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模型预测经皮球囊压迫治疗后三叉神经痛复发 被引量:1
1
作者 齐亮 刘文广 +2 位作者 郑金玉 倪洪早 刘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构建预测三叉神经痛(TN)经皮球囊压迫(PBC)治疗后复发模型,分析疼痛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经PBC治疗的TN患者,以其中167例为训练集、94例为测试集;根据疼痛是否复发将前者分为复发亚组(n=95)与未复发亚组(n=72),比较亚... 目的构建预测三叉神经痛(TN)经皮球囊压迫(PBC)治疗后复发模型,分析疼痛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经PBC治疗的TN患者,以其中167例为训练集、94例为测试集;根据疼痛是否复发将前者分为复发亚组(n=95)与未复发亚组(n=72),比较亚组间基本资料,获取疼痛复发相关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训练集和测试集PBC后PN复发的效能,比较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相比未复发亚组,复发亚组肥胖、合并多发性硬化症、TN病程≥5年、治疗前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分级Ⅳ或Ⅴ、非典型疼痛及球囊压迫时间>120 s者占比较高,而V3分区疼痛者占比较低(P均<0.05)。肥胖[OR=1.662,95%CI(1.176,2.350)]、合并多发性硬化症[OR=1.707,95%CI(1.195,2.439)]、TN病程≥5年[OR=2.016,95%CI(1.364,2.979)]、非典型疼痛[OR=2.551,95%CI(1.508,4.310)]及球囊压迫时间>120 s[OR=2.044,95%CI(1.222,3.419)]均与疼痛复发风险增加有关,而V3分区疼痛[OR=0.874,95%CI(0.787,0.970)]患者复发风险较低(P均<0.05);由以上因素构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训练集与测试集疼痛复发的AUC分别为0.789及0.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结论所获模型可用于预测PBC后TN复发;肥胖、合并多发性硬化症、TN病程≥5年、非典型疼痛等及球囊持续压迫时间>120 s可增加PBC后TN复发风险,而V3分区疼痛治疗后复发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复发 经皮球囊压迫
下载PDF
神经外科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文广 左建东 +2 位作者 倪洪早 王凯 谢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1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本科实习生60人作为带教对象,并将60名实习生分为带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带教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本科实习生60人作为带教对象,并将60名实习生分为带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带教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带教组实习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平均为(97.8±4.6)分,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平均为(72.9±4.0)分。带教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带教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的效果明显,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案例教学法 教学实践 研究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齐亮 韩辉 +1 位作者 郑金玉 孙远召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组(行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组(行显微镜手术)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究与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组(行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组(行显微镜手术)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7 d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内镜组与显微镜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血肿清除率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GOS评分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相比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槲皮素上调PGC-1α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翟效甫 王子钰 于如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的上调作用,以及对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ICR小鼠...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的上调作用,以及对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外伤组(TBI组),溶剂组(TBI+V组)和槲皮素组(TBI+Que组),每组12只。采用自由落体法制备小鼠TBI模型。Sham组小鼠仅切开头皮;TBI+Que组小鼠于伤后30 min予以腹腔注射槲皮素50 mg/kg;TBI+V组小鼠于伤后30 min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DMSO;TBI组小鼠于伤后不注射。于外伤1 d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和脑含水量;采用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的PGC-1α、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组小鼠的脑含水量、细胞凋亡率及NSS评分明显增高(P=0.008、0.001、0.03),PGC-1α、IL-6、TNF-α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与TBI组相比,TBI+Que组小鼠的含水量、细胞凋亡率明显减低(P=0.03、0.007),NSS评分及PGC-1α、IL-6、TNF-α蛋白水平也明显减低(P=0.001、0.01、0.003、0.009)。结论Que可上调TBI后PGC-1α的表达,从而减少TBI后炎症反应所致的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起到有效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炎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左建东 刘文广 +2 位作者 倪洪早 王凯 谢鹏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8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50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26例,择期组2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4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50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26例,择期组2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4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2组患者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疗效;术后2月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术后随访6月,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组术后第14天的视觉与执行功能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定向评分、总分均低于早期组(均P<0.05)。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GOS评分良好率高于早期组(P<0.05);术后2月,择期组患者SF-36量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低于早期组(均P<0.05);2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实施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可明显改善预后,且不影响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早期 显微手术 夹闭瘤颈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针灸康复治疗颅脑外伤后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鹏 郑金玉 +3 位作者 刘文广 倪洪早 左建东 王凯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74-74,共1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针灸康复治疗颅脑外伤后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颅脑外伤后梗死病例4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针灸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针灸康复治疗颅脑外伤后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颅脑外伤后梗死病例4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针灸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后梗死情况,可在针灸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帮助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保护血管,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针灸 颅脑外伤后梗死
下载PDF
RAB1A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季欢欢 冯蒙蒙 +4 位作者 李靖 赵宗仁 董秋秀 郑金玉 陈中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RAB1A在垂体腺瘤(P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04例PA,根据Knosp分类法判断肿瘤侵袭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PA组织RAB1A的表达水平。结果104例PA中... 目的探讨RAB1A在垂体腺瘤(P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04例PA,根据Knosp分类法判断肿瘤侵袭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PA组织RAB1A的表达水平。结果104例PA中,侵袭性41例,非侵袭性63例。侵袭性PA组织RAB1A高表达率为[65.85%(27/41)]明显高于非侵袭性PA组织[36.51%(23/63);P<0.05]。侵袭性PA组织RAB1A蛋白相对表达量(2.87±0.54)明显高于非侵袭性PA组织([1.67±0.4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B1A高表达(OR=1.908;95%CI 1.004~3.786;P=0.003)是PA侵袭性生长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RAB1A鉴别PA侵袭性生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13%和79.12%。结论RAB1A的表达水平与PA的侵袭性有关,检测RAB1A可辅助评估PA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肿瘤侵袭性 基因表达 RAB1A
下载PDF
颅脑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建昌 郑金玉 +3 位作者 孙远召 李靖 翟效甫 罗书引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30例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颅脑肿瘤手术后没有并发远隔部位急... 目的分析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30例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颅脑肿瘤手术后没有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50例患者视作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基础上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颅脑肿瘤患者的年龄、颅脑肿瘤大小、并发脑积水、使用甘露醇是导致颅脑肿瘤手术切除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临床应该注重做好危险因素的干预,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手术 远隔部位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