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峰 郭明明 樊继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49,共6页
为掌握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毒力及对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浸渍法使用4种药剂梯度浓度溶液处理豆天蛾3龄幼虫,统计药后12、24、36 h的幼虫死亡率,计算不同药剂不同药后时间的半致死... 为掌握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毒力及对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浸渍法使用4种药剂梯度浓度溶液处理豆天蛾3龄幼虫,统计药后12、24、36 h的幼虫死亡率,计算不同药剂不同药后时间的半致死浓度(LC_(50));并用4种药剂亚致死浓度(LC_(25))处理幼虫后,测定药后0、12、24、36 h的3种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处理幼虫12 h后,LC_(50)依次为15.83、39.49、2.64、58.64 mg/L;处理幼虫24 h后,LC_(50)依次为3.55、3.46、1.19、33.91 mg/L;处理幼虫36 h后,LC_(50)依次为1.91、1.33、1.25、24.40 mg/L。敌敌畏处理幼虫后12 h的LC_(50)是药后24、36 h的4.46、8.29倍;同样地,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分别为(11.41、29.69)倍、(2.22、2.11)倍和(1.73、2.40)倍。4种药剂处理幼虫后12、24、36 h,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发生改变。经敌敌畏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CarE活性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CYP450活性先下降再升高;经吡虫啉处理后,幼虫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趋平,CarE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YP450活性逐渐上升;经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CarE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YP450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经虫螨腈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rE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稳定,CYP450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天蛾 杀虫剂 毒力 解毒酶活性
下载PDF
黄淮稻区水稻直播研究进展及育种策略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宝祥 卢百关 +1 位作者 潘启明 徐大勇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近年来,黄淮稻区稻作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机插、手插和直播等,直播稻面积上升明显,但是直播稻的种植安全备受关注。文章回顾了黄淮稻区发展水稻直播的优势与不足、影响直播稻种植的重要农艺性状研究和黄淮稻区直播稻关键栽... 近年来,黄淮稻区稻作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机插、手插和直播等,直播稻面积上升明显,但是直播稻的种植安全备受关注。文章回顾了黄淮稻区发展水稻直播的优势与不足、影响直播稻种植的重要农艺性状研究和黄淮稻区直播稻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提出黄淮稻区直播稻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黄淮稻区 育种策略
下载PDF
基于不同播期的小麦籽粒性状综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广旭 王康君 +3 位作者 郭明明 谭一罗 孙中伟 樊继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进一步明确小麦籽粒性状与播期的关系,选育适播期广的小麦新品种,为江苏淮北麦区生产提供保障。本研究以新培育的155份小麦新品系为供试材料,设置10月18日(S1)、11月05日(S2)、11月22日(S3)、12月1日(S4)4个播期,考查成熟期籽粒的千... 为进一步明确小麦籽粒性状与播期的关系,选育适播期广的小麦新品种,为江苏淮北麦区生产提供保障。本研究以新培育的155份小麦新品系为供试材料,设置10月18日(S1)、11月05日(S2)、11月22日(S3)、12月1日(S4)4个播期,考查成熟期籽粒的千粒质量、面积、周长、粒长、粒宽、长宽比、直径和圆度8个性状,利用获得性状值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最长距离法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千粒质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系间亦有差异;千粒质量与除长宽比外的其他几个性状均呈正相关,长宽比与粒宽、圆度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聚为Ⅴ类,类群Ⅰ到类群Ⅴ的千粒质量均值逐级升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籽粒性状分为2个主成分,共可解释93.91%的性状信息。通过综合分析4个播期的小麦籽粒性状,筛选出LM20080、LM20070、LM20069等10个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性状稳定的新品系,为江苏淮北麦区小麦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性状 不同播期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氮肥底追比例及施硫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美 赵广才 +6 位作者 石书兵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郭明明 张红 张兴卫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4-963,共10页
