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被引量:10
1
作者 江水华 郭开今 +5 位作者 陈树祥 赵华 汤重喜 周景福 刘鹏 朱宗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2005年8月~2007年1月对26例胫骨骨折采用MIPPO技术治疗.其中胫骨近端骨折8例,远端骨折7例,骨干...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2005年8月~2007年1月对26例胫骨骨折采用MIPPO技术治疗.其中胫骨近端骨折8例,远端骨折7例,骨干骨折11例. 结果 手术切口长4.0~8.5 cm,平均6.6 cm;术中出血量80~400 ml,平均180 ml;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87 min;术后肿胀消退时间1~6 d,平均2.5 d;伤口均一期愈合.26例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4.2月.无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无软组织坏死及骨外露,无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等并发症.膝踝关节功能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19例,良4例,中2例,差1例. 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软组织损伤轻,创伤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钢板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胫骨骨折 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在近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江水华 郭开今 +6 位作者 曾炳芳 陈树祥 赵华 汤重喜 周景福 刘鹏 周本华 《微创医学》 2007年第4期278-28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近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以来收治的近关节骨折患者中有21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MIPPO组),其中...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近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以来收治的近关节骨折患者中有21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MIPPO组),其中胫骨近端骨折6例,远端骨折7例;股骨近端骨折3例,远端骨折3例;肱骨近端骨折2例。全部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手术切口长度(5.5±1.5)cm,术中出血量(0.18±0.11)L,手术耗时(87±45)min;术后肿胀消退时间1-7d,平均2.5d;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4.5月。MIPPO组无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无软组织坏死及骨外露、无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MIPPO技术治疗近关节骨折软组织损伤轻、创伤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钢板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近关节骨折 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技术与传统切开方法置入钢板内固定材料治疗近关节骨折的组织相容性反应:同期非随机对照 被引量:2
3
作者 江水华 郭开今 +5 位作者 陈树祥 赵华 汤重喜 周景福 刘鹏 朱宗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近关节骨折的组织相容性反应。方法:2005-08/2007-01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骨科收治近关节骨折患者41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条件均衡的两组:①传统切开组20例:按传统切开复位钢板...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近关节骨折的组织相容性反应。方法:2005-08/2007-01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骨科收治近关节骨折患者41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条件均衡的两组:①传统切开组20例:按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切口略长于钢板长度。②微创内固定组21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对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反映材料与组织相容性的发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软组织修复情况、术后关节功能测定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①与传统切开组比较,微创内固定组术中出血少,术后发热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肿胀消退快,术后关节功能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切开组,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微创内固定组无术后软组织坏死,无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无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无骨外露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近关节骨折软组织损伤轻、创伤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内植物置入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要求,和传统切开相比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关节骨折 微创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DVT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本华 张秀华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1期3349-3350,共2页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深静脉内出现血液凝固的现象,血流的正常流动受到阻碍,导致机体某些部位的正常血供不足。 DVT常可见于下肢,尤其是骨盆、大腿、小腿等部位。下肢骨折的患者较易并发深静脉血栓,主要...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深静脉内出现血液凝固的现象,血流的正常流动受到阻碍,导致机体某些部位的正常血供不足。 DVT常可见于下肢,尤其是骨盆、大腿、小腿等部位。下肢骨折的患者较易并发深静脉血栓,主要原因是骨折导致患者的静脉壁损伤,血管壁受损后大量的白细胞聚集导致血栓的形成[1]。在下肢DVT中,小腿部位形成的DVT症状较轻,以肌肉疼痛为主,采取治疗后可自行消融。而髂-股部的DVT则较严重,深静脉里血栓的分布较广。为避免下肢骨折后DVT形成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探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特在下肢骨折患者中采取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23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江水华 陈树祥 +3 位作者 汤重喜 赵华 周景福 刘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6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几种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来,我院先后采用RF、AF、GSS治疗胸腰椎骨折60余例,对随访到的23例作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术前、后及随访时的椎体前高度、Cobb′s角,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 目的:分析几种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来,我院先后采用RF、AF、GSS治疗胸腰椎骨折60余例,对随访到的23例作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术前、后及随访时的椎体前高度、Cobb′s角,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均骨性愈合,神经功能有效恢复,椎体前高恢复由平均40%到80%~100%,Cobb′s角由平均27°纠正至3°,平均1年半后随访发现RF有松动,AF有断钉,有不同程度的椎高丢失,GSS相对设计合理,并发症少。