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胰肾联合移植12例报告——德国埃森大学的经验
1
作者 郑亚新 李俊 +2 位作者 Paul A Friling A Broelsch CE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总结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术的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以SPK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合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12例.每例受者接受来自同一供者的胰腺和肾脏,移植肾以经典方法植入左侧盆腔,胰腺植于右下... 目的总结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PK)术的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以SPK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合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12例.每例受者接受来自同一供者的胰腺和肾脏,移植肾以经典方法植入左侧盆腔,胰腺植于右下腹.1例移植胰腺静脉与受者门静脉系统吻合,11例与体静脉系统吻合.胰腺外分泌引流方法为:3例移植物十二指肠段与受者十二指肠吻合,9例与空肠上段吻合.术前应用甲泼尼龙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作为免疫诱导,术后以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三联抗排斥药物维持.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受者、移植胰腺和移植肾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1.7%和91.7%.1例再次行SPK术的受者,术后出现了超急性排斥反应,且未能逆转,于术后13 d切除移植物;其余11例首次行SPK术的受者中,3例(28.3%)出现急性排斥,均获成功纠治.2例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行过渡性透析.11例首次行SPK术的移植胰腺术后立即发挥了功能,分别于术后1~5 d内停用胰岛素.结论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同期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ESRD)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2002年1月 超急性排斥反应 大学 德国 移植胰腺 十二指肠吻合 2003年 门静脉系统 胰腺外分泌 抗排斥药物 PK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多学科交叉团队在欧洲创伤救治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创伤中心建设的一些建议
2
作者 刘丽平 Christian Waydhas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严重创伤仍然是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公共卫生难题,耗费的医疗资源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严重负担不容忽视。随着欧洲及美国等创伤救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伤患者在多学科交叉团队救治模式下的救治成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中国创伤中心... 严重创伤仍然是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公共卫生难题,耗费的医疗资源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严重负担不容忽视。随着欧洲及美国等创伤救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伤患者在多学科交叉团队救治模式下的救治成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中国创伤中心建设和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救治作用以及连续、高效完成现场、院前急救和转运、院内救治等过程尚需借鉴、学习和完善,本文通过介绍、分析欧美创伤救治体系以及多学科交叉团队等救治模式,就国内创伤中心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交叉学科 创伤中心 创伤救治体系 重症医学
下载PDF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燕宁 邢怡桥 +1 位作者 DirkBauer ArndHeiligenhaus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16-318,342,共3页
目的:探讨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对角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布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HSV-1(KOS株)感染后第2,7,14,28d的感染眼球行石蜡包埋,并应用抗MMP-2的多克隆抗体免疫染色角膜切片。结果:感染后第2... 目的:探讨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对角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布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HSV-1(KOS株)感染后第2,7,14,28d的感染眼球行石蜡包埋,并应用抗MMP-2的多克隆抗体免疫染色角膜切片。结果:感染后第2d,MMP-2的表达比未感染眼增加且表达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感染后第7d,MMP-2的表达较第2d减弱。而感染后第14及28d可见角膜基质中及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是溃疡处可见MMP-2的表达再次显著增加。结论:由角膜细胞及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产生的MMP-2对HSV-1感染所致上皮性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炎 角膜
下载PDF
