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部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存江 武文斌 张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7-80,85,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肺部恶性肿瘤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A组43例、B组37例。A组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 目的:分析早期肺部恶性肿瘤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A组43例、B组37例。A组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围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预后,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B组(均P<0.05)。A、B两组术后肺功能各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其中A组术后各指标明显高于B组(均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8.60%低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35.29%(均P<0.05)。对患者随访1年,未发生复发转移患者68例,发生复发转移患者1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术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TNM分期为ⅠA3期是影响肺癌近期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肺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近期预后较好,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方式、术前FEV1/MVV、TNM分期为ⅠA3期是影响近期预后的主要因素,临床中对于此类因素要予以关注,并进一步分析,为该病患者的临床康复预后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部恶性肿瘤 肺功能 影响因素 近期预后
下载PDF
五位一体护理在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刘杰 《医药前沿》 2024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五位一体护理在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30例)与参照组(3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五位一体护理在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30例)与参照组(3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五位一体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埃德蒙顿症状评价系统量表(ESAS)、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ESAS各症状评分、PFS-R各领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研究组患者ESAS各症状评分、PFS-R各领域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五位一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其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手术 五位一体护理 症状困扰 癌因性疲乏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外科诊治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淼 刘愉 +1 位作者 蒋伟 王群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683-685,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过病理证实的12例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住院时间3~9天,平均(6.4±1.9)天。术中出血100~2500ml,... 目的提高对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过病理证实的12例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住院时间3~9天,平均(6.4±1.9)天。术中出血100~2500ml,平均(1108±696)ml。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发生饮水呛咳1例,随访8—87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生存,无复发病例。结论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发病率较低,患者缺少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没有特异的诊断手段,术前诊断困难。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单中心型可行外科手术治愈,个别可以经胸腔镜手术切除;胸内巨淋巴结增生症多中心型多无法通过手术治愈,应辅助其他综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症 诊断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干预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媛媛 倪春湘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9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干预对预防胸外科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PICC)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患者25例,实施品管圈管理干预;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25例作为对... 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干预对预防胸外科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PICC)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患者25例,实施品管圈管理干预;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配合品管圈管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胸外科 PICC置管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多学科治疗模式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我校胸外科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强 刘广军 杨传平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0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治疗模式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我校胸外科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2020年的胸外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2017~2018年入学的胸外科硕士研究生为对照组(n=31),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20... 目的探讨多学科治疗模式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我校胸外科方向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2020年的胸外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2017~2018年入学的胸外科硕士研究生为对照组(n=31),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2019~2020年入学的胸外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组(n=30),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接受多学科治疗模式结合PBL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在期末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病例分析能力,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期末时,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能力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归纳分析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交叉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得分以及对满意度的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治疗模式结合PBL教学模式用于胸外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病例分析能力,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治疗模式 PBL教学模式 胸外科 硕士研究生 教学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李存江 武文斌 张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完成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胸片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肺不张,将其分为发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完成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20例,根据术后胸片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肺不张,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肺不张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20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26例,发生率为21.67%。发生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不良、手术时间≥3.5 h、术后疼痛程度评分>5分者占比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均<0.05);发生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长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BMI、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发病部位、基础疾病、饮酒史、血红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细胞角蛋白片段19、癌胚抗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OR=5.207)、术前肺功能不良(OR=7.170)、手术时间≥3.5 h(OR=8.326)、麻醉苏醒时间(OR=2.596)、术后疼痛程度评分>5分(OR=11.303)是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构建的风险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C-index值为0.924,模型准确度良好。风险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的AUC为0.924,以0.231为界值时,敏感度为0.885,特异度为0.851,约登指数为0.736,具有良好预测效能。