结论:几种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于胸腰椎型骨折均有明显的复位固定作用,能恢复椎管管径,促进神经功能有效恢复。几种内固定各有利弊,GSS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 AF GSS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景福 江水华 +4 位作者 陈树祥 赵华 汤重喜 刘鹏 刘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小切口治疗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6~24个月,优16例(76.19%),良3例(14.28%),可2例(9.52%),无切口皮肤坏死及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小切口治疗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6~24个月,优16例(76.19%),良3例(14.28%),可2例(9.52%),无切口皮肤坏死及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内固定可靠,并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胫骨平台 骨折 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下载PDF
丝线缝合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树祥 吕福庆 +1 位作者 汤重喜 刘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丝线缝合 固定 治疗 髌骨骨折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治疗三踝骨折19例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景福 江水华 +5 位作者 范红建 陈树祥 赵华 汤重喜 刘鹏 刘浩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892-893,共2页
目的:介绍微创小切口治疗三踝骨折19例的体会。方法:介绍微创小切口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6月至两年,本组19例疗效评价:其中优16(84.21%)例,良2(10.52%)例,可1(5.26%)例,无切口皮肤坏死及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治疗对位不... 目的:介绍微创小切口治疗三踝骨折19例的体会。方法:介绍微创小切口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6月至两年,本组19例疗效评价:其中优16(84.21%)例,良2(10.52%)例,可1(5.26%)例,无切口皮肤坏死及感染。结论:微创小切口治疗对位不佳的三踝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内固定可靠,并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踝关节 骨折 MIPPO技术
下载PDF
单边外固定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32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江水华 赵华 李宏斌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15期1467-1468,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本组32例严重胫腓骨骨折据Gustilo分类均为Ⅲ型 ,有26例开放性骨折经清创后一期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 ,6例系内固定后发生创伤性骨髓炎而取出内固定改用外固定架治疗 ;创面行一期中厚... 目的 :探讨严重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本组32例严重胫腓骨骨折据Gustilo分类均为Ⅲ型 ,有26例开放性骨折经清创后一期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 ,6例系内固定后发生创伤性骨髓炎而取出内固定改用外固定架治疗 ;创面行一期中厚皮片回植包扎、皮瓣转移或二期缝合。结果 :32例骨折一期愈合26例 ,延迟愈合6例 ,无骨不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创面均愈合。结论 :单边外固定架在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中 ,在有效稳定骨折的同时尚便于局部创面处理 ,减少骨折端血运破坏 ,有利于骨折愈合 ,尤在发生创伤性骨髓炎外固定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外固定架 治疗 胫腓骨骨折 创伤性骨髓炎
下载PDF
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景福 汤重喜 +3 位作者 赵华 刘鹏 刘浩 万景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7期97-98,共2页
目的对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均采用PFNA微创治疗,对骨折分型、手术情况及术后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约45~65 min、手... 目的对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均采用PFNA微创治疗,对骨折分型、手术情况及术后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约45~65 min、手术切口约5 cm、术中出血量约150 mL、术后骨折愈合顺利,可早期锻炼,并发症少,PFNA优良率91.6%。结论 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微创动力内固定架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景福 江水华 +4 位作者 陈树祥 汤重喜 赵华 刘鹏 刘浩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2期3425-342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其中12例采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23例采用DHS治疗。对内固定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骨折分型、手...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其中12例采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23例采用DHS治疗。对内固定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骨折分型、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动力内固定架组和DHS组在内固定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动力内固定架组优良率91.6%,DHS组优良率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具有创伤小、内固定时间少、出血量小、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临床治疗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动力内固定架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景福 汤重喜 +2 位作者 赵华 刘鹏 刘浩 《当代临床医刊》 2019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介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疗效分析。方法分析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月至18月,优16例、良1例、可1例,无感染,无切口皮肤坏死。结论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 目的介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疗效分析。方法分析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月至18月,优16例、良1例、可1例,无感染,无切口皮肤坏死。结论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内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手术效果好,关节功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胫骨平台 骨折
