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小瘘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勇 姚标 +2 位作者 王刚 王业庆 石岩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小瘘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8例食管癌放疗后疑有食管瘘形成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测量瘘口。结果所有患者经后处理技术均可清晰显示瘘口位置、大小,并显...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小瘘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8例食管癌放疗后疑有食管瘘形成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测量瘘口。结果所有患者经后处理技术均可清晰显示瘘口位置、大小,并显示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对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恶性肿瘤 并发症 食管瘘 X线计算机成像
下载PDF
能谱CT上肢血管全景成像评价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标 李曾 +2 位作者 贾超 黄肖肖 石岩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以及选择前臂皮下静脉作为监测点行上肢血管全景成像的方法,并探讨其评价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5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采用前臂皮下静脉血管作为监测点的技术改良方法... 目的研究采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以及选择前臂皮下静脉作为监测点行上肢血管全景成像的方法,并探讨其评价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5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患者,采用前臂皮下静脉血管作为监测点的技术改良方法行能谱CT扫描,获得最佳单能量薄层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方法进行图像重建,放射科和肾脏内科医师共同阅片,绘制血管通路示意图。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可用于诊断的图像,主观评价优良48例,合格5例,差0例;经三维重建技术清晰显示血管通路全景,显示输入动脉段狭窄1例,动脉血栓形成5例,动脉瘤瘤体2例;瘘口狭窄22例,血栓形成5例;前臂段引流静脉血栓形成31例,瘤样扩张19例,侧支循环形成5例,皮下血肿1例;上臂段静脉狭窄1例,血栓形成6例;中心静脉狭窄6例,血栓形成2例。结论能谱CT上肢血管全景成像技术方法可行,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可靠、准确,具有无创、清晰、全景、直观等优点,对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DCE-MRI 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决策的提示
3
作者 蒋博 拾博 王飞 《现代医学》 2024年第5期776-779,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MRI)三维剪影(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术前精准评估乳腺癌责任血管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00例,术前行双乳DCE-MRI扫描...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MRI(DCE-MRI)三维剪影(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术前精准评估乳腺癌责任血管的应用价值,探讨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00例,术前行双乳DCE-MRI扫描,并构建血管3D MIP可视化模型,分别使用单纯DCE-MRI及DCE-MRI 3D MIP可视化模型评估患者乳腺癌灶的责任血管及周围血管的分布情况,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DCE-MRI及DCE-MRI 3D MIP可视化模型对乳腺癌灶的责任血管均有较好的显示率,术前应用MRI DCE 3D-MIP可视化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灶责任血管的评估优于单纯DCE-MRI。结论:DCE-MRI 3D MIP可视化成像技术建立在传统影像学的基础之上,具有精确、可视、量化等突出优点,结合DCE-MRI图像,可以更明确乳腺癌灶与责任血管之间的联系,包括其分支及侧支循环,从而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 三维剪影 可视化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运动后腰椎旁肌肉磁共振功能成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佳 张洪 +4 位作者 蒋元明 张振光 严俊 曾小敏 何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健康志愿者不同强度运动后腰椎旁肌肉进行功能磁共振序列(血氧水平依赖成像、T2-mapping)成像,分析腰椎旁肌肉(L3及L4椎体上缘层面的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运动强度和其相应的横截面积(CSA)、横向弛豫时间(T2值)及有效... 目的通过对正常健康志愿者不同强度运动后腰椎旁肌肉进行功能磁共振序列(血氧水平依赖成像、T2-mapping)成像,分析腰椎旁肌肉(L3及L4椎体上缘层面的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运动强度和其相应的横截面积(CSA)、横向弛豫时间(T2值)及有效横向弛豫率(R2*值)的关系,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后腰椎旁肌肉磁共振功能成像的信号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选取1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60例),依据不同运动强度分为4组,采用Philips Achieva 3.0 T Tx磁共振扫描仪,将所得图像传至GE ADW 4.4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分析,运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腰椎旁各肌肉的CSA、T2值及R2*值与运动强度存在低/中度相关,而R2*值、T2值与运动强度的关系更密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R2*值迅速下降至一个水平后,增加运动强度,R2*值下降平缓甚至维持平台期;总T2值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总CSA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但趋势渐缓。结论不同强度运动后腰椎旁肌肉的CSA、T2值及R2*值不同,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能大致评估肌肉的生理变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旁肌肉 运动强度 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T2-mapping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
5
作者 孙晋宝 孙晋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302-303,共2页
探讨64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4例疑似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经过X线片扫描,结果为阴性。然后,对其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后,在搜集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后,予以图象处理技术,评估不同... 探讨64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4例疑似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经过X线片扫描,结果为阴性。然后,对其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后,在搜集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后,予以图象处理技术,评估不同图象处理下,患者的骨折阳性率,并就64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的骨折检出率进行确定。以手术后病理检查作为参照。结果:在54例患者经过64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后,均确诊为隐匿性骨折,且能对其具体骨折处进行确定。在不同的图象处理技术下,其骨折阳性检出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MPR最高。结论:对隐匿性骨折患者予以64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检查,能够保证其诊断准确率,且CT横断位结合MPR处理技术的的骨折阳性率理想,可在临床进行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 隐匿性骨折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