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代审美伦理导向的艺术心理探源
- 1
-
-
作者
顾明栋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
出处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
文摘
中西艺术哲学比较研究普遍认为,西方古典美学理论强调“真”与“美”的统一,而中国古典审美思想则更关注“美”与“善”的统一。^((1))的确,早在公元前6世纪,孔子就特别指出“美”与“善”的结合:“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后代儒学大家朱熹注释道:“《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声。善者,美之实也。”(《朱子集注》)“美”表达的是艺术的形式,而“善”却涉及艺术的内容,由此可见,上古时代推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平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与“善”之间的平衡逐渐将重心移向了后者,因此,教化相较于审美被置于一个更为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
-
关键词
《韶》
伦理导向
《武》
上古时代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心理探源
古典审美
中西艺术
-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汉学主义”:一种跨文化研究的新选择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顾明栋
-
机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得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2,共8页
-
文摘
从19世纪后叶至21世纪,中西方文化人的观点不断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要么将中国文化捧到天上,要么将其踩在脚下。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学术及其在西方的对应学科——汉学,亦怀有同样矛盾的情感。一方盲目崇信汉学的效力和价值,热情效法;另一方则应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慷慨激昂地批评"汉学"是殖民主义的话语。中西双向的误读并非仅仅源于信息不灵、偏见歧视和政治干预等显而易见的原因,更是源于一种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深层逻辑,而这种逻辑业已演化成了一种文化无意识。这种文化无意识已构成了一种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汉学主义"。研究"汉学主义"是知识生产的研究而非知识的研究,首要关注的是中西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关注非西方世界包括中国自身在生产中国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之外提供一种理论选择,为跨文化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
关键词
"汉学主义"
中西研究跨文化研究
文化无意识“东方主义”后殖民研究
-
Keywords
Sinologism, China-West studie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cultural unconscious, ()rientalism, post-colonialism
-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