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性营养护理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闫路捷 徐同欢 曹春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1期1604-1608,共5页
目的探究医学营养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取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 目的探究医学营养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取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16±4.87)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49±4.28)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医学营养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23.18±3.50)kg/m^(2)],总蛋白[(63.33±3.17)g/L]、白蛋白[(35.41±6.24)g/L]、血红蛋白水平[(119.18±18.35)g/L],身体功能[(22.23±1.16)分]、心理功能[(22.16±1.05)分]、社会功能[(21.96±1.28)分]、环境[(22.13±1.78)分]、同伴关系[(14.31±0.55)分]、执行自我护理[(17.71±0.45)分]、问题解决[(19.31±4.34)分]、情绪变化评分[(10.23±0.88)分]均高于对照组[(21.27±2.54)kg/m^(2)、(61.03±3.01)g/L、(32.05±3.57)g/L、(110.59±14.33)g/L、(18.47±1.12)分、(17.84±1.46)分、(17.96±1.34)分、(18.46±1.86)分、(13.94±0.77)分、(17.25±0.60)分、(16.67±3.97)分、(9.56±0.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9、2.882、2.559、2.021、16.488、16.986、15.263、10.079、2.142、3.359、2.458、3.209,均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医学营养护理模式可提高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医学营养护理
下载PDF
常见血液肿瘤100例凝血指标分析
2
作者 顾卫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见血液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100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对比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 目的探讨常见血液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100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对比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T(13.34±2.1)s、APTT(33.8±7.1)s、DD(6.12±1.81)mg/L以及FIB(3.2±1.1)g/L较对照组的(10.3±0.6)s、(25.5±2.8)s、(0.41±0.03)mg/L、(2.4±0.5)g/L明显升高,而PLT(183.1±151.2)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245.8±55.7)109×L(P<0.05),TT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见血液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通过监测血凝指标可及时的发现是否形成血栓,尽早接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凝血指标 白血病 淋巴瘤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恶性实体肿瘤二例
3
作者 顾蔚 胡海波 +1 位作者 朱伟 乔建林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0期1082-1084,共3页
1 病例介绍病例1 女,56岁,1992年因“反复发热2周”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血常规结果示: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47×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50×10^(9)/L。骨髓细胞学示:骨髓小粒偶见,呈空架状,有... 1 病例介绍病例1 女,56岁,1992年因“反复发热2周”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血常规结果示: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47×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50×10^(9)/L。骨髓细胞学示:骨髓小粒偶见,呈空架状,有核细胞量减少。中性粒细胞各阶段细胞比例降低,幼稚粒细胞少见,部分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含有中毒性颗粒。淋巴细胞约占69.5%,巨核细胞全片未见,血小板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继发 恶性实体肿瘤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及其有关细胞因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鲁勤 葛晋源 +1 位作者 郭玉琳 赵惠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白介素 18是新的细胞因子 ,能诱导产生γ 干扰素 ,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及辅助性Th1细胞的活性 ,与Th1细胞分化及细胞毒效应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其发病与Th细胞之间的失衡有关。为了进一步探讨免疫... 白介素 18是新的细胞因子 ,能诱导产生γ 干扰素 ,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及辅助性Th1细胞的活性 ,与Th1细胞分化及细胞毒效应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其发病与Th细胞之间的失衡有关。为了进一步探讨免疫调控细胞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ELISA双夹心法 ,检测了32例ITP患者和 18名正常人血浆中Th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IL 18、TNF α和sC5b 9的水平变化。检测发现 :ITP患者血浆IL 18、TNF α及sC5b 9水平增高 ,且血浆IL 18升高与TNF α和sC5b 9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IL 18、TNF α、sC5b 9等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增高与ITP患者的Th1/Th2失衡相关 ,在ITP患者的免疫紊乱中起一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细胞因子 ITP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P53-inducible Gene 3(PIG-3)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朱锋 张鲁勤 +2 位作者 顾卫军 朱伟 郭玉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6-398,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P53-inducible gene 3(PIG-3)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健康成年人PIG-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判... 本研究旨在探究P53-inducible gene 3(PIG-3)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健康成年人PIG-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判断其与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Western blot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PIG-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后6个月PIG-3蛋白表达较化疗前升高。RT-PCR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大小为1285 bp,与理论值吻合。结论:PIG-3表达下调可能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故PIG-3有可能作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及预后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P53-inducible GENE 3 免疫印迹 RT-PCR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鲁勤 姜岩 +1 位作者 郭玉琳 赵惠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42-543,共2页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与白血病发病、预后及治疗的相关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对 3 7例白血病患者在初诊时及化疗后 2周分别采集静脉血 ,测定其血浆IL 18水平 ,以18名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组。结...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与白血病发病、预后及治疗的相关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对 3 7例白血病患者在初诊时及化疗后 2周分别采集静脉血 ,测定其血浆IL 18水平 ,以18名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 ,白血病患者血浆IL 18水平治疗前略高于正常水平 ,但差异无显著性。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IL 18水平升高显著 (173 2 7± 3 4 2 4pg/ml)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IL 18水平 (111.82± 50 .56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 (13 5.82± 47.0 0pg/ml)。化疗后 ,白血病各组患者血浆IL 18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白血病患者血浆IL 18水平是不均一性的 ,而其化疗后血浆IL 18水平均明显减低。这一点预示着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与其血浆IL 18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血病 化疗
