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德国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初期评估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塞巴斯蒂安·哈尼施
黄萌萌(译)
赵柯(校)
-
机构
德国海德堡大学经济与社会科学院
不详
-
出处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134,共18页
-
文摘
中国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此后,该倡议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互联互通平台,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中国部分边境省份以及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将面临的发展挑战,另一方面是为了缩小中国与邻近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发展方面的差距。中国的务实方式和拟提供的资金是"一带一路"倡议初期的主要决定因素。然而,近年来,由于对"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产生的不对称影响的看法存在分歧,中国的合作伙伴的反响也各不相同(主要是积极的)。本文通过梳理德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反响,发现对该倡议存在强有力的经济考量和支持,但关于以下一些问题的政治疑虑却在逐渐增加,如关于平等市场准入的规制冲突、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及其对欧盟内部决策程序的(潜在)政治影响。文章从自由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认为尽管一些结构性冲突不可避免,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存在进一步推动合作共赢的广阔空间。
-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德国外交政策
中国投资
欧盟
“16+1合作”机制
-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5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论欧盟的气候治理责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于芳(译)
-
机构
德国海德堡大学经济与社会科学院
德国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学院
不详
-
出处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57,M0003,共19页
-
文摘
本文以角色理论为视角,对欧盟的气候政策进行了分析。一方面,美国对《巴黎协定》的执行意愿有所减弱;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加,导致历史累积排放量排名的变化。上述两种趋势要求欧盟在气候政策方面扮演中心角色。虽然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但欧盟目前需要推动减缓气候变化的便利化、南方国家的适应性努力以及聚焦新兴经济体的"碳中和"发展。
-
关键词
国际气候政策
欧盟
领导角色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