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坚 乔蕾 +5 位作者 朱琪 黄欣 孙鸣 羊健中 范利 李洪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成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组(A组)和单一被动运动康复对照组(B组),两组的常规... 目的:探讨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成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组(A组)和单一被动运动康复对照组(B组),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I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A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001)。结论: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较单一的被动运动康复能更明显地改善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运动疗法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个体化主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综合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擎 乔蕾 +11 位作者 吴芳玲 杨坚 周勤 顾文钦 封寒 张见平 丁旭 许颖 赵明雷 羊健中 李洪丽 汪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后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并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基础研究表明,早期正确的运动训练能促进脑出...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后出现的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并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基础研究表明,早期正确的运动训练能促进脑出血后鼠脑神经修复过程,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改善运动功能,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因此,经过康复治疗后患者功能恢复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 生存质量 综合功能 患者 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个体
下载PDF
冠心病康复有氧运动不同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功亮 杨坚 +2 位作者 王人卫 李擎 范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不同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为基层康复机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选取本院低、中危冠心病患者25例,采集安静心率和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心肺运动试... 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不同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为基层康复机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选取本院低、中危冠心病患者25例,采集安静心率和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获取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休息1 d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分别使用无氧阈法、峰值摄氧量法、心率储备法、年龄预计法和安静心率+20法计算靶心率,比较不同方法确定靶心率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年龄预计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无显著性相关(r=-0.131,P>0.05),两者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安静心率+20法所推算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无显著性相关(r=0.372,P>0.05);峰值摄氧量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r=0.872,P<0.0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心率储备法确定的靶心率与无氧阈法之间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相关(r=0.836,P<0.00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结论年龄预计法、安静心率+20法确定的有氧运动靶强度与无氧阈法不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心率储备法、峰值摄氧量法确定的有氧运动靶强度与无氧阈法相关,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有氧运动 无氧阈 6分钟步行试验 靶心率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率与持续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杰 杨坚 +4 位作者 张颖 沈俊 黄欣 王陶黎 羊建中 《中国康复》 2010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率与训练时间的关系。方法: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程序化康复训练,包括桥式运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肢体的易化、平衡、负重步行等训...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率与训练时间的关系。方法: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程序化康复训练,包括桥式运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肢体的易化、平衡、负重步行等训练。并分别于治疗初、治疗4及8周末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进行评分并做康复效率统计。结果:康复介入4周末时,患者的FMA评分较治疗初时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治疗8周末时的评分(均P<0.01)。治疗后康复效率比较,前4周高于后4周(P<0.05)。结论:第1个周期的康复训练及康复效率明显优于第2个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康复效率
下载PDF
区域三级康复网络服务体系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文超 张颖 +9 位作者 杨坚 乔蕾 白跃宏 徐义明 顾文俊 薛斌 周勤 刘美玲 陈俊玲 周麟妍 《中国康复》 2016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三级康复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90例发病2周~1年内的脑卒中患者受干预前后的资料,其中60例患者运用上海市徐汇区区域三级康...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三级康复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4年8月~2015年8月,90例发病2周~1年内的脑卒中患者受干预前后的资料,其中60例患者运用上海市徐汇区区域三级康复网络服务体系(网络组),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三级区域康复网络体系的医院间转诊,采用标准化康复诊疗方案,同时结合脑卒中家庭康复体操;另外收集3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常规组),选择非三级区域康复网络体系进行转诊及常规康复训练。回顾分析90例患者治疗6周前后的改良Bathel指数(MBI)及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评分(SS-QOL)。结果:治疗6周后,2组MBI及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网络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区域三级康复网络体系简化了转诊方式,规范了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及转诊标准,结合开展脑卒中家庭康复操,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区域三级康复网络体系 改良Bathel指数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安龙 沈晓艳 杨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7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2/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有记忆障碍临床表现的脑卒中患者60...