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接受利奈唑胺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1
作者 刘振旭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行利奈唑胺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术后颅内感染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接收利奈唑胺治疗方案,通过对比40例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行利奈唑胺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术后颅内感染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接收利奈唑胺治疗方案,通过对比4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脑脊液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判断利奈唑胺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接收利奈唑胺治疗方案后,各项临床症状均出现好转,4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表现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接受治疗1周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指标为(92.34±22.63)×106/L,葡萄糖指标(4.12±2.17)mmol/L,多核白细胞比例(11.27±1.44)%。优于治疗前的(1461.51±351.02)×106/L、(1.70±0.12)mmol/L、(72.34±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18、7.042、31.16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行利奈唑胺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调节脑脊液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术后颅内感染 利奈唑胺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2
作者 张宗元 种衍军 +2 位作者 朱广庭 邵启节 聂振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介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体会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乙状窦后入路,用涤纶片行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283例面肌痉挛病人接受手术,有效率为98.23%。229例进行了6个月~9.5年随访,2例无效,3例复发,其余病例均治愈... 目的:介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体会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乙状窦后入路,用涤纶片行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283例面肌痉挛病人接受手术,有效率为98.23%。229例进行了6个月~9.5年随访,2例无效,3例复发,其余病例均治愈。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是一种解除病因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入路 微血管减压术 治疗 面肌痉挛
下载PDF
CT导引下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9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碎吸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元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8期162-162,共1页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本组行全切除脑膜瘤68例患者石蜡块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光镜下取10个视野(×50)记数...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本组行全切除脑膜瘤68例患者石蜡块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光镜下取10个视野(×50)记数10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数为PCNA标记指数(PCNALI),以百分率表达。结果:全部脑膜瘤均可检测到PCNA的表达,PCNALI为51.4%±20.8%(5.2%-87.6%),15例复发组PCNALI为60.1%±18.3%,48例非复发组PCNALI为48.2%±15.3%,复发组明显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膜瘤中PCNA的表达水平反映了肿瘤的增殖活性,可为预测脑膜瘤复发提供重要信息,即当良性脑膜瘤显示较高的增殖能力时,即使术中未见肿瘤残留及浸润,也应考虑肿瘤复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脑膜瘤 术后 复发 相关性
下载PDF
盐酸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55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何元奎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5期1960-1960,1962,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脱水降颅压、激素、冬眠、低温、巴比妥疗法、预防感染、止血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等。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伤后24小时使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0.1-...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脱水降颅压、激素、冬眠、低温、巴比妥疗法、预防感染、止血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等。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伤后24小时使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0.1-0.2 mg/(kg.d),持续静脉滴注5-7天。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疗效肯定,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脑干损伤 原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