为明确氮肥底追比例与施硫间的互作效应,采用盆栽方式,以京冬8号和济麦20为供试材料,设置氮肥底追比例为3∶7(N_1)、5∶5(N_2)和7∶3(N_3)3个处理水平,每个底追比例下设置2个硫肥施用量:0kg·hm^(-2)(S0)和45kg·hm^(-2)(S_1),... 为明确氮肥底追比例与施硫间的互作效应,采用盆栽方式,以京冬8号和济麦20为供试材料,设置氮肥底追比例为3∶7(N_1)、5∶5(N_2)和7∶3(N_3)3个处理水平,每个底追比例下设置2个硫肥施用量:0kg·hm^(-2)(S0)和45kg·hm^(-2)(S_1),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开花期、成熟期营养器官及籽粒中氮素积累、分配以及对不同来源氮素利用的情况,同时对花后营养器官贮藏氮素的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植株中积累氮素主要来自肥料氮,京冬8号成熟期来自肥料氮的积累量达60%~70%,而济麦20则达70%~80%。氮肥底追比例及硫肥互作对2个品种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京冬8号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贮藏氮素花后的转运量、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籽粒产量以及氮肥的利用效率均在N_1S_0时较高;济麦20营养器官贮藏氮素花后的转运量、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在N1S0时较高,而在N3S1时,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氮肥的利用效率均较高。综上所述,本试验栽培环境下,氮肥底追比例为N1时能够提高花前贮藏氮素的转运量、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底追比例为N3时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京冬8号最优肥料组合为N_1S_0,济麦20最优肥料组合为N_3S_1。本研究结果为冬小麦大田生产中合理的肥料运筹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底追比例 硫肥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下载PDF
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孝成 石书兵 +8 位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王德梅 陶志强 杨玉双 王美 郭明明 亓振 王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2-758,共7页
为确定早熟型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在高肥力田达到最佳群体质量时合理的氮磷肥施用量和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4个氮磷肥施用量水平,分别为N120P96(纯氮120kg·hm^(-2)、P_2O_5 96kg·hm^(-2))、N_(180)P_(1... 为确定早熟型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在高肥力田达到最佳群体质量时合理的氮磷肥施用量和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4个氮磷肥施用量水平,分别为N120P96(纯氮120kg·hm^(-2)、P_2O_5 96kg·hm^(-2))、N_(180)P_(144)(纯氮180kg·hm^(-2)、P_2O_5 144kg·hm^(-2))、N240P192(纯氮240kg·hm^(-2),P_2O_5 192kg·hm^(-2))、N_(300)P_(240),(纯氮300kg·hm^(-2)、P_2O_5 240kg·hm^(-2));副区设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D180(180万株·hm^(-2))、D240(240万株·hm^(-2))和D300(300万株·hm^(-2)),研究了氮磷肥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降低;种植密度的增加提高了成熟期群体总茎数和单位面积穗数,而千粒重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N180P144至N_(300)P_(240),范围内,同一施肥条件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早熟品种中麦8号在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纯氮120kg·hm^(-2)和P_2O_5 96kg·hm^(-2)的条件下,产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磷肥 种植密度 群体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光伏板遮荫的响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凤 郭明明 +10 位作者 樊继伟 仝彩霞 李亮 李强 任立凯 浦汉春 孙中伟 王康君 张广旭 赵雪君 张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81-1588,共8页
为给生态光伏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黄淮麦区南片主栽品种连麦2号、连麦6号、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33、淮麦39、徐麦30、徐麦33、徐麦35、保麦2号、保麦5号和保麦6号为试验材料,在连云港生态光伏区以自然环境为对照(CK),设置光伏... 为给生态光伏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黄淮麦区南片主栽品种连麦2号、连麦6号、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33、淮麦39、徐麦30、徐麦33、徐麦35、保麦2号、保麦5号和保麦6号为试验材料,在连云港生态光伏区以自然环境为对照(CK),设置光伏板下小区全遮荫、半遮荫和未遮荫三个处理(分别用Z1、Z2和Z3表示),研究光伏板遮荫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品种中,连麦6号、连麦7号、连麦8号和徐麦33籽粒产量均比较高,其中以连麦7号产量最高。与CK相比,光伏板下12个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降低,且产量表现为CK>Z3>Z2>Z1。在Z3条件下,连麦7号、连麦8号、徐麦30和徐麦33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不同品种株高对遮荫的反应不一,如在三个遮荫处理下徐麦35的株高在三个遮荫处理下均较CK降低,且以Z2处理降幅最大;徐麦33的株高在三个遮荫处理下均显著增加;连麦2号、连麦6号和连麦8号的株高在三个遮荫处理下有增有减。在花后35d,连麦2号、连麦6号、连麦7号、连麦8号和徐麦33旗叶SPAD值能够保持较高水平。不同遮荫处理下小麦生育后期旗叶SPAD值表现为CK>Z3>Z2>Z1,其中Z3和CK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生态光伏区小麦产量、生长发育和旗叶光合特性,12个小麦品种在Z3处理下达到最优。12个品种中以连麦7号、连麦8号和徐麦33产量较高,更能适应弱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伏板遮荫 产量 干物质积累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明明 赵广才 +16 位作者 郭文善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陈凤 樊继伟 任立凯 李强 孙中伟 王康君 浦汉春 易媛 代丹丹 王美 亓振 王雨 刘孝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6-912,共7页