下载PDF
精神疾病患者四肢骨折外科治疗探讨
13
作者 汤重喜 吕福庆 +3 位作者 江水华 张怡立 陈树祥 周景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0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四肢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关问题。方法:1997年4月~2009年3月间共收治56例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其中内固定术49例,外固定术7例;同时积极治疗精神疾病。结果:随访12~23个月,53例愈合,愈合时间2.8~12...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四肢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关问题。方法:1997年4月~2009年3月间共收治56例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其中内固定术49例,外固定术7例;同时积极治疗精神疾病。结果:随访12~23个月,53例愈合,愈合时间2.8~12个月,其中3例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组病例优44例、良5例、中5例、差2例,以优良为满意标准,本组病例总体满意率为89.29%。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四肢骨折采取内固定尤其是坚强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肢体骨骨折 内固定术 外固定
下载PDF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逆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14
作者 汤重喜 陈树祥 +4 位作者 赵华 江水华 刘鹏 周景福 夏宏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072-1072,共1页
关键词 骨折 股骨粗隆间 动力髁螺钉 内固定 骨科手术
下载PDF
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处理
15
作者 李宏斌 《实用骨科杂志》 2001年第6期406-406,共1页
关键词 复杂型桡骨远端骨折 支架外固定 骨折治疗
下载PDF
经皮钢针撬拔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16
作者 汤重喜 陈树祥 +4 位作者 赵华 江水华 刘鹏 周景福 夏宏杰 《工企医刊》 2006年第1期22-23,共2页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其中关节内骨折约占75%。治疗方法很多,总的效果却总不能完全满意。尤其是那些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单纯手法临床治疗效果难尽人意。我院自1998年~2004年我们采用在C臂X光机透视下,骨圆针... 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其中关节内骨折约占75%。治疗方法很多,总的效果却总不能完全满意。尤其是那些波及关节面的骨折,单纯手法临床治疗效果难尽人意。我院自1998年~2004年我们采用在C臂X光机透视下,骨圆针经皮撬拨.配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2例38足,并进行了近、远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经皮撬拨 钢针撬拔 临床治疗效果 石膏固定治疗 手法复位 关节内骨折 C臂X光机
下载PDF
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17
作者 吕福庆 汤重喜 +4 位作者 江水华 张怡立 谢凤娥 陈树祥 周景福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10期1775-1776,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四肢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问题。方法:收治56例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其中进行内固定术49例,外固定术7例;同时积极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结果:随访12-23个月,53例愈合,愈合时间2.8-12个月,其中3例...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四肢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问题。方法:收治56例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其中进行内固定术49例,外固定术7例;同时积极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结果:随访12-23个月,53例愈合,愈合时间2.8-12个月,其中3例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组病例优44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以优良为满意标准,本组病例总体满意率89.29%。结论:加强精神疾病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肢体骨骨折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水华 郭开今 +6 位作者 陈树祥 李香业 吕福庆 汤重喜 周景福 赵华 刘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897-1899,共3页
[目的]探讨初步应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2月,本院对1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5~88岁,平均71.2岁。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 [目的]探讨初步应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2月,本院对1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5~88岁,平均71.2岁。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3例。[结果]手术切口4.5~6.1 cm,平均5.2 cm。术中出血量平均200 ml。手术时间平均68 min。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平均2.5 d。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8~32个月,平均24个月,均临床痊愈,无骨折不愈合或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个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价,优、良17例,优良率94.4%。[结论]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软组织损伤轻、创伤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钢板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性 动力内固定架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