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因教师而生 为教师而存——《徐州教育科研》的办刊思路 |
郑少华
|
《江苏教育通讯》
|
2010 |
0 |
|
2
|
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 |
孟宪平
李宾
|
《职教论坛》
|
2003 |
17
|
|
3
|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 |
孙启民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2004 |
3
|
|
4
|
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策略 |
孟宪平
|
《中小学校长》
|
2003 |
0 |
|
5
|
教育界也刮走穴风 |
孟宪平
|
《师道(人文)》
|
2004 |
0 |
|
6
|
关注教师 |
郑少华
|
《师道(人文)》
|
2003 |
0 |
|
7
|
行为距理念有多远——对小学几个课例的简析 |
李燕
|
《基础教育研究》
|
2004 |
0 |
|
8
|
从一节语文课说起 |
李燕
|
《基础教育研究》
|
2002 |
0 |
|
9
|
教师的“厌学”认知与学生厌学 |
李运生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
1992 |
0 |
|
10
|
苏联普通学校学生操行、学习勤奋度及社会公益劳动评定说明 |
陈庆瑞
|
《外国中小学教育》
|
1987 |
0 |
|
11
|
妈妈为何不要我? |
陈庆瑞
|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2
|
苏联普教总局负责人谈2000年的教学内容 |
陈庆瑞
|
《外国中小学教育》
|
1988 |
0 |
|
13
|
问题解决与教学 |
孙启民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1997 |
0 |
|
14
|
“一个烧饼”和教育的错位 |
郑少华
|
《江苏教育》
|
2006 |
0 |
|
15
|
从一节语文课说起 |
李燕
|
《江苏教育》
|
2002 |
0 |
|
16
|
课堂纪律与课堂教学 |
孙启民
徐善辉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1999 |
0 |
|
17
|
从一节美术公开课想到的——兼谈探究式学习的若干问题 |
李燕
|
《江苏教育》
|
2002 |
0 |
|
18
|
“教学模式”质疑 |
孟宪平
|
《江苏教育》
|
2003 |
0 |
|
19
|
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调查 |
王胜勇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1999 |
0 |
|
20
|
课程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
孟宪平
|
《素质教育大参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