下载PDF
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顾卫军 张鲁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40例MDS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40例MDS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维持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及75.0%(15/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复发、丧失疗效、转为髓系白血病人数及疗效维持时间经过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DS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小剂量阿糖胞苷 沙利度胺
下载PDF
2518例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及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卫军 胡海波 +2 位作者 朱伟 葛晋源 张鲁勤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目的:分析251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与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对251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与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院内感染部位、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251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与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对251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与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院内感染部位、相关危险因素和感染病原菌的特点。结果:251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粒细胞减少为436例,占17.3%;其中出现院内感染为182例,占41.7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不明部位和消化道为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患者ECOG评分及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呈正相关。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第一位,其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其次是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患者化疗出现粒细胞缺乏后易继发院内感染,缩短粒细胞缺乏的时间及合理预防应用抗生素,可降低院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 化疗 院内感染
下载PDF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Ⅱ聚体及其他止凝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玉琳 张加强 朱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7年第5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D-Ⅱ聚体及其他止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例单纯糖尿病及15例DKA患者D-Ⅱ聚体及其他止凝血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DKA患者血小板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下降(92.60×109/L vs 137.20×109/L...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D-Ⅱ聚体及其他止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例单纯糖尿病及15例DKA患者D-Ⅱ聚体及其他止凝血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DKA患者血小板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下降(92.60×109/L vs 137.20×109/L,P<0.05);D-Ⅱ聚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86%vs 15%,P=0.000023),并高于凝血酶原等指标;DKA组患者D-Ⅱ聚体异常水平高者,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异常更明显。结论DKA组止凝血异常倾向大,D-Ⅱ聚体水平对预测止凝血变化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Ⅱ聚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 葛晋源 +1 位作者 姜岩 张鲁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 1998~ 2 0 0 0年收治的 30例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结果  30例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者 9例 ,血小板抗体类型为IgG、...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 1998~ 2 0 0 0年收治的 30例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结果  30例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者 9例 ,血小板抗体类型为IgG、IgA、IgM ,9例患者中 8例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加用左旋咪唑和强的松组血小板恢复较未用者明显( 37.6× 10 9/LVS 16 .1× 10 9,P <0 .0 5 )。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机体免疫细胞攻击造血细胞提供了一个直接证据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指导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相关抗体 治疗
下载PDF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鲁勤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成人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庆国 朱锋 +2 位作者 张鲁勤 朱伟 顾卫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患者药物治疗前后CD4+、CD25 +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TP 患者药物治疗前后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ITP 患者CD4+、CD25 ... 目的 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患者药物治疗前后CD4+、CD25 +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TP 患者药物治疗前后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ITP 患者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且药物治疗有效的ITP 患者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4+、CD25 +调节性T细胞在治疗显效组表达明显高于良效组、进步组和无效组,良效组和进步组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TP 患者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对照组低,随药物治疗的疗效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D4+、CD25 +调节性T细胞 疗效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鲁勤 王曼利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2期561-561,共1页
