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动脉血pH值对评价新生儿窒息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瑞云 周怀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Apga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脐动脉血pH值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7年11月~2008年5月于我院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中随即抽取108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及51例窒息新生儿...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Apga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脐动脉血pH值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7年11月~2008年5月于我院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中随即抽取108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及51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对其脐血血气pH值及Apgar评分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随脐血pH值降低而升高,正常评分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减少,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pgar与新生儿窒息无显著相关性;但脐血血气分析pH值能更客观、更灵敏地反映胎儿缺血缺氧程度及新生儿出生时状态,对窒息新生儿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血血气分析 PH值 APGAR评分
下载PDF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宏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5期7445-7446,共2页
目的:对改良B-lynch缝合术、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联合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加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手... 目的:对改良B-lynch缝合术、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联合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加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体温异常时间、血性恶露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出血量、减少子宫切除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LYNCH缝合术 米非司酮 前置胎盘 效果
下载PDF
诺氟沙星联合雌三醇治疗绝经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纪 王瑞云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探讨在绝经女性泌尿生殖感染的治疗中采取诺氟沙星联合雌三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绝经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组与联合组各60例。单独组患者单独使用诺氟沙星治... 目的:探讨在绝经女性泌尿生殖感染的治疗中采取诺氟沙星联合雌三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绝经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组与联合组各60例。单独组患者单独使用诺氟沙星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雌三醇治疗,并在患者停药后进行12个月的有效随访。对照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效果、随访期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单独组,联合组与单独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与85.00%,12个月随访复发率分别为5.00%与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期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诺氟沙星联合雌三醇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随访期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雌三醇 联合治疗 绝经女性 泌尿生殖感染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止血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瑞云 姚纪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瘢痕子宫产妇经第二次剖宫产术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进行治...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瘢痕子宫产妇经第二次剖宫产术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对比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术中凝血指标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情况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亦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和治疗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术中、术后产妇出血,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孕栓 缩宫素 联合治疗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宏 马秀兰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关键词 晚期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后 临床分析 产后晚期出血 术后晚期出血 子宫大出血 产妇分娩 剖宫产率
下载PDF
米非司酮在无痛流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宏 马秀兰 王瑞云 《工企医刊》 2006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口服米非司酮 无痛流产 无痛人流 手术时间 镇痛方式 操作难度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在瘢痕子宫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3期56-56,61,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在瘢痕子宫患者行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的92例瘢痕子宫并自愿要求进行无痛人流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6),对...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在瘢痕子宫患者行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的92例瘢痕子宫并自愿要求进行无痛人流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口服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卡孕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为(7.72±2.25)min,术中出血量为(11.03±3.39)ml,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5.14±1.30)min,术中出血量(6.89±2.77)ml,两组对比观察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为少量阴道流血,轻微恶心、腹泻等,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司酮联合卡孕栓的治疗方式在瘢痕子宫无痛人流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作用,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卡孕栓 瘢痕子宫 无痛人流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对稽留流产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曹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在稽留流产患者子宫内膜修复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稽留流产子宫内膜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在稽留流产患者子宫内膜修复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稽留流产子宫内膜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干预,术后7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并完成3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月经复潮、阴道流血、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药物干预后阴道流血及首次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应用于稽留流产子宫内膜修复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手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降低阴道流血的时间非常有利,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 子宫内膜修复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与单纯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毕红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与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对照组孕妇则采用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引...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与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对照组孕妇则采用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引产。记录两组孕妇的出血量、药物的起效时间、引产的总时间、引产后的刮出物量以及软产道损伤和宫颈裂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药物的起效时间、引产的总时间、出血量和引产后的刮出物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出现2例恶心,1例腹泻,0例软产道损伤,0例宫颈裂伤,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 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 引产
下载PDF
21例少见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10
作者 吴宏 马秀兰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6年第5期297-297,共1页
关键词 特殊类型异位妊娠 临床分析 医学技术 不典型性 临床表现 误诊误治 少见类型 发现率
下载PDF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马秀兰 史艳侠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米非司酮(简称RU486)系80年代推出的新型抗孕激素甾体药物,临床多用于早孕时的药物流产,而用于避孕则国内外杂志报道较少。我院于1995年1月~1998年6月期间使用小剂量RU486紧急避孕,效果显著,副作用少。作... 米非司酮(简称RU486)系80年代推出的新型抗孕激素甾体药物,临床多用于早孕时的药物流产,而用于避孕则国内外杂志报道较少。我院于1995年1月~1998年6月期间使用小剂量RU486紧急避孕,效果显著,副作用少。作者对处于月经中期采用RU486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小剂量 避孕
下载PDF
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肺转移的影像诊断
12
作者 史艳侠 王绪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51例侵蚀性葡萄胎与38例绒毛膜癌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早期表现为肺纹理改变(39/51,76%)或单发结节与片影(14/8...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51例侵蚀性葡萄胎与38例绒毛膜癌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早期表现为肺纹理改变(39/51,76%)或单发结节与片影(14/89,16%)。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片影、结节与团块(66/89,74%),不典型表现为孤立性团块等(9/89,10%)。结论X线胸片与CT扫描对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肺转移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要结合血、尿HCG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叶细胞肿瘤 肺转移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曹艳 姚纪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9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术后持续用药3~6个月经周期,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3个月性激素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成功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流产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较对照组低,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提高成功妊娠率和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孕三烯酮 性激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比较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14
作者 曹艳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比较首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实验分为两组:A组产妇首次剖宫产为纵切口组,B组产妇首次剖宫产术为横切口组。结果:A组产妇胎... 目的:探讨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比较首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实验分为两组:A组产妇首次剖宫产为纵切口组,B组产妇首次剖宫产术为横切口组。结果:A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明显优于腹壁横切口,应作为有再次剖宫产需要产妇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横切口 腹壁纵切口 再次剖宫产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评估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瑞云 姚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1期5212-5214,共3页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评估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再次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自然分娩和对照组(153例)剖宫产;观察并比...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评估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再次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自然分娩和对照组(153例)剖宫产;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术中、术后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住院费用及产时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χ~2=5.384、11.183,t=17.384、12.382,均P<0.05);两组产妇分娩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湿肺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院意义(t=0.435,χ~2=0.432、0.353,t=0.144,均P>0.05)。结论在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选择自然分娩安全、可靠,较剖宫产更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妊娠 分娩方式 产妇
原文传递
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对分娩方式和母儿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王瑞云 周怀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706-707,共2页
关键词 巨大儿 产前诊断 分娩方式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