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显微镜目镜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丹丹 葛星 +3 位作者 樊芳芳 刘海洋 张正培 李甦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69-1176,共8页
目的比较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手术显微镜目镜系统辅助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PDR并满足PPV标准... 目的比较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手术显微镜目镜系统辅助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PDR并满足PPV标准的患者40例4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D组和目镜组,每组20例20眼。3D组采用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辅助PPV,目镜组在传统显微镜目镜下进行PPV。术前6~7 d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0.5 mg(0.05 ml),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三通道25G PPV。设定内照明亮度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最低亮度,即3D组导光纤维及吊顶灯亮度设定值为20%,目镜组导光纤维设定为32%,吊顶灯亮度设定为46%,并根据术中实际情况调整。术后使用数字式光度计于5 mm及10 mm处测量导光纤维及吊顶灯光强度,比较2个组患眼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Retiscan电生理检查系统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对各组术眼眼压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3D组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3个月BCVA分别为2.21±1.13、1.99±1.07、1.26±0.86和0.98±0.65,目镜组分别为1.89±0.95、1.94±0.79、1.42±0.80和1.31±0.79,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022,P=0.884),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8.765,P<0.001),其中3D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目镜组术后3个月BCVA较各自术前BCVA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手术前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_(时间)=3.983,P=0.046),其中2个组术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较术前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D组在5 mm及10 mm处导光纤维和吊顶灯光强度均较目镜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各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980,P=0.328;F_(时间)=2.706,P=0.062)。2个组术后玻璃体出血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0,P=0.327)。结论3D低照明强度平视系统下行PPV治疗PDR与传统显微镜目镜下手术效果相当,3D手术对视网膜的光照度更低,术后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 光损伤 3D平视系统
下载PDF
应用3D平视技术辅助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累及眼后节的眼外伤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新婷 樊芳芳 +3 位作者 季苏娟 张正培 李甦雁 管莉娜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34-340,共7页
目的比较3D平视技术与传统显微镜下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累及眼后节的眼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累及眼后节的眼外伤60例(60只眼)。按照手术方式... 目的比较3D平视技术与传统显微镜下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累及眼后节的眼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累及眼后节的眼外伤60例(60只眼)。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20年1月至6月共21例(21只眼)采用传统显微镜下行玻璃体切除术者为传统显微镜组(对照组),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共39例(39只眼)采用3D平视技术下行玻璃体切除术者为3D平视技术组(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眼内照明光强度、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时长分别为75(68,110)min和60(50,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7,P=0.010)。两组术中眼内照明光强度分别为52.00%(50.00%,53.00%)和26.00%(25.00%,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7,P<0.001)。两组术后6个月BCVA分别为1.9(0.8,1.9)和1.7(0.7,2.3),均较术前2.3(1.0,2.3)和2.3(1.7,2.9)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3.76;P=0.043,P<0.001);两组间术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863)。两组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分别为100.00%(21/21)和97.44%(3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两组间术中出血率、硅油注入率及术后角膜水肿、前房渗出、前房积血、高眼压及低眼压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平视技术辅助下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累及眼后节的眼外伤可以达到与传统显微镜下相同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照明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眼损伤 视敏度 3D平视技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血清犬弓蛔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对眼弓蛔虫病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徐青 宫朝举 +7 位作者 杨潇 刘亚鲁 李婕 盛爱芹 张翼鹏 乔磊 黎严莲 李甦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评价血清犬弓蛔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anti-T-IgG)在眼弓蛔虫病(O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诊断试验。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疑似OT患者109例109只眼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及Goldmann-Witmer系数将... 目的评价血清犬弓蛔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anti-T-IgG)在眼弓蛔虫病(O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诊断试验。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疑似OT患者109例109只眼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及Goldmann-Witmer系数将患者分为OT组、非OT组,分别为76例76只眼、33例33只眼。配对收集患者血清和眼内液样本,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及眼内液中anti-T-IgG水平。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评价血清anti-T-IgG对OT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血清、眼内液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的一致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非OT组比较,OT组中儿童及有猫狗接触史(χ^(2)=9.785、12.026)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anti-T-IgG阳性率(χ^(2)=24.551)及U值水平(Z=−4.379)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试剂盒推荐的11 U为临界值,血清anti-T-IgG诊断OT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72、0.79,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0.55,ROC下面积为0.77,95%可信区间(CI)0.669~0.86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与眼内液anti-T-IgG水平呈正相关(rs=0.520,95%CI 0.363~0.648,P<0.0001)。血清、眼内液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457(95%CI 0.292~0.622)、0.711(95%CI 0.582~0.840);血清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Kappa值低于眼内液。结论血清anti-T-IgG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血清anti-T-IgG阳性率与OT诊断的一致性均较低,血清anti-T-IgG水平不能作为OT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弓蛔虫病 犬弓蛔虫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 血清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不同胎龄新生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治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亚鲁 管莉娜 +5 位作者 黎严莲 王梅 孙艳梅 蔡鹂鸣 邹泉 李甦雁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和治疗的结果。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5月~2022年4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和双目间接检眼镜进行筛查的1 589例新生儿纳入研究, 按胎龄分为6组, 比较不...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和治疗的结果。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5月~2022年4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和双目间接检眼镜进行筛查的1 589例新生儿纳入研究, 按胎龄分为6组, 比较不同胎龄组ROP的发生情况;需治疗的ROP患儿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IVR)或激光光凝术, 比较不同胎龄组ROP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新生儿中检出102例(6.42%, 102/1 589)患有不同程度ROP, 需要手术治疗的ROP 45例(2.83%, 45/1 589), 其中41例接受了IVR治疗, 4例接受了激光光凝治疗。不同胎龄组间ROP发病率(χ^(2)=300.30, P<0.001)和需治疗ROP比例(χ^(2)=278.50,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组间需治疗ROP患儿男/女、多/单胎、I/II区病变、IVR/激光治疗比例及出生至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胎龄组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 P=0.019)。胎龄<32周患儿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36.55±2.51)周, 胎龄≥32周患儿为(40.48±3.38)周。ROP复活再治疗6例, 首次IVR术后24周未见药物相关性并发症。结论胎龄越小, ROP发病率和需治疗的患儿比例越高, 且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早产儿 视网膜病 流行病学 普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