.76±281.34)、(329.18±175.02)、(274.24±169.55)、(271.53±150.00)和(291.06±201.41)μm,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65,P=0.006;F=8.784,P=0.002)。与治疗前比较,末次随访标准对数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9例,占52.9%;视力浮动在2行以内者7例,占41.2%;视力下降2行及以上者1例,占5.9%。患眼治疗前OCT示SRF均累及黄斑区;治疗后3个月,7眼SRF完全吸收,占41.2%,8眼SRF明显减少,占47.1%;末次随访,12眼SRF完全吸收,占70.6%,3眼SRF明显减少,占17.6%,2眼SRF未吸收,占11.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CRT值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眼治疗前FFA及ICGA早期均显示类圆形强荧光,ICGA强荧光的范围大于FFA;末次随访瘤体最大直径较治疗前缩小者15眼,占88.2%。治疗前和末次随访瘤体厚度分别为(3.80±1.13)mm和(3.42±1.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1,P=0.010)。结论ICGA引导下的PDT治疗CCH可改善患眼视功能,促进SRF吸收,致瘤体萎缩。大多数患者经单次PDT治疗就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血管瘤 孤立性/治疗 光动力疗法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疗效
下载PDF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方式的经验与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苗培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63-65,共3页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纳入临床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培训。本文就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经验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纳入临床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培训。本文就眼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经验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 培训 临床 带教方式
下载PDF
眼科临床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海洋 李甦雁 +1 位作者 张正培 范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2期16-17,共2页
眼科学是临床中的二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平行。眼科与全身各个器官具有紧密联系,很多疾病发生后均在眼科中有所表现。这就需要眼科医生掌握全面的医疗知识,对与眼科有关的疾病类型进行了解,在诊治患者的时候,不局限于眼科疾病的诊治,而... 眼科学是临床中的二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平行。眼科与全身各个器官具有紧密联系,很多疾病发生后均在眼科中有所表现。这就需要眼科医生掌握全面的医疗知识,对与眼科有关的疾病类型进行了解,在诊治患者的时候,不局限于眼科疾病的诊治,而是从患者整体身体情况入手考察。这就要求在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时,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学习。眼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是教学医院眼科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生从学生到医生转变的关键,这项工作对医学生医德品格的塑造、医疗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要。文章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教学经验,从入科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录像教学、规范医疗文书书写、伦理学教育等方面论述了提高眼科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教学 眼科 伦理学教育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沫 宋宏鲁 +32 位作者 周欢粉 赖梦莹 徐全刚 孙明明 范珂 崔红培 王海燕 金鑫 孙传宾 肖庆 王影 赵子德 张铭连 常永业 陈梦平 申战省 杨晖 徐晓宇 李志清 邢东军 董玉 杨金润 任骞 李丽 张文芳 孙莉 张正培 李甦雁 刘丹岩 周娜磊 罗纳丽 刘亚东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6-653,共8页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对照组124例124眼,接受口服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和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158例158眼,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1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3个月。分别于入组后1、2、3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小数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750i 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查视野获得视野指数(VFI),采用HD 4000/HD 5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采用RTVue-XR OCT仪测定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管密度(RPC)。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末BCVA、VFI,次要结局指标为pRNFL、RPC,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共242例242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BCVA随访,98例98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VFI随访。在视功能变化方面,2个组患者随时间推移BCVA和VFI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构指标方面,2个组患者pRNFL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pRNFL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最终随访R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后25 d退出研究。结论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可以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加速视盘水肿消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氢溴酸樟柳碱 治疗
下载PDF
3D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显微镜目镜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效果比较
9
作者 刘丹丹 葛星 +3 位作者 樊芳芳 刘海洋 张正培 李甦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69-1176,共8页