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积水14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元奎 金保山 +5 位作者 陈涛 陈金华 李先松 高文宏 朱贤春 Dietmar Stolk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38-439,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技术应用于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总结了14例脑积水病例,均行神经内镜技术治疗,11例行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ETV),1例行分流管侧脑室端校正术,2例交通性脑积水行分流管脑室端校正及脉络丛烧灼术。结...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技术应用于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总结了14例脑积水病例,均行神经内镜技术治疗,11例行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ETV),1例行分流管侧脑室端校正术,2例交通性脑积水行分流管脑室端校正及脉络丛烧灼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积水具有微创性、视野好、操作简单等优点,结合神经导航系统,计算机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可设计最佳手术入路,避免副损伤,术中往往只需一小骨孔,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手术创伤。ETV的良好疗效及少有并发症充分显示了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积水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积水 治疗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元奎 Dietmar Stolke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提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报告了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其中11例发现三叉神经入脑干区动脉压迫神经根,将压迫血管与神经根分离,在其间植入纤维蛋白海绵或聚四氟乙烯片维持分... 目的提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报告了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其中11例发现三叉神经入脑干区动脉压迫神经根,将压迫血管与神经根分离,在其间植入纤维蛋白海绵或聚四氟乙烯片维持分离状态,术后除1例疼痛减轻外,其余疼痛完全缓解,另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但在神经根远侧段发现有粘连,将粘连松解,使神经根游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或缓解,所有病例无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去除病因的手术方式,对已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行微血管减压术亦可获得满意疗效,作者还认为,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顺应了当今微侵袭外科的趋势,将有望被更多地用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GDC栓塞术中颅内动脉瘤再破裂的原因、对策与结果
6
作者 姜建威 Isable Wanke +2 位作者 李新胜 吴震海 殷允娟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解脱弹簧圈(Guglialm i detachab le coil,GDC)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的发生率、原因、对策及结果。方法30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行GDC栓塞术,其中8例发生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结果2例由微导丝穿破动脉瘤壁引起,3例由... 目的探讨电解脱弹簧圈(Guglialm i detachab le coil,GDC)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的发生率、原因、对策及结果。方法30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行GDC栓塞术,其中8例发生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结果2例由微导丝穿破动脉瘤壁引起,3例由微导管穿破动脉瘤壁引起,2例由置放首枚弹簧圈时顶破动脉瘤壁引起,l例术中自发破裂,所有病例均继续行GDC动脉瘤填塞。2例死于动脉瘤破裂后大出血,其他6例均康复没有留下后遗症。本组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为2.6%,死亡率为25%。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术中引起动脉瘤再破裂是十分少见的,但大部分病例经过继续填塞GDC可达到完全填塞动脉瘤,且不留下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动脉瘤破裂
下载PDF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燕宁 邢怡桥 Dirk Bauer Arnd Heiligenhaus 《华中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261-262,共2页
目的 动态观察 1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1)感染角膜后的组织病理改变。方法 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 1(KOS株 )以诱发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 2、7、14天的感染眼球 ,组织学观察结膜及角膜的病理过程。结... 目的 动态观察 1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1)感染角膜后的组织病理改变。方法 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 1(KOS株 )以诱发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 2、7、14天的感染眼球 ,组织学观察结膜及角膜的病理过程。结果 感染后第 2天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单核细胞浸润结膜并在第 7~ 14天间快速向中央角膜扩散。结论 在HSK发展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组织病理学 HSV-1
下载PDF
透射型活体剂量测量法——为移动式全身放射作校正
8
作者 肖泽久 U Quast D Fluhs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95-296,共2页
应用一套特殊设计的体模和半导体检测器格架对骨髓移植前的全身放射治疗作了大量的测量。根据测量并考虑8个物理解剖参数,讨论了确定靶区和肺剂量的透射型活体剂量学方法及问题。
关键词 骨髓移植 活体剂量检测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中Ki-67的表达和肿瘤主要组织病理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梁建宏 黎晓新 +1 位作者 易长贤 Harald Schilling 《眼科学报》 2001年第2期114-117,132,共5页
