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引衣应用在康复科防跌倒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成 时景 +3 位作者 李洪艳 王春丽 朱正丽 康丽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探讨牵引衣在康复科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康复治疗的病人1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2)与对照组(n=7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跌倒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穿戴牵引衣。比较2组病人干预后的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 目的:探讨牵引衣在康复科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康复治疗的病人1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2)与对照组(n=7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跌倒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穿戴牵引衣。比较2组病人干预后的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EFS)评分、跌倒发生次数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发生跌倒0例,对照组发生跌倒4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病人MEFS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MEF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牵引衣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发生的跌倒,提升了病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对病人的康复训练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衣 跌倒 安全感
下载PDF
28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2
作者 姜效韦 朱冬梅 +2 位作者 王明宇 孙玉珠 张杨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5期8-11,15,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等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20年8月28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等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20年8月28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方式、住院费用、住院日、是否发生二次骨折住院、合并疾病等信息,分析疾病的性别、年龄特征、骨折椎体分布、抗骨质疏松治疗率的年度变化特点。结果:各年龄段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70~7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女性患者中,60~6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2887例住院患者共3637个椎体发生骨折,患者骨折椎体数量大致呈单峰分布,胸腰段(T11~L2)为多发节段,占76.96%。2887例住院患者中,2611例患者(90.44%)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患者住院过程中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占患者总数的24.64%,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二次骨折再次住院率为15.34%。微创手术的住院费用低于开放手术,且微创手术的住院日短于开放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中男性主要集中在70~79岁,而女性主要集中在60~69岁;骨折多发于胸腰段。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以微创手术为主,但患者存在二次骨折的风险。住院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比例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脊柱压缩性骨折 流行病学特点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工作坊式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运动治疗课程实践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敬杰 张明 +2 位作者 张秀芳 高晓盟 陈伟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年第11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对比工作坊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运动治疗课程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效果差异,并探讨工作坊式教学实施流程。方法针对徐州医科大学2012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94人),按传统方式实施相关教学。针对2013级学生(96人)采用工作... 目的对比工作坊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运动治疗课程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效果差异,并探讨工作坊式教学实施流程。方法针对徐州医科大学2012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94人),按传统方式实施相关教学。针对2013级学生(96人)采用工作坊式教学,以具体病例为基础,多角度评定、多种治疗方案相联系,学习各种实践技能操作,对比各种技能操作的适应证,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课程结束后,对两个年级学生实施课程满意度调查和技能操作考核;采用SPSS19.0对两组考评数据行t检验。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工作坊式教学的2013级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评分为(79.07±10.49),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2012级学生的(72.59±1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方面,2013级学生平均得分(95.04±2.98),明显高于2012级学生的(92.33±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坊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可以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对运动治疗学技能操作课程的满意度.同时提高学生的桔能操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式教学 康复治疗专业 运动治疗学 实践技能操作课程
原文传递
正念系统性语言护理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洪艳 胡靖雪 赵丽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观察正念系统性语言护理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7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一对一的正念系统性护理干预16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 目的观察正念系统性语言护理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7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一对一的正念系统性护理干预16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患者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抄写、听写得分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应用正念系统性语言护理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失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系统性护理 语言 运动性失语症 脑卒中
下载PDF
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黎黎 陈伟 +6 位作者 张明 周敬杰 于丹 袁梦 姚瑶 杨洋 乔书韵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产后6~8周复查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12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60例,剖宫产6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阴道分娩对... 目的:探讨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产后6~8周复查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共12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60例,剖宫产6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阴道分娩对照A组、剖宫产对照B组)、实验组(经阴道分娩实验A组、剖宫产实验B组)。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实验组给予盆底肌训练+体外磁波盆底治疗,治疗前后各组分别比较临床疗效、盆底肌电Glazer评估、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变化情况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A组和实验B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χ^(2)=14.471,P<0.05);治疗前,各组之间快肌收缩最大值、10s慢肌收缩平均值及60s慢肌收缩平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快肌收缩最大值、10s慢肌收缩平均值及60s慢肌收缩平均值均显著升高,且实验A组和实验B组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t=3.629,4.983,4.991,3.774,5.199,4.669,P<0.05),且实验A组在10s慢肌收缩平均值及60s慢肌收缩平均值增加高于实验B组;治疗前对照B组和实验B组前、后静息肌张力较对照A组和实验A组高,经治疗后,实验B组前后静息盆底肌张力明显降低,其余各组变化不大;治疗前,各组之间PFIQ-7、PFDI-20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PFIQ-7、PFDI-20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各组之间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显著(χ^(2)=9.629,11.193,P<0.05)。结论:体外磁波盆底治疗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均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且均优于单独盆底肌训练,且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优于剖宫产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磁波盆底治疗 盆底肌训练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音乐疗法在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6
作者 邢靖松 陈炳霖 张秋阳 《中国康复》 2020年第7期379-382,共4页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类疾病谱的发展,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有429.2万例,其中死亡病例约有281.4万例[1]。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症状并延长其...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类疾病谱的发展,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有429.2万例,其中死亡病例约有281.4万例[1]。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症状并延长其生存期。然而,经研究表明[2],化疗后患者多有疲乏、恶心、不适等症状。长此以往将导致患者出现情感、思维、运动障碍等症状,并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因此,如何提高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肿瘤 化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邵磊 张明 +3 位作者 刘鹏 张亚男 贾梦怡 苏春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仿生训练(兔子跳跃、蜥蜴行走、猴子攀爬)... 目的:探讨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仿生训练(兔子跳跃、蜥蜴行走、猴子攀爬)。在训练前后分别对2组患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进行评估,并利用关节量角器对其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观察训练前后2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GMFM、PDMS-GM原始分差异及患儿内收肌角、足背屈角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2组GMFM及PDMS-G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内收肌角及足背屈角均大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仿生训练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仿生训练 粗大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