目的比较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手术显微镜目镜系统辅助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PDR并满足PPV标准... 目的比较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手术显微镜目镜系统辅助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PDR并满足PPV标准的患者40例4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D组和目镜组,每组20例20眼。3D组采用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辅助PPV,目镜组在传统显微镜目镜下进行PPV。术前6~7 d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0.5 mg(0.05 ml),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三通道25G PPV。设定内照明亮度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最低亮度,即3D组导光纤维及吊顶灯亮度设定值为20%,目镜组导光纤维设定为32%,吊顶灯亮度设定为46%,并根据术中实际情况调整。术后使用数字式光度计于5 mm及10 mm处测量导光纤维及吊顶灯光强度,比较2个组患眼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Retiscan电生理检查系统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对各组术眼眼压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3D组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3个月BCVA分别为2.21±1.13、1.99±1.07、1.26±0.86和0.98±0.65,目镜组分别为1.89±0.95、1.94±0.79、1.42±0.80和1.31±0.79,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022,P=0.884),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8.765,P<0.001),其中3D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目镜组术后3个月BCVA较各自术前BCVA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手术前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_(时间)=3.983,P=0.046),其中2个组术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较术前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D组在5 mm及10 mm处导光纤维和吊顶灯光强度均较目镜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980,P=0.328;F_(时间)=2.706,P=0.062)。2个组术后玻璃体出血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0,P=0.327)。结论3D低照明强度平视系统下行PPV治疗PDR与传统显微镜目镜下手术效果相当,3D手术对视网膜的光照度更低,术后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 光损伤 3D平视系统
下载PDF
PDR行玻璃体手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新婷 李甦雁 +4 位作者 范巍 李婕 冯瑞芳 张正培 季苏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用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前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5-05/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8例112眼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行玻璃体切割术...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用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前后玻璃体腔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5-05/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8例112眼纳入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mg/0.05mL雷珠单抗组(43例57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4mg/0.1mL曲安奈德组(45例55眼),两组患者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抽取0.5mL玻璃体液后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或曲安奈德。注药后7d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前再次抽取玻璃体液0.5mL。采用双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玻璃体液的胎盘生长因子(PIGF)。用Luminex200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BB(PDGF-AB/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浓度。结果:雷珠单抗组玻璃体腔内PIGF与VEGF-A水平注射后较注射前均明显降低,而IL-6、IL-8水平增高(PIGF:65.36±15.16 vs 19.42±6.34pg/mL;VEGF-A:315.16±14.34 vs 21.32±2.54pg/mL,IL-6:37.32±4.04 vs 52.42±5.32pg/mL;IL-8:111.723±21.32 vs 198.73±19.03pg/mL,P<0.001)。而MCP-1、MCP-3及PDGF-AB/B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曲安奈德组玻璃体腔内PIGF水平显著增加(74.28±17.34 vs 136.12±15.34pg/mL,P<0.05)。而MCP-1水平明显减少(2789.32±143.54 vs 2038.21±105.34pg/mL,P<0.05)。MCP-3、IL-6、IL-8、PDGF-AB/BB、VEGF-A表达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雷珠单抗注射后玻璃体中PIGF、VEGF-A含量明显低于曲安奈德注射后含量(P<0.01),IL-8、MCP-1水平则显著增加(P<0.05)。此外,雷珠单抗组术中出血情况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能显著降低PIGF、VEGF-A表达,同时促进IL-6、IL-8水平增加;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减少MCP-1表达,促进PIGF水平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 细胞因子 雷株单抗 曲安奈德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25G玻璃体手术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PDR伴VH的NVG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柳 李甦雁 +5 位作者 刘海洋 徐青 刘亚鲁 范巍 管莉娜 李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9-1404,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围手术时期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手术(PPV)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玻璃体积血(VH)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 目的:比较不同围手术时期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手术(PPV)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玻璃体积血(VH)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16-11/2019-04在我院确诊的PDR伴VH的Ⅲ期NVG患者28例3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25G PPV联合小梁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2例14眼患者于术前3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第2组16例16眼于25G玻璃体手术及小梁切除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IVC)0.5mg/0.05mL。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术后疼痛缓解、虹膜新生血管(INV)消退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压(IOP)控制率情况。结果:第1、2组均完成手术并分别随访12.40±2.21mo和12.23±2.11mo(P>0.05)。