我们于1991~1994年间,用APAAP技术,对3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再障患者31例,其中女性20例,男性11例,年龄7~84岁,均为住院患者,经血常规、血小板计数,骨髓象... 我们于1991~1994年间,用APAAP技术,对3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再障患者31例,其中女性20例,男性11例,年龄7~84岁,均为住院患者,经血常规、血小板计数,骨髓象检查确诊,符合1987年宝鸡再障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例为纯红再障,6例缓解期,余均为慢性型。其中9例Hb低于30g/L,15例Hb在50~80g/L。除6例缓解期患者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对照组:42名,均为健康献血员,其中女性23例,男性19例,年龄24~47岁。 1.2 方法 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T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对上述73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胰岛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鲁勤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白血病患者胰岛功能研究张鲁勤(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221002)关键词白血病糖尿病胰岛素血糖C肽中图法分类号R733.7在白血病的治疗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血糖过高,出现糖尿病,这使得原发病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而在... 白血病患者胰岛功能研究张鲁勤(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221002)关键词白血病糖尿病胰岛素血糖C肽中图法分类号R733.7在白血病的治疗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血糖过高,出现糖尿病,这使得原发病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而在入院的常规检查中,胰岛素等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糖尿病 胰岛素 血糖 C肽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伟 张鲁勤 +2 位作者 姜岩 葛晋源 郭世美 《铁道医学》 2001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CA5 3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参数。结果 轻、中、重度贫血组RDW分别为 15 .0 3%、19.5 6 %、2 1.49% (F =2 .5 8 P >0 .0 5 ) ,部分患者RDW值在正...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CA5 3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参数。结果 轻、中、重度贫血组RDW分别为 15 .0 3%、19.5 6 %、2 1.49% (F =2 .5 8 P >0 .0 5 ) ,部分患者RDW值在正常范围 (<15 % )。结论 RDW检测有助于更好了解红细胞体积形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缺铁性贫血 转铁蛋白受体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庆国 《黑龙江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720-722,共3页
目的:为探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采用FC方案(4~6个疗程)治疗9例CLL患者,其中3初治、6复治。FCR方案包括氟达拉滨25mg/m2d1-3,环磷酰胺250mg/m2d1-3,每28天一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LL细胞数。结... 目的:为探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采用FC方案(4~6个疗程)治疗9例CLL患者,其中3初治、6复治。FCR方案包括氟达拉滨25mg/m2d1-3,环磷酰胺250mg/m2d1-3,每28天一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LL细胞数。结果:7例达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MRD为阴性。FC方案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FC方案对CLL的治疗有确切疗效,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FC方案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鄂云翔 张鲁勤 郭玉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61-5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肺癌患者及治疗前后相应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49例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及化疗前、后和76名正常人血浆IL-1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IL-18水平初确诊时,各型...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肺癌患者及治疗前后相应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49例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及化疗前、后和76名正常人血浆IL-1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IL-18水平初确诊时,各型之间无差异,而化疗前与正常人亦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则明显低于正常人及自身化疗前(P<0.01),化疗后的2周内最低。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血浆IL-18水平明显降低,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利于抗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功能 肺癌
下载PDF
人工计数血小板在观察TTP疗效中的重要性
18
作者 郭玉琳 张家强 张庆国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497-1498,共2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由于免疫因素致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计数血小板对该病治疗效果监测非常重要,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疾病病情的正确判断和治疗措施的调...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由于免疫因素致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计数血小板对该病治疗效果监测非常重要,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疾病病情的正确判断和治疗措施的调整。目前血小板检查普遍采用机测法,简便迅速,但在ITP治疗中,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结果与人工计数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对治疗效果的判断出现偏差。本文对11例ITP患者二种血小板计数结果作一比较,旨在提示ITP治疗中人工计数血小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破坏过多 治疗效果 人工计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血小板计数结果 出血性疾病 巨核细胞增多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染色体畸变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19
作者 张鲁勤 郭玉琳 +2 位作者 朱锋 顾卫军 朱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明确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见的染色体畸变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改良的染色体制备方法,对2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外周血及骨髓进行染色体分析,探索染色体畸变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25例外... 目的明确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见的染色体畸变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改良的染色体制备方法,对2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外周血及骨髓进行染色体分析,探索染色体畸变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25例外周血染色体标本中,22例获得满意分裂相,其中19例有克隆性异常。染色体异常多涉及1、2、3、5、7、13、14、17、18、22号及x等染色体。制备25例骨髓染色体,19例获得满意分裂相,其中有16例克隆性异常。25例对照组染色体异常核型有1例,与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及Ⅳ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为81.8%,明显高于1期以及Ⅱ期染色体畸变发生几率(7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染色体畸变率较高,且与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染色体畸变临床分期
下载PDF
炎性因子与免疫性血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蔚 张鲁勤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3期4605-4608,4609,共5页
免疫调节紊乱使得自身免疫性疾病频发免疫性血栓,进而损伤重要脏器功能,甚至导致死亡,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复杂性。且免疫性血栓与炎症反应呈高度相关性,免疫性炎症反应不仅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凝血反应,还能诱导凝血系统表... 免疫调节紊乱使得自身免疫性疾病频发免疫性血栓,进而损伤重要脏器功能,甚至导致死亡,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复杂性。且免疫性血栓与炎症反应呈高度相关性,免疫性炎症反应不仅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凝血反应,还能诱导凝血系统表达炎性因子,从而扩大炎症反应和增强凝血过程,所以炎症反应越严重,凝血系统就越活跃。因炎性因子对免疫性血栓的形成影响明显,故以此为靶点进行干细胞治疗可能会成为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免疫性血栓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