目的:利用抗Ki-67单克隆抗体对石蜡包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重要的组织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88~1997年间57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眼球摘除眼作组织病理检查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所有患眼... 目的:利用抗Ki-67单克隆抗体对石蜡包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作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重要的组织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88~1997年间57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眼球摘除眼作组织病理检查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所有患眼在接受眼球摘除术前均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结果:Ki-67指数分布范围为0~4.89,平均(0.75±1.02)。含有上皮样细胞肿瘤的Ki-67指数高于梭形细胞肿瘤,差异具显著性(P=0.037)。大肿瘤组的Ki-67指数比中等大肿瘤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7)。肿瘤大小和细胞类型间存在内在的相关性(X2=4.528,P<0.05),大肿瘤多为上皮样细胞肿瘤而中等大肿瘤则多为恶性度较低的梭形细胞肿瘤。未发现Ki-67表达与肿瘤位置,肿瘤巩膜外蔓延及年龄有关。结论:Ki-67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细胞类型及大小有关。眼科学报2001;17:114~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 恶性黑色素瘤 KI-67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燕宁 Dirk Bauer +1 位作者 李海平 Arnd Heiligenhaus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 探讨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及酶活性表达。方法 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 1(KOS株 )以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 2... 目的 探讨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及酶活性表达。方法 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 1(KOS株 )以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 2、7、14及 2 8天的感染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MMP 2、 8、 9及TIMP 1、 2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 ,并应用酶谱(Zymography)技术检测MMPs的酶活性。结果 感染后第 2天 ,感染眼的MMP 2、 9及TIMP 1、 2表达比未感染眼增加且表达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感染后第 14和 2 8天可见坏死性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形成 ,同时角膜基质和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溃疡处 ,可见MMP 2、 9及TIMP 1、 2表达显著增加。溃疡区域有大量MMP 8阳性染色的中性粒细胞。角膜感染HSV 1后 ,明胶酶 (MMP 2、 9)活性和胶原酶 (MMP 8)活性均增强。结论 HSV 1角膜感染后 ,由角膜细胞和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产生的MMPs可能对上皮性角膜炎与溃疡形成过程起重要的促进作用。MMPs与TIMPs的相互作用可能对HSK的坏死性病变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局部使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小鼠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影响
11
作者 梅海峰 邢怡桥 +1 位作者 郭颖 Arnd Heiligenhaus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将单纯疱疹病毒-型(HSV-)注入所有小鼠右眼(注射眼)前房内,建...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将单纯疱疹病毒-型(HSV-)注入所有小鼠右眼(注射眼)前房内,建立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小鼠模型。实验组中分别于HSV-型感染前1d,感染后1、4d,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作用于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2μl注射于感染小鼠的左眼(非注射眼)球结膜下;对照组则于相同的时间段内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于感染小鼠的左眼(非注射眼)球结膜下,观察两组小鼠眼部的炎症改变并根据有无前房炎症反应、瞳孔和虹膜血管扩张、白内障形成、玻璃体混浊等行临床评分。于病毒感染后10d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其组织学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脉络膜视网膜的TNF-α含量。结果感染后,两组小鼠右眼均表现为急性炎症改变;实验组小鼠左眼炎症反应临床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结果对照组有12只小鼠左眼表现程度不等的坏死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实验组有2只小鼠左眼表现为轻度的脉络膜视网膜炎,两组间视网膜、脉络膜及睫状体部位炎性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房、玻璃体腔及虹膜部位无明显差别(P>0.05)。ELISA测定结果实验组脉络膜视网膜TNF-α含量为(60±1.25)pg,对照组脉络膜视网膜TNF-α含量为(305±1.03)pg,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作用于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局部治疗小鼠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能明显降低感染小鼠眼内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减轻眼内脉络膜视网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寡核苷酸类 反义 脉络膜视网膜炎
原文传递
硅油填充眼球10例的病理观察
12
作者 王薇 张惠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报告10例玻璃体切除、硅油眼内填充术后眼球的病理改变。方法10例患者眼球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眼球摘除前硅油眼内存留时间4~27个月。结果主要病理改变为严重的视网膜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在增殖的组织中可以找到大量圆... 目的报告10例玻璃体切除、硅油眼内填充术后眼球的病理改变。方法10例患者眼球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眼球摘除前硅油眼内存留时间4~27个月。结果主要病理改变为严重的视网膜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在增殖的组织中可以找到大量圆形、边界清楚的空隙,为原硅油占据空间。结论硅油对视网膜的影响与视网膜脱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