第1组术中出血和术后早期前房出血发生率(29%、14%)低于第2组(75%、56%,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再出血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后3d所有患者疼痛缓解。第1组IVC后3d(即手术日)93%的INV完全消退,第2组PPV术后7d 94%INV完全消退。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各有1眼残余少许萎缩的INV。术后1wk,1、3、6mo IOP控制率,第1组依次为93%、79%、64%、57%,第2组依次为94%、75%、50%、44%,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IOP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第1、2组IOP分别为20.45±10.55和22.63±7.24mmHg,与术前42.21±9.11和44.88±11.83mmHg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BCVA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IVC预处理与术毕IVC联合25G PPV及小梁切除术治疗继发于PDR伴VH的NVG相比,术中出血和术后早期前房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两种方法IOP控制率相当,虽然随着时间逐渐减低,但是经过及时处理最终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雷珠单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对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洪艺洋 李甦雁 +3 位作者 刘亚鲁 张正培 季苏娟 刘海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经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后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接受IVR治疗的ROP患儿51例10...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经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后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接受IVR治疗的ROP患儿51例100眼资料纳入研究。经Retcam眼底照相及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1型阈值前期ROP 39例70眼、阈值期ROP 18例30眼。于确诊后24~36 h玻璃体腔注射0.25 mg/0.025 ml雷珠单抗。术后1 d观察有无眼压升高、眼内出血及眼内炎症反应,术后1周用Retcam眼底照相检查眼底病灶是否消退,每间隔2~4周复查1次,直至视网膜血管化,观察有无全身及眼部并发症。比较单次IVR治疗后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治愈率、视网膜血管化发生时间及复发率。结果单次IVR治疗后ROP治愈率为86%(86/100),均未见全身不良反应,1型阈值前期组、阈值期组ROP治愈率分别为85.71%(60/70)和86.67%(26/30),2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65)。1型阈值前期组和阈值期组视网膜血管化时间分别为(11.86±8.60)周和(14.45±10.01)周,2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22)。ROP复发10眼,其中1型阈值前期组复发率为5.71%(4/70),明显低于阈值期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3)。10眼ROP复发,其中6眼再次行1次IVR治疗,4眼行1次激光光凝治疗。单次IVR治疗后5眼出现视网膜前出血,未行干预,出血自行吸收。结论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1型阈值前期及阈值期ROP均安全、有效,阈值期组ROP复发率高于1型阈值前期组,经再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角膜保护剂与平衡盐溶液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眼表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伟 李甦雁 +2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季苏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2-988,共7页
目的比较角膜保护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平衡盐溶液(BSS)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的... 目的比较角膜保护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平衡盐溶液(BSS)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对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DR患者50例5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PMC组和BSS组,每组25眼,所有术眼均接受非接触广角镜下三通道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根据分组不同分别滴加质量分数2%HPMC和BSS保持眼表湿润。记录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手术时间、2%HPMC或BSS应用次数和术前及术毕角膜上皮水肿分级。术后共随访1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 d、10 d和1个月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结果HPMC组平均点眼(5.00±1.56)次,明显少于BSS组的(50.56±17.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1,P<0.01)。术毕HPMC组角膜水肿评分为1.0(1.0,1.0)分,低于BSS组的2.0(2.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09,P<0.01)。各组内术后1 d、3 d、10 d、1个月术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PMC组:χ^(2)=36.040,P<0.01;BSS组:χ^(2)=50.892,P<0.01),术后1、3、10 d时HPMC组术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低于相应时间点B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3 d、10 d、1个月HPMC组术眼BUT值分别为(6.15±2.20)、(6.95±2.46)、(6.16±2.11)和(5.81±2.92)s,BSS组分别为(3.89±1.87)、(5.32±2.59)、(5.01±2.12)和(4.97±2.10)s,术后不同时间点2个组间BUT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5.240,P<0.05;F时间=2.846,P<0.05)。BSS组术前SⅠt值为(12.24±5.55)mm,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的(9.96±4.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3,P=0.001);BSS组术后OSDI评分为(51.00±12.04)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7.89±1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P<0.05)。结论与BSS相比,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采用2%HPMC对PDR微创玻璃体手术中角膜上皮的保护效果更佳,并且可减少术中使用频率、缩短PDR术眼术后眼表组织的修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性 玻璃体手术 微创 角膜保护剂 眼表修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影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抗VEGF治疗后OCTA指标变化的房水靶细胞因子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青 乔磊 +5 位作者 宫朝举 冯瑞芳 刘亚鲁 孙永承 张翼鹏 李甦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2-639,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影像指标的房水可预测细胞因子。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PCV患者20例20眼... 