为了解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于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圃场试验田进行裂区试验,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施氮水平(150、210和270kg·hm-2)和两个行距水平(12和20cm),比... 为了解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于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圃场试验田进行裂区试验,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施氮水平(150、210和270kg·hm-2)和两个行距水平(12和20cm),比较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和行距组合下旱茬强、中筋小麦群体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行距一定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施氮量,济麦20和中麦8号生育后期群体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均显著升高。两个小麦品种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提升。随施氮量的增加,中麦8号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而济麦20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在210kg·hm-2施氮量下,增大行距后,济麦20和中麦8号各主要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升高。在中高氮条件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随行距的增大而增加。综合来看,旱茬条件下济麦20和中麦8号分别在210kg·hm-2施氮量、20cm行距和270kg·hm-2施氮量、20cm行距下能够获得较高的群体质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行距 群体质量
下载PDF
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孝成 赵广才 +8 位作者 石书兵 常旭虹 王德梅 陶志强 杨玉双 王美 郭明明 亓振 王雨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04-1411,共8页
为探明干旱处理与氮磷肥合用后小麦产量和养分积累及分配的变化,在盆栽条件下,以中麦8为试材,在设置3个氮磷肥施用量的基础上,每施肥处理下于开花期再利用称重法设置水分适宜(W1,SRWC=75%)、轻度亏水(W2,SRWC=60%)和重度亏水(W3,SRWC=45... 为探明干旱处理与氮磷肥合用后小麦产量和养分积累及分配的变化,在盆栽条件下,以中麦8为试材,在设置3个氮磷肥施用量的基础上,每施肥处理下于开花期再利用称重法设置水分适宜(W1,SRWC=75%)、轻度亏水(W2,SRWC=60%)和重度亏水(W3,SRWC=45%)3个土壤水分水平,研究了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养分积累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花后土壤水分适宜相比,花后轻度亏水与重度亏水产量分别降低9.73%和15.55%,籽粒氮素积累量降低了3.41%和13.64%,醇溶蛋白含量降低了0.1%和1.1%,穗粒数、千粒重、籽粒磷素积累量、养分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清蛋白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磷素利用效率、球蛋白含量及谷/醇比呈相反的趋势变化,其中,磷素利用效率以W3最高,达81.76 g·g^(-1),显著高于W1和W2。增施氮磷肥,穗数、千粒重降低,籽粒养分积累量及其蛋白质组分含量增加,但养分利用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降低,其中,与F1(N 120kg·hm^(-2),P_2O_596 kg·hm^(-2))相比,F2(N 180 kg·hm^(-2),P_2O_5144 kg·hm^(-2))和F3(N 240 kg·hm^(-2),P_2O_5192 kg·hm^(-2))产量分别降低了7.23%和7.69%。土壤适度亏水,增施氮磷肥降低了产量、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及养分利用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谷/醇比提高;土壤重度亏水,增施氮磷肥降低了磷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清蛋白含量及谷/醇比,提高了产量、籽粒磷素分配比例及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本研究结果为小麦产量和品质领域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磷肥 干旱 养分积累 蛋白质组分
下载PDF
施氮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黑粒小麦灌浆期氮素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美 赵广才 +7 位作者 石书兵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郭明明 亓振 王雨 刘孝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4-873,共10页
以黑粒小麦‘漯珍一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棚下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漯珍一号’植株氮素吸收、转运、分配以及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黑小麦籽粒含氮量、蛋白质积累量随水分... 以黑粒小麦‘漯珍一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棚下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漯珍一号’植株氮素吸收、转运、分配以及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黑小麦籽粒含氮量、蛋白质积累量随水分胁迫加剧而降低;各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随施氮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低氮[N_1,150 kg(N)·hm^(-2)]条件下,随水分胁迫加剧,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升高,高氮[N_3,300 kg(N)·hm^(-2)]条件下,清蛋白、球蛋白含量升高,而醇溶蛋白含量降低。相同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5%,W_2;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45%,W_3)条件下,籽粒氮素含量、籽粒中蛋白质的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成熟期籽粒氮素含量占总氮素含量的比例下降;而充足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5%,W_1)时,中氮处理[N_2,240 kg(N)·hm^(-2)]籽粒蛋白质积累量最高,同时,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均达最大值,对籽粒的贡献率也较高。W_1处理时,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麦谷蛋白在N_2处理达最大值;而W_2、W_3处理情况下,N_2处理小麦中各蛋白质组分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黑粒小麦氮代谢具有显著影响,施氮量过高或过低以及水分胁迫均不利于黑粒小麦氮代谢过程的有效进行,综合考虑,花后充足供水(W_1)与中等施氮水平(N_2)组合对黑粒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粒小麦 施氮量 土壤相对含水量 氮代谢 蛋白质组分