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2/12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和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有记忆障碍临床表现的脑卒中患者6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①经皮神经电刺激:脊髓部位治疗(治疗输出调至患者肌肉有跳动感且患者能够忍受的程度);患侧肢体治疗(治疗输入调至肢体有轻度抽动,患者能耐受的剂量),以上治疗1次/d,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②常规康复训练:1次/d,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记忆能力评定采用临床记忆量表,所测原始分换成量表分后再换算成记忆商数(以85分为界,划定记忆异常为记忆商数≤85分)。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进行测评(上肢66分,下肢34分,总分100分)。记忆能力及运动功能测评分别在治疗前、出院前各进行1次,比较两组患者记忆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纳入脑卒中患者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记忆商数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记忆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80.2±12.1,70.6±0.5;61.2±11.0,62.8±12.0(t=3.90,6.70,P<0.01)],治疗后治疗组记忆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4.50,P<0.01)。②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上肢:23.12±4.20,21.46±4.35;16.20±5.20,15.23±4.50;下肢:24.12±5.20,17.30±4.30;10.05±4.20,9.24±5.80(t=5.1~6.5,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下肢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32,P<0.01)。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记忆功能及肢体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电刺激疗法 记忆 运动
下载PDF
平衡仪在国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娄丽那 杨坚 王人卫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163-164,共2页
平衡仪包括静态平衡仪和动态平衡仪,由于其可以定量、客观地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因此在国内康复医学中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对平衡仪的特点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平衡仪 康复 应用
下载PDF
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郑倩芸 姚悦 +1 位作者 赵慧雯 陆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在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康复中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P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个体化认知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单一性认知训练,个体化认知康复组... 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在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康复中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P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个体化认知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单一性认知训练,个体化认知康复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综合任务性认知训练,两组均训练6周.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结果干预后,两组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个性化认知康复组的延迟回忆、定向及Mo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个体化认知康复组的MMSE、MBI评分分别为(24.33±2.20)分、(67.83±9.71)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认知康复与常规认知康复训练均可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个体化认知康复训练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认知康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认知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有氧代谢能力和体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擎 杨坚 +7 位作者 范利 袁文超 吴芳玲 张颖 李洪丽 羊健中 刘学华 刘功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探讨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峰值摄氧量、无氧阈等有氧代谢能力、体质指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3例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常规下肢踏车训练组(A组,21例)... 目的:探讨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对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峰值摄氧量、无氧阈等有氧代谢能力、体质指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43例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常规下肢踏车训练组(A组,21例)、常规康复治疗+监控下有氧运动组(B组,22例),康复治疗8周,常规康复治疗每周5次,每日1次,每日训练时间约2.5h,A组进行常规下肢踏车训练(每周5次,20分钟/次),B组进行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20min/次),比较A组和B组患者运动治疗前后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最大代谢当量、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腹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差异。结果:第8周末B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16.72±2.19)ml/min/kg、无氧阈(15.40±1.79)ml/min/kg及最大代谢当量(5.07±0.60)明显高于A组;第8周末A组Barthel指数评分(69.1±7.5),B组Barthel指数评分(67.7±4.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提高。第8周末,B组患者腰围(90.36±5.83)cm、体重(64.28±4.57)kg、体重指数(24.02±1.76)kg/m2有明显下降。结论:监控下持续靶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氧代谢能力和体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脏康复 峰值摄氧量 无氧阈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0
10