目的探讨影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影像指标的房水可预测细胞因子。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PCV患者20例20眼,均采用康柏西普3+PRN方案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第3次注射前收集患眼房水各100μl,用Luminex平台检测房水中13种细胞因子水平,并纳入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年龄及性别匹配的白内障患者16例16眼作为对照。采用OCTA系统对PCV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视网膜下液高度(SRFH)、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高度(PEDH)、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直径(PEDD)进行测定,分析影响PCV治疗前后OCTA相关指标变化的房水细胞因子。结果与白内障组比较,治疗前PCV组患眼房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瘦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生成素2(Ang-2)、内皮素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质量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PCV患眼房水中VEGF-A质量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患眼CMT、SRFH、PEDH、PEDD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PCV患眼房水中VEGF-A质量浓度与治疗前后CMT的变化值呈正相关(r=0.592,P<0.05);内皮素1质量浓度与治疗前后CMT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0.485,均P<0.05);IL-8和HGF质量浓度与治疗前后SRFH的变化值均呈正相关(r=0.492、0.466,均P<0.05)。治疗前房水中VEGF-A和IL-8质量浓度分别影响CMT和SRFH变化量,基线VEGF-A每增加1 pg/ml,CMT降低0.836μm(P=0.006);基线IL-8每增加1 pg/ml,SRFH降低12.522μm(P=0.028)。结论PCV患眼房水中VEGF-A和IL-8浓度明显升高,其基线水平可能分别是评估PCV患者抗VEGF药物治疗后CMT和SRFH改善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测定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白细胞介素-8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视网膜下液高度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矫正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 被引量:17
15
作者 章志扬 周雷 李威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16-418,442,共4页
目的研究三种手术方式矫正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120眼)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采取额肌筋膜悬吊术治疗,B组患者采取... 目的研究三种手术方式矫正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120眼)先天性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采取额肌筋膜悬吊术治疗,B组患者采取传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C组患者采取联合筋膜鞘悬吊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正矫率、美容效果、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正矫率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其眼睑弧度、眼睑高度对称性、双重睑评分及睑裂高度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可有效提升睑裂高度,安全性好,治疗效果及美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额肌筋膜悬吊 提上睑肌缩短 联合筋膜鞘悬吊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腾予 李甦雁 +4 位作者 张正培 刘海洋 季苏娟 刘亚鲁 徐青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1-657,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CV合并... 目的比较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与不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的PCV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组24眼,仅予以PPV治疗;PPV+抗VEGF组12眼,先行PPV并于术后1周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所有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2个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观察玻璃体再出血和黄斑区瘢痕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8.552,P=0.006;F时间=31.775,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BCVA显著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V+抗VEGF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BCVA均优于相应时间点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眼治疗前后CR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4.797,P=0.041;F时间=295.764,P<0.001),其中2个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术眼CR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CRT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时PPV+抗VEGF组术眼CRT低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个组间术眼C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V组发生眼压升高2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眼,发生率分别为8.33%和4.17%。PPV+抗VEGF组发生白内障加重2眼。PPV组和PPV+抗VEGF组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67%(4/24)和8.33%(1/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PPV组和PPV+抗VEGF组黄斑区瘢痕形成率分别为4.17%(1/24)和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可改善视力,降低CRT,且短期内效果逐渐增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进一步增强PPV的术后效果,更好地改善视力及视网膜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玻璃体手术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积血 抗VEGF药物治疗
下载PDF
宿迁市2020年学龄儿童新发近视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娅 陈鸿雁 +2 位作者 董磊 王威 王小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1-2004,共4页