下载PDF
大豆品种(系)和种植密度对豆天蛾幼虫存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明明 廖怀建 +5 位作者 邓盼 李大维 李俊领 张俊勤 樊继伟 陈凤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1408,共8页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幼虫,是一种食用昆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了解适宜豆天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大豆品种(品系)和种植密度,可为豆天蛾幼虫规模化饲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幼虫,是一种食用昆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了解适宜豆天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大豆品种(品系)和种植密度,可为豆天蛾幼虫规模化饲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设置两因素裂区实验,在10个品种(品系)大豆和2个种植密度水平下,测定豆天蛾幼虫生物学参数,明确适宜豆天蛾幼虫养殖的大豆品种(品系)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系)和种植密度对豆天蛾幼虫存活及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使用连151、淮豆9号、东辛3号和H0573大豆饲养的豆天蛾幼虫产量和存活率较高,虫体长度较长,发育历期较短;大青豆饲养的豆天蛾幼虫产量较低,幼虫发育整齐度较差,发育历期长。当种植密度为40 cm×30 cm时,豆天蛾幼虫存活和发育历期整齐度均显著高于种植密度40 cm×15 cm。综上所述,较适宜豆天蛾幼虫养殖的大豆品种(品系)为连151、淮豆9号、东辛3号和H0573,种植密度为40 cm×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天蛾幼虫 大豆品种(系) 种植密度 存活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澳大利亚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广旭 樊继伟 +4 位作者 孙中伟 王康君 郭明明 李强 陈凤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0期123-125,共3页
为进一步丰富江苏徐淮地区小麦种质资源,从澳大利亚引进了46份小麦种质,进行了穗粒数、株高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进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穗粒数较多、千粒重高、株高高等特点。对材料间农艺性状... 为进一步丰富江苏徐淮地区小麦种质资源,从澳大利亚引进了46份小麦种质,进行了穗粒数、株高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进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穗粒数较多、千粒重高、株高高等特点。对材料间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共有10对性状达到显著性相关。该套资源在欧氏距离6.50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Ⅵ大类群,为进一步配置杂交组合提供选择基础。为充分利用好这套资源,应从分子遗传学方面对其品质抗性等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澳大利亚
下载PDF
连麦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育种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广旭 孙中伟 +5 位作者 李强 王康君 郭明明 陈凤 郑国良 樊继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8期33-34,86,共3页
小麦品种连麦2号、连麦6号、连麦7号和以连麦抗1为代表的小麦品系是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系列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新品系。该文对连麦系列小麦品种和品系进行系谱与育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以种质资源为基础,注重亲本的选配,多种... 小麦品种连麦2号、连麦6号、连麦7号和以连麦抗1为代表的小麦品系是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系列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新品系。该文对连麦系列小麦品种和品系进行系谱与育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以种质资源为基础,注重亲本的选配,多种育种方法结合的育种体系可以快速实现小麦的高效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麦 小麦 系谱分析 育种启示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氮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明明 樊继伟 +7 位作者 陈凤 李强 孙中伟 王康君 张广旭 赵雪君 浦汉春 代丹丹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该地区主栽品种连麦7号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剂量N+注入对2个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N+注入,连麦7号和烟农19种子发芽率、苗高、株高、旗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等均呈下降趋... 以该地区主栽品种连麦7号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剂量N+注入对2个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N+注入,连麦7号和烟农19种子发芽率、苗高、株高、旗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等均呈下降趋势,且生育进程推迟;随着剂量的增加,N+注入对2个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不断加大,其中N+注入对连麦7号的抑制作用要小于烟农19。而在灌浆后期,当N+注入剂量达到3×1016N+/cm2时,烟农19旗叶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继续加大剂量到4×1016N+/cm2,连麦7号旗叶净光合速率开始显著下降。连麦7号对N+注入剂量的敏感度要小于烟农19。得出不同剂量N+注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个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高产的形成,且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连麦7号对于N+注入剂量的敏感度要小于烟农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注入剂量 小麦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氮离子束小麦诱变群体氮素利用和籽粒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樊继伟 郭明明 +7 位作者 王康君 孙中伟 张广旭 李强 李筠 章跃树 代丹丹 陈凤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47-54,共8页