作者 范利 杨坚 +1 位作者 张颖 刘功亮 《中国康复》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ADL训练以及传统物理因...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ADL训练以及传统物理因子治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配合偏瘫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干预前后分别使用BIODEX system-3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检测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NRS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来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肌张力及疼痛。结果:经过3周治疗,2组患者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NRS疼痛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肌张力均较前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伸肌力,且不会加剧肌肉痉挛和肩关节疼痛,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训练 偏瘫 肩关节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洪丽 苗善智 +3 位作者 杨坚 张颖 丁珊珊 汪美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8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鼻饲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治疗组B、治疗组C,各20例。对照组A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舌肌运...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鼻饲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治疗组B、治疗组C,各20例。对照组A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舌肌运动训练、下颌运动训练和进食指导;治疗组B在对照组A训练方法上再加Mendelsohn训练法;治疗组C在对照组A训练方法上再加冰柠檬刺激。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训练12 d为1个疗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摄食-吞咽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B摄食-吞咽功能评分为(4.20±1.08)分,治疗组C摄食-吞咽功能评分为(6.20±0.77)分,两组与对照组A[(2.67±0.82)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治疗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C治疗有效率为95.00%,两组与对照组A(4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舌肌运动训练、下颌运动训练、进食指导结合冰柠檬刺激能够改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鼻饲患者的吞咽功能,是一套实用、效果佳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鼻饲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鼻饲 吞咽功能训练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偏瘫大鼠痉挛状态和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颖 杨坚 +5 位作者 刘罡一 贾新玲 严国锋 刘海明 吴绮琳 柯尊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5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对脑缺血再灌注(CI/RP)后大鼠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以探讨该方改善CI/RP后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4只CI/RP偏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甘草组、芍药组、甘草组、巴氯芬组和假手术组。以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术...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对脑缺血再灌注(CI/RP)后大鼠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以探讨该方改善CI/RP后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4只CI/RP偏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甘草组、芍药组、甘草组、巴氯芬组和假手术组。以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术后2 h后再灌注制备动物模型,选取有明显偏瘫且伴有痉挛的大鼠为研究对象。各组在CI/RP后24 h给予相应干预,连续用药9天。观察干预前后大鼠姿势反射、肌张力变化,及其血清和脑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水平变化。结果 1芍药甘草组和芍药组可以明显提高大鼠姿势反射评分(P<0.05,P<0.01)。2芍药甘草组和巴氯芬组可以明显缓解肌张力(P<0.05)。3芍药甘草组Gly含量明显低于甘草组(P<0.05)。4巴氯芬组大鼠脑组织GABA含量明显降低于模型组(P<0.01)。5芍药甘草组、芍药组、巴氯芬组血清Glu、As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6甘草组血清Gly含量明显高于芍药甘草组和芍药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可改善CI/RP后大鼠的痉挛程度和姿势反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及下调脑组织甘氨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脑缺血再灌注 痉挛 氨基酸 大鼠
下载PDF
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病损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2
13
作者 杨坚 张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2期4580-4581,共2页
研究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在神经肌肉病损功能评估中的具体应用。使用美国产NORAXON的MYOSYS-TEM-1200型表面肌电图仪,采用肌电积分与平均功率频率、中位频率分别对数种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进行肌力、肌张... 研究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在神经肌肉病损功能评估中的具体应用。使用美国产NORAXON的MYOSYS-TEM-1200型表面肌电图仪,采用肌电积分与平均功率频率、中位频率分别对数种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进行肌力、肌张力与肌肉疲劳度的评估,探索其在康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表面肌电图不仅可用于评估治疗前患者受损神经肌肉功能的变化状况及与健侧的差异,而且可用于观察治疗前后患侧神经肌肉功能的进步情况并据此制定和调整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也可作为一种临床上客观地评价各种治疗方法有效性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肌电描记术 神经肌肉疾病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肘关节屈曲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颖 杨坚 高宁沁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化裁(芍甘汤)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肘关节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脑卒中后肘关节屈曲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芍甘汤结合运动疗法组)、对照1组(运动疗法组)和对照2组(巴氯芬结合运动疗法组),疗程均为3...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化裁(芍甘汤)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肘关节屈曲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脑卒中后肘关节屈曲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芍甘汤结合运动疗法组)、对照1组(运动疗法组)和对照2组(巴氯芬结合运动疗法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组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9.7%,与对照1组42.5%、对照2组7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肢肿胀评分差值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差值,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甘汤结合运动疗法可以缓解脑卒中患者肘关节屈曲痉挛、疼痛和肿胀的作用,提高患者的平衡及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运动疗法 脑卒中 偏瘫 痉挛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俊 羊健中 +1 位作者 范利 王陶黎 《中国康复》 2007年第6期411-412,共2页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43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l,每周1次,再交替配合超声波、微波治疗;B组41例采用超声波、微波交替治疗。2组治...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43例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l,每周1次,再交替配合超声波、微波治疗;B组41例采用超声波、微波交替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治疗5周后,2组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一般的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物理因子治疗 透明质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下载PDF