目的:探究宿迁市2020年学龄儿童新发近视的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宿迁市42所小学,根据2019及2020年的体检信息纳入受试学龄儿童共12452人;基于其两年的视力、屈光度、身高和体质量信息,本研究分... 目的:探究宿迁市2020年学龄儿童新发近视的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宿迁市42所小学,根据2019及2020年的体检信息纳入受试学龄儿童共12452人;基于其两年的视力、屈光度、身高和体质量信息,本研究分析了该地不同人口特征因素下学龄儿童的新发近视情况及其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学龄儿童总体新发近视率为24.63%,不同人口特征因素下的新发近视率均有差异(均P<0.01),其中城市高于乡镇(26.24%vs 21.31%)、女生高于男生(27.05%vs 22.91%)、超重的学龄儿童高于不超重的(25.82%vs 23.92%),且新发近视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χ^(2)_(趋势)=236.421,P<0.01);同时新发近视者的身高和体质量年增加量均大于维持正视者(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OR=1.541)、女生(OR=1.325)、高年龄段(OR=2.827)及超重(OR=1.191)的学龄儿童新发近视的风险更高(均P<0.01)。结论:宿迁市2020年学龄儿童的新发近视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城市、女性、高年龄段及超重的学龄儿童新发近视的风险较高,同时一段时间内身高、体质量的快速增加可能警示着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学龄儿童 性别 体质量指数 年龄
下载PDF
传统治疗方法与应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初步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昌博 李甦雁 +5 位作者 靳雷 沈洁 王新婷 徐青 冯瑞芳 王秀丽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794-799,共6页
目的评估睑板腺热脉动系统(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热敷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式、随机性的临床研究,将50例(100眼)MGD患者随机分为LipiFlow治疗组(25例50眼)和热敷治疗组(25... 目的评估睑板腺热脉动系统(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热敷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式、随机性的临床研究,将50例(100眼)MGD患者随机分为LipiFlow治疗组(25例50眼)和热敷治疗组(25例50眼)。LipiFlow治疗组给予1次12min的LipiFlow治疗;热敷治疗组给予热敷治疗,每次15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脂质层厚度(LLT)、不完全眨眼频率(PB)、眼表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睑板腺开口数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GYSS)等方面的临床评估,对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观症状都有所缓解,LipiFlow治疗组的OSDI评分低于热敷治疗组(P<0.05);同时,LipiFlow治疗组LLT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热敷治疗组LLT改善不明显,LipiFlow治疗组LLT较热敷治疗组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眼表荧光素染色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LipiFlow治疗组的评分值较热敷治疗组更低(P<0.05)。在治疗后8、12周,LipiFlow治疗组的PB显著低于热敷治疗组,而TBUT值则显著高于热敷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睑板腺开口数及MGYSS评分在治疗4周后均获得改善,LipiFlow治疗组睑板腺开口数及MGYSS评分均显著高于热敷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ipiFlow能有效改善MGD患者的不适症状及体征,其效果明显优于眼睑热敷治疗,且持续至少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 热敷
下载PDF
低中度近视儿童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鸿雁 廖娅 +2 位作者 李甦雁 李影 王小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低中度近视儿童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的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10/12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眼科就诊的6~12岁近视儿童,按睫状肌麻痹验光所得等效球镜度(SER)纳入-0.75~-3.00D的低度近视患者60例6... 目的:探讨影响低中度近视儿童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的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10/12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眼科就诊的6~12岁近视儿童,按睫状肌麻痹验光所得等效球镜度(SER)纳入-0.75~-3.00D的低度近视患者60例60眼,-3.25~-6.00D的中度近视患者50例50眼,测量其SFC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SFRT)、眼轴长度(AL)、眼调节参数,调查其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父母近视情况,分析SFCT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低、中度近视组SFCT分别为273.30±44.93、237.16±48.56μm(P<0.01),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SFCT与SER、AL、身高均有相关性(r=0.35、-0.45、-0.19,均P<0.05),与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SFCT随着AL的增长而变薄(B=-19.87,P<0.01)。结论:低中度近视儿童SFCT与SER、AL、身高均有关,其中AL是影响SFCT的最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儿童 中心凹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眼表疾病评分、临床活动度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威 李甦雁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究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的效果及对眼表疾病评分(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临床活动度评分(Clinical ActivityScore, C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 目的探究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的效果及对眼表疾病评分(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临床活动度评分(Clinical ActivityScore, C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TAO患者60例(12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60眼)。对照组患者使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球突出度、睑裂宽度以及CAS评分和OSDI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眼球突出度和睑裂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眼球突出度和睑裂宽度均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前2组患者CAS评分和OS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AS评分和OSDI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0.05).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与曲安奈德联合用药对TAO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并改善CAS评分和OSDI评分,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基泼尼松龙 曲安奈德 眼表临床活动性评分 眼表疾病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