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联合脑脊液生化指标检测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晓彤 宋文炜 +2 位作者 赵亚琦 嵇道飞 韩卫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脑脊液生化指标检测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模型,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颅脑肿瘤术后疑似颅内感... 目的探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脑脊液生化指标检测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模型,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颅脑肿瘤术后疑似颅内感染的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纳入感染组(75例),根据第3天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分为感染控制组(46例)和感染未控制组(29例),并对感染未控制组患者立即更换抗菌药物治疗;将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纳入非感染组(65例)。所有入组成员均于术后第1、3、5、7、14天进行血浆HBP、脑脊液降钙素原(PCT)、乳酸(LA)和乳酸/糖比值(LA/GLU)检测;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浆HBP、脑脊液PCT、LA及LA/GLU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与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术后血浆HBP、脑脊液PCT、L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脑脊液LA/GLU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HBP(μg/L):99.09(70.04,121.15)比53.44(33.00,73.44);PCT(μg/L):0.60(0.38,0.83)比0.22(0.09,0.43);LA(mmol/L):5.34(4.01,6.37)比3.12(1.87,4.46);LA/GLU:2.87(1.56,4.43)比4.05(3.32,5.15);均P<0.05〕。感染控制组和感染未控制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HBP、脑脊液PCT、L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感染未控制组血浆HBP、脑脊液PCT、LA水平均显著高于感染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脑脊液LA/GLU水平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感染未控制组各指标变化时间晚于感染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血浆HBP、脑脊液PCT、LA与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2、0.574、0.508,均P<0.001)。术后1 d脑脊液LA/GLU水平与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呈负相关(r值为-0.368,P<0.001)。术后1 d血浆HBP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最大,为0.842;特异度最高,为92.3%。术后1 d脑脊液PCT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敏感度最高,为81.3%。结论血浆HBP、脑脊液PCT、LA及LA/GLU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术后1 d血浆HBP、脑脊液PCT、LA及LA/GLU水平波动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术后颅内感染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乳酸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与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磁共振技术融合神经导航技术在脑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孙永谋 戴如飞 +1 位作者 魏赫 周波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索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与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磁共振技术(BOLD-fMRI)联合神经导航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肿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术前是否行DTI与BOLD-f... 目的探索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与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磁共振技术(BOLD-fMRI)联合神经导航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肿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术前是否行DTI与BOLD-fMRI检查及术中是否融合神经导航技术的手术策略分为显微组(无DTI无导航)和融合组(融合DTI与BOLD-fMRI的神经导航组)两组,每组各21例。显微组在显微镜下直接切除肿瘤,融合组在显微镜下同时应用已经融合DTI与BOLD-fMRI的神经导航技术辅助下切除肿瘤;根据术后MRI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症状好转率。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率显微组为52.3%,低于融合组的76.2%(χ^(2)=7.785,P<0.05);术后三个月时症状好转率融合组为62.0%,高于显微组的33.3%(P<0.05)。结论DTI、BOLD-fMRI及神经导航三者融合的多模态技术具有术前优化手术方案,术中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减少纤维束损伤,术后预测并发症及临床功能障碍等优点,更符合现代的神经外科微创、安全手术理念,将在神经外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I 神经导航 脑肿瘤 纤维束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
3
作者 郑成 庄惠林 李晓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41-543,共3页
关键词 脑出血 治疗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颞顶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瑞 戴如飞 蔡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664-666,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行颞顶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常规骨瓣组),与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 目的观察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行颞顶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常规骨瓣组),与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的30例(大骨瓣组)进行对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情况,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观察比较大骨瓣组与常规骨瓣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根据GOS评分法,大骨瓣组3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6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常规骨瓣组3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大骨瓣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骨瓣组。大骨瓣组术后脑梗死、脑膨出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3.33%、6.67%和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癫痫、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但仍存在颅内感染等部分术后并发症,仍需要临床上神经外科医生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 常规颞顶瓣 预后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芳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7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在我院接受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在我院接受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状况好于对照组患者,肺部、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微创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术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芳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4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的有效干预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接受人性化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目的:分析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的有效干预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接受人性化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根据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完善、针对性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切除术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尊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3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GC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并发症少、降低颅内压明显、患者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GCS评分 手术效果
下载PDF
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闫超 戴如飞 +2 位作者 李计成 张尊国 李晓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7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14例,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 目的:探讨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14例,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及脑水肿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脑出血 微创穿刺引流术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和前清蛋白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卫 嵇道飞 +1 位作者 赵亚琦 张晓彤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PA)水平变化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颅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PA)水平变化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颅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80例患者为感染组, 根据其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33例)、中度感染组(36例)、重度感染组(11例);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80例患者为非感染组。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术前0 h、术后12 h、术后第3天、术后第6天检测HBP、PCT、P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的HB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PA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间点的HBP、PCT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 随时间呈降低趋势;手术后各时间点的PA水平均低于术前(均P<0.05), 随时间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重度感染组术前HBP水平为35.45 ng/ml(23.61 ng/ml, 59.44 ng/ml), 高于轻度感染组[12.51 ng/ml(5.11 ng/ml, 19.92 ng/ml)]和中度感染组[22.22 ng/ml(16.49 ng/ml, 27.55 ng/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1.167、19.105, 均P<0.05);重度感染组术前PCT水平为1.50 μg/L(1.27 μg/L, 2.44 μg/L), 高于轻度感染组[0.53 μg/L(0.25 μg/L, 0.85 μg/L)]和中度感染组[0.90 μg/L(0.47 μg/L, 1.42 μ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167、14.875, 均P<0.05);重度感染组术前PA水平[159.22 mg/L(141.61 mg/L, 191.79 mg/L)]均低于轻度感染组[215.91 mg/L(195.21 mg/L, 239.90 mg/L)]和中度感染组[194.48 mg/L(178.40 mg/L, 207.60 mg/L)](Z值分别为35.955、19.567, 均P<0.05)。术前HBP、PCT水平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7、0.485, 均P<0.01);术前PA水平和感染程度呈负相关(r=-0.576, P<0.01)。术前单一指标检测时, PA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808(95%CI 0.741~0.874)];HBP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特异度最高(96.3%);三者联合检测时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0.892(95%CI 0.839~0.944)]大于其他单一指标, 且灵敏度最高(86.3%)。术后12 h单一指标检测时, PCT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最大[0.804(95%CI 0.734~0.874)];HBP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特异度最高(98.6%);三者联合检测时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AUC[0.895(95%CI 0.840~0.950)]大于单一指标, 且灵敏度最高(85.0%)。结论 HBP、PCT、PA水平可为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无菌性炎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HBP、PCT、PA联合检测可更好地早期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感染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前清蛋白 诊断
原文传递
CRISPR/Cas9基因编辑及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嘉威 郑万玲 李计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2-864,共3页
CRISPR/Cas9是以细菌和古细菌抵御外源性噬菌体、核酸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组碱基水平的定点修饰,能精准完成外源DNA的识别与编辑。该系统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可为胶质瘤的相关基因研究提... CRISPR/Cas9是以细菌和古细菌抵御外源性噬菌体、核酸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组碱基水平的定点修饰,能精准完成外源DNA的识别与编辑。该系统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可为胶质瘤的相关基因研究提供新方法,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服务。本文对CRISPR/Cas9技术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脑胶质瘤 基因编辑 治疗 细胞毒性 相关基因 诊疗服务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