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精神病医院合同制男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1
作者 裴雪丹 金培英 +2 位作者 孙艳秋 汪浩 王影 《中国农村卫生》 2023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 了解基层精神病医院合同制男护士的工作体验,为医院管理层解决基层精神病医院男护士招聘难、离职多的问题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对徐州市某二级公立精神病医院6名合同制男护... 目的 了解基层精神病医院合同制男护士的工作体验,为医院管理层解决基层精神病医院男护士招聘难、离职多的问题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对徐州市某二级公立精神病医院6名合同制男护士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提炼出三个主题:压力(薪酬待遇无法支撑家庭开支、自身安全无法保障)、矛盾(年轻男护士离职意愿高、对医院发展有所期待)、迷茫(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结论 基层精神病医院应该推进落实同工同酬制度,拓宽男护士的职业路径,促进男护士个性化、多样性发展,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男护士进入基层精神病医院工作,优化医院护理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基层 精神病医院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雪英 王树珍 +1 位作者 余莉 石璐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8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成立门诊随访小组,建立患者档案资料,采用电话随访、邮递信函、咨询热线及上门随访等形式进行门诊随访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进行...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成立门诊随访小组,建立患者档案资料,采用电话随访、邮递信函、咨询热线及上门随访等形式进行门诊随访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门诊随访干预12个月后,改善了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P<0.01)。结论门诊随访可明显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随访 精神分裂症 首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小学一年级受虐待学生死亡概念和自杀意念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朱相华 李娇 +2 位作者 田玉湘 魏贤玉 王成东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虐待对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影响,了解受虐待儿童产生自杀意念的情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虐待儿童和正常儿童各80名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评定死亡概念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分析两组之间死亡概念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和自杀意... 目的探讨儿童虐待对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影响,了解受虐待儿童产生自杀意念的情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虐待儿童和正常儿童各80名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评定死亡概念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分析两组之间死亡概念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和自杀意念的差异。结果受虐待组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儿童(水平Ⅲ:75.00%vs88.75%,P<0.05),对死亡特征和死亡外延的认识比对照组差(P<0.01),受虐待组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和自杀意念强度均高于正常儿童[1年内:35.00%vs11.25%,(0.82±0.65)分vs(0.35±0.21)分,P<0.01]。结论虐待可对儿童的死亡认知发展过程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使受虐待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识偏离正常,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虐待儿童 儿童虐待 自杀意念 死亡概念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健康教育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洪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7期116-117,122,共3页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对39例首次患精神病患者进行个人及家属访谈,对就诊状况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患病及就诊情况、调查复诊次数、巩固治疗...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对39例首次患精神病患者进行个人及家属访谈,对就诊状况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患病及就诊情况、调查复诊次数、巩固治疗期坚持服药时间及实际服药情况等。结果:通过访谈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内容:(1)服药依从性。(2)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认知及重视程度和以往的生活习惯。(3)社会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家人的关怀程度以及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结论:为了增强精神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自觉的采纳与医嘱相一致的行为,应注重增强医嘱与健康教育的可执行性,关注认知、心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依从性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