【目的】探明氮离子束注入后,小麦诱变群体(M1代群体)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变化趋势,为小麦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和烟农19为供试材料,通过注入不同剂量氮离子束(0、2×10^16、3×10^16、4×10^1... 【目的】探明氮离子束注入后,小麦诱变群体(M1代群体)氮素利用及产量品质的变化趋势,为小麦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和烟农19为供试材料,通过注入不同剂量氮离子束(0、2×10^16、3×10^16、4×10^16N+/cm^2),分析不同小麦品种诱变群体氮素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连麦7号和烟农19小麦品种进行氮离子束注入后,诱变群体籽粒氮素积累、氮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氮素生产效率、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较对照均有所降低,且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诱变群体产量和品质的负效应不断增大。2个小麦品种处理群体的氮素积累和籽粒产量在注入剂量超过2×10^16N+/cm^2条件下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在剂量超过3×10^16N+/cm^2时下降较为显著。同时,在高剂量条件下,连麦7号诱变群体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下降幅度较烟农19诱变群体小,在氮素积累和籽粒品质方面连麦7号诱变群体下降较为显著。【结论】氮离子束注入引起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利用及品质下降,且注入剂量越大,对小麦的损伤越显著;氮离子束诱变群体中,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损伤表现为烟农19大于连麦7号,但氮素积累及加工品质方面连麦7号诱变群体下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离子束 注入剂量 小麦诱变群体 氮素利用 籽粒品质
下载PDF
赤霉病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负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明明 王康君 +5 位作者 张广旭 谭一罗 李晓峰 师毅君 何茂盛 樊继伟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0,共6页
通过调查比较黄淮麦区15个主栽小麦品种感染赤霉病后产量结构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趋势,发现赤霉病对小麦产量结构具有一定的负效应。感染赤霉病后,各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及单穗产量均显著下降,受影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单穗产量>千粒重... 通过调查比较黄淮麦区15个主栽小麦品种感染赤霉病后产量结构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趋势,发现赤霉病对小麦产量结构具有一定的负效应。感染赤霉病后,各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及单穗产量均显著下降,受影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单穗产量>千粒重>穗粒数。赤霉病对西农529、航麦302和轮选158单穗产量的影响较大,对偃高168和连麦10号单穗产量的影响较小。各品种染病穗的籽粒加工品质下降明显。筛选出对赤霉病敏感度相对较低、发生赤霉病后籽粒减产及品质下降相对较少的5个品种:偃高168、山农12、保麦2号、航麦302、连麦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籽粒产量 加工品质
原文传递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特征差异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召娣 郭明明 +4 位作者 易媛 张明伟 朱新开 封超年 郭文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10-1916,共7页
以江苏省6个半冬性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两类型小麦品种在大田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运转和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条件下,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氮素积累量在越冬始期-拔节期低于春性小麦群体,孕穗期-成熟期高于春性小麦群... 以江苏省6个半冬性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两类型小麦品种在大田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运转和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条件下,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氮素积累量在越冬始期-拔节期低于春性小麦群体,孕穗期-成熟期高于春性小麦群体;氮素阶段累积量在越冬始期-拔节期两类型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开花-成熟期半冬性群体显著高于春性群体.半冬性小麦平均总氮素转运量、花后积累量显著高于春性小麦;两种类型小麦总氮素转运率、积累氮贡献率、总转运氮贡献率差异均不显著.半冬性小麦营养器官中叶片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转运氮贡献率均低于春性小麦,茎鞘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转运氮贡献率则高于春性小麦,茎鞘氮素转运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同一类型内不同品种间植株氮素积累量、总氮素运转量、花后氮素积累量、总氮素转运率、总转运氮贡献率等均存在差异.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品种吸收、利用、运转氮素能力的差异,合理运筹生育期氮肥用量和施用比例,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性小麦 半冬性小麦 氮肥 氮积累运转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