结论 吸烟史、术前肺功能不良、手术时间≥3.5 h、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评分>5分是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模型对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肺不张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用于指导医生进行早期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根治性切除术 肺不张 风险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护患合作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石海燕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护患合作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护... 目的:探讨护患合作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护患合作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血气水平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开展护患合作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血气水平,降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 护患合作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力波形指导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媛媛 倪春湘 +2 位作者 陈贝 杨翠 吕景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力波形指导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ower 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行Power P...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力波形指导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ower 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行Power PICC置管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周围静脉压并使用中心静脉波形进行定位后,再行胸部X线定位,双重确认Power 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常规体表定位后置入导管,到达拟定长度后行胸部X线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位置准确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尖端位置准确率为97.1%,对照组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1,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20.3±2.4)min,对照组为(24.3±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5,P<0.05);两组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波形指导Power PICC置管,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可有效提高Power PICC置管过程中尖端定位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POWER PICC 尖端定位
下载PDF
经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附19例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存江 张淼 +4 位作者 刘冬 潘雪峰 武文斌 胡正群 张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6-1417,共2页
目的:评价经单孔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9月,对19例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用普通胸腔镜器械行单孔VATS治疗,并... 目的:评价经单孔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9月,对19例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用普通胸腔镜器械行单孔VATS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9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病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1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个体化选择",用普通胸腔镜器械行单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疱 自发性气胸 单孔胸腔镜
下载PDF
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新 王炯杰 +3 位作者 王雷 韩亮 潘雪峰 张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351-2356,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敏感性与可靠性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0年期间我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4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心肺并发症分为并...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敏感性与可靠性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0年期间我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4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出现术后心肺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55例)和无并发症组(18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编制校准曲线以确定模型的一致性,通过时间相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术中出血量均是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COPD和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7(95%CI:0.757~0.877),灵敏度为89.09%,特异度为60.43%;DCA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水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对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后心肺并发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及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 并发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淼 刘冬 +4 位作者 赵田 潘雪峰 李敏 胡正群 张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13-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常规胸腔镜手术的41例患者比较,分析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人工气胸辅助单孔或多孔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常规胸腔镜手术的41例患者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胸管引流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手术组与常规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是(79.3±20.7)min、(82.6±31.5)min,胸管引流时间分别是(1.5±0.7)d、(1.2±0.9)d,胸管引流量分别是(138.2±26.5)ml、(150.6±38.2)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7.5±2.6)d、(8.2±3.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气胸辅助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次,较常规胸腔镜手术组的12例次显著减少(P<0.05);合并肌无力的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人工气胸辅助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是可行有效的,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人工气胸 纵隔肿瘤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冬 胡正群 +3 位作者 张淼 武文斌 王珩 崔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其与开胸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比较其与开胸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胸腔镜组(32例)和开胸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围术期呼吸功能、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P<0.05),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与术前(T_pre)相比,术后即刻(T_0)、术后8小时(T_8)及术后24小时(T_24),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显著升高(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 CO_2)均显著下降(P<0.05);T_8时间点胸腔镜组患者PaO_2和PaO_2/FiO_2均显著高于开胸组(P<0.05),Pa CO_2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SaO_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胸腔镜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虽然相对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其术后恢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多发肋骨骨折 创伤性膈疝 肺撕裂伤
下载PDF
经右胸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冬 张淼 +2 位作者 潘雪峰 胡正群 张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992-994,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经右胸淋巴结二野清扫手术和经左胸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10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采取经右胸淋巴结二野清扫手术组(观察组,n=46例)和采取经左胸手术治疗组(... 目的观察对比经右胸淋巴结二野清扫手术和经左胸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10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采取经右胸淋巴结二野清扫手术组(观察组,n=46例)和采取经左胸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57例),观察对比2组不同手术方式所需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结果,胸部上纵隔及腹部淋巴结转移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3年存活率。结果 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近,但2组淋巴结清除数、3年存活率、胸部上纵隔及腹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右胸淋巴结二野清扫手术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经左胸手术治疗,能有效清除上纵隔及腹腔的淋巴结,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率低,远期生存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右胸淋巴结二野清扫 经左胸手术 远期生存 老年人 食管癌
下载PDF
