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注山莨菪碱与口服尼莫地平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联生 陈保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应用经颅多普勒动态检测10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结合临床表现发现有脑血管痉挛(CVS)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山莨菪碱(80~180mg/日),对照组口... 应用经颅多普勒动态检测10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结合临床表现发现有脑血管痉挛(CVS)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山莨菪碱(80~180mg/日),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90mg/日。用药12小时、3天、10天分别测定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并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MCA平均血流速度由166±56cm/s降至93±24cm/s;对照组由172±53cm/s降至121±37cm/s;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用药起效快(1小时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对应用山莨菪碱治疗CVS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山莨菪碱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秀华 葛许华 郭志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142例急性期在我院住院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的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干预组)72例,自愿参加连续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康复、康复教育、饮食护理、运...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142例急性期在我院住院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的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干预组)72例,自愿参加连续的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康复、康复教育、饮食护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等;对照组70例,根据出院医嘱服药治疗,部分患者仅采用针灸和推拿治疗。两组分别在康复护理前及护理后4wk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的患者Zung抑郁自评分(SDS)、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情况(BMI)和运动功能情况(Fugl-Meyer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三级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三级康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血流速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联生 陈保健 《河南医药信息》 1999年第11期14-16,共3页
应用经颅多普勒( T C D) 动态测定109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脑血管痉挛68 例(62 % ) ,大脑中动脉( M C A) 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120 cms ,最高达233 cms ,起病... 应用经颅多普勒( T C D) 动态测定109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脑血管痉挛68 例(62 % ) ,大脑中动脉( M C A) 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120 cms ,最高达233 cms ,起病1 周内57 例(84 % ) 。在蛛网膜下腔发病的1 周内动态监测 M C A 血流速度变化,将为早期诊断脑血管痉挛提供重要依据。山莨菪碱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起效快,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尼莫地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个体化调整巴曲酶剂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联生 何清 +1 位作者 周吴 葛许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调整巴曲酶剂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4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220例),个体化剂量组根据每例患者的病程、病情和疗效及凝血-纤溶系统检验的结果,个体化调整巴曲酶的用量和时间,每例巴曲酶... 目的探讨个体化调整巴曲酶剂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4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220例),个体化剂量组根据每例患者的病程、病情和疗效及凝血-纤溶系统检验的结果,个体化调整巴曲酶的用量和时间,每例巴曲酶用量在10~50 BU,平均35 BU;时间3~10 d,平均6.8 d.常规治疗组采用5 d隔日3次疗法,即首次10 BU,隔日5 BU 两次.在治疗后14 d 评定临床疗效和观察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结果个体化剂量组显效率72.3%,总有效率94.5%,常规剂量组显效率54.1%,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均P<0.05);个体化剂量组治疗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D-二聚体浓度上升,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依据脑梗死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调整巴曲酶的用量和用药时间,可提高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脑梗死 个体化 疗效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和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秀华 周联生 郭志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1期3490-3492,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 护理学 脑血管病患者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意外 人口老龄化 康复治疗学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何清 王蔚 +2 位作者 吴婷 周联生 李秀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模型,将24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模型,将24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72h后处死大鼠。处死前每天统计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处死后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依达拉奉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SAH组,而MDA含量明显低于SAH组(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依达拉奉可降低脑组织iNOS的表达。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蛛网膜下隙出血 丙二醛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海马神经元缺血缺氧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7
作者 何清 吴婷 +2 位作者 王蔚 周联生 甄宗礼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7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损伤后依达拉奉对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细胞组、缺血缺氧组、依达拉奉干预组(分别给予1、10、100、300umol/L依达拉奉干预)和阳性参照药维生...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损伤后依达拉奉对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细胞组、缺血缺氧组、依达拉奉干预组(分别给予1、10、100、300umol/L依达拉奉干预)和阳性参照药维生素C干预组,将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用线粒体膜电位敏感性染料Rhodamine-123进行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缺血缺氧损伤组比,加入100umol/L和300umol/L依达拉奉可以显著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的线粒体膜电位,达到正常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82%和87%。100umol/L和300umol/L依达拉奉组之间对线粒体膜电位的的稳定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血缺氧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依达拉奉能够促进线粒体膜电位的恢复,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缺血缺氧损伤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医用皮肤划线尺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8
作者 何清 周联生 +1 位作者 徐峰 郭宗扬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0期87-87,共1页
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 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术头皮入路准确,无一例损伤重要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结论 医用皮肤划线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颅脑手术术前划线辅助器材,解决了医生术前划线不准确的问题,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皮肤 临床应用 划线 颅脑外科手术 研制 手术入路 手术前 微创穿刺
下载PDF
颅骨钻孔限位垫片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9
作者 何清 周联生 +1 位作者 徐峰 郭宗扬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0期14-14,共1页
目的 探讨一种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和固定脑出血硬通道引流管的方法。方法 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套在钻头外面,当钻透颅骨后,可以阻挡钻头进入颅内,并且可以固定硬通道引流管。结果 5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 目的 探讨一种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和固定脑出血硬通道引流管的方法。方法 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套在钻头外面,当钻透颅骨后,可以阻挡钻头进入颅内,并且可以固定硬通道引流管。结果 5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应用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钻透颅骨后,钻头100%停止继续进入颅内,其中253例应用了颅骨限位垫片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全部将硬通道固定在原位置。结论 颅骨限位垫片结构合理,能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能准确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钻孔 临床应用 垫片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微创穿刺引流术 研制 硬通道 引流管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后小鼠抗枯烯过氧化氢能力的改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红莉 陈保健 +1 位作者 伍期专 吴永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抗枯烯过氧化氧化氢能力 活性氧
下载PDF
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11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沛 张晓玲 何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5期48-48,51,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加用盐酸氟桂利嗪5~10mg,口服,每晚1次,共3个月。结果:加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1)。总有效率为92.1%,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比...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加用盐酸氟桂利嗪5~10mg,口服,每晚1次,共3个月。结果:加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1)。总有效率为92.1%,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辅助治疗能有效控制难治性癫痫,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利嗪 难治性癫痫 辅助治疗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学磊 周昊 孔德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602-603,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0例,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组(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Ⅱ组40例,为巴曲酶治疗组(巴曲酶组)...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0例,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组(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Ⅱ组40例,为巴曲酶治疗组(巴曲酶组),单用巴曲酶不用依达拉奉治疗,以疗程14、21、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人疗程14d、21、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巴曲酶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