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形态学指标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戴文森 骆秉铨 +4 位作者 吴良金 吕泰忠 宋永谦 黄士通 陈士良 《起搏与心脏》 199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对犬和兔的冠状动脉分别形成不同程度的机械性狭窄和药物性痉挛1小时,观察冠状动脉狭窄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形态学改变,探讨其形态学诊断标准。结果表明:光镜下急性早期缺血性改变为心肌细胞嗜伊红增强和较具特征性的心肌纤维波浪状变... 对犬和兔的冠状动脉分别形成不同程度的机械性狭窄和药物性痉挛1小时,观察冠状动脉狭窄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形态学改变,探讨其形态学诊断标准。结果表明:光镜下急性早期缺血性改变为心肌细胞嗜伊红增强和较具特征性的心肌纤维波浪状变和收缩带形成。轻度波浪状变电镜下仅见轻度线粒体肿胀;重度波浪状变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溶解消失、空泡变,肌原纤维肿胀、变性或断裂。波浪状变和收缩带并存时,Z线增宽,肌节呈节段性疑聚,形成典型之“竹根样”或“竹节样”改变。作者认为,轻度心肌纤维波浪状变不足以说明为心肌缺血性改变;重度波浪状变可作为早期心肌缺血的形态学指标;若波浪状变同时伴有收缩带形成时,表明心肌缺血程度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形态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