胸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联合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新 王雷 +6 位作者 张浩 李勇 俞辉 蔡伟 杨传平 王化勇 王炯杰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7期2022-2025,208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联合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n=34)]和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联合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n=34)]和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联合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n=35)]。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情况和3年生存率;依据术后患者淋巴结病理结果,计算两组患者淋巴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和淋巴结总清扫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淋巴结阳性率为37.14%(13/35),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率为34.29%(12/35),均高于对照组的29.41%(10/34)和26.47%(9/3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的44.12%(15/34);3年生存率(62.9%)高于对照组(3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可以较为彻底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鳞状细胞癌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下载PDF
胸椎椎旁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淼 潘雪峰 +2 位作者 李敏 杜敏 胡正群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胸椎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探索减少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的措施。方法回顾...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胸椎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探索减少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单侧开胸手术的患者192例,根据手术镇痛方法分为TPVB组(97例)与PCIA组(95例)。随访术后CPSP的发生率,并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分析CPSP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TPVB组CPSP的患者较PCIA组显著减少,患者总体满意率较优(P<0.05),但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单次TPVB联合术后PCIA镇痛可能是改善开胸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更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胸椎椎旁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术后慢性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切除肺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涛 师毅冰 +3 位作者 傅宇飞 张淼 武文斌 白晨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弹簧圈术前定位在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7例患者,55个结节在胸腔镜手术前进行CT引导下弹簧圈置入定位。统计定位时间、定位深度、并发症及楔形切除时间、住院时间并随访术后病理等情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弹簧圈术前定位在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7例患者,55个结节在胸腔镜手术前进行CT引导下弹簧圈置入定位。统计定位时间、定位深度、并发症及楔形切除时间、住院时间并随访术后病理等情况。结果 55个结节平均直径为(10. 4±5. 7) mm,病灶距离胸膜平均垂直距离(7. 5±5. 7)mm。55个结节中,49个术中可看到定位弹簧圈,5个可触及定位弹簧圈,1例发生脱落。电视胸腔镜手术全部行楔形切除术。CT定位时间平均(25. 3±10. 3) min,楔形切除手术时间(25. 5±18. 5)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 4±2. 3)天。55个结节术后随访病理,18例实性结节中,良性结节14个,恶性结节4个; 37例磨玻璃结节中,良性结节9个,28个结节为恶性。结论 CT引导下弹簧圈置入可为胸腔镜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提供良好的定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胸腔镜手术 弹簧圈 术前定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切除后无胸管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炯杰 王新 +8 位作者 王雷 张浩 李勇 俞晖 蔡伟 杨传平 刘广军 王化勇 龚向南 《世界肿瘤研究》 2020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后不放置胸管在肺外科快速康复中应用的适应症。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实施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共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平均出血...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后不放置胸管在肺外科快速康复中应用的适应症。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实施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共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平均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相对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第2日、术后第7日、术后1月肺复张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叶切除后不放置胸管创伤小、疼痛明显减轻,可加快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胸管留置 肺叶切除术 快速康复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辉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6期7690-769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提出指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肺大泡治疗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AMT)治疗组,对照... 目的:对比研究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提出指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肺大泡治疗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AMT)治疗组,对照组为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组。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试验组为(0.7±0.4)h,对照组为(1.0±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的临床疗效都具有创口小、并发症少的特点,但是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胸腔镜组。两种方法临床疗效均好,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大泡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胸腺瘤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俞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9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治疗胸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胸腺瘤61例适合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胸腔镜组)31例和B组(传统手术组)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手术临床资料、肺功能、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方面...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治疗胸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7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胸腺瘤61例适合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胸腔镜组)31例和B组(传统手术组)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手术临床资料、肺功能、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方面指标。结果 A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方面均小于B组,A组胸管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止痛药物应用情况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治疗后在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量(FVC)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后FEV1、FVC与疲劳指数(Fatigue index)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比较,A组FEV1、FVC高于B组,疲劳指数低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上肢运动障碍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复发或死亡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胸腺瘤能达到与传统手术一样的疗效,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和开胸组相当的近期肿瘤根治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传统手术
下载PDF
生物蛋白胶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雷 张浩 王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463-1464,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资料,均为单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侧)和对照组(17例/侧),实验组术中予以生物蛋白胶应...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在全胸腔镜肺减容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减容术患者资料,均为单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侧)和对照组(17例/侧),实验组术中予以生物蛋白胶应用。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拔除胸管时间、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蛋白胶在肺减容术中进行创面喷涂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減容术 生物蛋白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