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颖 高宁沁 陈浩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和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组,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4周。观察痉挛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评定表(运动部分)评分变化...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和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组,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4周。观察痉挛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评定表(运动部分)评分变化。结果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组患肢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Fugl-Meyer运动功能和FIM(运动部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蒸熏结合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提高其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痉挛 中药熏蒸 运动疗法
下载PDF
步行中神经和肌肉刺激器治疗对矫正偏瘫步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蕾 苗善智 +2 位作者 李擎 杨坚 汪美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目的:研究在矫正镜前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脑卒中偏瘫步态的矫正作用。方法:选择病程>3个月,初次发病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有行走能力但伴有步态明显异常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运... 目的:研究在矫正镜前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脑卒中偏瘫步态的矫正作用。方法:选择病程>3个月,初次发病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有行走能力但伴有步态明显异常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运动训练和步态矫正训练等。研究组对偏瘫步态患者在步行时,结合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在患侧下肢摆动前期兴奋其臀大肌,在患侧下肢支撑期刺激其腘绳肌。对照组在静态立位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刺激患侧腘伸肌和臀大肌。两组治疗前后均用足印法评测双侧步长的对称度、步宽、步速;用Holden评定步行能力,用Brunnstrom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结果:通过治疗4周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Holden步行能力、双侧步长的对称度、步宽、步速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双侧步长的对称度、步宽的矫正和Holden步行能力和步速的提高较静态立位下进行神经和肌肉刺激器治疗相比更明显。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矫正偏瘫步态的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镜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 步长 对称度 步宽 步速
下载PDF
步行中使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偏瘫步速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乔蕾 苗善智 +3 位作者 李擎 杨坚 汪美君 乔锋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5期233-234,共2页
目的研究在矫正镜前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脑卒中偏瘫步速的作用。方法选择病程>3个月,初次发病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有行走能力但伴有步态明显异常和步行缓慢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在矫正镜前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脑卒中偏瘫步速的作用。方法选择病程>3个月,初次发病的5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有行走能力但伴有步态明显异常和步行缓慢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运动训练和步态矫正训练等。研究组对偏瘫步态患者在步行时,结合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在患下肢摆动前期时兴奋其臀大肌,在患下肢支撑期时刺激其腘绳肌,对照组在静态立位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刺激患侧腘伸肌和臀大肌。两组治疗前后均用足印法评测步行6 m的步速;用Holden评定步行能力,用Brunnstrom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结果通过4周治疗后,患下肢运动功能、Holden步行能力、步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偏瘫Holden步行能力和步速的提高较静态立位下进行神经和肌肉刺激器治疗相比更明显。步行状态下运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对提高偏瘫步速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镜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 步速
下载PDF
中药汽熏疗法治疗湿疹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阿宝 杨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50-750,共1页
关键词 中药汽熏疗法 湿疹 疗效观察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中医病理
下载PDF
MMP-3在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韩振格 周琪 +2 位作者 韩海荣 陈觅蜜 何东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S01期4-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MMP-3在血清学阴性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628例已确诊RA住院患者,其中阳性RA组患者531例和阴性组RA患者97例及健康对照组321例。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清MM...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MMP-3在血清学阴性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628例已确诊RA住院患者,其中阳性RA组患者531例和阴性组RA患者97例及健康对照组321例。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清MMP-3、IgM-RF、IgG-RF、IgA-RF和抗-CCP,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阴性组RA患者年龄较大,畸形关节数较少,DAS28评分较低,但与阳性R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3在阴性RA组检出率为44.3%,与其余单项检测方法相比,MMP-3诊断RA的灵敏度最高(64.5%),抗-CCP的特异性最高(99.1%)。IgA、IgG与IgM-RF分型联合检测与单独IgM-RF检测相比,并没提高RA诊断准确性。MMP-3联合抗-CCP与IgA、IgG、IgM-RF分型诊断RA的准确性最高(89.8%)。结论MMP-3与常规诊断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3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学阴性 血清学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