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司进枚 陈民 +1 位作者 徐小国 颜学兵 《肝脏》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ESLD)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乙型肝炎相关性ESLD患者,其中未并发感染34例,并发感染48例。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ESLD患者并... 目的回顾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ESLD)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乙型肝炎相关性ESLD患者,其中未并发感染34例,并发感染48例。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ESLD患者并发感染的因素,搜集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标本来源、培养结果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感染组WBC、CRP、ALT、AST、TBil、Scr、INR、PCT及MELD评分分别为6.8(4.4,11.3)×10^(9)/L、35.8(17.3,43.8)mg/L、92(70,123)U/L、102(78,140)U/L、127.0(73.8,250.4)μmol/L、92.7(65.5,112.3)μmol/L、2.0(1.4,2.3)、6.2(2.0,9.0)ng/L及14(9,22)分,高于未并发感染组的3.7(3.0,5.3)×10^(9)/L、11.2(7.6,18.9)mg/L、57(18,88)U/L、54(24,79)U/L、37.3(17.9,80.2)μmol/L、74.2(44.8,97.0)μmol/L、0.9(0.7,1.2)、0.2(0.1,2.8)ng/L及7(5,11);并发感染组Alb、PTA为28.3(27.8,31.6)g/L及45.3(37.9,50.8)%,均低于未并发感染组的33.2(30.8,35.8)g/L及66.7(49.6,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多个感染部位分别为37例(77.1%)、11例(22.9%),前者自高到低囊括SBP 18例(37.5%)、肺部感染13例(27.1%)、泌尿系感染4例(8.3%)及胆道感染2例(4.2%),后者自高到低囊括SBP合并肺部感染10例(20.8%)、SBP合并真菌感染1例(2.1%)。48例乙型肝炎相关性ESLD并发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16株(33.3%)病原菌,其中杆菌9株(56.2%)、球菌6株(37.5%)及真菌1株(6.2%)。杆菌自高到低为大肠埃希菌7株(43.7%)、肺炎克雷伯菌及产酸克雷伯菌各1株(6.2%);球菌自高到低为屎肠球菌5株(31.2%)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6.2%);真菌为白色念珠菌1株(6.2%)。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耐药分别为4株、3株,对头孢呋辛耐药为5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均敏感。屎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为4株,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均为4株,对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分别为1株、2株及3株。结论ESLD患者发生感染时可根据并发感染部位、既往抗生素用药史,结合病原菌流行谱及耐药检测分析,制定有效的抗感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细菌感染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衰竭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小国 司进枚 +1 位作者 陈民 应学敏 《肝脏》 2023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内科常规支持治疗及常规抗病毒治疗,依据患者存...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内科常规支持治疗及常规抗病毒治疗,依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对于出现肺部感染者开展病原学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明确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03例患者中20例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9.4%。20例肺部感染患者均完成病原学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占比14.0%,革兰阴性菌19株,占比33.3%,真菌30株,占比52.6%。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72.9%比40.9%,P<0.05),预后不良组MELD评分>18分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57.6%比34.1%,P<0.05),预后不良组肺部感染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30.5%比4.6%,P<0.05),预后不良组电解质紊乱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5.4%比6.8%,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MELD评分>18分、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肺部感染患者应当及时行病原菌分析,及时使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衰竭 肺部感染 病原菌 预后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民 徐小国 +1 位作者 司进枚 严友德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治疗的9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组),选取同期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治疗的90例单纯肺结...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治疗的9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组),选取同期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治疗的9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以及90例艾滋病未合并肺结核患者(艾滋病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的血清CD4+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组、肺结核组和艾滋病组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92.21±16.68)个/mm^(3)、(351.22±63.33)个/mm^(3)和(240.41±30.21)个/mm^(3),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组明显低于肺结核组和艾滋病组(P<0.05),艾滋病组明显低于肺结核组(P<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组病变分类Ⅲ型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85.66±17.03)个/mm^(3),明显低于Ⅰ型、Ⅱ型和Ⅳ型患者(P<0.05);Ⅱ型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95.51±13.38)个mm^(3),明显低于Ⅰ型和Ⅳ型患者(P<0.05)。结论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与肺结核病变类型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肺结核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效果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汤茂刚 汤景山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2期1709-1712,共4页
目的探究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HBV)阳性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诺福韦组和... 目的探究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HBV)阳性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诺福韦组和恩替卡韦组,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替诺福韦组总有效率98.0%,恩替卡韦组总有效率9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替诺福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24 周两组总胆红素 (TRil)、丙氨酸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均降低,恩替卡韦组肝纤维化指标低于替诺福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均有强抗病毒作用,耐药屏障高,替诺福韦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优于恩替卡韦,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乙肝病毒 慢性肝炎 耐药性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汤茂刚 汤景山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23期2554-2556,共3页
目的:探究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HBV)阳性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干扰素效果不佳的100例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诺福韦组... 目的:探究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HBV)阳性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干扰素效果不佳的100例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诺福韦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替诺福韦组总有效率为98.0%,恩替卡韦组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替诺福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8、7.8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具有可比性,治疗24周两组总胆红素(TRil)、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均降低,恩替卡韦组肝纤维化指标低于替诺福韦组。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均有强抗病毒作用,耐药屏障高,替诺福韦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优于恩替卡韦,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乙肝病毒 慢性肝炎 耐药性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白细胞比值在活动性肺结核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司进枚 陈民 +1 位作者 徐小国 颜学兵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23-629,共7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血小板/白细胞比值(platelet/white blood cell ratio,PWR)在活动性肺结核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感染科活动性... 目的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血小板/白细胞比值(platelet/white blood cell ratio,PWR)在活动性肺结核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感染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9例,并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肺结核(n=78)、重症肺结核(n=41),比较不同病情程度一般资料及PLR、PW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PLR、PWR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不同病情程度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核类型、结核灶部位、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治疗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结核患者吸烟占比、合并肺部感染、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高于轻症肺结核患者[78.05%比44.87%,31.71%比14.10%,(32.59±5.21)mm/h比(21.87±3.10)mm/h,(0.67±0.11)ng/mL比(0.54±0.10)ng/mL,(18.59±3.87)mg/L比(15.47±2.71)mg/L,t/χ^(2)值分别为12.02、5.17、14.07、6.51、5.13,P值均<0.05];重症肺结核PLR大于轻症肺结核,PWR小于轻症肺结核[(216.28±21.79)比(178.56±15.24),(8.92±1.85)比(14.57±2.24),t值分别为11.01和13.85,P值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合并肺部感染、PLR、PWR均为病情程度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22.05、13.10、24.38、18.09,P值均<0.05);经ROC分析显示,PLR、PWR评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情程度的Cut-off值为195.69、10.25,AUC值为0.801、0.843,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63。结论PLR、PWR对活动性肺结核病情具有较高评估价值,可作为临床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白细胞比值 病情评估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